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通用10篇)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爲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通用10篇)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三大支柱。當今學生的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都是難以完成的,需要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注重家校合作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是我們綏德二小一貫遵循的辦學宗旨,在家校合作方面積累了的豐富經驗。本學期開發的《家長講堂》是我校全新打造的一檔品牌課程,目的爲了拓寬教育資源,開闊學生眼界,爲學生認識社會、走進社會,感受人間的真善美,深化素質教育,爲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特組織家長們走進課堂,走上講臺,發揮自身潛質和優勢,向學生分享自己的成功與精彩。同時加強了家校合作關係,又提高了家長育子水平。堅持持續化地開展《家長講堂》,更見證家校合作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同時也收穫了學生全方面健康成長。

二、具體內容

爲了彌補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不足,拓寬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更好地爲學生成長提供優質高效的教育資源,學校誠邀熱心教育事業的家長朋友們走進課堂,發揮自身職業優勢資源,爲孩子們講述社會大百科,形成別具特色的家長講堂新局面,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家長講堂所開設的授課類別安排如下:

1、百科知識類: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給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如:傳染病的預防、醫藥衛生知識、健康知識、理財知識、航空航天知識、交通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心理健康知識、室內裝飾知識、自我保護小常識、美容美髮知識、文明禮儀知識等等。

2、興趣特長類:結合自身或親朋好友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等方面,向學生介紹相關方面的知識。如:集郵、攝影、書法、繪畫、武術、象棋、圍棋、樂器演奏、演講等等。

3、實踐技能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全體同學共同參與感知,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可將愛心廚房搬進課堂,教孩子們做營養健康美食,鼓勵低碳環保,杜絕垃圾食品。如:烹飪、剪紙、種花、種菜、養草、養魚等等。

4、職業特點類: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和真實感受向學生說職業功能、講職業故事、頌職業道德、分享職業的快樂,讓課堂成爲生活的大講堂,以便於學生在課堂上認識社會,懂得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此外,家長可以通過協調,讓學生走進社區、企業、公益單位親身去實踐體驗,開闊視野。

三、活動安排

1、開課時間:每月以校組織一次,具體安排在週五下午班隊活動中,教導處開學一週,進行詳細安排。

2、領導小組成員:延永勝、劉旭紅、吳敏、王蕊,領導小組在開課前,組織啓動儀式,邀請各講課家長參與。

3、家長進課堂之前,班主任老師要與家長提前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要明確講座或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安排,做好相應的準備指導工作。

4、家長進課堂開講之前,各班要打掃好教室衛生,課桌物品擺放整齊,規範,黑板上設計好活動的主題,爲家長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

5、面向全體學生做好文明禮儀知識培訓活動,保證家長授課紀律,回答問題積極踊躍,學生以飽滿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

6、班主任老師要做好家長講壇活動的記錄,有文字資料、照片資料、視頻影像資料等等。

7、活動結束後,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做好總結點評,提煉昇華,使全體學生形成共識,達成“家長講壇”的質量和育人效果的雙豐收。

8、學校每一次開課前,領導小組成員周密安排,做好接待工作。有王蕊主席整理講課文檔。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2

爲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積極開發適合本地區、本校實際的校本課程,引領學生快樂學習、健康而又全面的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當前學校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發利用校本資源狀況

近年來,我校依據安徽省教育廳教基[20xx]044號《關於調整安徽省義務教育實驗課程安排表的通知》精神,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編排課程表,並在地方與學校課程中安排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書法、班隊活動、信息技術、數學實踐活動五門課,每週各一節。此外,還在每天的第一節安排了30分鐘的晨讀課,用於詩詞等韻文的誦讀和英語聽說活動;在上午的第二節與第三節課的課間,安排了大課間活動,內容爲做操、跳繩和踢鍵。在學校機動周安排了詩韻文化展演、體育運動會、走進社區等主題教育與專題實踐活動。

