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大綱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的是: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讀着《從現在開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還感受到濃郁的現代氣息。現代社會的人們,在享受着高度的現代文明的同時,也受到自然和人爲的各種限制。人們總在爭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間。在兒童幼小的心理,他們活潑好玩,無拘無束的成長,是他們追求的生活理想,然而面臨社會的壓力以及教師和家長的束縛,他們失去童年的樂趣,以及自我的個性。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這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

教學這篇課文,我們在把握語文基本訓練的同時,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通過“教”的方式引到學生“學”的方式,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情景的創設、朗讀的體驗,對話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尊重他人。教學的難點在於,以學論教,順學而教,根據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緊緊的把握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1.重視朗讀形式多樣化,強調在朗讀中感悟

課堂上,“讀”佔鰲頭,學生採用不同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引讀,表演讀,充分顧及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多樣性,獨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開發學生學習資源,讓文本的意義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自行發現,自發建構起來。讀完之後說說爲什麼這樣讀,這樣讀有什麼好處?說出朗讀後的個性化感悟、體驗和感受。以朗讀爲主線,以實踐活動爲輔助,引導學生聯繫教材,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讀活動物,以聲傳情,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出人物個性,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如獅子大王的王者風範,貓頭鷹大王的神氣,袋鼠大王的激動,小猴大王的和氣、乾脆、機靈等等。但也有讀得不夠好的地方,有但今後加強、改進。

2、創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情景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設各種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如:角色扮演,通過活動讓學生去表達、感受、體悟,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讀一讀、演一演,自主彙報交流,使學生真正擁有嘗試、合作、享受成功的實踐和機會。在小組彙報展示中,其他學生做到了很好的評議、補充,形成了生生互動積極學習的氛圍。我作爲一名參與者也啓發、評價,在與生互動中真正成爲小學生的學習夥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3、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導向

在閱讀目標方面,我們第一個要關注的問題是閱讀中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使德育目標、智育目標和美育目標能夠得到綜合的體現。本課蘊含着深刻的道理,通過讀一讀、演一演、想一想、說一說等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讓被人按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這些都體現了閱讀教學中主體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確的價值導向。

當然本課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和遺憾的地方,如:時間允許的話,在教學袋鼠那段時,應增加多種讀的方式;在最後講評生字時,應讓學生自己挑選、推薦。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2

優點之處:

1.本課的教學我着眼於讓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根據要求畫出重點句子,通過想象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切身體會來理解文章中霧把東西藏起來時的情景,以及霧散後的情景。

2.在朗讀文本的過程中,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加以點撥,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些詞語的用法,比如“連同”“甚至”。

不足之處:

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諸如寓言故事之類的文體,可能有點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整個授課中我雖然是以讀爲主,在讀中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但始終還是牽着學生走,沒有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也是今後課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改進措施:

放手於學生,讓學生正常的去融入課堂。關注老師自己的嘴,不要過多引導。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3

一、教師自身的感悟是激發學生濃烈情感的誘因

作爲教師要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那自身首先應該是一個富有情感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展和培養好別人的情感。”盧梭也指出:“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然而,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用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將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使之受到薰陶和感染。

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本詩情感豐富、意境優美,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當我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便深深地喜歡上了,因爲它讓我想起了我的恩師,想起了老師所爲我們付出的一切,於是在備課時,我就飽含深情地吟詠着,在課堂上,我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熔鑄於教學之中,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掀動了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於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

二、深入課文,挖掘豐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導爲情感薰陶

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語文課文的朗讀,應是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情感變爲自己的。”也就是說,朗讀重在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我懷着對恩師的無比尊敬和愛戴之情朗讀的詩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所以,不需要對他們進行停頓、重音、快慢、升降以及聲音的虛實等的技巧指導,孩子們便把那種發自內心地對老師濃濃的愛,通過朗讀表現了出來。又如,在教學《假如》一課時,課文中四次出現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一句,應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聯繫課文的內容,啓發學生想象小樹和小鳥以及西西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從而使學生感受神筆的重要,這樣,學生在朗讀時,語速時而舒緩,時而急促,聲音時高時低,時重時輕,讀出了不同的效果,每個學生根據不同的理解,也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與學生同朗讀,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如果只是讓學生呆板機械地死記硬背、生吞活剝地接受吸納,是很少有效果的。只有打動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銘心。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通過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身爲老師的我,也曾經是一個讓老師操心的學生,心中也燃燒着對恩師濃濃的情。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我沒有抑制

