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野人送朱櫻》古詩原文及鑑賞

《野人送朱櫻》古詩原文及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野人送朱櫻

《野人送朱櫻》古詩原文及鑑賞

杜甫

西蜀櫻桃也自紅,

野人相贈滿筠籠。

數回細寫愁仍破,

萬朝勻圓訝許同。

憶昨賜霑門下省,

早朝擎出大明宮。

金盤玉筯無消息

此日嘗新任轉蓬。

杜甫詩鑑賞

本詩作於寶應元年(762)夏,此時嚴武再次鎮蜀。嚴父挺之與杜甫是舊交,嚴武屢次造訪草堂,關懷有加。

“西蜀櫻桃也自紅”,這是杜甫入蜀後第三次產·1634·《唐詩鑑賞大典》

生的親切感受:成都的櫻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樣“自”然地垂下鮮“紅”的果實。“野人相贈滿筠籠,”野人,指村農;筠籠,竹籃。村農以“滿”籃鮮果“相贈”,足見詩人與鄰里相處歡洽。

“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上句寫櫻桃成熟,詩人說,我幾次把櫻桃從籃中移置盤內,生恐碰損,卻仍“愁”碰“破”。“萬”形容數量其多。

“許”,這樣。下句寫櫻桃大小相等,詩人說,櫻桃“萬顆勻圓”,令人驚“訝”:爲何大小竟這樣相“同”呢?二句寫櫻桃形體,隱含對果農種植技藝與勞動的讚美之意。

杜甫雖寄寓成都,但每有“不死會歸秦”,“臨危莫愛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的'想望和心願。因而常常憶起在長安的往事。於是後四句便成爲他忠愛之誠的由衷流露。

“憶昨賜霑門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宮。”二句是追憶任左拾遺時在宮中蒙受恩賜,擎持歸家的情景。

左拾遺屬門下省,它與中書省左右分處。“大明宮”中有“宣政殿”,中書、門下兩省即在殿內。唐制,四月一日以“內園”櫻桃“薦寢廟”,更“頒”“賜”百官。(李綽《歲時記》)杜甫早朝大明宮後,例蒙·1635·《唐詩鑑賞大典》“頒”“賜”。“賜霑”、“擎出”,都是寫實。

“金盤玉筯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末兩句把當年“賜霑”與“此日嘗新”結合起來,引出無限感慨。大明宮中朝聖“賜霑”的往事,一去不返。詩人久離朝班,雖“金盤玉筋”,斷“無消息”,但情景歷歷在目。如今人在西蜀,又值春末夏初,村人相贈,再度“嘗新”,免不了生起天涯流落之感。但詩人對此完全無可奈何,只好一“任”“蓬”“轉”萍飄了。

這是一首詠物詩。它以“朱櫻”爲描寫對象,採用今昔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供職門下省時的生活細節的深情憶念。這就從內容上增添了生活層面和感情厚度。它使我們看到一個既與勞動羣衆友善,又對王朝懷有忠愛的詩人的複雜感情。

昔人謂“杜詩詠物,俱有自家意思,所以不可及。”

(《絸齋詩話》)此詩可貴處,就在於能畫出一個飄零中的詩人。與此相適應,此詩“終篇語皆遒麗。”櫻桃“自紅”,野人“相贈”,“憶昨賜霑”,“早朝擎出”,“此日嘗新”,都以遒勁取勝。而“細寫愁仍破”,“勻圓訝許同”,與“金盤玉筋無消息”等,則又顯得很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