二、規範執行課程計劃條件分析

學校現有教學班16個,學生700餘人,專任教師40人,除科學、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學科專業教師相對缺少外,基本上能保證國家課程的開齊和開足。16個教學班均配有班班通設備,校園網實現了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人人通。學校設有多媒體、音樂、美術、科學實驗、圖書閱覽等多功能教室以及塑膠籃球場、塑膠跑道等運動設施。除運動場相對不足外,其他辦學條件基本能滿足規範執行課程計劃的需要。

三、學校20xx—20xx年進一步規範執行課程計劃開發校本資源設想

學校20xx—20xx年進一步規範執行課程計劃的思路是:以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爲理論指導,樹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思想上和理論上保證國家課程計劃的實施。依據《課程標準》編制學校課程計劃,明確課程實施工作目標,落實課程執行工作措施,並通過標準課程的實施,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在保證國家課程實施質量的基礎上,努力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國家、地方、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機制。在國家、地方、校三級課程的實施中,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探索評價與考試製度,建立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並積極爲教師搭建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校本課程開發設想: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千百年來,詩歌灌溉了我們偉大的民族和輝煌的歷史。爲此,學校在《赤足鄉野—農村小學語文開放式課堂的詩意追尋》市級課題的研究中,開展了中華詩詞進課堂、師生同讀經典、童詩童謠編創、詩歌教學研討等詩教活動,形成了低年級童謠、中年級童詩和高年級古詩詞三個層次的詩教課程。2012年,學校在這一課題結題的基礎上,提煉出了“詩韻”校園文化爲學校的辦學特色,併成功申報了省級課題《農村小學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是:以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統領學校管理,構建校本課程,從而豐潤學校的文化內涵,塑造學校的文化精神。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着眼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每天都浸潤在詩韻芬芳的校園生活中,成爲有“詩心”的人,從而爲明天的幸福人生奠定豐實的基礎。詩韻校園文化建設,着眼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教師在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關愛校園氛圍裏,提升文化品位,享受教育樂趣,成爲具有詩人氣韻的教師。

該課題20xx年4月開題,經過兩年來的研究與實踐,已初步形成了以詩韻爲特色的校本課程的總體構想。

課程主題是:讓生命追尋詩意的棲居。

課程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即:

1、體育類課程——夯實生命根基;

2、藝術類課程——潤染生命底色;

3、智育類課程——豐盈生命內涵;

4、詩教類課程——暢享生命圓融。

其中,詩教類課程爲必修課程,從一至六年級形成童謠、童詩、中華經典詩文三個系列,每週兩讀一課。其他三類課程爲選修課程,每週安排兩個課時供學生選修。體育類有乒乓球、籃球、跳繩、踢鍵,藝術類有書法、國畫、樂器、舞蹈,智育類有三棋、科技。

四、20xx—20xx學年規範執行課程計劃推進安排

20xx年8月——9月,成立規範執行課程計劃開發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制定執行課程計劃開發校本課程方案;建立課程實施活動小組,具體研究標準課的實施措施;編制學校課程的課時計劃,開齊國家課程,開足課時。

20xx年10月——11月,進一步完善詩教類課程的教材編制,全面開展詩教類課程的教學及教學研究活動;籌備選修類課程的師資、場地、教具、教材,逐步實施教學。

20xx年12月——20xx年1月,完善選修類課程的教材編制,全面實施選修類課程教學;開展詩教類課程成果展示活動。

20xx年3月——20xx年4月,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深刻領會課程改革的意義和任務,掌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開展校本課程的教學研究活動。

20xx年5月——20xx年6月,開展校本課程的展示活動;進行校本課程實施的總結和反思,編制下一年度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3

拓展型課程是二期課改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板塊,是學生選擇修習的課程,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髮展性學習爲核心,並進一步着眼於對基礎性學習的提高,兼顧創造性學習的培養。拓展型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現和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爲了貫徹《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精神,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的要求,制定《馬陸小學拓展型課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我校開設的拓展型課程是以“促進全體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可持續的終身發展”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爲指導,遵循我校“以學生髮展爲本”的辦學方針。從深度、廣度兩個方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根據二期課改的理念,將拓展型課程作爲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完善學生認知結構、改善學習方式、提高自我管理和選擇學習能力的重要載體。結合學校實際,積極開發,加強指導,逐步推進,努力形成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力培養的新型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個性與社會化的和諧發展。

