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推薦】教育的演講稿4篇

【推薦】教育的演講稿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3K 次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現在社會,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演講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教育的演講稿4篇

教育的演講稿 篇1

西部開發爲當代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去基層鍛鍊自我實踐自我的機會,如今已有數以千萬的畢業大學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西部開發的建設中。大家滿懷着激 情與夢想來到西部,大學生志願者到底給西部基層帶去了什麼?我們的大學生們又從中學到了什麼呢?

幾日前,聽說我一個今年大學畢業的姐姐打算畢業後先到西部去當志願者。心裏卻感慨萬千:有感嘆也有羨慕。“西部開發”、“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從前覺得離我很遠,但是現在,當我已正式成爲一名大學生的時候,我們也開始思索自己的志願者計劃。過去的幾年中,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活動始終牽動着大學生們乃至於整個社會的心。數以千萬的大學生響應祖國號召來到了祖國的西部並活躍在祖國西部的邊遠地區。可以說“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不僅充分適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服務了人才強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也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

到西部當支願者,對於大多數從小在襁褓里長大的大學生們來說,畢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條件落後的西部偏遠地區,沒有優越的生活環境,沒有便利的信息通訊,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從最原始的生活過此但是,這些沒有能使我們的志願者退縮,他們依然堅定的選擇來到西部!但仍有人認爲讓一個苦讀多年的大學生到貧瘠的西部去當志願者未免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是浪費國家辛苦培養多年的人才,確實有些不值得!

那麼請看下面的例子:

6年前,靠着國家的助學貸款,他才得以到河南中醫藥學院讀書。3年前,他卻能夠捨棄到手的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工作,帶着一顆回報社會的心加入全國首批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行列。 他就叫王一碩。王一碩的服務地是陝西省麟遊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年人均純收入僅300多元,當地農民只能靠天吃飯。經過深入調查,他發現這裏的自然條件適宜黃芩、柴胡等中藥材的生長,於是向縣科技局提出建議並得到了採納。 作爲百畝黃芩gap示範基地建設負責人,他吃住全在鄉下。在反覆考證並查閱當地氣象資料的基礎上,他準備進行大膽革新,變傳統的撒播爲用播種機條播,以便於田間管理,提高黃芩藥材的品質。 “說實話,我當時也捏着一把汗。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一個志願者肩上的責任有多重!”王一碩說:“但是我還是有把握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看着破土而出的黃芩苗,王一碩興奮不已。最講實際的農民們也開始對他刮目相看。黃芩的種植面積很快達到了2萬多畝,給鎮裏的老百姓帶來不少的收入。 王一碩還與安徽亳州、河南禹州的藥商聯繫,牽線搭橋,爲藥農解除了後顧之憂。 志願服務期間,王一碩竭盡全力工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當地人民脫貧、走上致富的道路。

而對於今天的成績,王一碩說:“西部雖然貧瘠,但卻給了我足夠的空間;西部雖然落後,我卻在那裏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人不能只爲自己着想,個人的命運只有與祖國和人民緊密相連,才能成就更大的事業。”

看過這個例子後,你還會覺得大學生到西部當志願者是大材小用嗎?筆者認爲,當代大學生所要做的完全可以不僅僅是如大家所想那樣:到西部的山區去支農支教,當一名小學或是初中教師。我們要做得應該把目光放得更廣闊一些,志願者服務工作更多地應是用我們的熱情爲山區注入新鮮的血液,用我們多年來學習的專業知識去發掘西部的資源、發現它的優勢。並讓他發光發亮、逐漸壯大起來,帶動當地經濟建設的發展!這纔是我們“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最終的目的!

也就是說我們的志願服務不僅僅是到艱苦的環境裏鍛鍊自己、磨鍊自己。使這段經歷成爲我們今後人生道路上的鋪路石。它,應該是我們在志願者服務的過程中所體現的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那就意味着我們不是去適應惡劣的環境,而是去改造惡劣的環境;我們不僅是去承受生活的磨礪,而是去挑戰生活的改變!

