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蔡倫造紙文言文翻譯

蔡倫造紙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蔡倫造紙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蔡倫造紙文言文翻譯

  蔡倫造紙文言文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爲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爲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翻譯

自古以來都是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編成冊,那種用來寫字的絲綢叫做紙。絲綢很貴而竹簡又太笨重,並且不便於人們使用。蔡倫於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元興(漢和帝年號)元年上奏皇帝,皇帝誇讚他的才能,從此都採用他造的紙,所以天下都說“蔡侯紙”。

  擴展閱讀:蔡倫簡介

蔡倫(公元62 年—121 年) ,字敬仲,湖南耒陽人。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 “四大發明” 之一的造紙術有着巨大貢獻,被紙工奉爲造紙鼻祖、 “紙神” 。

入宮辛酸淚

在人們的心目中,蔡倫的名字是與造紙聯繫在一起的,這是個值得中華民族驕傲的名字。但有誰會想到蔡倫的身前身後,有幾多風雨,幾多辛酸……蔡倫出生在湖南耒陽縣的一個貧苦家庭,自小就家境貧寒,全家常常爲衣食發愁。

小蔡倫非常好學,但由於家庭條件所迫,無法讀書。他處處留意生活中的新奇現象,有什麼不懂的就非要弄個明白才肯罷休。蔡倫聰明伶俐,好動腦筋,所以心靈手巧。

蔡倫十三歲那年,家鄉來了皇宮裏的人徵選宦官。

在古代,宦官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民間徵選,不是實在沒有出路的話,誰也不願去應徵;另一種來源是受宮刑的罪人。古時宮刑是對重罪犯的刑罰之一,屬 “五刑” 之一。[名人傳記]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這樣,年僅十三歲的蔡倫因家境貧寒,不得不走了應宦這條路,被送入宮中,開始了他悲劇性的一生。

在封建社會,宦官是一個特殊的階層。宦官在皇室內廷服務,要侍候皇帝、 皇后和皇帝的嬪妃以及其他皇室成員的飲食起居。要進內廷,必須先要 “去勢” ,即受宮刑(又稱腐刑,就是割去生殖器)。由於這些人不能生育, 不能傳宗接代,被認爲辱沒祖宗,有違自然。儘管他們接近皇室,生活優越,並且其中不乏握有大權的人,但仍爲時人所不齒,稱他們爲 “宦豎” 。

受過宮刑的人不但肉體上受害,心靈上也受到極大的摧殘。曾受宮刑的《史記》作者司馬遷在給他的朋友任安的書信中曾描述了這種心態。

他說: “沒有比污辱祖先更醜陋的行爲了,沒有比宮刑更恥辱的了。受過宮刑的人,是無法和君子相提並論的。這種認識已經不是一代,其根源是很遠很遠的。過去,衛靈公和宦官雍渠與孔子同坐在一輛車子上,孔子覺得很恥辱,就離開了衛國,到了陳國;商鞅因宦官景監的引見而得官,賢臣趙良爲之寒心……這些事情說明,自古以來都是鄙視宦官的……我因出言不慎而遭此大禍,被鄉親、 同僚所恥笑,污辱還是十分嚴重。因此我愁腸一日九回,在家則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出外則往往不知到了何處,每當想到這種恥辱,沒有一次不汗流浹背,浸透衣衫……”

司馬遷所描寫的這些痛苦,還只是因爲別人的鄙視而在精神上感受到的痛苦。在人自身,受宮刑的則導致內分泌失調,產生生理上與心理上的變態。

蔡倫沒有留下描繪自己痛苦心態的文字,但從《後漢書·蔡倫傳》中隱約透露出他的內心同樣很痛苦。他 “閉門絕賓” ,不與人往來; “暴體田野” 以在自然中袒露自己的軀體,這些都可以說是由宮刑帶來的痛苦所引起的心靈扭曲所致。但這些還只是蔡倫一生悲劇中的一個方面。

書寫困境

身在宮廷,使蔡倫得以瞭解漢帝國在科學、 文化、 對外交流等多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對這些成就的瞭解,更使他深感必須衝破書寫的困境。[名人傳記]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最初的漢字是怎麼書寫的呢 ? 最初的漢字不是寫,而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即我們今天所說的甲骨文。