二、課程理念

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習方式的改善。關注學生自主選擇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倡導學生按興趣選課與在教師指導下選課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會選擇,逐步形成自主選擇的意識及能力。注重學校和教師參與課程建設,提升學校開發和建設課程的能力

三、課程目標

堅持國家教育方針,在保證學生生命質量的前提下,促進其個性和諧發展,爲每個孩子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未來。

1、拓展學生加深對自然、社會、自我的認識和體驗;拓展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2、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及拓寬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表達、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培養學習興趣和愛好,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誠信意識、公民意識。

5、以實施拓展型課程爲契機,挖掘學校資源,形成特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四、課程結構

1、保留學校傳統項目,並開發一些新型項目,儘量滿足學生的需求。

2、有選擇地使用《小學拓展型課程學習包》,豐富拓展型課程的內容。

3、部分教師實施學校的校本課程《竹韻悠揚》的內容。

4、開拓學校的乒乓、棋類等拓展課程項目。

五、基本原則

1、基礎性原則

我校拓展型課程的開設以基礎型課程爲出發點,立足於保證和滿足每個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開設的課程包括一些低層次的科目,這些科目爲學生提供文化基礎知識的拓展學習,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並以此來確保學生人人蔘與。

2、多樣性原則

課程內容具有多樣性,本學期,我校開設美術、科技、信息技術等不同的課程供學生選擇,以適應不同發展水平學生和每個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課程模式也體現多樣性,有的科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有的科目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奠定基礎;有的科目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的科目是課內外相結合,注重學生體驗、考察、實施開放型教學爲主。

3、時代性原則

與上學期相比,我校拓展型課程內容依據兒童的興趣愛好作適當調整,增加了學生喜歡的新內容,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同時,學校提供了硬件支持,爲每位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加先進,體現時代教育的特徵。

4、開放性原則

我校拓展型課程強調學習與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相聯繫。課程實施過程體現民主性和尊重個性發展的原則。提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評價標準的差異性。

5、綜合性原則

重視課程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在課程編制和教學中,提倡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既注重科學原理的認識和掌握,又注重態度、方法、精神的綜合培養;既開設了信息技術等特色課程,又保留了我校以拓展爲主的傳統課程。

六、課程設置

拓展型課程由限定拓展課程和自主拓展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拓展課程

⑴專題教育:是學校依據國家要求設置專項教育內容的教學科目。如消防安全教育、環境與衛生教育、國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⑵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包括校園文化活動、自我服務與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班隊等活動。

2、自主拓展課程

自主拓展課程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它分爲校級和班級兩種。主要由基礎型課程延伸的學科課程內容和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其他學習活動組成,是學校根據國家教育培養目標及本校的辦學理念,爲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髮展需要,以學生爲主體,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共同開發的適合學校特點和條件的拓展型課程。

七、資料收集

在拓展探究課程的資料的收集應考慮到可操作性,可傳授性,可接受性,可持續性。

1、學校應積極自主地開發拓展型課程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編制應遵循《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的原則,做到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有利於教師發揮個人專長並能創造性地教學,有利於師生互動學習。

3、學科類校本教材編制以教研組爲單位,採取集體編寫的原則,也可以使用同類學科的講義稿或採用其他學校的相關教材;技能類校本教材主要由上課教師自行確定,必要時可以組織有關人員一起研究開發,也可採用其他學校的相關教材或講義稿。

4、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舉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5、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備的教育資源。

八、課程實施

1、學校的拓展由分管校長主管,全面規劃、設計、實施拓展型課程的方案。明確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

2、成立學校拓展型課程教研組。教研組負責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同時要協調各部門工作。

3、教導處負責常規管理,重點做好過程管理,定期組織研討會、交流小結會,對年級組任課教師的工作給予一定的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4、教師提高專業水平,適應拓展型課程建設的需求。

