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2017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2017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2017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2017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1.選擇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d )(3分)

A.禁錮(gù) 詰責(jí) 文縐縐(zhōu) 眼翳(yì)

B.鬍髭(zì) 黝黑(yǒu) 一綹綹(lǚ ) 頷首(hàn)

C.解剖(pōu) 畸形(qí) 誘惑(yòu) 摹畫(mó)

D.滯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2.下列成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b )(3分)

A.翻來覆去 器宇軒昂 鶴立雞羣 憂鬱消沉

B. 成羣結隊 花團錦簇 文質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誠惶誠恐 粗製亂造 藏污納詬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狀 美不勝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c )(3分)

A. 在繁華的商業大街上,觀光購物的人濟濟一堂,笑容滿面。

B. 體育考試時,李明考試成績優秀,無獨有偶,王新也獲得了優秀。

C. 領導幹部要對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實負起責任,決不允許馬虎從事,敷衍塞責,玩忽職守。

D. 談起互聯網,這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連在場的專家也驚歎不已。

4.判斷下列各句所用修辭方法完全正確的一項 ( c )(3分)

⑴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

⑵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爲“正義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⑶在沒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非常臨近。

⑷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在她那溫柔美麗的外表下面還隱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擬人

B.擬人  反語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語  比喻  擬人

D.擬人  引用  排比  反語

4、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與“實在標緻極了”中的“標緻”一詞感情色彩相同的是( b )(1分)

A. 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

B.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得他說話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爲中國………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將我叫道他的研究室裏去,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藹地說道…………

“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諸葛亮、劉備是_____ 裏的人物,你知道有關他們的成語或典故嗎?試寫出兩個:_______ _____、。

9.仿寫句子。(4分)

友誼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家是_________ __ ___,讓人___ 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 __,讓人______ __。

海內存知己, 。

天街小雨潤如酥, 。

不畏浮雲遮望眼, 。

抽刀斷水水更流, 。

在生活中老師給我們無私的關愛和真誠的鼓勵,老師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還重塑了我們的人格。請用李商隱《無題》中的兩句來歌頌老師這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1.《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對20世紀初自己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

的回顧,重點敘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熱情歌頌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誠、沒

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

2.《我的第一本書》是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

城市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

3.《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篇的一

節。作者爲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級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

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4.《再塑生命》一文,僅表現了盲聾啞女孩海倫的精神追求。( )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羣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着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裏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裏面的幾間洋房裏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裏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在講堂裏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中的“無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的原因是什麼?

“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這句話中,變化前的意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化後的意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意見變化的兩個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劃“ ”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文中劃“ ”句子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娘,您別送了,”我喉嚨澀澀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曉得。我兒上了大學,娘心裏高興,我兒給娘和你爹爭了氣。”車窗外的娘眼眶紅紅的,笑着說,“娘沒文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兒今後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我記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頭……

娘終於回去了,一直沒有回頭——我知道,娘一回頭,就又捨不得走了,娘每走幾步,便伸起手擦眼淚。娘瘦小的背影漸漸模糊,淚水順着我的臉頰毫無顧忌的流下來。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爲了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娘不識字。小時沒念過書,就因爲家裏窮。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着別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曬乾了晾乾了,再挑到十幾裏外的桑市上去賣。收購乾柴的老闆欺負娠不識字,記數用“壹貳叄肆”,故意剋扣柴的重量。娘氣得不行,只有哭。她一邊罵,一邊暗暗發誓:以後就是典傢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唸書,不能當“睜眼瞎”。

窮人的孩子當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時念書用功,期中、期末總是每人摞看一疊獎狀回家,這是娘最高興的時候。但一到開學,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書,三雙要錢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兒實,只能靠賣力氣掙錢,可那點微薄的收入僅夠敷衍油鹽醬醋。娘只有一個辦法——借!

跑東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來。好幾次夢中醒來,我聽見娘和爹的嘆息聲、交談聲,還有娘低低的抽泣聲。娘爲湊齊兄妹三人的學費,好幾天都吃不下飯,卻從來沒抱怨過半句——娘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個誓言。

我讀高二那年,家裏已經窮得丁當響。欠了一屁股債不說,屋破偏逢連綿雨,娘在幹活時又不慎扭傷了腳。赤腳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醫好孃的腳。由於沒錢進醫院,娘從此走起路來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樣幹。那時。我在校寄宿。禮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費,看孃的表情,我沒忍心問。禮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纔回來。我苦着臉,正打算返校時,遠遠地,我看見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來了!五角錢!就爲了省五角錢給兒子作伙食費啊!

我跑過去,扶着娘,看見孃的嘴脣已咬得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娘從懷裏掏出兩張10元鈔票,吃力地笑着說:“兒,總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學堂吧!”

我拿着錢,無言地跪下了,淚水一點一滴地灑在鈔票上。

前幾天,妹妹來信說,娘收到我在天安門前照的相片後,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着。幾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燈光細細地瞅着,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着……

讀着讀着,淚水不由得又盈滿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爲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1. 本文采用的主要記敘順序是什麼?

2.本文第8段畫線部分的“那個誓言”指的是什麼?

以後就是典傢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唸書,

不能當“睜眼瞎”

3.本文第2段畫線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現出母親什麼樣的品質?她把這句話說給兒子聽的用意是什麼?

剛強;希望兒子凡事也要剛強。

4.本文三次寫“我”的流淚。請用簡練準確的詞語分別寫出這三次流淚的不

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離別 的淚。

第二次流出的是 感恩 的淚。

第三次流出的是 思念 的淚。

第11段“我拿着錢,無言地跪下了”聯繫上文,揣摩此時“我”的心理活動。

(2)第12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門前照的相片後,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着。幾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燈光細細地瞅着,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着……”聯繫全文,試揣摩母親燈下看照片時的心理活動。

看完電視以後,老王一整夜都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漢打電話,直到9點,那端才響起兒子的聲音:“爸,什麼事?”他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寒流快到武漢了,厚衣服準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寄……”

兒子漫不經心:“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說。”老王絮絮叨叨,兒子不耐煩了:“知道了,知道了。”擱了電話。

他剛準備再撥過去,鈴聲突響,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聲音發顫:“天氣預報說,北京今天要變天,你加衣服了沒有?”疾風陣陣,穿地窗戶縫隙乘虛而入,他還不及答話,已經結結實實打了個大噴嚏。

老母親急了:“已經感冒了不是?怎麼這麼不聽話?從小就不愛加衣服……”絮絮叨叨,從他7歲時的“劣跡”一直說起,他趕緊截住:“媽,你那邊天氣怎麼樣?”老人答:“雪還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襲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武漢,卻忘了勻一些,給北風起處的故鄉和已經年過7旬的母親。

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爲什麼意是這樣的?老王自己都有點發懵。

2.用文中詞語填空。

⑴老王對兒子的關愛、老母親對老王的關愛,同樣表現爲他們說活時的      。

⑵對於父親的叮囑,兒子的態度是 ;對於老母親的叮囑,老王的表現是 。

3.老王爲什麼“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4、“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爲什麼竟是這樣的”含義是什麼?

5.老王對兒子和對母親的不同態度,主要是用什麼寫法來表現的?

6.讀了上文,你受到什麼啓示?

寫作(60分)

溫暖是冬日裏的一片陽光,溫暖是黑夜中的一盞明燈;溫暖是遊子遠行前母親的叮嚀;溫暖是車上給老人讓座的愛心;溫暖是雨天老師送學生回家的那把傘;溫暖是孩子對病重母親的照顧……溫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給別人溫暖,別人也會送你溫暖。

請你以“溫暖”爲話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題目自擬,字數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