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海倫.凱勒的遭遇(雙耳失聰,雙目失明)是健全的學生所無法體會到的。而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她那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必須在走入那種絕望的境界才能激起共鳴的.。如何讓學生走近海倫的生活呢?反覆思考後,我在幾個環節作了小處理:

1、在教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交流完感受後,我讓學生閉緊眼睛,然後所有的同學都不發一點聲音,這樣持續三到四分鐘後,讓學生睜開眼睛。此時,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感嘆起來:

眼前一片漆黑,太可怕了!”

“聽不到聲音,不知道別人在做什麼?說什麼?這種感受太難過了。”

在學生感嘆之餘,我馬上讓他們再次交流,如果此時你就是海倫,你會怎麼想?怎麼做?許多同學都說她可能會想到命運對自己爲什麼這樣不公?會自暴自棄、會想到死等等?還有的同學說,她肯定很絕望、很無助……是啊!剛開始海倫就是這樣想的?引讀“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讓我們帶着這種複雜的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2、當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薩勒老師教海倫說話時,我又嘗試着讓學生閉起眼睛,然後同桌或者是前後的同學相互合作:一個同學張嘴發音,另外一個用手放在對方的臉上,通過感覺來判斷對方所發的音是什麼?一開始,學生躍躍欲試,認爲這很簡單,但不一會兒,一個個臉上就都呈現出困惑的神情。停止合作後,我問學生:“你們有幾個能猜出對方的發音?”結果,沒有一隻手舉起來。我馬上又問他們有何感受?學生由衷地說,這怎麼能學會說話呢?齊讀“這種完全靠觸覺學習說話的方法,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接着讓學生讀海倫所說的話,從中感受到些什麼?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這時學生基本上能結合剛纔的感受來談。

總的說來,學生的閱歷不深,有很多時候要讓他們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就必須給他們營造一個相似的場景,讓他們“親自”有所體驗,有所感受,這樣纔能有效地掌握文章中蘊涵的“深意”,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習得。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我相信教研組的每位老師都能從這精闢的話語中感受到黃老師對於我們語文課的殷切期望。而我們的《課標》也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如何使孩子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我想黃老師所說的“教什麼,怎麼教”這六個字尤其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思。

08年,我無比有幸跟隨黃老師學習,黃老師給予我的指導,給予我的教學理念讓我一時間豁然開朗,原來語文課應該這樣上,原來語文課可以這樣上……黃老師讓我明白了《課標》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依據課程標準在準確把握分析教材及學情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學生年段及已有知識能力水平並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教學目標纔有可能實現富有實效的語文課堂,才能使孩子有所收穫,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因此,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激發孩子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成爲了本節課研究的主題。

《嶗山道士》是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拓展閱讀文章,文字淺顯易懂。無需過多分析。對於這樣一節課僅僅讀讀說說就能使孩子得到發展嗎?這時黃老師的一句話啓發了我:莫被傳統禁錮思想,不爲時尚放棄永恆。於是在深入研讀教材並結合前測瞭解學情後,我跳出了只是簡單瞭解拓展閱讀課文的內容及揭示道理這一淺層次的備課思路,而是創造性地、大膽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得法於課內,並調動激發起學生閱讀我國古典名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着一節語文課的實效性及學生的參與性,爲了從上課伊始便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導入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而是出示了孟郊的《登科後》,讓學生意識到一首詩、一個詞的背後都可能潛藏着一段歷史,初步感受古詩詞獨具的趣味,並由孟郊的經歷自然而然的引到蒲松齡,在巧設的懸念之中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課標》中提到: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如果孩子在有意識使用工具書的同時能夠具備一些簡便實用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一定會大大提升閱讀的興趣,所以在檢查預習這一環節中由“提心吊膽”一詞引出了《西遊記》中的一個片斷,由此幫助學生總結梳理閱讀文言文的方法,讓孩子能夠得法於課內,在實踐中能夠有法可循。

如何簡潔準確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高年級孩子必須掌握又是難以掌握的能力,從前測中反映的情況並不理想,所以我根據黃老師給予的理念在課堂中“給方法,抓落實”,引導學生掌握概括的方法,並及時針對概括的難點給予指導。