這份情感,而是盡情宣泄,並讓他們受到感染同時,也拉進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樹立着老師曾經和我一樣是學生,現在也跟我們一樣愛老師,所以,在優美的樂曲聲中,我飽含深情的朗讀,讓學生對於老師的情感進一步濃厚,朗讀的積極性也就更高,學生的情感因素被調動了起來,朗讀趨近完美。

2、通過擴展式談話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也是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當學生說到喜歡第二小節時,我問他們“你們覺得老師疲倦嗎?”一個簡單的的擴展式談話,讓學生把他們眼中老師的辛苦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他們有的說:“老師每天早晨都要提前來打掃教室,很辛苦。”有的說:“老師每天中午都要爲我們盛飯,自己都不能坐下來好好吃飯。”有的說:老師每天還要爲我們批改作業,很晚才能回家。”還有的說:“老師每天都爲我們操心,我們犯錯誤惹老師生氣,可是您還得忍着氣,給我們講道理。”……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的是心與心的溝通,是情與情的交融,一句句,一聲聲,都觸動着每一個人的心靈,從而使大家尊敬老師的情感達成共鳴,便有了那發自肺腑的“老師愛你們!”“我們愛老師!”的深情!

總之,這一次次心靈的碰撞,這一次次情感的交融,都讓我深深地感動,感動於新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感動於新課程改革給老師和學生帶來的情感光環。我和我的學生們將在這種積極的情感中,努力上好每一節語文課,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

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包含兩個部分——一首詩歌和拼讀音節。爲了與拼音的聲母複習有更好的連接性,把拼讀音節放在《對韻歌》之前來完成。拼讀音節的部分老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編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拼音學習興趣。由於本課是剛剛開始學習拼讀音節,而音節的拼讀又是拼音學習的重點、難點。因而一上課我就設計了一個拼音王國的情景,通過學生眼、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髮音方法。

《對韻歌》這首小韻文,通過學生充分的練習拼讀,在其中體會到學習拼音識字的樂趣,以及利用熟字鞏固拼音的情趣,加深理解字於拼音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 “拼音真有趣,拼音真有用”。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5

  一、社會實事激趣課堂

對於世界的瞭解,同學們往往是從社會的知名人物或知名事件開始,本課從澳網冠軍李娜圖片引入比較與兩位黑人、白人網球運動員進行比較,找出三大人種的外形區別。因爲世界冠軍,有很多都是黑人和白人,因此這樣非常直觀,也很吸引孩子的.興趣。

教學設計之初,充分了開發了品德教學資源,以使品德課堂更加豐滿,更加有效,比如使用視頻《三大人種》使學生直觀地瞭解了不同人種的成因。利用地圖,客觀地瞭解三大人種的分佈區域。利用統計圖比較三大人種的人口比例。猜一猜的遊戲讓大家自然地意識到不同人種都爲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人種無優劣。

最後利用圖片展示各國文化,讓學生感受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不同人種的傑出人物做出巨大的貢獻,不同膚色的人共同創造了燦爛多樣的世界文化,爲我們打開了世界之窗,也會下節課世界文化起了一個鋪墊。

  二、注重學生自主能力

新課標要求在新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以學生主動參與爲前提,以自主學習爲途徑,以合作學習、學生爲主體探究、討論爲形式,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策略,促進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世界地理,對於小學生來說陌生遙遠,本課我將課程知識與社會生活相鏈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探究,並結合必要的資料蒐集與分析,幫助他們主動建構知識,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課前,我根據教學的需要讓學生蒐集關於世界優秀人才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蒐集、分析資料的能力;課堂上,讓學生利用教材圖片,在空白地圖上塗出三大人種分佈的區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根據不同的塗色,引導學生討論自己的發現,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課後,要求學生蒐集世界各國的文化遺產,以瞭解各人種的文化。