5、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實施中的運用。

6、做好學生及教師的評價工作。

7、建立監督機制,多方面進行考覈評估。

8、建立課程檔案制度,不斷總結課程實施過程經驗。

九、課程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依據授課教師的記錄數據,包括學生出勤情況,學生參與熱情,團隊合作意識,能力鍛鍊,學習體會以測試等第。另外從學生學習小組的記錄評價每個學生,包括團結合作精神,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等方面。

具體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評價:

⑴是否在知識或技能的某些方面獲得進一步的拓寬或提高。

⑵興趣愛好和潛能得到進一步開發和發展。

⑶是否學會選擇並做出決策,能根據自身的基礎、興趣愛好和社會發展需要選擇拓展內容與方向。

⑷在綜合實踐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高。

⑸在自學能力、合作能力、批評性思維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增強。

⑹勇於探索、積極創新、自覺鑽研、積極向上的精神是否得到培養。

對教師評價主要依據計劃完成記錄,備課情況,學生反饋效果,工作態度和學生反映等。具體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評價。

⑴教學計劃對發展學生個性的合理性。

⑵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時代性、層次性和綜合性。

⑶對所教班級每一個學生的關注程度。

⑷教師在實施拓展型課程中的投入程度。

⑸教師在開發和建設拓展型課程過程中其專業水平的提高程度。

⑹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方面。

以上是我校制定的在今後一階段開發與開展拓展型課程的設想方案,其中部分課程結構與內容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調整與完善。我校的拓展型任教教師還需在教學中加深對自己執教的拓展型課程瞭解和重視,在進一步着眼於基礎能力培養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各種不同的特殊能力,爲培養個性,培養爲終身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我們每個教師都會帶着開拓、創新、發展的觀念投入到教學中,開創馬陸小學拓展教學的新局面。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4

一、課程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願參加,以學生活動爲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願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開發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爲主,多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自選組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差異性。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內容

家鄉農具超市

家鄉農作物的調查與研究

校園園林藝術

動物大觀園

五、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

1、自編教材;

2、選編教材;

3、選用優秀教材;

4、拓寬現有教材。

六、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㈠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黃玉林

成員:蔡志葉,林維輝,邱清友,謝麗清,魏炳付,張明錦,陳春輝,溫明煥,陳啓坤,林德元,李平凡,鄭雪碧,黃文勝。

㈡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

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學生、家長是否意願。

㈢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培訓方式:講座、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課程目標:(全面、恰當、清晰地闡述課程涉及的目標與學習水平)

2、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

3、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組規模等)

4、課程評價:(主要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㈤教師正式開題,學生自主選擇。

開課之初,教師給15分鐘時間向全體學生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內容、目的、授課方式等,讓學生根據教師的介紹自主選擇。

㈥校本課程實施。

教導室做好監按、測評。參與聽、評課的指導,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㈦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週1課時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教導室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覈,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方式的考試或考查,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爲“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爲“優秀學生”評比條件。三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八、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導室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學校教導處教學工作計劃”爲指導,改革考評辦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的發展。

二、考評方法:

根據本課程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從考查學生的能力入手,採取平時考查與期末考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考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基礎知識20%、方法和能力20%、態度習慣、成果展示40%和期末考查20%,根據學生的最終成績評定學生等級,分別用優、良、一般三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定。

三、考評細則:

(一)基礎知識(20%)

課堂上所教學的內容中,用於解決問題的基礎知識。

(二)方法和能力(20%)

主要根據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課堂參與、與人合作”的表現,由教師用“好、較好、有進步”的等級進行評價。

(三)態度習慣成果展示(40%)

主要對學生平時的“課前準備、學習的態度、學習的習慣”課堂表現等進行評價。

(四)期末考查(20%)

教師根據平時的教學內容選取一部分難易適度的題目,採取筆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查。以寫字樣本和語文課本爲準。

(五)評獎

教師根據以上考查結果評選一、二、三等獎,並給予適當獎勵。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6

校本課程的評價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自覺自律的自我評價,不斷反思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健康順利運行。建立較爲規範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是一所學校成功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一、評價原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和“建立促進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它明確了學生、教師和課程自身是課程評價的價值主體。正如有的學者所說“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有三: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特色形成。”

二、校本課程評價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評價包括三個方面:

