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熱門】語文教學反思

【熱門】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語文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反思1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轉眼間,從開學到現在已兩個月,期中考試也結束了,回首這一段的教學工作,結合考試中暴露出的不足,現反思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1、課外拓展延伸還不夠。由第四大題的第2小題中可以看出,因爲對於難檢字查字法沒有給學生滲透過,所以這道題沒有一個學生答上來。

2、課內知識掌握的不紮實。由第四大題的第3小題考查詩句中重點字的意思,雖然在課堂上及練習中多次講過,但還有一部分學生答不上來,爲什麼?究其原因,一是,學生聽講不認真。二是,老師沒有培養好學生良好的讀書做筆記習慣。

3、積累不得法。由第五大題可以看出,雖然學生平時常做讀書摘錄的作業,但大都抱着完成任務的態度讀讀、抄抄了事,沒有按類摘抄,記憶。這樣的結果就是見到熟悉的課文段落,因沒有背誦,到用時就一片混亂,不能及時提取所需信息。

4、通過本次試題,還反映出了學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審題的能力和習慣較差。在第五大題2小題中,要求寫出“從蘇格拉底和瘸蟬身上分別得到了哪些啓示”,有13名學生只答一個啓示。

5、閱讀短文題較難,學生失分較多,尤其是解釋成語中字的意思,少有全對的。這也恰恰反映出學生在平時學習中主動查字典理解詞語的習慣還有待培養與鼓勵。由這道題中還可以看出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對怎樣較好的理解文章,學習的方法還沒有掌握,還處在混沌狀態。

另外,錯別字也是造成大量丟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整改策略

1、重視字詞教學和語言積累,夯實語文基礎

雖說高年級字詞的學習應該以學生的自學爲主,但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本次檢測中,我們很明顯地看到,有的學生字、詞不過關。試卷中考查的字、詞都是本冊教材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些詞語在平時的練習中也常出現,學生應該有較多認識和鞏固的機會,可爲什麼學生還出錯呢?

所以,要提高學生的成績,首先要重視字、詞的過關。在教學中要重視詞語抄寫、聽寫和組詞、造句的`訓練和運用。其次,要增大課外閱讀量,背誦大量的古詩詞。利用好《採蜜集》分類摘抄、記憶詞語、段落,訓練學生在寫作和日常交流中活學活用。加強語文教學必須採取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

2、提供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內容的課文歸納出一些閱讀方法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怎樣理解課文內容,怎樣品位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怎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樣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等。另外,應該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在閱讀教學中要還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3、加大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力度。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本次檢測中可以看出,今後還應該着重培養學生下列好習慣:經常讀書的習慣;仔細讀書、背書,不加字,不減字,不讀錯字的習慣;仔細審題的習慣;作讀書筆記的習慣;勤動筆墨積累、運用好詞佳句的習慣等。

以上是我通過考試發現的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反省自己,改正錯的,汲取好的,期待着我與我的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都有較大的進步。

今天連續聽了兩節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二單元的整體教學課,接着根據自己的備課進行了實驗班級的同步教學。從教學整體情況來看並不理想,在匆匆中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仔細分析有課的設計問題(課堂容量大以及教學重點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也有對學情分析和處理安排耽誤時間的原因,更重要的我想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習慣問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投入狀態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效益高低。無論你設計教學再精心(原則上不現實的,常態的課堂教學是沒有完美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有許多的問題。準備再全面,只要學生主體性學習不動起來,你的教學就是空。分析學生學習不主動,參與學習意識不強,原因是多元的。早期沒有培養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學生對學語文沒有正確的認識,便沒有對語文學習正確的態度。

其實語文學習是富有魅力的。無關的幾個字、詞組合到一起去,就會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展現多彩的畫面、演繹精彩的故事。從一年級起作爲每個語文教師就應該以此爲目標。善於挖掘教材中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重點,以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爲保障,積極引導學生品讀精彩語言(包括字詞句段),滲透文化教育、品德修養教育以及能力方法訓練。注重實施賞識教育,從點滴處學習閃光處入手,放大學生語文學習細微的優秀做法,使學生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看似枯燥的讀書生活中。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功利的教學成績思考,更多關注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爲根本。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多一些學生學習體驗機會,多爲學生提供與課文對話交流的空間,少一些機械式分析講解,少一些嚴格按照教案教學的刻板,讓學生更多經歷語言學習的過程,體驗語言實踐的`快樂所帶來自身成長的快樂。

總之善於激發學生學習願望,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真正徜徉於書海,沉醉於語言,此謂語文教學之大幸也,也是每位語文教師肩上神聖的歷史使命。