爲了讓學生了解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用意,我利用自己業餘時間瀏覽了《聊齋志異》全書,選出了一篇容易理解且與《嶗山道士》形成對比的文章《義犬》,並在譯文中保留了部分文言文,引導學生利用課上總結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閱讀並思考蒲松齡寫作這兩篇文章的態度。這樣便避免了教師一味的灌輸作者寫作的意圖,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做課之後,在黃老師的點評和分析中我更加意識到我們每一位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因爲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會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我們的教材和課堂。而我們的語文課堂的着力點更應放在孩子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升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黃老師認可的真實、樸實、紮實、舒服的語文課堂,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說明文。文章寫的是二百年前美國獨立不久,政府爲了捍衛主權,急需定製4萬多支毛瑟槍,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發明了“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在當時有限的製造工藝下,與總統簽定了生產合同。從而顯示出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生產中的意義,揭示了“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的道理。

學情分析

我們學校電教設備不夠齊全,但班裏個別學生的家中都有微機,學生在家能上網。學生已初步具備利用網絡查閱資料、提問題、探究閱讀、合作學習的能力。對沒有電腦的同學可以查閱有關的書籍,在課前,學生已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閱了有關資料。對本課的內容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較合適。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惠特尼發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於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2.認識分號對掌握要點的作用,初步掌握分號的用法。

3.提升不斷探索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於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找一些重大的'發明人和相關的發明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從發明家導入新課

1.你知道哪些發明家?他們都發明瞭哪些事物?(學生結合蒐集的有關資料介紹發明家的各項發明。)

2.過渡:有一個人發明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自己知道的發明家入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對比的方法,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介紹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讀文後質疑。(預計出現的問題:什麼是標準化?標準化有什麼特點?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原來製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製作的方法有什麼不同等。)

3.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重點檢查:機械 捍衛 縫紉等詞

三、細讀解疑,理解品悟

帶着學生提出的以上問題理解課文。

18世紀以前,德國著名槍械設計家彼得保爾?毛瑟發明了一種槍,人們稱之爲毛瑟槍,它是當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槍械,惠特尼的發明就和它有關。可是“槍不是他發明的,造槍的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甚至連一個零件也沒發明。”他究竟發明了什麼呢?

重點突破:從文章的重點句入手,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你知道惠特尼發明了什麼嗎?槍不是他發明的,造槍的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甚至連一個零件也沒發明。惠特尼發明的是一種“方法”——“標準化”:成批生產同一種零件,然後統一組裝成成品……變成批量化生產了。”

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標準化?標準化有什麼特點?

1.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

2.原來製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做法有什麼不同?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在小組內讀一讀畫出的句子,交流這兩種做法的不同之處。

(1)畫句子,讀句子,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從製造、生產、修理等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區別。

(3)指名讀句子,體會分號的用法、作用和好處。(學生自己總結)誰能運用分號說一句話?(學生練習運用分號)

(4)經過剛纔的比較,你們知道“標準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做法嗎?(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也可以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回答。)

3.這種方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請聯繫生活談談。

4.教師小結“標準化”的意義: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能快速大量生產,廣泛使用。

5.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會怎樣對總統和參觀的人進行解說,介紹自己的做法?(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假設自己是總統和參觀的人又會問些什麼。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複述課文的興致,又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6.惠特尼的發明和其他發明有什麼不同?你認爲導致他與衆不同的成功發明是哪些因素?(學生自己總結:認真觀察、鑽研、不怕挫折等等)對你有什麼啓發?

四、總結全文

惠特尼的發明多奇妙呀!它啓發我們,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五、作業

拓展閱讀:自由朗讀《“看”的學問》。

板書設計

他發明了什麼

惠特尼 萊特兄弟 貝爾……

科學的方法 有形的物品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夢想的力量》敘述了加拿大6歲小男孩瑞恩爲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的經過,體現了瑞恩善良、執著、金子般的美好童心。以下是我對《夢想的力量》的教學反思。

《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令我們倍受感動,文中還有許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獻上了愛心,這同樣使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在設計教案時,意在教育學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關愛他人,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奮鬥。

《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爲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瑞恩的夢想是什麼,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爲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從中去體會夢想的力量。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緻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特別是第六小節,也就是描寫瑞恩克服重重困難自己靠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麼多事花了那麼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課堂上有的學生點到了要處,但是自己沒有很好地抓住,沒有深究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一直想着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所有教學內容,高潮即將來臨又把它壓下去,實在是一種遺憾!雖然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多讀,學生纔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後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穫。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如果能讓我重新上這一篇課文,我一定會多花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麼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

略讀課文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這一點我自己也做的也不夠好。沒有利用好第2個練習設計。“一個六歲男孩的夢想感動了誰,他怎麼做,感動了誰,他怎麼做…”在充分學習第六小節之後,完全可以通過自主閱讀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不但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昇華。讓學生明白夢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喚起愛心,增進友誼、帶來希望等等。這樣在寫好交流之後再來讀重點句:“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此刻,我相信這是發自學生肺腑的,是一種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瞭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對事物特徵的仔細觀察。

2、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先……再……然後”說一段話。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內容,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什麼?