  三、課堂時間略顯空餘

因爲沒有進行試教,在教學內容上的估計略有不足,學生的配合度比較高,所以課堂時間有結餘,卻沒有更多的教學內容補充,對品德課堂來說,課外知識的深入有助於學生對課題的深入探究,因此可以加入人種歧視,各人種由於地理位置、歷史等原因造成的不平衡,從而更能感受尊重各人種,人種是平等的。在教學環節上,每個環節放的時間不足,過得稍稍快了些,比如同學們自己畫圖後,可以安排四人小組自己先說一說,再集體展示,猜測面貌不同的原因時和視頻出示後,也可以把總結的話交給學生先說完再由老師簡單總結。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6

課文的第2—5自然段是重點部分,要指導學生理解狐狸三次對話及烏鴉說的話及烏鴉三次聽後的表現,懂得烏鴉是如何一步一步放鬆警惕,最後受騙上當的。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我採用了扶放結合的手法來處理。這個方法的效果很不錯,但遺憾的是在處理的時候做得不夠到位,放的還不夠多,沒有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的朗讀與感悟是相輔相成的,感悟可以提高朗讀,朗讀可以加深感悟。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讓孩子們在悟中讀,在讀中悟。

悟中讀。在講狐狸和烏鴉的三次對話是,當學到狐狸的三次語言和動作時,我都讓學生學一學,就把自己當作是狐狸來體會感悟,我還通過抓住關鍵詞來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很好地投入情感,把課文朗讀好。在教學烏鴉的三次表現是,我都讓學生試着把自己當作烏鴉,想想自己會有什麼反應,把自己置身於情境中,深刻體會到了愛聽好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邊悟邊讀,學生完全沉浸在角色中,達到“語語悟其神”的境界。

讀中悟。朗讀是感悟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加深感悟的一種方法。孩子在投入的朗讀中,其實已經進行了一種角色互換,自己顯然已成了故事中的狐狸,故事中的烏鴉。他們在繪聲繪色的演讀中,又一次加深了對文中角色的認識。

在鍛鍊學生語言能力時,我設計了一個短語練習。學生通過訓練,都對“讒得直流口水”這一短語有了較深的認識。但是在指導學生訓練時我指導的不夠到位,不夠清晰,同時練習設計還不夠好,今後在這方面還需多下工夫。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7

《開天闢地》講述的是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來是混沌一團的,後來大神盤古憑藉他的神力把天地分開。盤古死後,他的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爲開天闢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如何開天闢地,感受盤古的雄偉高大、力大無窮、意志堅定;他如何化生萬物,體會巨人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時,我是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逐段講述的。導入課題時我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天地是怎麼來的?人類的祖先是怎麼來的?”,其實古代的人也曾想過這些問題,於是編出了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關於人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叫“女媧造人”。傳說在女媧造人之前,這個世界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獸蟲魚,沒有天,沒有地,於是世間又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開天闢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樣形成的,這對於求知慾特別旺盛,好奇心特別強的小學生來說,必然會充滿新奇。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着設計一個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團,開天闢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學習課文時,我採用“啓發思考—自主閱讀—交流體會—適當點撥—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學。教學第二段的時候,設計這樣的問題:盤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軀開天闢地的?開天闢地後的情況怎樣?然後讓學生自主閱讀,交流讀後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點撥。如:“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可以感受盤古開天闢地的艱難,“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着它們的變化而變化”感受盤古意志堅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盤古面對死亡,坦然無畏,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盤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

教學第三段時,主要讓學生反覆朗讀,瞭解盤古的身軀化成萬物的經過。引導學生把世間事物美好的特點,跟盤古美好的心靈聯繫在一起,體會盤古把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人類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後設計一個想象說話:發揮想象力,說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不足的地方:1、學生讀,說的機會很多,但我沒能很好利用老師點評、學生點評的方法,激勵手段利用不夠,未能把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闢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爲都是因爲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3、最後安排的想象說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後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8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

教學這首詩,我主要引導學生做好以下“三讀”。

  一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所以在指導學生初讀古詩時,我除了要求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還引導學生髮現古詩朗讀的這兩個特點。因爲學生以前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讀了幾遍後還沒有發現。於是我進行了範讀,由於範讀時停頓比較誇張,有幾個聰明的同學發現了古詩朗讀的停頓和節奏。接着,我再讓他們讀讀每句詩的最後一個字,引導他們發現古詩的押韻。雖然第一次教學時花了一點時間,但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掌握了古詩朗讀的節奏和韻律,一定會在以後的古詩學習中加以運用。