1、對課程的評價。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評價:一是學生選擇的人數,二是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是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四是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五是教師採取的授課方式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應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研究各應占多大的權重,最後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形成對課程開發者的最終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學分制。學分的給定應考慮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不同的學時給不同的分數;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由任課教師綜合考覈後給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學習的客觀效果,教師可採取適當的方式進行考覈。三個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學生參與學習的學時量的考覈爲主,過程與結果爲輔,但最終的學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

3、對課程評價體系的評價

1、學校校本課程評價任務由課程實驗研究小組具體承擔。校長擔任課程改革組長,全面負責制定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2、學校校本課程的評價標準要分學科制訂,科學、合理、細緻,具有教育和發展功能。精心設計符合李家小學實際的評價標準,注重教師的年齡結構、學歷水平。

3、對校本課程教材內容的評價要以符合學校辦學思想和育人目標爲準繩,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學生髮展的多元化、生動化。

4、校本課程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5、校本課程評價要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爲的分析與反思,以自評爲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研究校本課程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不斷提高校本課程的開發水平。

6、校本課程的評價要注重週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校本課程不斷革新、不斷適應學校學生學習需求的機制。

三、校本課程評價的對象:

對校本課程開發的情境與目標定位的評價、對校本課程方案的可行性的評價、對校本課程實施過程(教學過程)的評價、對校本課程實施效果的評估。

評價內容分爲“對校本課程開發的情境與目標定位的.評價分析、對校本課程方案可行性的評價、對校本課程實施過程(教學過程)的評價、對校本課程實施的效果進行分析評估。”我們所應用的評價是否科學、合理、全面、有效、可信等。

1.背景評價。背景評價是最基本的評價,包括界定學校的背景,確認課程的服務對象並評估其需求,確認滿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診斷需求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判斷目標是否能響應已知的需求。背景評價旨在提供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

2.輸入評價。這是對實現課程目標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條件所進行的評價,是對課程實施可行性的評估。它涉及的問題主要包括: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各種方案的潛在成本;課程的優勢與劣勢;課程倫理問題;課程資源的可獲得性等問題。

3.過程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主要是描述課程實施過程,從而確定或者預測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有關活動是否按預定計劃得到實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等,從而爲課程開發者提供修正課程的有效信息。

4.成果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主要是測量、解釋和判斷課程的成效。具體的做法是收集一些與結果有關的各種描述與判斷,把它們與前三個方面的評價聯繫起來,對課程的價值與優點作出判斷與解釋。在斯塔弗比爾姆看來,成果評價仍然是質量控制的一種手段,而不只是最終的鑑定。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7

爲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家長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結親子共成長”工程,我校成立家長學校。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充分認識這些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

1、必要性:

(1)我校學生來自五個村莊,不少家長在外打工,代理家長或隔代家長所佔比例大。

(2)有些學生離家較遠,在家時間短,家長與子女溝通機會相對減少。

(3)一些家長缺乏科學的育人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有時甚至不知所措。爲此,辦好家長學校,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和諧發展勢在必行,也是我校“育人之上、和諧發展”全新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

2、必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一項偉大而系統的工程,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是教育的基礎細胞,是學校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家長學校是學校協助、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社會教育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之上的。”

二、成立家長機構,

1、成立家長學校校務委員會。校長張美芳任組長,李順中任副組長、各年級班主任、學生家長代表任委員,專門負責家長學校工作。

2、打造一流師資。由學校領導掛帥,班主任、骨幹教師、優秀學生家長代表全程參與、聘請校外家教專家講學指導、師資隊伍力求多元化,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3、成立年級家長委員會。根據我校管理特點,成立年級家長委員會,委員會由家長成員代表組成,專門負責家長意見收集、整理、反饋,並監督家長學校工作,實現家校交流、溝同、互動。

三、加強家長學校課程的教學與研究

家長課程的教學內容仍主要從《牽手兩代親子課程》相應年級段的教材中選取。本學期兩次開課,教師要結合專家講課光盤選學相應年級的有關專題,在根據實際情況,穿插校本教材的同時,確保學完相應年級教材中的主要內容。在每次開課前切實組織好本校的家長課程教研活動,統一本次開課所講的內容、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和家長作業等。