1、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同學們看(課件出示松鼠視頻),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導入新課,指導寫鼠。

(反思:看完視頻後,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既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自然而然地導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詞你都認識了嗎?下面我們先來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三、整體感知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松鼠?師板書:外形生活習性(活動、住、吃)

(反思:學生第一遍讀時,我提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讀完後,我卻讓學生說出作者從哪方面描寫松鼠,問題提的有點唐突。如果再上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瀏覽一遍課文,這樣他們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答案。)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品讀外形部分

1、你覺得松鼠外形有什麼特點?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嗎?

2、指讀,思考: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出松鼠的美麗?

3、理解敏捷(誰能把“敏捷”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呢?)

理解嵌(聯繫生活)體會毛的光滑

4、誰能再來美美地讀一遍?體會修飾詞語。

5、再讀,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6、這麼美麗的小松鼠,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考考你。

7、出示課件:(要求學生完成課件中第一段的填空。)

8、照着圖片背。

(反思:我覺得教學外形部分是本節課最成功之處,我先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松鼠外形的美麗,再讓他們瞭解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松鼠的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按照順序來背誦課文,又讓學生填空,照着圖片背誦等,每讀一遍,對學生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遍遍誦讀課文,要求層層遞進,使學生在短時間就能夠順利背誦這一段話。)

(二)作者還從活動、住、吃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生活習性。你覺得哪一段寫得最有趣?

1、讀松鼠活動這一段,體會: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哪些相似之處?指導朗讀。

(反思:這一段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很多相似之處,很適合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本段。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在處理本段時,仍像第一段一樣句句指導學生讀,教法上有些重複。)

2、怎樣搭窩這一段。體會搭窩順序,用先……然後……再……說一句話。

(反思: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本意是重點理解搭窩順序,但是我提問:“你覺得它搭窩的什麼特點。”由於問題提得不恰當,誤導了學生,教學過程有些拖泥帶水。)

3、讀寫吃的一段,體會三個“它們”指什麼?

五、拓展

閱讀鏈接另一篇寫松鼠的文章,體會觀察角度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語言也各有特色。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

(反思:原來設計一節課的目標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瞭解寫作方法,再加上閱讀鏈接,感覺內容有些多,想刪去最後的拓展閱讀部分,但是覺得這部分內容,既可以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動物,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內容,又可以和開頭呼應,想來想去捨不得丟棄,所以一節課下來,內容太多,個別環節處理得過於粗糙。現在想想,不應該讓學生服務教案,而是應該讓教案服務學生.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把閱讀鏈接部分放在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紮紮實實地品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松鼠

外形美麗

習性活動住吃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爲“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在設計這篇課文教案時,我首先閱讀了竇桂梅老師上這篇課文的教學實錄。她重在讓學生感悟“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損失,那必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那有那些價值呢?圍繞着這個問題展開教學。教學中,竇老師富有感情的語言,巧妙運用數學計算讓學生感受時間的長久,以及板書的巧妙設計,都讓我拍手稱讚。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不知不覺中浸潤着每一個孩子。但是,我在豎然起敬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思考:學生在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是否有長足時間的思考,是否真正觸及了他們的心靈?像《圓明園的毀滅》這樣的課文所包羅的東西太多太多,是否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深入地去了解歷史,去感悟課文呢?

思及至此,爲了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我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課前的預習,填寫“自讀收穫卡”,收穫卡分兩部分,一是從課文中的收穫;二是從自己蒐集資料中的收穫。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且落到實處。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交流了課前收穫,記錄員做記錄,發言人彙報交流,其他小組補充說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交流的收穫也很多,體現了生生之間真正的對話。

要讓學生由愛到恨產生強烈的情感碰撞,因此“愛”的情感就必須到位,這也是作者爲什麼用大篇幅寫它輝煌過去的原因。在讓學生感悟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時,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從“佈局”“建築”“文物”三個方面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進行二次分組,大大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在二次分組的小組內,我通過任務單的形式,讓孩子們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有目標纔有動力。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非常認真地朗讀,非常熱烈地討論,非常團結地畫“佈局”平面圖······動起來了,孩子真正的動起來了!