  二讀,讀出理解,讀懂詩意

理解詩意應該是古詩教學的一個重點。古詩中有些字詞的意思和現在一樣,如“停車”、“楓林”、“白雲”、“人家”等。還有一些字詞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理解的字詞,再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那些與現今意思不一樣的詞語。理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畫圖法。在理解“遠上”、“石徑”和“斜”的意思時,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座高山,一條從山下通往山頂的彎彎曲曲的石頭小路。圖一畫,學生就理解了“石徑”、“斜”的意思,接着我讓一學生上黑板從山腳往上看,讓學生說說看的感受,學生理解了“遠上”的意思。

聯繫前後文感悟。在理解“坐”的意思時,因爲意思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學生很難理解。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繫前後文進行理解。感受“詩人停下車不走”與“喜愛傍晚時候的楓林景色”之間的因果關係,自然而然的,“坐”的意思也就能理解了。

接着,我指導學生用“調換順序法”和“擴充意思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應該說,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

  三讀,感悟意境,體會情境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後,我讓學生再讀古詩,說說自己看到的情境,學生把自己看到的遠景、近景都描繪得十分具體。我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讓學生受到感染。還適時加以音樂渲染,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爲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總之,通過“三讀”,學生基本讀懂了古詩,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得紮實、高效。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9

《可愛的娃娃》這篇課文是語文北師大版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誠實”中的一篇主題課文。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注重體現老師的主導性,從而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我進行了如下總結:

1.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在上課初,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觀察這個可愛娃娃的圖片,學生看圖說出這個娃娃的可愛之處,再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說一說。在教學中,讓學生誇誇這個娃娃等等。

2.教學中進行教材的延伸。如:想象並說說珍珍的媽媽是怎樣幫助她的,珍珍是怎樣向工藝館的伯伯承認錯誤的,工藝館的伯伯又是怎樣說的等等。

3.在朗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對於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語,如果直接給學生講意思,學生的記憶並不深刻,也許有些學生根本不能真正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因此,對“連連稱讚”這個詞語的理解,我讓學生先誇這個娃娃,再告訴學生,象這樣,這麼多人連續的誇獎就叫“連連稱讚”,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詞語。還有“心驚肉跳”也是這樣,讓學生想象珍珍的心情,很害怕,那“心驚肉跳”就是心裏很害怕的意思,學生也理解的更透徹了。

4.抓住課文中句式的訓練點進行練習。我抓住課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出現的“……多麼……!……多麼……!”讓學生先觀察原句在仿照例子說一說。

5.通過想象進入情境體會人物心理,進行朗讀指導。對於二年級孩子來說,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是比較困難的,而只有深刻體會了人物的心理才能讀好課文。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進入情境,根據珍珍當時的動作,想象珍珍當時的心理,並把這種心理讀出來。在教學第三自然段中,有學生讀“看看周圍沒人,珍珍拿起娃娃,裝到書包裏,跟在人們的後面,來到大街上。”這句話,讀的很快時,我抓住時機問:“你爲什麼要這樣讀?”學生回答說:“珍珍拿娃娃怕被別人發現了,所以她的動作很快。”從這裏就知道,學生是真正進入了情境了。

6.激發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爲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教師要充分運用教學基本功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整堂課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狀態,有一種意未盡,興未了的感覺。我以這節課教學板書爲例。當講到珍珍是個活潑快樂的小姑娘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張笑臉,學習到第4自然段,珍珍不快樂時,我又在黑板上畫了一張愁眉苦臉的臉,讀到珍珍“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張哭臉,最後,珍珍承認的錯誤,還回了娃娃,珍珍又恢復了活潑快樂時,我又畫了一張微笑的臉,簡單的幾筆反映出珍珍的情感變化,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心理。