四、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範常規管理

1、制定學期家長課程實施方案、計劃,並做到時間、內容、輔導教師、保障措施“四落實”。

2、制度建設。學校制定家長課程教學常規制度,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設置及批閱等教學主要環節提出具體規定和要求,採取有力措施保證常規的實施。

3、及時總結,按時上報。每次授課後,教師都要寫出體會總結,學校有哦總結報告,並及時上報鄉鎮街道教管辦。

4、充分準備,認真備課。要做到“二有三熱”。“二有”及堂堂有備課,有家長沙龍活動方案;“三熱”既熟悉教材、熟悉光盤內容、熟悉學生及家長。

5、上課。嚴格按上報計劃中的時間上課,課堂教學結構合理,方法靈活多樣,教學內容是和家長要求,課堂氣氛活躍,家長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較高。

6、作業設置及批改、每節課認真設置針對性、時效性和選則性強的作業,作業完成率高;所有作業均有批語和建議,批語要着重鼓勵,建議要中肯,有利於家長接受並提高教育素質,建立作業批閱記錄。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滿足學生運動技能,藝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特色文化,爲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基本形式

“走班”就是學生打破原來常態下的年級和班級組織,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輔導老師和活動的內容、形式,教師與學生通過自由選擇和雙向選擇,建立新的班集體後統一管理。本學期校級共設置了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石頭畫、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十多個校級社團,進行拔尖型的教學;年級層面按照班級數設置了書畫、棋類、動手做等社團,進行興趣培養式的教學。

校級節日活動進行整體安排:三月份是第四屆“補天閱讀節”,四月份是首屆“補天戲曲節”,五月份是“補天科技節”,六月份是“補天體育節”。這些節日活動的安排納入“選課走班”的內容,將整體佔用半天的時間搞活動。

三、時間設置

每週利用兩個半天實施:週三下午第二課全校實施具有區域地方特色的越劇課程,根據學生的已有層次選課;週三下午第三課全校實施年級和校級層面的興趣活動走班。週三下午第一課和週五下午三節課,分別實施閱讀、思維、美文和主題活動社團,這些社團均能做到年級內同時(或部分同時),將在該學科的範疇內,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興趣,實施走班教學。

四、實施過程

(一)全員參與走班課程的研發

每一位教師要樹立“我就是課程”意識。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長,積極主動地輔導社團、研發課程。每位教師要無限相信卓越課程成就卓越教師,卓越教師研發卓越課程,積極倡導“學科+特色+人生導師”的創新思維,擁有屬於自己、影響學生生命成長課程。

一是開發學科課程。加強和完善原有項目工作室,組建新的項目攻堅團隊,發揮團隊效能,做到有計劃、有方案、有活動、有陣地、有保障、有成果。繼續完善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課程,開始創編“五彩”石畫、十二生肖、戲曲、橡皮筋、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器樂、聲樂等特色課程。二是開發傳統課程。深度研發“補天文化”,開發升旗、入學、成長、畢業、集會等儀式課程,開發戲曲(藝術)、科技、體育、閱讀等節日課程。用豐富多樣的課程爲“選課走班”奠定實施的基礎。

(二)高度重視走班教學的過程

1、召開全體教師動員會,號召全體教師結合自己的愛好特長,確定所欲開設的課程,報少年宮審覈確定。

2、少年宮採用自主申報和學校派發相結合的方法,確定走班的具體項目,向相關年級的學生公示。全體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願報名,形成新的教學班級。

3、指導教師根據確定的項目研發課程,形成校本特色教材,組織教學。

4、學期末結合“學生慶典活動”開展走班教學的成果展示活動,評選優秀團隊和優秀個人。

五、基本規則

1、凡一經確定參加各組活動的學生,不得隨意缺曠和改變組別,學生出勤由輔導教師每天作好記載,及時與班主任聯繫和反饋情況。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視走班選課活動,配合各輔導教師開展工作,敦促報名學生按時參加選修活動。

2、輔導時間爲週三和週五下午,輔導教師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和地點開展輔導工作,有事不能開展當日選修工作的,必須提前向領導小組報告,作好調課安排,通知好學生,否則將按曠課計算,若造成意外事故將承擔主要責任。

3、領導小組按每天課程時間到指定地點檢查。此項工作由學校統一組織開展,納入學校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開發課程資源,設置適合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德育,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文明素養,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二、現狀分析

1、學校德育現狀

這所學校位於城鄉結合部。學生和家長文化素養差,更容易受到邊界內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學校文化氛圍不容樂觀。這讓我們學校管理者思考:爲什麼學校德育失去了有效性?