接下來的彙報交流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讓他們從“我和他的意見一樣,因爲······”“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從······”“我對他的看法有補充······”幾個方面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思考——表達——傾聽——思考——表達,經歷思維的碰撞,智慧的閃現,情感的激發,將合作探究,生生互動落到實處。並通過作圖實踐,想象建築景觀,欣賞建築美景,閱讀歷史文物資料等,讓孩子感悟到圓明園的輝煌,從而自然產生“愛”的情感。

越愛就越恨,當孩子們觀看了“圓明園毀滅”的影片後,那失去真愛的痛,那對野蠻侵略者的恨涌及胸口。這是,我再讓孩子們在小組裏結合課文抓字詞談感受,那就是真情流露,水到渠成。看着孩子們討論時憤怒的眼神,聽到他們激動的話語,我知道孩子們真正走進了課文,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內心。最後,通過愛與恨的強烈衝擊,我想孩子們有很多的感悟。通過老師的語言創設情景,我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並用你所有的感情表達出來,這節課就在孩子們激昂的話語中結束了。

整堂課,孩子們積極參與,充分表現了孩子的自主性。小組合作探究,提升了孩子們團隊的意識,讓他們懂得合作的力量,團隊的力量,並從中感受到樂趣。但與傳統教學相比,我覺得字詞深入的挖掘還不夠,課堂質疑還欠缺。如何將小組合作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找到切實可行的語文教學方式,我想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與探索。文章來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第一篇習作是要學生寫寫暑假中的點點滴滴。我先讓學生先說說暑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主動說的較少,我告訴學生像平時同學們課間聊天一樣,有什麼說什麼,不要受拘束,開始學生可能有些不習慣,後來漸漸適應了,舉手的也多起來。從回答中可以看出跟備課時有很大差別,原來估計兩個月的'暑期,外出旅遊、參觀的總有不少吧,我還準備了一篇寫旅遊的優秀作文介紹給大家,結果出乎預料,全班50幾人只有不到十人旅遊過,看來我對學情還不瞭解,預設不等於生成,我決定將重點放在輔導其他題材上,最多的是學會一種技能,比如釣魚、炒菜、打羽毛球等,我告訴同學們出去旅遊,是快樂的,見識了祖國的名勝古蹟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但平常的事情也會記憶猶新,爲什麼呢?因爲不僅僅快樂會印象深,其它比如後悔、委屈、難受等情感也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的提示下,學生似乎一下了打開了記憶的閘門,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油然而生,我只是提醒大家要寫真實,寫出真情實感,對於怎麼寫具體我則沒有談,另外我只是讓他們先列了提綱,然後直接在習作本上寫,沒有先打草稿再謄寫,考慮到這樣一是可以節約時間,二是督促他們寫認真,以往他們謄寫只是將草稿複製了一下,還不如直接寫再在本子上規範地修改呢。

寫好後直接在課堂上點評了兩個學生的習作,讓學生參與到點評中,然後再讓學生繼續修改。收上來的習作比以往任何一次的質量都高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課後,方校長對我的《落花生》一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讓我受益匪淺,現結合方校長的點評,我對這節課的反思如下:

一、教師應從始至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導入的懸念到文章內容的理解,以及寫作方法的說明和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應充分考慮到調動學生的原有認知,摸清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從頭到尾都沉浸在一種我想探究,我想學習,我渴望解答這一問題的情境之中,這樣才能把理解內容,昇華感情與實踐導行三者有利地結合起來,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時做到以讀爲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由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文章的語言,去感受蘊涵的'哲理。這樣一遍一遍的要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滿意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在教學中應改變原有的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只有讓學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學習,才能形成獨立自尊的健全人格,這正是我們新課標所提倡、追求的。

二、在指導朗讀方面,應設計星級評價,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並且朗讀要有層次性,讓學生在品讀中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三、及時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完成小練筆。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同時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處。爲了搞好今後的工作,現將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簡單分析如下。

一、成功之處

1、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了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較好的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

5、在教學中,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適當選擇教學策略,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學生儘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2、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語文。

3、學生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4、還需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閱讀面,藉以陶冶情操、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5、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學生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6、加強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

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

今天連續聽了兩節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二單元的整體教學課,接着根據自己的備課進行了實驗班級的同步教學。從教學整體情況來看並不理想,在匆匆中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仔細分析有課的設計問題(課堂容量大以及教學重點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也有對學情分析和處理安排耽誤時間的原因,更重要的我想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習慣問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投入狀態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效益高低。無論你設計教學再精心(原則上不現實的.,常態的課堂教學是沒有完美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有許多的問題。準備再全面,只要學生主體性學習不動起來,你的教學就是空。分析學生學習不主動,參與學習意識不強,原因是多元的。早期沒有培養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學生對學語文沒有正確的認識,便沒有對語文學習正確的態度。