整堂課,雖然學生學得快樂,老師教得輕鬆,但是,也有讓我遺憾的地方。

1.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還需要再整理,特別是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間,我是這樣過渡的:珍珍得到了自己心愛的娃娃是不是更快樂了?你是從哪裏知道的?引入了第4自然段的教學。其實,後來反思,覺得如果這樣問:你得到了自己喜愛的娃娃,心情怎樣?我們一起去看看珍珍得到自己心愛的娃娃後她的心情吧!這樣問,設置懸念,學生應該更有興趣進行下面的學習。

2.教學結束的有些突然,如果能根據板書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總結,對工藝館的布娃娃和珍珍的可愛進行比較昇華後再讓學生回答“學習這篇課文的收穫。”學生應該會收穫更大才對。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0

《一分鐘》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今天,我給學生新授了《一分鐘》。由於我剛剛參加工作,對二年級學生的知識面、理解能力的大小,還不能完全地瞭解,以至於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我由一分鐘本應該等於六十秒,但元元卻讓一分鐘等於了二十分鐘,這個小問題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揭開了本節課的序幕。接着,我又通過課件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生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的很順利。下一個環節是整節課的中心環節,及整體感知課文。在這個環節中,出現了幾個問題:

首先,我讓學生帶着“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這個問題讀課文。我在給學生提問題時,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爲出發點,認爲自己能理解的問題,學生們應該也能理解。正是因爲我的這種不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思想,使大多數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不理解。因此,他們在讀課文時,並不能很好的感知課文,也就使這個教學環節失去了它本身的教學作用。

其次,我讓學生聽範讀的錄音,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劃出來再說說爲什麼這部分給你的感受最深。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把整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把握,而喪失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從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我自身的理解出發編設問題。學生能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但大多數學生找不到點子上,而我由於剛剛參加工作,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根本駕御不了整個課堂。由於以上兩個原因,使整節課也就無法向下進行。這是我這節課最失敗的地方。

再次,本節課主要就是通過朗讀來體會元元的心情,從而教導學生要珍惜時間。在這個環節中,我本來設計的是,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爲朗讀打下基礎。咋一看,朗讀的點還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上一番。在仔細品讀後,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爲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繫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雖然設計的很好,可是由於在教學時,對學生放手放的過大,以至於出現了網放出去了,卻收不回來的現象,正因爲上述的問題,使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元元的心情,學生體會不到元元的心情,自然也就不能理解爲何要珍愛時間。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1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本文根據小鷹的三次學飛分爲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的結構和寫法相似,因此,前兩部分教學我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演課文體會小鷹兩次學飛的不同心情,在此基礎上,轉入第三次學飛的教學當中:

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朗讀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綜合提高語文能力。同時朗讀能力還是學生語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標誌。如何讓學生體驗到老鷹對小鷹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小鷹學飛的刻苦,在教學過程中,我抓準時機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閱讀,表達出他們各自獨特的感受。在學習小鷹三次學飛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鷹的三次飛有什麼不同?你體會到了什麼?通過賽讀、挑戰讀、演一演等形式仔細品讀老鷹和小鷹的話,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解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爲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由於我的提問給了學生更廣大的讀的空間,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解讀課文,因此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

因此,整堂課,我都以朗讀爲主線,強調“以讀爲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澱語感。

但整節課上完,總的來說比較流暢。但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1、課前我已佈置同學們預習課後生字詞,但在朗讀時,我班還有個別同學讀詞不準。這點上我覺得以後在學習課文之前,最好還是以檢查預習生字的形式,花個三五分鐘,先把生字讀音解決了,然後再上課。

2、教師本身的語言還不夠簡練,以後我應多注意整理自己的教學語言,以便花不必要的時間,更讓課堂顯得更加成熟。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2

在執教本課後自己感覺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一、“以讀爲本、以讀促悟”。

由於這篇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接近,所以在教學手腕上,我注意以讀爲本,不斷激勵學生朗讀,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接洽生活實際進行反思,琢磨人物內心世界,豐盛內心的感受。通過初讀、再讀、品讀、選讀、分角色等情勢,讓學生體會感悟出李麗自始至終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很自私。並結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醒,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換。

語文課在我們小學課堂中該起怎樣的一種作用呢?又該如何是教學呢?語文顧名思義:語言與文學的統一,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交換的。在協調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對文學的欣賞,我想有學習《藍色的樹葉》,學生已經能感受到文字的含義了而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多是教師帶着學生對課文的詞句進行剖析理解,這個與傳統的語言教學相符嗎?怎麼看都像是在上思品課。教學的研討永無止境,然而完全背棄傳統的文學詩詞教學是否不妥。我還在思索,願在今後的語文教學路上走得更堅實!