“學以致用”是我們所希望的。但那並不代表着我們的工作場所是在某個特定的單位、研究所。當我們作爲一名志願者往返於西部廣闊的土地上時,你會發現,我們的知識並沒有被荒廢。相反在那裏我們的知識與能力在一同增長。

在西部,青年志願者正用青春與汗水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添力;他們在基層努力的奮鬥;他們帶領農民積極的致富;他們彰顯了青年一代建設偉大祖國的共同心願。

那麼,讓我們用我們的青春年華放飛我們的夢想、讓我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層的鍛鍊中實現人生價值,讓青春的火焰在西部燃燒……

教育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搭建教育的藍天》。

我的媽媽是一名教師,從小,我就夢想有一天我也能像媽媽一樣,立足三尺講臺,手持三寸粉筆,畫出天地方圓,寫盡學海茫茫。後來,我讀到這樣一首詩:

我是一個老師,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羣能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鵬程萬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遠年輕,我情願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的生命,在跳動的燭火中昇華,在血液的鮮紅中奔騰……

這首詩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澎湃起我教育的夢想!帶着這份激情與夢想,我踏上了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臺,從此,我擁有了一個和媽媽一樣神聖的名字――教師!

從媽媽身上,我早已懂得教育是一個單調而瑣碎的職業,偉大在平凡中孕育,崇高以單調爲面孔。但是,短短兩年的教育生涯,漸漸平息了我初爲人師的熱情,當我回首這七百個(數字不確定,你自己改)日日夜夜,便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對曾經和仍然戰鬥在教育戰線上的前輩們產生了更由衷的敬仰!

在這樣繁重而平凡的工作中,他們默默奉獻,甘於付出。而且,星河耿耿,銀漢迢迢,歲月的長河,千迴百轉,千淘萬漉,使他們中的一些皎皎者如一顆顆明珠浮出了水面,他們的異彩流光,道德風範,照亮了中國教育發展的歷程,爲千千萬萬的師者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孔子的“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林崇德教授的“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等等名言佳句一直啓迪和警醒着我!從葉聖陶到呂叔相,從魏書生到餘映朝,從誇美紐斯到蘇霍姆林斯基,從杜威到馬卡連柯,無一不詮釋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高尚的師德就無法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這句話。它鞭策着我,鼓舞着我,使我向一名更優秀更崇高的教育者邁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與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着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形象直接關係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爲師,德高爲範,“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教師不朽的追求。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的愛與衆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因此,在這條道路上,我願將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們一起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將一隻只凝聚着師愛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藍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育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秋風送爽,大地飄香,在實踐創新口號的號召下,我校初二年級進行了一次集教育、創新、實踐、體驗爲一體的綜合實踐活動。

在那裏,我們脫離了以自我爲中心的“小皇帝”生活,在自主、自立的基礎上體驗了第二次集體生活。也許有的同學不習慣,但老師和教官的諄諄教導撫平了我們內心離開父母的那一絲酸楚。我們要學會自己洗碗,自己套被罩、疊被子。總之,生活的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來完成,在獨立自主的生活中,我們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在綜合實踐基地,我們學習了許多有意義的課程,讓我們提高了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協作精神以及自立能力等。每一節實踐活動課都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啓示。

在廚藝課上,我們親自動手烹製了菜餚,雖不夠美味可口,但我們體會到了收穫的喜悅,這讓我們真正懂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含義。

在體能拓展課上,我們懂得了團結合作,俗話說:“一支筷子易折斷,十支筷子抱成團”,我們在合作中奮進,在團結中成功。集體永遠是成功的強大動力。

在編制中國結的課上,我們鍛鍊了動手能力,手腦協作編制出了十分精美的'中國結,在成功的那一刻,我們知道了,我們並不是書呆子,我們有着較高的綜合素質。

在那裏,我們一同探究了8個課題,各種各樣的知識與技能讓我們獲益匪淺。我們一同徜徉在地方文化的海洋中,我們一同飛翔在中國藝術的天空上,我們一同奔跑在道德與理念的田野間。在合作中探祕,在活動中明理,在歡聲笑語中掌握技能。這一切都使我們明白了一個真理,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擁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肩負着祖國的未來,提高綜合素質我們任重而道遠。