其實語文學習是富有魅力的。無關的幾個字、詞組合到一起去,就會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展現多彩的畫面、演繹精彩的故事。從一年級起作爲每個語文教師就應該以此爲目標。善於挖掘教材中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重點,以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爲保障,積極引導學生品讀精彩語言(包括字詞句段),滲透文化教育、品德修養教育以及能力方法訓練。注重實施賞識教育,從點滴處學習閃光處入手,放大學生語文學習細微的優秀做法,使學生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看似枯燥的讀書生活中。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功利的教學成績思考,更多關注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爲根本。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多一些學生學習體驗機會,多爲學生提供與課文對話交流的空間,少一些機械式分析講解,少一些嚴格按照教案教學的刻板,讓學生更多經歷語言學習的過程,體驗語言實踐的快樂所帶來自身成長的快樂。

總之善於激發學生學習願望,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真正徜徉於書海,沉醉於語言,此謂語文教學之大幸也,也是每位語文教師肩上神聖的歷史使命。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

1、《小麻雀》的教學反思

本堂課成功之處:

一是透過童話的文本,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通過反覆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逐漸體會到麻雀媽媽與小普季克的形象特點。二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2《金獎章》教學反思

《金獎章》一課的思想準備到選課、備課、試講、修改,到最終的講授,這個過程是漫長而又緊張的,這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更是一次不可缺少的礪煉。這節課也令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

教學基本功上,多年的教學經驗已然能使我較爲沉着地站在許多老師面前授課,但中間也暴露了太多不足,如過渡不夠自然,教師用語不夠精準、簡潔,評價語單調,應變力不夠強,激情不足等等。這都是往後每節課都要注重自我訓練的地方。

3《沒頭腦和不高興》教學反思

本堂課是我執教的最最快樂的一堂課,原來孩子們的笑聲竟然如此燦爛!曾幾何時,我們的語文課堂缺少了歡笑,學生在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機械的教學模式使得師生之間的感情逐漸變得僵硬、冷漠。通過教學此課,讓我深深體會到:充滿歡聲笑語的語文課堂,原來如此動人美麗!

4大拇指湯姆教學反思

充分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在教學課文的主要段落時,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的留給學生,學生自己閱讀,在讀中發現,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昇華,老師只是對朗讀加以指導,對難點進行指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明白課文的意圖,在老師的點撥下把所得知識加以昇華。真正體現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5《堅定的錫兵》教學反思

我總結到:“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心愛的玩具,那是你們的父母省吃儉用纔買來的,這些玩具多少都給你帶來了回憶和幸福,你們一定要好好善待他們,珍惜他們的生命,說不定在夢鄉里,你的玩具也會有一次次的奇妙旅行!”

本堂課的失誤之處:未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關於故事的續編與創作,由此來看,課堂時控還是比較重要的,否則一堂課上下來,重點與難點都不會好好突出與突破了!

第二單元教學反思

7、《海上日出》教學反思

教師和學生融爲一體的共同參與學習過程, 是當今語文教學所倡導的. 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當今課堂十分需要的. 能與學生進行眼神上的交流, 情感上達到共鳴, 心靈上能夠交匯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必不可少的素質. 這些對於我來說是十分欠缺的. 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尤其注重這些方面的鍛鍊, 使自己提高的更快.

8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學生彙報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現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養成勤於觀察的習慣。

9《西風胡楊》教學反思

在上這一課之前,可以收集一些關於胡楊、沙漠、塔里木等相關的一些圖片和資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胡楊及其生活的環境,從

而更好地理解胡楊的精神,真正體會到對對祖

10《我家門前的海》教學反思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語言優美,尤其是排比句居多,這些排比句的使用能使我們感受作者對海洋的深切的喜愛。這是朗讀教學的好教材,因此,我抓住重點詞句,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進而提高朗讀水平,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會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心情,突破教學重點。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11、《七律長征》教學反思

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了解了詩歌的基本特徵,初步培養閱讀詩歌的能力,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12《狼牙山五壯士》反思

今天回頭看以往的'教學方法發現:課堂關注的焦點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教學手段,忽視了學生的思維、個性、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忽視了課堂真正的主人是學生、課堂主要的活動是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

13《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

體會雨來的英雄形象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我將“英雄”一詞貫穿全課,圍繞英雄提出兩個問題

讓學生廣泛收集課文外的其他英雄故事,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雨來是一個英雄,但不僅僅是一個人。讓英雄的故事激勵孩子們奮發向上。

14我的戰友邱少雲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還非常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上,學生通過討論、讀書、批劃等多種形式,自主地學習。教學時以讀爲本,通過默讀、輪讀、引讀、範讀、齊讀等形式多樣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深入地挖掘語言文字,品析重點詞句,從而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地體會人物的崇高精神。以讀促情,以讀促理解,使師生情感互動,充分發揮“讀”的作用和功能。也就是說課文內容是學生讀懂的,是他們自主學習的結果。