2、學校教師資源現狀。

學校位置特殊,教師教學經驗豐富,課程資源意識高,對周邊課程資源的洞察和開發敏銳,是一批能夠勝任德育教學的教師羣體。

學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促進自己的發展,才能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提高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能力;完善教師組織結構;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教師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掌握知識;促進學生個性張揚;促進學生髮展和情感提升。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定位爲“德育啓蒙共創和諧校園”,以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爲,激活孩子的課外生活,成爲學校德育的文化特色,拓展語文課程的外延,豐富學校文化活動的氛圍。

三,課程目標

1.與德育、社會課相輔相成,讓學生不斷提高道德素質,在某些場合學會文明禮貌的行爲。

2.突出趣味性和探究性,組織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各種場景和體驗中自覺形成文明素養。

3.充分挖掘校內外課程資源,逐步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四、具體實施方案

課程的實施階段大致分爲五個階段:編寫教材-組織教師學習-開展活動-展示成果-創設兒童讀經的“道德啓蒙”

1.編寫教材。德育啓蒙教材的選擇和編寫,需要教師有獨到的見解。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有意識地推薦和選擇,篩選出內容健康的童謠。教師對其進行“孝道、義氣、尊師、擇友、布衣、惜字”等分類整理,編寫個性化的“校本教材”。

2.組織老師學習。我們利用每週三、兩節課,組織教師用德育的方式對教材進行學習和啓蒙,規定每個教師不僅要認真自學,還要不斷引導學生感知和欣賞教材所包含的內容,從教材中獲得新的知識。

3.開展活動。“德育啓蒙”兒童孝道閱讀活動,朗朗上口,簡潔明快,幽默風趣又充滿童趣,能激起孩子“背誦”的慾望。教師通過各種閱讀形式引導學生背誦教材,使他們能夠有形地、有意地、情感地、有聲地背誦教材。

4.成就展示。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宣傳兒童遊戲心理。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以不同的形式展示道德教育,學生可以輕鬆愉快地以“說、唱、演、畫、玩、用”的形式展示道德教化的特點。學校將舉辦“道德啓蒙”兒童讀書唱歌大會,表彰優秀師生。

5.爲孩子創造“德育啓蒙”,讓孩子讀懂孝道和誠信。學習課本,展示成績後,學生有強烈的表達慾望。他們希望有一個生活場景,讓他及時用孝順誠實的形式讀經。此時,教師應着眼於讓學生迴歸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創造源泉,把學生自身的學習和生活作爲德育創造的對象,創造獨特的德育啓蒙教育。

此外,爲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具體活動如下:

(1)大課間孩子的孝道閱讀活動。

學校每天爲孩子們開設20分鐘的“金童孝讀經典”。同學們把幾句孩子的孝心讀書創造成自己喜歡的遊戲。這樣,課間一休息,孩子們就有事可做,有的同學就忍不住想創作幾句孩子的孝心讀物。

(2)兒童孝道讀經展示臺。

學校爲每個班級設立了“兒童孝經讀經展示臺”,學生可以在上面通過書法、繪畫或其他形式展示德育特色,也可以在展示臺上書寫自己創新的兒童孝經讀經活動……通過兒童孝經讀經展示臺,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內驅力,激發學習德育的熱情。

總之,簡單、活潑、幽默、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童謠,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養、行爲習慣的養成、語文美感的薰陶,乃至孩子開朗樂觀性格的塑造,都有着潛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也都有過教育和成長的經歷。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理解教育,德育就會閃現生命之光,舒展人格之敏捷。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篇10