同學們,我們現在是學生,學習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是不容忽視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標誌着現代學生步入社會能力的加強。我們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隨着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綜合素質已經成爲了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重要標準。想必,同學們都知道,上海復旦大學的入學考試已經增加了面試,這將意味着我們提高綜合素質是勢在必行的。

五天的實踐生活雖然短暫,但是他帶給我們的記憶卻是永久的,一生都無法磨滅的。我們從這裏學會了太多太多,願這些體驗能爲我們的生活再添一筆濃墨重彩!

教育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似淡雅的香茗,勝陳年的烈酒,體現着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無論是“作爲人文學的教育學”,“教育即解放“,還是“真誠的言說”,均在一個個看似輕鬆的話題中高揚着對人的終極關懷。它像一盞明燈,爲我的教育導航。

書中每一篇文章都給我啓發,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就是服務!這短短六個字其實就在告訴我們,我們的教育就應該爲學生服務,爲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當我們站在三尺講臺上,傳業授道解惑之時,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學生的需要。教育並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傳遞,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教師要以自身的真實展現來感染身邊的學生。簡單地說,你要學生有愛,教師先得愛學生;你要學生有容人之量,教師先得對學生寬容;你讓學生懂得幫助他人,教師就得給予學生更多的溫暖。當孩子從你的身上感受到溫暖、真誠、仁慈、寬容的時候,他的心中也開始對人性的光明有所瞭解和感悟,俗話說:“近朱者赤”,應該也適用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處吧。從字裏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教育思考的深刻性,從他的言論中透露着對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是的,我們的教育就是“以人爲本”的教育,但我們又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這一點。知識的灌輸往往過重地成了主角,而缺少了對孩子個性的培養。正如書中序中寫到的“教育的任務首先不在於教會受教育者多少知識和本領,它最基本的任務是教他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真誠、善良和魅力,教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融入社會、理解他人、關愛生命。”作爲教師的我們應盡力去挖掘學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質。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是不可缺少的引導者。遇到一位好的教師往往會使這位學生終身受益。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何等重要,這就對我們廣大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書中提到了教師需要做到的“六個學會”: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雖只有少少的二十四個字作爲概括,但卻包含了對教師耐心、寬容、責任、爲人、處事等素質的衆多要求,這也成爲了我們衡量自己的專業成長是否成熟的標尺。

希望我們能讓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雖然夢和理想,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距離,但只要他們帶走的不僅是知識的蠟燭,還有理想的聖火,我們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夠在深藍色的知識海洋中,破浪前行,駛向希望的彼岸。

讀書的過程是與讀者對話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質樸與豪放、靈性與率真、睿智與寬厚集與一身的學者風範,還有他那顆對教育事業無限無限熱愛的赤子之心。在這裏,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詩意教育,也渴望着自己去發現、去體味教育中那如詩如畫的意境。

我相信,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依據書中的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會發現,其實現實中的很多問題會隨着閱讀、交流與溝通迎刃而解,進而樹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信念。雖然夢和理想,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距離。但讀了這些文字,你會憧憬着幸福的教育生活,心靈沐浴在思想聖潔的光輝中,自由地舞蹈。

教育是一個人文的世界,書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範與責罰。”我認爲兩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前者的教育目標更長遠,看重的是學生今後的成長的道路;後者也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爲了學生的成績好一點。這樣只求眼前分數的教學是永遠也不會是最有效的教學。許多的教育工作者學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諦在於愛,教育的目標是在於人的發展。我想,這本書中給給予了我們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讓我們在工作之餘對自己的實踐作一點思考,我想只有有了思考,纔會有進步,纔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