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4篇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教學反思是教師一節完整的課堂過程結束後,通過自我總結和反思,將自己所授的本節課中的優點和缺點進行記錄,歸納總結,以求提高的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山奇石教學反思4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4篇

  篇一: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在《黃山奇石》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引導學生讀文、看圖、想象黃山"四絕"的幾個鏡頭,使學生感受到了黃山奇石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明白了黃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遊客的原因,同時也使產生了進一步瞭解與欣賞奇石的強烈願望,帶着濃厚的興趣步入對新知識的探索。

而且在教學中還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使課堂教學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氣氛中。我特別注意學生的誦讀。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範讀,然後用“誰能比他讀得好”引起學生比一比的興趣,激發讀的動力,還用配樂讀以及齊讀等的方式,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悅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於參與,急於體驗,急於模仿,達到了讓學生“想讀”的目的。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以及把自己獨到的意見、理解在全體學生面前表達出來,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也能讓每一位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激勵。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重感悟。那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學生的思維圈在一個固定的範圍裏。要相信、尊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學生。

  篇二: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從昨天到今天都在上《黃山奇石》這一課,從第一節課的識字寫字,到今天的課文內容理解,花了大量的時間,尤其是今天課文內容的理解部分,但是整個課堂顯得極其混亂,與之對應的反映出來的問題便是我的了課堂組織能力較差!所以現在對我的課進行如下反思:

首先是識字寫字環節,識字過程中通過抓孩子們最難理解的詞,讓孩子當小老師幫助同學識記,總結識記生字的方法部分用時較多,雖然沒有幾個字,但是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課堂紀律混亂,實際效果並不好!所以首先得組織好課堂,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要勇於發言,也要認真傾聽!其次是詞語的認讀,開火車讀的過程太慢,可以適當調節,其中用常見詞語說句子是本班孩子的難點,所以用時較多,尤其是“聞名、尤其”的造句,必須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進行,所以費時較多,需要交給孩子理解詞語的方法,可以換一個詞語看原句意思變沒有,或是結合上下文理解!這點還需要加強!

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上,通過讀段落,抓關鍵詞,想象、演一演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體會黃山石頭奇特的特點,孩子們雖然興趣濃厚,但是整個課堂組織顯得很混亂,需要老師明確課堂要求,組織好課堂紀律,以此提高效率!然後融入課後的詞語運用和防寫句子,在孩子們充分想象表達的基礎上再過度到寫!比較不同孩子的語句表達,體會語句的優美!

寫字環節則是先分類,再在同一類別中選一個重點引導觀察,強調易錯字的筆順筆畫!再讓孩子們描一寫二,然後展評!整個課堂教學不能流於表面,而要紮實有效,還需要自己不斷鑽研教學和教法!加油吧!

  篇三: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很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作者描繪的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在課堂上,我巧妙地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如在品讀“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時,有的學生雖然通過反覆地朗讀第三自然段,並且結合書上的插圖,知道了“雲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峯上看到的雲霧。但作者爲什麼要把此處的雲海描繪成“翻滾的雲海”呢?學生很難想象出“翻滾的雲海”到底是怎樣的壯觀。這時,如果我把自己對“翻滾的雲海”的理解講解給學生聽,無論我講得多麼精彩,學生也很難體會、理解。爲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體驗感悟,我適時地發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及時地播放了“翻滾雲海”的動態畫面,學生看着如此美妙的“雲海”,都紛紛發表了自己對“雲海”的獨特見解。有的說“雲海”真是波濤洶涌,有的說“雲海”波濤滾滾,還有的說“雲海”真是人間仙境,怪不得猴子在這麼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它是看得着迷了!

通過這一片段的教學,學生由難以理解到深刻體會。我深刻地認識到:要讓學生深刻感悟文本,首先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當孩子體驗遇到困難時,我們老師可以給他們一盞指路燈——多謀體,讓他們看圖或視頻自由地去想象,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不要把自己生硬的講解代替學生自己的感悟。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孩子。

  篇四: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我從問題:黃山奇石“奇”在哪裏入手,引導着學生邊看圖片,邊學文章,首先介紹的是“仙桃石”,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猜一猜它的名字和理由,接着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仙桃石”的句子,引導他們讀一讀,抓住這裏的動詞“飛”、“落”,再次引導他們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文筆之美,體會比喻句。在教授“猴子觀海”是也是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猴子觀海”的句子,抓住關鍵性的動詞,並朗讀。在講授完“仙桃石”和“猴子觀海”後,引導學生髮現作者敘寫的規律:“仙桃石”是先寫名字,再寫出它的樣子和所處的位置,而“猴子觀海”是先寫出石頭的樣子和所處的位置,最後再寫出它的名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讀接下來的兩個自然段,並說說是否也發現類似的規律。這一環節是爲學生仿寫訓練做準備的,很有必要。

在教授接下來的兩段時,我也是採用抓關鍵動詞和朗讀相結合的方法,學生樂在其中。在回顧全文時,創設情境,讓學生當小導遊,給遊人介紹黃山的奇石,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複述課文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學生也能說出黃山奇石到底“奇”在哪裏?

最後還想學生展示了“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獅子搶球”的圖片,並引導學生模仿文中描寫奇石的方法,抓住一些關鍵的動詞,用上“好像”等詞語來仿寫“仙女彈琴”。當然我也出示了一些提示,孩子們在思考後都動筆寫了起來,他們寫得都很棒,在意料之外。

這堂課也獲得了師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