15《紫桑葚》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完了,我認爲上得最成功的一點,那就是我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

第四單元

16課 課文一開始,我以釀字爲中心,請學生們質疑課題,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當這些問題解決後,我緊接着又提出了問題,請學生們思考。如果此時能設計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們還想知道什麼?”。這樣學生會更有興趣去閱讀文本,並且積極思考,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切實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位置。再繼續引導,“這麼的多問題,你認爲先解決哪個問題比較合適呢?”這個問題幫助學生理清閱讀的思路,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動“學問”的地位,爲學生走向主體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潛移默化的誘導。這樣,既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自主性,學習起來也就自然會興趣濃厚,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17《十年後的禮物》教學反思

教學中,身爲教師不能漠視學生的能力,靜坐窗前審視這堂課時,我卻意外地發現:自己說得多了,其實孩子們還可以品悟到許多,可以是學習方法,可以是獨到感受,而自己卻不經意間剝奪了他們的自主權。透過這堂課,我也深知一份付出必有一份回報,一份鑽研必有一份習得自己一定會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

18《月下槳聲》教學反思

《月下槳聲》一篇略讀課文。在導入新課之後,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然後放手讓學生質疑,接着師生共同梳理問題,確定了需要着重研究的問題。如: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小女孩是個怎樣的人,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我再引導學生自讀,嘗試解決梳理出的問題。在自讀的基礎上,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再進行全班交流。而後,我要求學生找出描寫小女孩神態、外貌、動作、語言的語句讀一讀,體會這些語句在表達上的作用,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19《裝在信封裏的小太陽》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爲很成功,學生學得投入,說的令人滿意。教師引得自如,恰到好處,落實了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完成了教學目標,效果很好。

當然,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少了學生的寫的訓練。應該在課文學習完之後,留有一定時間,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及學習說一說有關誠信的事例,然後再動筆寫一寫,爲本單元的習作做好鋪墊,這樣效果會更好。針對本節課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盡力彌補的。

20、《齊天大聖大戰二郎神》教學反思

《西遊記》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鉅著,《齊天大聖大戰二郎神》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故事,如何讓學生對名著的閱讀不僅僅只浮在故事情節的理解上,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教育無非是教給學生求知和做人,我理想中的閱讀導讀課,應該在提高學生審美情趣上,教給學生欣賞美的事物、走進美的事物、傳播美的事物。

21《孔子》教學反思

在實施課堂交流的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課前參與的成果,以不同方式展開交流。看題目,展開聯想,講故事,可分角色表現故事情節。雖然形式多樣,但仍隨時注意引

導學生迴歸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迴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2《“心正筆正”的柳公權》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學內容按計劃完成,時間安排合理。由於課件的幫助,課堂的容量明顯增大,使教學內容

變得直觀、形象,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3課 本節課是學生有點拘束,所以開始上課時氣氛有點沉悶。我及時引導調整,使學生很快投入課堂。童話這種體裁比較適合初一學生口味,學生學起來興趣濃厚,因而整堂課學生都積極發言,真正達到了讓學生在樂中學的目的。我讓學生自主學習以理清情節,合作探究以賞析人物理解寓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24、《梅蘭芳》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了,總的來看,基本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標。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一定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注意多角度評價朗讀,關注孩子們的學習,

情感。活在每一個當下,做一個感情豐富的老師,引領孩子在語文的世界裏一起激情洋溢。

25、《唐玄奘西行取經》教學反思

教學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學習到了唐玄奘嚴謹治學,百折不撓的精神。

26、《天窗》教學反思

學生切實的體驗到了文中語言的生動具體,也深刻體會到了這種寫法的好處。在經歷了這樣一個理解過程之後得出的結論,更讓學生信服,因爲,這是他們親身感受到的優點,而不是老師灌輸的結果。不

知教師這樣引導的做法,算不算將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

27、《我是貓》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注重體現以讀爲本的理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瞭解主要講了什麼內容;接着,我抓住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讓你發笑?總之,這篇文章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28、《楊子榮借題發揮》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並保證訓練的時間,及時地進行反饋評價。突出重點,本課的重點是體味作者對英雄內心世界的描寫