二、以生爲本,使學生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我沒有給學生設下框框,也沒有給學生過多的講解,而是引導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自由施展,相互填補,老師只是站在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度,把學習的自動權交給學生。課堂上學生爭奪參與各種讀說的訓練,自動性、積極性很高。“讀、思、議、說”的時間佔了課堂教學時間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的原則,使學生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

當然本節課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今後在教學中我一定要充分備好學生。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3

一、換種方式提問,提高教學實效

在以往的生字教學中,我常常問學生:“這個字你是怎麼認識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剛開始學生個個踊躍,爭相做答,但久而久之,這種刺激的效果越來越弱,部分學生的惰性開始顯露。於是,在這節課上,我嘗試着換了一種提問方式“你發現了什麼?”“你提醒大家要注意什麼?”鼓勵學生去探究去發現。結果在這堂課上,我又看到了學生按捺不住的興奮。在讀字音時,學生提醒到“慶”是後鼻音,“幟”是翹舌音,“曲”在課文裏讀第三聲。書寫時,學生髮現了“歡”是左窄右寬,“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這樣的學習情景,這樣的學習效果只有在興奮的情緒狀態下,在思維得到了極大激活的情況下才能出現。

二、整體吟誦的高效

本詩內容可以分爲兩部分,一是自然景物用自己的方式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二是由物及人,十三億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如何讓學生領悟這部分的內容,我選擇了整體感悟的方式,一起出示這四句話,讓學生不斷誦讀,避免了逐句講解的支離,避免了詩意美感的破碎。詩是語言的精華,言簡意豐,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使讀者可以展開各自富有個性的想象,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建出形象生動的畫面。因此,在吟誦中引導學生想象,讓詩中景、詩中物在學生腦海裏浮現,展現一幅幅立體的圖景,引導學生步入詩境。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誦讀中說說“眼前出現了什麼景,心中出現了什麼物?”同時展開想象“你彷彿聽到各自在說着什麼話呢?浪花會唱什麼歌?”給學生建立了語言與形象的聯繫,同時自然地滲透了誦讀的方法,即讀書的時候,只要眼前有景,心中有物,就能讀出感情,達到了整體的高效。

三、真誠的課堂對話,喚起學生學習的歡樂:

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真誠的課堂對話能喚起學生的歡樂的課堂情趣。例如:“老師寫不好,等會你們寫的要比老師好。”“放開聲音讀,小朋友讀書的聲音最好聽了。”“再讀讀課文,肯定比上一次好。”“讀好了,就讀給同桌聽,讀正確了,就翹起大拇指,誇誇你的同桌,或着衝他笑一笑。”等,這真誠的語言,喚起學生學習上歡樂多多,童心無限,才使得本課誦讀聲聲,氣氛濃濃,才使的以學定教的思想得以落實。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4

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詩歌,反映了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鄉下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在農村廣闊天地裏,自由地嘻戲,快樂地勞動,健康地成長。學生在想象農村生活時,有的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說自己的農村生活,與詩歌中的鄉下孩子進行比較。有的學生鄉下生活缺少,我展示課文中的圖畫再增加一些小貓小狗小雞等可愛的小動物,學生看得明白,對農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描寫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時,我重點讓學生抓住幾個動詞“捉”“含”“挖”“逮”,結合課後的連一連,學生能正確地使用動詞。藉助這幾個動詞,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還可以搭配什麼詞語,需要符合鄉下孩子生活,學生能盡情地發揮,如:捉蟈蟈,捉蜻蜓,含柳葉,挖土豆,挖紅薯……學生對鄉下孩子的那份快樂與無憂無慮,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明白了 。對於優秀的學生,我讓他們模仿課文說說城裏孩子,學生從動詞入手,展開說,寫得很精彩,如:滑一次旱冰,驚呆了路邊的老奶奶。彈一曲鋼琴,吸引了玩耍的小弟弟。多麼生動的生活畫面,在孩子的筆下生動地展示了。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讓孩子做個有心人,相信他們筆下的生活會更精彩。讓每個孩子在說的基礎上多動筆,會正確地運用語言。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5

