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六年級課件 > 六年級下冊語文《空城計》課件

六年級下冊語文《空城計》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孔明的《空城計》於史無據,於理可通。所以無論戲劇還是小說,都可以細細品嚐玩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語文《空城計》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六年級下冊語文《空城計》課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利用工具書把課文讀通、讀懂。能複述課文。

3、學習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查找《三國演義》相關音像資料;準備推薦給學生的名著名篇。

學生: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有關諸葛亮的故事,製作卡片,準備交流。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通過蒐集資料,你瞭解《三國演義》了嗎?諸葛亮呢?簡要地說說。

2、學生交流課前瞭解到的《三國演義》相關資料和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簡單介紹諸葛亮生活的年代背景,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空城計”的故事背景。(見《三國演義》第95回)

3、瞭解了諸葛亮,這節課我們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故事——《空城計》。

二、初讀課文,瞭解故事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不理解的詞作上記號。

2、檢查識字、釋詞和讀書情況。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共同解決。

4、用簡潔的話說說故事大意。(重點引導:起因、經過、結果。也可概括爲兵臨西城,臨危施計,司馬中計,孔明釋計四個階段。)

三、細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一)看圖,瞭解抓特點描寫人物的方法。

1、故事的主人公是——諸葛亮。(出示諸葛亮撫琴圖)看看這幅圖,你一定猜得到他是——諸葛亮。

2、他在衣着、動作、神態等方面有很明顯的特徵,你從文中的哪些詞句判斷出他就是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等。)

目的:引導學生學會抓特點來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根據學生的發言出示描寫諸葛亮動作、神態的相關語句。

目的:引導學生掌握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1、“笑”這個神態,文中描寫了幾次,你能根據他不同的笑推想一下他的內心嗎?

A“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理解笑容可掬的意思並展開聯想。提示:大兵壓境,故作鎮定、輕鬆)

B“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結合情況談感受,並聯想。提示:計謀成功後如釋重負的慶幸。)

C從“笑”這個神態,我們看到了——諸葛亮處亂不驚、臨危不懼等。

2、除了神態,文中還寫到了他的語言、動作,找到相關語句,看看你能從他的言行中體會到什麼?

(根據學生髮言進行點撥:如兵臨城下,鎮定安排時的足智多謀;“於城上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時的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向衆官解釋自己的計謀時,“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盡在眼前。)

引導學生去讀文中的重點詞句,與文本對話,用剛纔學到的方法,自己學習諸葛亮的語言、動作,掌握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理解次要人物性格,引導學生學習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來刻畫人物。

1、瞭解衆官的反應和見識,體會襯托的作用。

兵臨城下,諸葛亮鎮定自若,巧施妙計,其他人的表現呢?找到相關語句讀讀,看看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

目的:通過衆官“盡皆失色”襯托諸葛亮臨危不驚;通過衆官“無不駭然”襯托諸葛亮“撫掌而笑”;通過衆官“必棄城而走”與諸葛亮妙計退敵的對比,突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2、瞭解司馬懿的性格,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A我們瞭解到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他不與蜀軍正面交鋒,卻去斷蜀軍的糧道,奪取街亭、柳城,後又率十五萬大軍來奪西城,可見司馬懿是一個深謀遠慮的大將,並非平庸之人。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結合文中對他的描寫,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點撥:疑心病重(“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驕傲自負,剛愎自用(不聽司馬昭的勸告,還罵兒子“汝輩豈知”)。

B這樣寫有何作用?(突出孔明的足智多謀,計高一籌。)

小結:刻畫人物的方法: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表現人物性格;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來刻畫人物。

四、總結拓展,激發閱讀興趣

1、“空城計”爲什麼能施展成功?

(相機點撥:神機妙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等。)

2、若有時間訓練小練筆,運用掌握到的寫作方法。

3、僅靠一篇課文,要了解一個歷史名人是不全面的,可推薦學生蒐集有關“智慧”的名言,去讀更多有關諸葛亮的故事,如“三顧茅廬”、“七擒孟獲”、“草船借箭”等。

4、欣賞《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同時幻燈出示三國中人物圖片,如:關羽、張飛、劉備、曹操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