語文教學反思2

《臥薪嚐膽》是一篇蘊涵深刻道理的中國歷史故事。課文敘述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勝敗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後轉敗爲勝;吳王夫差非常驕傲,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被越國滅掉。課文着重表現越王勵志圖強的精神。課文故事脈絡清晰、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於理解,重點是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合理想象,領悟故事蘊含的哲理。

本課時教學中,我借鑑薛法根老師教學本課的一些思路,由越王勾踐和吳王的關係變化而展開,引導學生體會越王勾踐在吳國做奴僕時所受到的磨難,白領課文現成的句子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然後引申理解“臥薪嚐膽”就是爲了一個目標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的精神,更引導學生體會,勾踐爲了報仇雪恨需要臥薪嚐膽,我們今天同樣需要臥薪嚐膽。在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和教學實際,重視了詞語的教學,如對“奴僕”進行說文解字,對“舂米”“推磨”進行講解,使學生對勾踐所愛的屈辱有更瞭解,有助於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需要造句的“建議”進行多方位的訓練。

教後,感覺教學的重點應落在第四自然段,對“臥薪嚐膽”的`理解上,而我在前面的鋪墊上花了較多的時間,導致後面時間較緊張,拓展不夠,對“建議”一詞造句的指導上措辭還需加以調整,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語文教學反思3

《跳水》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寫,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一隻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杆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爲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爲安。

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懸念疊起,整個故事始終在事物的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不僅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而且能幫助學生獨立思考,有利於培養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循環)的能力,更適合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使之在學生心中栽培下創造的“小苗”。因此,我在教學《跳水》一文時,緊扣“問”字,問在課前,問在課上,問在課後。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問在課前。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猶爲重要。”因而在學習課文之前,應該有意識將學生帶進課文中,讓他們在學習前生疑、思疑。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進一步思考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結合課前預習問①讀讀課文,想想事……此處隱藏16117個字……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鬱的心理。

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臺)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爲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裏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小朋友,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麼?”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誇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英子你想說:……“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二、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第一次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爲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後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昇華。

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爲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爲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爲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爲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語文教學反思4

《尊嚴》這一課,這篇課文講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

在講課中我重點指導學生抓住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的人格魅力,同時和學生一塊兒理解傑克遜大叔讚揚年輕人的話,體會年輕人身上特有的尊嚴。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通過讀書、討論交流、語言品味,換位體驗,一步步引導學生明白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對於一個人是十分重要的。

在講課中,我遵循了這一思路,和學生進行交流,既給了學生髮揮的餘地,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爲他們搭建了一個能夠進行發揮想象展現自己思維的舞臺。

文章中把哈默和傑克遜大叔兩個人的人格魅力通過語言描寫出來了,怎樣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而達到佩服他們呢?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就抓住對話中的語言,邊讀邊想象當時他們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讓學生把自己就當作文章中的物去體驗,這樣學生就會設身處地去想。

一、抓住人物語言,換位體驗人物內心及人物的人格魅力。

例如:年輕人的語言:1、“先生,吃您這麼多東西,您有身嗎活需要我做嗎?”(他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他又是怎樣想的?)

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他爲什麼要執意先做活再吃飯,如果是你,你會這樣想這樣做嗎?)

傑克遜大叔的話:1、“不,我沒有身嗎會需要您做。”(他當時是怎樣想的呢?)

2、“我想起來了,我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這個時候他爲什麼又說有活做了呢?)

3、“好了,小夥子您捶得好極了,剛纔我的腰還很僵硬,現在舒服極了。”(從這句話中,你認爲傑克遜大叔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他嗎?)學生在讀中體驗,在交流中體會到到了哈默的尊嚴就是以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而傑克遜大叔的人格魅力就在於他善良、尊重別人,善解人意、賞識他人。

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拓展對尊嚴的理解。

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在自己生活中去搜尋,有沒有象哈默這樣的人。在學生說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後,我讓學生說說在最近看的電視劇《走西口》中,誰和文中的哈默相似,這樣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田青這個年輕人,於是我就和學生討論起這個人,讓他們說說田青是怎樣維護自己的尊嚴的,你是不是很欣賞他,很喜歡他?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課文與學生的距離,使他們更清楚的悟出了什麼是尊嚴,能更深層次體會到“尊嚴”的真正含義。

語文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花邊餃子裏的愛》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了小時候媽媽給我包“花邊餃子”和長大後,“我”給媽媽包“花邊餃子”的故事,表達了母子之間相互關愛的深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同樣每一位學生閱讀文章時,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們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教本文時,除了考慮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想讓學生上一課,有一得,還想到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更深一步感悟作品中蘊含的深情,更想讓學生真正走進作者內心,真切體會到這人間深情。