教學主題:閱讀課

所屬學科:語文

適於年級:二年級上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2學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盤古開天闢地並用身體孕育萬物的神勇和偉大。

二、內容分析

這是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講的盤古開天闢地孕育萬物的故事。從奶奶講的故事,可以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這位遠古英雄的神勇和偉大。重點難點:朗讀課文,感悟盤古的神勇和偉大。

三、學生分析

喜歡神話,想探究宇宙是怎麼形成的,是孩子們的天性。本課的設置就是想通過讓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究這些祕密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四、設計思路

減少繁瑣的分析講解環節,給學生充分探索、發現的機會,使其感受中國古代民間文學的精華,領悟古代勞動人民認識和探索自然奧祕中豐富的想像和無窮的智慧。

五、教具準備

盤古開天闢地的圖畫或動畫課件;本課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談話:佳佳是和我們同齡的小朋友,他平時特別愛提問題,比如天上爲什麼會有星星?地上爲什麼會有河流?有一天,她問奶奶,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從哪來的?奶奶就給她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神話故事,佳佳都聽得人迷了,你們想知道是什麼故事嗎?

2、出示課題:開天闢地。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生字,對照課後的生字表,把生字讀準確)

2、小組合作學習,糾正讀音。(讀一讀生字所在的詞語或句子,並悄悄告訴同桌小夥伴,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認讀生字。

教師範讀,邊聽邊畫出“開天闢地”的句子。

4、指導學生從整體理解“開天闢地”的過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麼樣?(板書:大雞蛋躺巨人)

(2)盤古是怎樣開天闢地的?(出示掛圖或播放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板書:開天闢地頂天立地)

5、讀最後一自然段,發揮想像力,感悟神話的創作過程。

(1)奶奶最後告訴我們什麼?一起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發揮你的想像力,說一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結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爲盤古開天闢地而誕生的,你相信這種說法嗎?你還想通過什麼辦法知道些什麼呢?讓我們都爲揭開宇宙的奧祕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書設計:

30開天闢地

大雞蛋——開天闢地——創造宇宙萬物

躺 巨人 頂天立地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感悟,複述課文,指導寫字。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讀了《開天闢地》這個神話故事,瞭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盤古開天闢地、創造宇宙的過程,還認識了許多生字娃娃,這一節我們接着學習課文。

二、鞏固識字

1、同桌小夥伴互相認讀課後生字。

2、認讀生字卡片,試着給生字組詞。

三、朗讀感悟

1、再讀課文,說說盤古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引導學生理解盤古的勇敢、獻身精神。)

2、從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盤古勇敢、很偉大,願意犧牲自己,造福人類?找出有關句子多讀幾次。

3、怎樣讀才能體現出盤古的勇敢和你對他的敬佩?自己先試一試,然後小組互讀互評。(重點指導學生朗讀二、三自然段,適當評價。)

四、講述故事

1、看圖或板書講《開天闢地》這個故事。試着給同桌小夥伴講一講,哪一部分講不好,還可以再看看書後再講。

2、各小組推選出代表,開展“故事大王”比賽。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兩個獨體字,兩個左右結構的字,四個上下結構的字。)

2、指導書寫。

(1)指導“丈”:強調撇捺要舒展開,引導學生自己觀察“止”,描紅,練習。

(2)指導“抓”:強調左窄右寬的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停”,描紅,練習。

(3)指導“突”:強調上下呼應、結構勻稱等注意事項;引導學生觀察“盤”、“蛋”,描紅,練習。

六、拓展延伸

1、你還聽過或看過其他的神話故事嗎?講給同學們聽。

把你搜集到宇宙誕生的其他資料講給小夥伴聽。

教學反思:

1、本課以孩子們常見的聽長輩講故事的方式導入,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2、重視自主學習,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閱讀了解課文內容。

3、做到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從生活中主動學習,主動了解傳統文化。

4、不足之處,應該讓孩子瞭解神話是人們以前無法解釋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釋,並不事實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