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

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

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1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散文。課文以優美細膩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爲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象,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習這篇課文,主要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感悟荷蘭的美,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語句。由於這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在學校前一週備課後我就着手做了課件,上課時我將這些課件恰到好處的呈現給學生,效果不錯,現將其中的兩個片段摘錄下來:

一、“讀”領風騷,“讀”中生情。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應該重視朗讀的訓練”。在課堂上,當學生通過默讀,自主學習,充分自讀體會後,我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讓他們讀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說說自己從中感受到了什麼,然後我順勢引導“能把你的這種體會讀出來嗎?”學生再讀時已經有了些許進步。接着其他同學可以再補充自己的體會,再讀,這樣,學生們讀得越來越好,而且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體會進行個性化的朗讀。這樣,一節課就在美妙的朗讀聲中度過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而且感悟到了荷蘭的田園美景。

二、抓住關鍵詞語悟情。

我們知道,很多時候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往往在個別重點詞上表現出來。在教學中,老師如果抓住重點詞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摒棄繁瑣的分析,取得的教學效果相當好。因爲讓學生面對課文一遍一遍地讀書,自感自悟,這種教學手段既簡單,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教學本課時,當學生讀出“成羣的駿馬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自由馳騁。遼闊的原野似乎歸他們所有,他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時,他們說從中體會到了駿馬的強壯,我接着問:“從哪體會到的?”他們就找到了“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這兩個詞。接着我繼續問:“你還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又讀,說讀出了馬多,從“成羣”這兒體會到的,然後我引導他們把自己的這些體會讀出來,他們一下子就讀好了……一節課下來,學生從讀中感悟到了荷蘭這個國家的美,連動物都生活得如此愜意,真好!

課上完了,但是這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讀的妙處,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我會引導學生真正去讀,用讀打開作者的心,打開文本的門!

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具有“歐洲花園”美稱的'荷蘭。文中優美秀麗的田園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的文字,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真情地抒發了作者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讚美和嚮往之情,讓我帶領我的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捧着不忍放手,以至於深深地陶醉其間。

《田園詩情》這篇課文結構簡潔,脈絡清楚,便於學生掌握和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更適合學生在今後的作文中區學習與借鑑。教學過程中,我依據新課標中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的要求,藉助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精心指導朗讀,通過學生反覆地朗讀,提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教學課文中的奶牛圖,鼓勵學生展開想象,配合優美的草原圖,讓學生真正理解草原的柔軟和舒適,感受到“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 美。在指導學生體會鮮豔的鬱金香時,我充分藉助五彩斑斕的鬱金香圖片,在視覺上給學生以衝擊,激發學生去感悟的熱情和慾望。再次邀請學生朗讀時就水到渠成,娓娓動聽,飽含深情了。

教學第三自然段駿馬圖,剛開始讓學生讀,總有種柔弱無力的感覺,學生不能表達出力量之美呢速度之美。雖然成羣的駿馬奔馳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這種自由馳騁的氣勢十分壯觀,但是光靠語言的表達不能顯示出其隱含的魅力,剛開始幾位學生包括男同學讀都不能讀出駿馬奔騰時壯觀場面。爲了激發學生的激情,我就抓住文中“驃悍強壯、腿粗如樁、沒有能阻擋、自由馳騁”等關鍵詞,配上課前蒐集的駿馬單圖、羣圖以及視頻,讓學生交流、感悟,此時學生情緒高漲,再來朗讀時,一幅幅駿馬奔騰、灑脫、飄逸的畫面躍然課上,朗讀精彩而富有強勢,並且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裏了。

這堂課,讓自己體會到在課前課後要多思考多用心,深入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教學實際,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課、成功的課。再就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多給學生創造一些鍛鍊的機會和實踐運用的機會。讓他們能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巧妙地積累,再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靈活地運用,不僅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能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

田園詩情語文教學反思3

近期我班學習了《田園詩情》一文。說實話,這篇課文初次閱讀,不知道在教學中如何操作,通過反覆閱讀仔細品味,越發喜歡這篇寫景的抒情散文了。

在教學中,我首先從課題入手: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什麼是田園?(泛指農村)

什麼是詩情?(指的是詩一般美好的情韻和意境)

什麼是田園詩情?(以優美的.自然景物爲描寫對象,精心選擇了極富特色的一系列景觀)

課文描寫了怎樣的景觀?

此時,再讓學生打開書,閱讀課文,師質疑:

課文結尾處說:“這纔是真正的荷蘭”。

“那真正的荷蘭是什麼樣子的”(-於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增。)

生:我們來到了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看到了-------

生:接着我們又來到了碧綠色的低地------

生:到了傍晚,我們看見------

生:運河之中------

每到一處,引領學生感受荷蘭和諧、優美、寧靜、悠閒的田園風光圖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此時,課文已清晰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也可老師提出問題共同解決,我緊緊圍繞“這纔是真正的荷蘭”入手,把自己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文爲本,引導學生多次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學生不僅進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繪的田園風光,而且認識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寧靜的人,纔不會去破壞自然,才能擁有這樣美好的生活環境”。

因此,對於一篇新課文,作爲老師一定要反覆的咀嚼,仔細地品味,找到掌握知識的突破口,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讀懂課文,情感、態度和價值都經歷了一次薰陶和昇華,教學質量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