成功之處:

1、教學中目標明確,板塊清晰——“發現愛,尋找愛,分享愛”,且層層遞進。

2、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標,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學、自品、自悟,同時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同桌交流、四人小組交流。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孩子,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第二個板塊是全文的.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重點字詞,通過比較進一步感悟作品深情。這也爲學生寫作練習埋下伏筆,引導學生學會在自己的文中中運用“重點字詞”來表達個人情感。課堂上,有些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到震驚,他不但學會體會重點詞語,還自己找出與原文中相近的字詞,進行更換作比較,以加深對比,突出原文字詞的好。

3、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後,還要學着將學生“拉”出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文本——站在制高點,縱觀全文,找感受、體收穫。最後學以致用——學習課文的寫法,抓住關鍵自己體會;學會作者體驗生活中的愛,並嘗試彙報、表達這愛。

在課堂上,由於自身素質還未成熟,在孩子體會精彩之處,卻被自己輕易的放棄。比如:學生找到文中一個“討”字,感受到兒子非常的孝順,是想盡一切辦法在讓母親開心。由於當時的慌亂無措,我僅僅是讓學生一起帶着孝順之心再讀了文句就匆匆而過了。沒有給孩子做到恰當合理的評價。

從執教本課的全過程來看,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教學上的差距,對文本的理解還沒有上升的“質”的飛躍,解析教材的能力還亟待提高。總之,今後我會更加努力,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6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中,引導學生回顧和總結在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和觀察習慣,使學生能合理地表達出觀圖後想到的內容及感受,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傾聽、表達、交流的能力。

2、通過習作,學會對某一事物進行連續的觀察和記錄,培養樂於觀察和表達的習慣,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3、在我的發現中進一步掌握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養成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和樂於表達的習慣;積累花卉諺語,豐富學生的語言。通過學習《胸有成竹》進一步體會留心觀察的重要性。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有句俗話說得好,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獲得更多的樂趣。想體驗一下嗎?

二、探究觀察方法

1、看大屏幕(花瓶圖),用我看到了練習說一說。

2、小組比賽,看誰發現的快,發現得多,然後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發現。

3、共同回顧前面的幾篇課文,再深入體會學過的觀察方法,感受細心觀察的重要性。

三、運用方法,用心體驗

1、運用已總結的方法,觀察另兩幅圖,說一說自己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並由圖想到了什麼內容。

2、大家都說一說自己觀察後的感受。

3、自由說一說自己平時細心觀察過的事物。

4、介紹自己觀察後的收穫和體會,並相互交流經驗。

四、再看圖片,昇華感悟

一張小小的圖片,在我們留心觀察中,變得豐富多彩,相信此時你一定會有許多話要說。可以說說本節課感受、自己瞭解的和觀察有關的中外名人故事或自己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進行觀察的打算。

五、總結

只要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繼續處處留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世間萬物的衆多奧妙!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同學們,上節口語交際課我們共同體驗了留心觀察的妙趣,受益匪淺。本次習作,就與觀察息息相關。

二、明確習作要求,指導習作。

1、自讀本次習作提示,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拓寬學生寫作思路

本次習作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3、口頭作文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每雙眼睛裏都有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同學們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認真觀察過周圍的事物嗎?現在就請你把自己獨特的發現告訴大家吧。

(1)按提示有序地說說自己的發現:

最近你觀察過什麼事物?是在哪裏觀察的?怎麼觀察的?觀察的時候你發現了哪些新奇的事情?觀察對象的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到有趣?

(2)引導全班學生相互交流和啓發,老師做適當的點評。

(3)老師指點觀察日記的寫法和格式。

(4)題目可用《觀察日記X則》,也可自擬。

三、獨立寫作

學生凝思試寫,自讀自改

四、總結佈置作業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可謂是家喻戶曉,可你們知道嗎,該書的作者曹雪芹對自己的作品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也就是說,優秀的文章均是經過數次修改而成的,本節課我們就要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評改。

二、回顧要求,組內評改

1、回顧本次習作要求.

