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造紙和蔡倫大綱

造紙和蔡倫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你每天都在使用紙,讀書、寫字、看報、作畫,但你知道它是什麼時候、由誰發明出來的嗎?

造紙和蔡倫

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爲,紙是東漢的宦官蔡倫在公元105年發明的。其實,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就有了用植物纖維製造的紙。只是當時的紙還很粗糙,質量較低,不便於書寫,因而當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製造了優良的紙張時,人們便把紙的發明權授予了他。而實際上,紙是我國西漢時的勞動人民發明的。

蔡倫改進了原有的造紙技術,創造性地擴大了造紙的原料來源,爲大規模地生產和使用紙開闢了道路。

在紙發明以前,我國古人曾用過多種物質來作書寫材料。先人把文字刻在陶器上,這陶器就是最早記載文字的材料。周代冶金技術發展,王室的一些重大活動常用文字刻鑄在鐘鼎之上,這青銅器便又成了刻寫文字的材料。時值春秋,甲骨文記載文字的材料,逐漸被簡牘、縑帛取代。

簡牘與嫌帛作爲書寫材料,顯然比甲骨等適用,但它們也有不足之處。簡牘仍然很笨重。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的文書,重達120斤。西漢時,文學家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奏章,竟用了三千多根竹簡,由兩個武士擡進宮中,漢武帝看了兩個多月纔看完。縑帛倒是輕便,可價格昂貴,一般人是用個起的。

經過千百年的探索、實踐,先人終於從漂絮等活動中受到了啓發,發明了這種便利的書寫材料,這就是“紙”。

蔡倫,是東漢時期桂陽人,這桂陽就是現在的湖南耒陽。他從小就進宮當了太監,到漢和帝時被提升爲中常侍,侍奉在皇帝身邊,傳達詔令,負責管理文書。後來,他又兼任尚方令,掌管皇宮裏的手工作坊,專門爲皇帝監造各種器具用品。應該說,當時的蔡倫接觸詔令、文書的過程中發現,絲帛是書寫的好材料,但造價太貴,只適合皇室富戶使用,一般人難以問津;而前人造的紙又疙疙瘩瘩,讓人無法下筆。於是,他廣泛地研究了民間的造紙經驗,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魚網作原料,監製出一批優良的紙張。公元105年,蔡倫把他監造的第一批紙獻給了漢和帝。漢和帝一見,讚不絕口,從此,造紙術得到推廣。公元116年,蔡倫被封爲“龍亭侯”,他造出的紙, 就被人們稱爲“蔡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