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灰雀課文教學反思大綱

灰雀課文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灰雀》一課主要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灰雀課文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灰雀課文教學反思

  灰雀課文教學反思1

《灰雀》一課主要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裏尋找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隻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教學《灰雀》一文時,我將全文緊緊圍繞“愛”一字展開,引導學生討論了三種“愛”——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這是最淺層次愛的體現)、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在體會這三種愛時,讓學生區分列寧與小男孩對灰雀“愛”的不同,並重點感悟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比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個課堂教學也呈現流暢的態勢,如在文中的泡泡裏提出了一個問題 “列寧來到白樺樹下,爲什麼跟不會講話的灰雀說話,而不跟會說話的男孩講話呢?”我就讓學生讀書思考。然後,組織交流。有的說:“列寧怕小男孩傷心,所以不直接問小男孩。”有的說:“列寧不願意傷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有的說:“列寧怕小男孩難堪。”還有的說:“列寧對灰雀講話,實際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說話。”我覺得利用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啓發,再通過學生讀書思考,從而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男孩愛灰雀、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的情感,學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了深刻的認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其實,兒童的情感是最豐富的,兒童的感覺也是最敏銳的,只要能夠爲他們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他們的情感就會充分流露出。但在這下面,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1、朗讀教學中,朗讀缺乏

本堂課,我和學生在探討上進行的十分圓滿,但我卻有些忽略了朗讀這一塊。語文課堂,朗讀佔有極大的比重,究竟怎樣合理地朗讀,才能做到做適合於學生的發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與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發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纔能有跡可循。我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融入角色,將感情帶入文中,激情朗讀。可在實際教學中,我自覺還缺乏合理引導的手法,因而,課堂上,學生始終無法讀出列寧焦急尋找的語氣。這時,我雖提示學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愛的東西丟了,自己是怎樣的心情,但學生依舊把握不準。而此時,我本該發揮作用,示範朗讀,可我卻忘了這麼做,可見,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後,這一環節,在學生並沒有很好的進行朗讀情況下,我就進入了下一環節。在朗讀環節中,我還不會採取多種方式教學,這是我今後需要不斷學習的其中一方面。

2、基礎知識的再學習

雖然在第一課時中,已經比較全面地學習了字詞和課文的初讀,但這並不是說字詞的學習在第二課時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課堂中,抓住一些重點的字詞,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也能起到增加詞彙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詞語是需要隨文理解的。但這一步我卻忽略了。所以在這一堂課中,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學得不太紮實。

……

整堂課從總體看,還算成功,但細細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然後不斷髮現不足,加以改進的過程。所以,我相信,認真做好反思,並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我會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灰雀課文教學反思2

通過施教本堂課後,我覺得對於本文的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 讀中悟,悟中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可以說,琅琅的書聲是閱讀教學的暢想曲。《灰雀》一文語言樸實,敘述含蓄,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十分真摯,十分感人。沒有在“朗讀”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學生很難悟出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因此,本課時的教學力求讓學生實實在在讀書,真真切切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們安排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書,學生由淺入深地讀書,在讀書中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去起到了較大的效果。

二、 採用討論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這已經成爲教育界同仁的共識。遵循“主體性”原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本課時的教學中,在研讀小男孩的話時,當有兩位學生說到灰雀被小男孩抓走後,我設下了這樣一個問題“可一開始他不是說沒看見嗎,到底他有沒有說實話,讓我們來當回小偵探,仔細地從他的動作神態及所說的話中偵探一下”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了讀書、思考、討論,之後,老師讓他們自由發言,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爲他們的思維、表達提供了自主的空間。

三、抓住人物言行,體驗人物內心

縱覽課文內容,採用了明線和暗線相結合的寫法,寫列寧喜愛灰雀,尋找灰雀,再見到灰雀,這是一條明線,文章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發現灰雀不見了,懷疑可能是男孩抓走了,誘導他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第二條暗線纔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若不細細品味,就很難理解其中韻味。爲此,通過了抓人物言行,體驗人物內心這一渠道,來讓學生明其意知其味,無非是一種好的方法。但在具體實施時,我卻出現了困惑,如在研讀列寧自言自語的話時,我想讓學生感悟列寧誘導小男孩及小男孩改正錯誤的心理過程,我先試問學生,列寧真的是在自言自語嗎?他在說給誰聽?又在暗示什麼?讓學生把列寧心裏想說的話說出來同時以“我們讀懂了,我想,小男孩他一定也聽懂了列寧的話”爲由,讓學生說說小男孩聽了列寧的話又會怎麼想。抓住了小男孩後來說的兩句話“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和“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兩句話,從兩人的言行中體驗人物內心,瞭解了小男孩從開始的說話支支吾吾,到後來的決心越來越大,改正錯誤的歷程。但是學生在課堂上體會不深,不能很好的深入文本,體驗人物的內心,這是我教學中最大的一個遺憾,如何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深入文本,確實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問題。

四、 說寫結合,培養創新。

語言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說不寫,光說不練,流於口頭表達,對於學習語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將積累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讀寫來熟悉這些優美的詞句,由情感認識到消化吸收,轉化爲自己的語言財富,這樣才真正達到了學習語文的目標,小學生認知能力、遣詞造句能力有限,必須把語言積累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本文中,瞭解小男孩心理歷程的轉變是本堂課的一個關鍵,從小男孩的一開始不說實話,到聽了列寧的話之後的矛盾心理,直至最後被列寧的真愛所感染,決心放了灰雀,小男孩的這一心理歷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迂迴曲折的,這其中必定是一個充滿着掙扎的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利用這一空白點,拓展了學生的寫話訓練。上次課上由於時間關係,我未來得及讓學生些,課後我讓學生寫了一下呢,發現學生同樣是不能深入的寫,可能是跟課堂上教師引導地不夠深入有一定的關係。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學生的一切思維活動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讓學生從說到寫,可以培養想象創新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文能力。