2、細讀自己的習作,改正文中的錯別字,還要把不通順的句

第8頁共56頁

子修改過來。

3、小組內交流,評改,評選組內優秀習作和進步大的同學習作。

三、評價典型習作

1、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習作,由學生自己在班上朗讀,並說一說自己這樣寫的理由。

2、明確評改要求:

(1)找出別人作品中的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

(2)在文章中或文章後寫出自己的評改意見。

3、師生共同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

四、自我修改

借鑑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並重新謄抄一份。

五、佳作欣賞

六、總結

同學們,只要我們繼續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周圍的事物在發生着點點滴滴的變化,這點點滴滴信手拈來,就能成爲一篇好文章。

第四課時(發現積累)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的發現

1、讀句子、談體會

(1)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幾句話。

(2)細讀選取的三個句子,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周圍事物的。

(3)指兩名同學讀對話部分,並說一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麼。

2、找句子、學方法

(1)從學過的課文中找類似的語句,並體會留心觀察的重要性。

(2)說說自己平日積累的類似的句子,讓大家品評。二、學習日積月累

1、熟讀背誦花名歌謠

(1)自己試讀,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可。

(2)看看有幾種花,有什麼特點?找出12種花名並寫一寫。

(3)朗讀歌謠,開展背誦比賽。

2、自編歌謠

1).用短文中的歌名或其他花名,仿寫幾句歌謠。

2).朗誦自編歌謠,大家品評修改。

三、學習成語故事

1、朗讀短文,理解故事內容,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

2、提出問題,討論交流

胸有成竹是什麼意思?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與可畫的竹子生動傳神?文與可的筆下爲什麼能出現一杆杆生動傳神的竹子?你能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胸有成竹的意思嗎?3、讓學生說一說這個故事揭示的道理。 4、讀寫結合

(1)結合自己的理解,練習運用這個成語。

(2)小組內說說其他成語故事語文教學反思3

《斗笠》是語文出版社第九冊中的一篇母親關愛孩子的現代詩,文章通過常見的斗笠來寄託母親對孩子的關愛。斗笠,是農民遮陽擋雨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在詩人王宜振的筆下斗笠卻有了更深的寓意。現代詩打破了古詩的格律的束縛,靈活自由的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愛。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做好預習,解決生字新詞的學習,做好詩歌的朗誦,結合註釋,瞭解詩歌的寓意。這樣在教學中就顯得容易多了。以下是選自教學的一個片段:

師:大家通過自學,已經能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了,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說說本文各小節分別講了什麼?

生1:第一小節講戴上斗笠像蘑菇。

生2:第二小節講戴上斗笠能聽到故鄉的聲音。

生3:第三小節講戴上斗笠能感到故鄉的溫暖。

生4:第四小節講戴上斗笠能聞到故鄉的芬芳。

生5:第五小節講戴上斗笠能望見故鄉的明月。

師:很好,大家學得很認真,戴上斗笠能感受到母親的關愛時刻在我們身邊,每個小節都有很深的寓意,大家分別說說。

生6:第一小節中能感受到母親時刻關心我們健康成長。

生7:第二小節文字間透露出母親無時不關注着自己的孩子,乃至睡覺好不好也都牽掛着。

生8:第三小節能感受到母愛的`溫暖,讓人生活在溫馨的環境中。

……

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言辭恰當,表達清楚準確,讓我也陶醉於母愛的溫情之中。感受到母親的偉大,教育學生熱愛母親,尊敬母親。

反思:

本文是一篇現代詩,現代詩的特點是形式自由,通過精練的語言表達出對事物的熱愛之情。但是作爲農村小學的教學中,學生最怕的就是自己去領悟文章的寓意及體會其思想感情,我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學生的這一點,雖然他們缺乏家庭教育的輔導,缺乏環境的薰陶,缺乏有效的課外閱讀,知識不廣,視野也不開闊,但是在慢慢的閱讀培養中,也能感受到我們的孩子並不笨,他們也有活躍的思維,也有敏捷的反應,也有恰如其分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不過培養的時候要比城市裏的孩子辛苦一些,因爲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在這裏變成了單一的學校教育,難度是可想而的知。

但是學生的朗誦,特別是有感情的朗讀還需要不斷的指導,才能做到熟讀成誦,也讓學生易理解,體會文章的內容及寓意。

語文教學反思7

《鳥島》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裏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初步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朗讀。根據課文的特點。我以朗誦作爲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充分發揮以讀代講的功能,創造性地把讀和述、演、問、思、寫等方式聚合交*。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爲學生自讀自得、以讀代答、以讀帶練的主體建構活動。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瞭解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初步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愛鳥護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在喜愛鳥島的感情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濃厚興趣。

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體現了在語文素質教育中,課堂教學着眼於功能性目標,即把原來着眼於雙基目標同時重視素質目標的教學,轉變爲着眼於素質目標,同時儘可能實現雙基目標的教學。

一、給學生創設願讀、樂讀、會讀的閱讀情境。

鳥兒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熟悉,因爲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但對於有千千萬萬只鳥的鳥島來說,卻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學中,我以“讀”爲主軸,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願讀的情境。