29、《武松打虎》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但由於時間有限,感覺以學生爲主體的意識貫徹得不夠,品讀課文的時間不夠充分,課文帶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學生書讀得不夠流暢,不能把這篇經典名著讀得有滋有味,這些都是這節課的遺憾之處,在今後的語文教學和學習中,應該把課文美讀作爲重點進行訓練。新課改重視讀,重感悟,重體驗。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任教一學期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 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任教一學期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課時我充分體現了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另外,在課堂上也特別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比如說常寫錯別字,寫文章病句多,表達不清晰等等。本學期我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再如對生字的教學方法多樣,有比較法,有重點突破法,有歸類法等等。總之是想辦法讓學生記住易錯的`字。在整個過程中都本着求真務實的精神,紮紮實實,認認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一、要加強自主學習的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絕對不能因爲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是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爲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速度。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學會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教師要做到一般性指導和針對性指導相結合,平時注重一般性指導,學習某一篇課文時注重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還要做到全班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前和自主學習之後面向全班進行指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二、要保證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感悟、體驗、探究,講求自主學習的效果,千萬不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走過場。那種擔心學生的自主學習佔用了過多的時間,會影響教學進度,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爲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教師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爲教師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服務。

三、寫作指導不夠。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創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

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用來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起來就難免空泛。

四、三 批註式閱讀抓得不實。本學期我校提倡批註式閱讀教學,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深入理解能力,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註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註式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本人要注意及時小結,及時反思,及時校正。在‘’小結---反思---校正‘的良性循環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講完《小麻雀》這一課,我想這對麻雀母子對學生的心靈觸動是比較大的。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重點是通過文章裏的重點詞句體會任務的心情以及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並從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的認識這對母子。

其實,自然界的動物是和人有着相似的經歷的。動物們有它們的育子方式,更何況我們人類呢,何嘗不是一樣的?學生通過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經歷,很容易聯繫自身實際並從中吸取成長經驗,相信會感悟到許許多多的東西。

在學習課文中寫媽媽對普季克的五微關愛以及普季克的自作聰明時,通過分角色讀這對母子的對話讓學生用心感受這字字句句所要表達的深層意思。學生聽得很認真,分析的.也特別用心,想必此時學生們的感受也是最真的吧。雖然,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或者沒有發言的機會,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可以感覺到,這對母子的不同行爲所產生的感悟已經觸及到孩子們的靈魂深處了。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屬於小學高年級階段,對文章深層意思的理解已經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了。

學生讀普季克對那個莊稼漢自以爲是的看法時,在讀到“他翅膀上的毛都讓貓給咬掉了,光剩下兩根骨頭了!”時,不少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笑聲。不言而喻,學生知道普季克的理解自然是錯誤的,而普季克與媽媽爭執時,又說要讓所有的東西都能飛。這些內容又照應了前文,進一步表現了普季克固執、強硬的性格。他不願意相信媽媽的話,這其實就暗示了這樣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在這一點,學生理解的也不錯。

當普季克遇到危險時,他媽媽爲之奮不顧身的情形時,也讓人感動。學生通過理解體會“撲、推、豎、張、瞪”這些動詞時,個個踊躍發言,看法都比較深刻,都談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結合生活實際,自然就體會到了作爲母親對孩子點滴呵護所折射出的偉大母愛。學生舉例子談體會,可以真實體會到自己的母親其實也亦如此。

所以,像這樣一篇如此觸動人心的文章作爲課文,我覺得真是特別好。文章的無聲言語所賦予的教育意義,學生在字裏行間通過讀去怎樣做人處事,去感悟那偉大的母。從而,這些東西就變成了自己的理解,無聲勝有聲,潛移默化,甚好。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穿過時空隧道,我們覓見十九世紀大洋彼岸美國的一位殘疾女意,正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孜孜不倦的態度,觸摸盲文,敲擊情感之弦。她,就是後來被大學破格錄取的海倫·凱勒。從此,海倫的名字就與戰勝自我連在一起,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每每執教這篇課文的時候,孩子們的臉上總是流露出驚訝的神情。海倫,不僅成了美國人心中的一座強者女性的豐碑,而且成爲中國人心中的'戰勝自我的楷模。當今,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感召下,執教《海倫·凱勒》,更令人反思多多。

一、目標定位

《海倫·凱勒》講的是一位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美國殘疾兒童戰勝自我、刻苦攻讀的故事。在老師悉心指導下,海倫憑着頑強的毅力,如飢似渴學習盲文。居然考上了大學,創造了動人的奇蹟。學習本文,無論是對學生品格的砥礪,還是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都有着積極的作用。海倫的事蹟昭示人們:對自己有信心,是所有“信心”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精神生活就會頹廢,生命就會癱瘓。因此,本文的情感目標應定位於戰勝自我和刻苦攻讀方面。