以上是我對所上的《灰雀》一課的一些反思。

  灰雀課文教學反思3

本課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把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作爲教學重點。

首先,在課容量的設計上比較適當,不會太大。

把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分析理解放在了第一課時解決了。第二課時我以“你還記得課文中怎樣描繪這三位新朋友(灰雀)的嗎?”對第一段進行了回顧與複習,緊接着就以“列寧這麼喜歡灰雀,可是有一天,一隻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他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大家快在第二自然段裏找找吧!”直接進入了新內容的學習。這樣上下來感覺課文的情感線還是比較連貫、完整的,時間也就比較充裕,不會來不及。由此我就想到,自己平時在設計教學時也常常會把第二課時的內容安排得滿滿的,尤其是公開課,爲了完整地展示教學過程,習慣把一篇課文從頭上到尾,往往到下課了才匆匆忙忙把課文內容上完,課文總結和課堂練筆的時間都沒有了,等到第三課時再來總結和進行課堂練筆效果就大不一樣。

其次,板書的設計很重要。

本課中對課文寓意深刻理解,就要把列寧對灰雀的愛和男孩對灰雀的愛進行比較,但把這一環節安排在哪裏呢?最後定在分析完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後,充分體會了兩人的心理變化後,提出問題:“讀到這兒,老師突然有個問題了:列寧喜愛灰雀,男孩也喜愛灰雀,這兩個“愛”的含義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板書設計如下:

灰雀

喜愛喜愛

列寧愛男孩

看着板書,學生對課文的主題也就一目瞭然,我指着板書總結,其整篇文章就在寫一個“愛”字,列寧愛灰雀,也愛男孩。其實男孩也愛灰雀,起先他把灰雀抓回家,也是出於對灰雀的喜愛,引導學生體會列寧這樣的愛才是真的“愛”。

但,這節課的一個很大的失誤也就在這個環節上,由於我上課時的緊張,把這個問題漏掉了,雖及時發現,也加到了後面的環節中,但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

這也是本人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不強,以後有待加強。

第三,去掉提示語直接讀對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課文情感。

在進行3——10自然段的教學時,把男孩的三次話投影在屏幕上讓學生朗讀,我又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總結給學生:“老師告訴你們,在一篇文章中人物的語言是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的”,學生從男孩的三次話中很清楚就體會到男孩的心理變化。但,預設很理想,學生在分析小男孩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說的話時,分析男孩的心理不是很準確,有些混亂。後來通過與教研員付老師的交流得出結論是因爲分析小男孩的話脫離了對話的對方——列寧,是列寧的話引起小男孩心裏的變化,所以要結合着列寧的話一起分析,不能脫離開來。所以學生理解的就不是很準確。

第四是關注學生。

課後付老師和姜寧主任都指出我本課的另一個缺憾,就是關注學生不夠。本堂課上,我班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得比較好,由於緊張,我好象失去了對學生朗讀的關注度,學生精彩的朗讀,我沒有給予及時的表揚,所以這個課堂氣氛沒有出現高潮。但是我們班的孩子有一個優點,就是在學習上更有自己的主見,他們有時並不完全按照老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回產生新的問題,並馬上提出來,有的問題提得很好,把這些課堂即時生成的資源加以利用,可以幫助老師更好地開展教學。

最後,是對讀寫結合的訓練的設計。

本課我把讀寫的訓練點放在課文講完後,問題是:“如果你是列寧、男孩、灰雀,其中的一個,此時,你有什麼話要說嗎?快拿出小紙條,動筆寫下來,一會我們來交流。”我們班的學生在課上有限的時間裏寫下來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門,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片段。有些學生當作列寧對小男孩說:“你知錯就改,你是誠實的好孩子!”這體現了學生對小男孩身上品質的概括;有些學生當作灰雀對他們兩個人說:“謝謝你,列寧,謝謝你這樣喜愛我們,還經常給我們帶來好吃的麪包渣和穀粒。謝謝你,小男孩,謝謝你把我們送回到樹林裏,謝謝你能夠像列寧一樣喜愛我們!”這樣的想法體現了學生自己有一顆感恩的心;還有學生說了很多發揮想象又合情合理的說法,這是學生們對課文理解的一個很好的體現。

但是在與付老師的交流中,付老師向我建議,本單元的訓練寫作重點是寫好一個人物,那本課寫作練筆的如果放在描寫人物動作和或心理上就更好的爲後面的人物習作做好了準備。我覺得既然要練筆當然是最有實際收效的最好,確實應多練習學生對人物的描寫,看來只能把這一訓練放在後面的課文裏了。最後對作業的設計上,我設計了:給這篇課文續編一個精彩的結尾。付老師也指出了,本課的結尾看似平淡卻起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恰到好處,如果在給它續寫結尾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本課雖說不上失敗,但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有設計上的預設不足,也有本人隨堂駕馭能力的不足,很多人也是在積累失敗經驗的教訓中走出一條成功之路的。過去的無法挽回,但未來的則需要好好設計每一堂課,不得鬆懈!以後我會更加用心準備好每一節平時課,多和老教師請教,多請姜主任指導,爭取儘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後有機會可以再展現一節精彩的三年級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