學習語文情感是基礎,如何使這種情感和朗讀統一起來呢?在教學第二自然時,掛圖呈現鳥島優美神奇的畫面,教師則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使學生的想象形成一個“情緒場”。此時,教師再引讀,學生的情感則油然而生。這時的學生不僅願讀、愛讀,而且能夠從讀中感受、體悟春天鳥島美麗而神奇的景色,達到“可以意會的不言傳”的教學目標。

二、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促進學生新知識的內化。

對於學生來說,生活經驗不豐富,生活體驗更不全面。在教學中,往往遇到的`重、難點不易解決。學生通過聽覺、觸覺、視覺等感官的協調作用,纔能有效地促進心理內化,才能更準確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內化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如我在教學第三自然段,出示了夏天鳥島熱鬧的情景。精美畫面,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和討論的慾望,而且使學生對鳥島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學生反覆朗讀重點句,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進一步體會夏天鳥島熱鬧的特點。從而把這些來鳥島的信息轉化爲自己內在知識儲備的部分。

三、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精妙。

我們祖國的語言,是世界上最豐富、表達最完整、最準確、最活潑的語言之一。學習語文,就是要讓學生體味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獲取無窮的樂趣。

《鳥島》這篇課文,用詞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着一個。窩裏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青綠的鳥蛋。”學生通過看看想想,讀讀議議,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正感受到了語言的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體會到隱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

四、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所謂“人文性”,其思想的內涵就是強調以人爲主體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質、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種創造和發展的可能性。根據這一思想,本課的設計,我以學生自由健康的發展爲出發點,重視學生情感趨向、情感需要和個性的鑄造。教學課文第三小節,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細細地讀,同時鼓勵他

語文教學反思8

《跳水》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寫,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一隻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杆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爲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爲安。

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懸念疊起,整個故事始終在事物的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不僅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而且能幫助學生獨立思考,有利於培養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循環)的能力,更適合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使之在學生心中栽培下創造的“小苗”。因此,我在教學《跳水》一文時,緊扣“問”字,問在課前,問在課上,問在課後。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問在課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猶爲重要。”因而在學習課文之前,應該有意識將學生帶進課文中,讓他們在學習前生疑、思疑。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在進一步思考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1、結合課前預習問①讀讀課文,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是怎樣引起的?②哪些句子反映小孩子處境的危險?

2、啓用圖書資料問①列夫托爾斯泰是誰,他還寫過哪些文章?②你知道哪些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在課上。課堂是學習課文的.主陣地。無任是教師的導問,學生的質疑,都應建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上,力求每一處的導問、質疑都能恰到好處。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在探索過程中領會了真知。

1、從課題處問①誰跳水了,爲什麼跳水?②怎樣跳水,在什麼情況下跳水,跳下去了嗎?

2、從文章的思路入手問(不零敲碎打)抓住文章思路,挖掘課堂中的“問”,有利於學生順藤摸瓜,把握課文的思想和內容,瞭解作者行文節局方面的特點。 ①孩子爲什麼會到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去?②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麼做的,他爲什麼這樣做?

3、從文章的重點、難點處問(不平均使用力量)文中的重難點是“理清事情的發生、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繫的發展和變化。” ①你能各用一個詞歸納出孩子、猴子、船長、水手之間的關係嗎?

4、從學生的知識實際問(設計坡度)如“我們要向船長學習什麼?”比較直接,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從知識實際出發,設計坡度。 ①船長幹什麼了,他怎麼會想到的?②他碰到事情怎麼做的?③我們應該向船長學習什麼?5、從學生質疑能力角度問。 ①“40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這不是矛盾嗎?

三、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問在課後。

教育是一把值得人們警惕的雙刃劍: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可能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堂的內外必須着眼於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對於學生首次獲得的過程或獨立做好的,應該被認爲是創新,應該給予鼓勵。)教學的全過程應着重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知識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重新組合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語文教學反思9

本單元以“革命傳統”爲主題,組織了三篇課文。課文都是從“爲民服務,與民交友”的角度描寫了三位革命領袖。《吃水不忘挖井人》講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爲老鄉挖井,解決村民生活困難的故事,表達了村民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難忘的潑水節》體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朱德的扁擔》圍繞“扁擔”向學生描繪了一個以身作則、模範帶頭的朱德軍長。無疑,從教學內容可以看出,這些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給學生學習課文帶來一定的難度。爲了讓學生走進文本,更好地感悟偉人的美好品質與偉大形象,我從三個方面下足工夫:

一、下足學生預習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