二、情感導引

海倫戰勝自我,百折不撓,刻苦學習的精神源於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視,對目標的執著追求。這裏,有家庭對孩子的厚愛,有家教沙利文不倦的教誨,有學校老師薩勒的科學導引。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敘事性記敘文語言清新、文質兼美。文章寫了兒子和父親“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引導學生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了解高爾基,讓高爾基的付出爲最後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打下伏筆。然後以“愛”爲經緯,先讓學生體會兒子的舉動所反映的愛父之情,聯繫生活實際談這種情,感受兒子通過種花來表達的對父親的愛,在栽花這一環節,實際上我應該再給學生一次朗讀品味的'機會。接下來,我給學生一幅“奼紫嫣紅”的百花圖,讓他們感受花之嬌豔,進而讀背第四小節。這裏我採用了多種讀的方法,讓學生閉上眼睛把這美住進心裏,效果不錯。然後引出“高爾基爲什麼會把盛開的花朵比作兒子紅撲撲的臉龐”這個問題,讓學生來體會高爾基對兒子的思念和喜愛,同時也讓學生和文本產生共鳴。

對於信中寫所揭示的道理“給永遠比拿愉快”有一些說教味,學生難以理解。教學這一段,我認爲應該有一個層次,先聯繫課文理解,再聯繫生活,從鮮活的例子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容易產生共鳴。

對課文中蘊含的感情,我們的講解會顯得空洞,所以我想引導孩子品讀,讀中感悟。“鮮花”是文章的線索,在課堂上,我圍繞花(栽花——賞花——談花),引導聯繫生活,積極對話,想象情境,再現場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讓學生通過想象兒子種花時的情景體會到兒子種花的心意,感受其對父親的深情,二是暢談高爾基看到兒子種的花全都開放時的多種感情體會鮮花給高爾基帶來的美好感受,從而拉近與課文人物間的距離,爲後文第二層次的思想領悟打下基礎。

教學第八小節時,我讓學生盡情暢談第二個“美好的東西”指什麼。學生居然能不斷高度概括其含義,出乎我的預料,我想這和前面拓展、聯繫的體驗活動有關。但我還是幫孩子細化了一下,讓學生從具體中感受了這種付出可以是什麼。“一句祝福的話,一次無私的幫助,一次掌聲,一個握手,甚至一個安慰的眼神,都能夠成爲美好的東西。”

“在閱讀教學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就是要求我們要在教學中讓孩子能對文本有個清晰的解讀,不能淺嘗則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讓孩子們感受了景物描寫,環境渲染的作用,更讓他們通過“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小事,感受了父子情相牽、心相連。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桂花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中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桂花完美的回憶。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設計時我儘量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爲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課文資料。

上完課後,我發現許多不足之處,反思如下:

一、品析重點詞語教學上的不足。

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但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這幾個描述桂花香的句子。我準備抓住重點字詞,透過品讀感悟的方式讓孩子們比較得出哪裏的桂花更香,但孩子們的品讀並不到位,也沒有發現明顯的區別。這一個環節的效果沒有到達。

二、時光把握不夠準確,品讀“搖花樂”資料草草收常

在前一部分介紹桂花香的特點時,由於孩子透過理解重點字詞和比較閱讀後,沒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鄉的桂花更香的特點,所以之後又用了一大部分時光去彌補這個問題,以致在後面體會“搖花樂”時,顯得倉促。

在本節資料中,“纏”字寫出了作者的急切情緒,“使勁”、“喊”寫出來了搖桂花的樂趣,同時反映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可當時由於時光倉促,我只是讓孩子們抓住重點字詞一讀帶過,並沒有採用課前準備的“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

三、朗讀形式單調。

本節課中孩子們朗讀的形式只有齊讀、小組讀和自由讀的三種方

式。而這樣的朗讀形式很明顯不利於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談不上到達以讀促悟的效果。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觀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來挑戰他人或小組的衝動,可我卻忽略了這一點。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採用過這種挑戰式的朗讀,效果甚好。

四、教師灌輸得太多,孩子們自我表現的機會甚少。

有人說,語文教學就應少一點知識的灌輸,少一點理性的分

析,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指導並幫忙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上來,這是語文教學本體的迴歸。而我在這一節課中明顯犯了這個“大忌”。

在講到“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這兩個句子時,我讓學生講了“浸”字的本意,也講了在文中的意思。我想,我還能夠嘗試讓孩子們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代替“浸”字,透過自主的比較、揣摩和朗讀,體會詞語的含義,同時還能夠培養孩子們推敲詞語的良好語言習慣。

以上問題,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爲自身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才導致本節課出現那麼多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必須會認認真真練好基本功,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避免類似狀況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