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寫當然很費力氣,速度自然相當緩慢,爲了省些力氣,加快速度,刻字的人往往刻得是那個意思就得了,在當時當地的人們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時過境遷,人們往往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們現在對出土的甲骨文有很大一部分不能辨別,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在當時龜甲和獸骨的來源可能比現在多些,但依當時的條件,得到它們也並不容易。龜甲和獸骨的表面積也有限,不能承載大量信息。把大量的龜甲獸骨編集在一起不發生混亂幾乎不可能:重量大,形狀不規則,工作量大。所以,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字只是用來記錄卜辭和皇家世系,並非用來傳播文化。另一個最初記載漢字的方式是將字鑄在青銅器鐘上,這就是現在說的鐘銘文。這樣做代價很昂貴,非王侯不能,而且根本就不利傳播,這隻用在國家法律、 基本體制等的記錄上,這樣的青銅器是國家權力的象徵,時做九鼎,後傳至周,這九鼎就屬此類。到周朝衰敗時,抗命的諸侯派使臣問周王這些如何處理,意思是要取代周王的地位,所以 “問鼎” 成了覬覦王位的代名詞,到今天演化成我們把打算獨佔鰲頭,奪得桂冠的企圖稱爲 “問鼎” 。

鍾銘文用來記錄國家或王侯家族的重大事件,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用途。鍾銘文的篇幅都很短,沒有長篇鉅製。

除在鐘鼎上鑄字,古時還在兵符上鑄字。帝王遣將調兵,以兵符爲證,兵符以金屬鑄成,上面有字,分爲兩半,一半在軍中,一半在朝廷。帝王派將領去指揮軍隊,將手中的一半給他,他拿這一半與軍中的一半相合,就取得了指揮權。戰國時,秦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公子信陵君欲救趙國,但魏國帶兵的將領按兵不動,信陵君無奈,要帶領自己的門客去戰場以死相拼。城門守門人給他出主意,讓他通過王妃偷出在王宮的另一半兵符。後來信陵君用偷出的兵符騙取了調兵權,發兵解了邯鄲之圍。

到了秦漢,記錄皇帝的重大活動採用了另一種形式,刻文字於碑,如秦始皇出行,封禪泰山,就刻碑以示紀念。

把漢字作爲傳播文化的一種最主要的記錄方法,是把字刻寫在竹簡和木牘— — —竹片和木片上,我們至今留下 “文牘” 一詞,就從木牘而來。後來我國的絲織充分發展起來,出現了寫在縑帛上的 “帛書” ,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人作詩諷之:

竹帛煙消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詩中的 “竹帛” 就是指竹簡和帛書。[

在竹簡、 木牘上記錄文字,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這種記錄也是刻上去的。而且,爲了長久保存,大竹簡上刻字後,還必須用火烤出水分,使青竹片變黃,叫做 “煞青” 。我們今天寫文章定稿稱之爲 “煞青” ,就是從這裏演化而來。竹簡、 木牘刻完之後,要用繩一片片串起來,稱爲 “冊” ,每片竹簡或木牘的容量很有限,所以一篇文章往往要用很多竹簡木牘 。這種 “書” 用麻繩、 絲繩或牛皮繩串起來,每串叫一 “冊” 或者一 “卷” 。從 “冊”

字的字形可以看出,這個字就是兩片木片被串在一起,而卷則是說可捲成一卷。現在大部頭的作品分冊或卷,就是從那裏來的。不過那時一卷書的容量可遠遠抵不上現在的一卷,沒多少字的文章,往往要分好多卷。竹簡用繩串,看多了磨損厲害或日久天長繩子斷了,竹片就散亂不堪,幾部不同的書堆在一起,一旦散開便難以整理,這也是簡書的一個不便之處。

用縑帛當然比竹簡木牘方便多了,便於書寫、 攜帶和保存,比現在的紙還結實,但這種書寫材料過於昂貴,除了王侯之家和中上等地主們,一般人都用不起。

由於書寫材料的問題不能解決,大大地妨礙了文化知識的傳播,阻滯了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漢朝是一個經濟和文化獲得巨大發展的朝代,竹簡和木牘當然滿足不了記錄和傳播文化知識的需要,於是獲得一種便利耐用而價錢便宜的書寫材料迫在眉睫,全社會都在呼喚着這種新材料的誕生。

蔡倫就是爲滿足社會的這種要求而發明了紙。造紙術的發明和推廣,使得蔡倫的名字進入科學巨人之列。那些在他身前身後出現的科學文化巨人們的成就,都因他的發展而得以廣泛傳播。

蔡倫和紙

“有志者事竟成。 ” 蔡倫從民間總結了製作雛形紙的零散經驗,加上自己創造性的勞動,發明了一套系統的、 具有重大生產和實用價值的造紙技術,爲紙的推廣使用奠定了基礎。蔡倫利用自己的地位,藉助漢王朝中央集權政府的力量, 使紙張得以在全國推廣。這樣,蔡倫終於以自己的才智,爲衝破書寫的困境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傳說蔡倫在宮中任尚文令的時候,有一天,鄧太后派人送給他一包新鮮的荔枝。原來地方上每年都要向宮中進獻新鮮果品,鄧太后因爲蔡倫平日辛苦勤勉,對他格外恩賜。蔡倫拿着荔枝注視良久,忽然問來人: “送果品的人是否還在宮中 ?” 來人搖搖頭。

於是蔡倫派人日夜兼程追回了進貢的人。這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看到皇宮中的使者,心裏不知是禍是福,但到了這個時候也身不由己,只好跟着進宮。出乎老人意料的是這時朝廷官吏待他爲佳賓, 問了他很多他家鄉的情況, 最後還問到了包果品的 “絮紙” ,這是一種自然成型的絲質薄紙。面對如此和藹的官吏,老人當然把製作絮紙的情況全盤道出,還把他的女兒帶到宮中,讓她給蔡倫看如何炮製出 “絮紙” 。蔡倫由此受到啓發,經過多次實驗,發明了沿用至今的造紙術,終於造出了 “蔡侯紙” 。

在我國,養蠶制絲的歷史很悠久,中國曾被稱爲 “絲綢之國” 。相傳首創養蠶制絲的是黃帝的妃子嫘祖。這說明養蠶制絲自中華民族進入農耕文化時就開始了。蠶吐絲成繭後質量高的蠶繭經沸水煮後抽絲,用來紡織。質量差的用來制絲棉。方法是把蠶繭放在透水容器中,浸泡在水裏反覆捶打,將繭打爛使絲連成片狀,再置於蔑席上放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每日用清水漂淋,使絲色更白,五六天後晾乾揭下,就製成了絲棉,作寒衣的填充物。《孟子·梁惠王》中孟軻曾描繪他的理想王國,其中說到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所謂 “衣制就是穿絲棉做的衣服。前面所說的制絲棉的方法爲漂絮法。制絲棉的工匠們,從竹蓆上取下要成絮的絲棉後,發現在竹蓆上還有薄薄的.一層敝綿,這層纖維乾燥揭下後,可以用來書寫,這就成了最初的 “紙” 。[名人傳記]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在我國,種植和使用麻類植物的歷史與養蠶制絲同樣久遠。這可以追溯到遠古的傳說和《詩經》中的描寫。

在棉花未傳入我國的一段時期內,達官貴人、 王侯富家穿的是絲織品,而普通百姓穿的布衣則是麻製成的,冬衣內的填充物也是麻。麻用來做紡織的材料的是其莖皮纖維,把這種植物莖皮加工成可供紡織的纖維,需要將它放在池塘中漚制,池塘中的水是流動的,麻浸在池塘中,日照使水溫上升,池中真菌繁殖起來,真菌以麻中的果膠等爲營養,把它們吸收,剩下的就成了爲可供紡織的纖維縷,這就是 “漚麻” 。

受漂絮漚麻的啓發,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蔡倫決心造出一種新的可以方便書寫的紙來。經過反覆實踐,他選用破布、 廢舊麻類,破魚網,樹皮等爲原料,使造紙原料造價降低,料源充足。在造紙工藝方面,他發明了使用挫、 揭、 抄的生產工藝,對原料處理,除了加強淘洗、 切碎、 漚泡等環節外,還增加了用石灰進行鹼液烹煮的過程,使植物纖維分解速度加快,分解更均勻更細緻,從而提高了紙的生產效率和紙張的質量。公元 105年,蔡倫把自己造出的紙呈獻給漢和帝,漢和帝很讚許他的才能,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

自從蔡倫發明紙後,紙便漸漸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官府的文書使用了紙張,便於傳閱和向民衆告示,使官府行使職能的方式大大簡化了;審理案件使用了紙張,使得記錄全面、 準確,便於保存;紙張的運用還促成官府對文件收發,帳目收支等方面管理手段的改變。這一切使得官府的辦事效率提高,管理手段加強,職能被強化。在民間,紙深入到經濟生活中,租佃、 買賣、 僱傭、 借貸等活動,廣泛運用了紙張。

紙張對文化發展和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是無法估價的。總之,如果沒有紙張作爲書寫材料,漢朝後中華民族在文化科學等領域的發展是無法想象的,印刷術的發明也不能產生,而中華文明的發展規模恐怕也要大打折扣。紙張作爲書寫材料的出現,大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文明史的進程。

不僅如此,若干年後,紙與我們民族發明的印刷術、 指南針、 火藥一起走出國門,傳到中世紀的歐洲,在那裏石破天驚,敲響了歐洲封建社會的喪鐘,使歐洲繼羅馬時代之後,站在又一個新的歷史高峯上。紙對整個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