20xx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這爲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校本課程,爲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了保障。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在國家課程計劃的框架內進行以校爲本的課程整體規劃與設計,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要,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努力把蘊藏於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爲課程資源,努力發揮家長、社區、網絡、校外機構的作用,豐富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客觀科學、實事求是地開發校本課程並認真實施,在水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基礎上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能力,促進教師自身的不斷髮展;構建有鮮明特色的課程結構與體系,提升學校的辦學特色。

一、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1、校本課程開發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它是在多年實施活動課、選修課和興趣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而來的課程開發策略,意思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和實際情況自主開發一部分課程,校本課程開發是爲了使課程更加符合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特點與實際需要同,從而提高課程的實效。

2、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一項具有持續性的專業活動,它需要有一種理性、民主、科學決策的過程。這一過程一般有4個主要步驟:

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學校教育哲學、調查學生需求、分析學校資源、把握社區發展需要等等。

②確定方案(目標與計劃):包括確定校本課程總體目標、課程結構、科目、課程綱要。

③組織和實施:包括選擇安排知識或活動序列、班級規模、時間安排、資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項。

④評價與改善:涉及教師、學生與課程方案三方面:評價內容與方式、結果處理、改進建議。

二、校本課程教師隊伍建設

1、委員會名單及工作職責

①委員會名單

主任:XXX

副主任:XXX

委員:XXXXXX

執行委員:XXX

②工作職責

(1)策劃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委員會成員負責講座研究學校校本課程的課程設置計劃、實施方案、規章制度、開發方向等。

(2)管理校本課程實施過程。委員會成員負責監督管理校本課程的教學過程,評估校本課程的教學質量,落實校本課程委員會的決策、措施。

(3)對本部門(教研組)校本課程的教學負全責。以身作則,直接參與校本課程的教學,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帶動本部門(教研組)校本課程開發的不斷深入和優化。

(4)協調、組織校本課程教學中的各種活動,瞭解和反饋校本課程教學中的各種信息,確保校本課程開發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學性。

(5)執行委員負責操作校本課程管理的具體事宜。

2、導師團名單及其工作職責

①導師團名單

曹衛東、範桂湘、李洪波、陳永興、汪輝、朱校鬆、陳志偉、陳利民、王洪軍、吳衛軍、仲崇文、盧振、樊君明、張麗豔

②工作職責

(1)積極思考:深入研究,大膽實踐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自己的思想、觀點、做法、成效。

(2)積極參與校本課程教學,並在教學活動中發揮骨幹作用,能將自己的教學經驗、體會在校內外推廣交流,通過實驗探索和理論總結,寫現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校本課程教學論文。

(3)參與校本課程遴選,課題審批,研究性學習指導,專題講座,學習成果評定等學術性活動。

(4)參加研究性學習的全程指導和管理,對學生研究必申報、開題報告、研究方案、中期報告、結題報告進行審批指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活動、實驗、調查、採訪等環節進行具體指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論文撰寫、成果體現進行指導和學術評定。

三、校本課程的編寫與教學實施

學校在近幾年已成功開設了《大語文》、《大南之魂》、《愛您以心》、《池塘養魚》、《英美文化介紹》、《英語閱讀》、《英語書面表達》、《感受生活中的化學》、《走進社會中的化學》、《趣味數學》、《蘇州歷史名人》、《蘇州歷史名鎮》、《自然災害及防禦》、《環境保護》、《園林綠化》、《電子元器件的認識與測量》、《食用菌栽培》等一系列校本課程。學校將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對已開設的校本課程進一步充實、提高和完善,同時根據學生的舉愛好、發展狀況和學校實際情況開設部分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除遵循一般教學原則外,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爲主,儘量讓學生多練、多動,給學生裝以儘可能多的時間及想象、創造空間。

2、自願性原則:學生在“自選“校本課程的科目時,教師應新生學生的意願,按各自選擇重新組班開展活動,並且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允許學生重新選擇課程項目,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發揮學生裝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人學生的能力、基礎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地作內容及形式上的高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宿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校本課程每週2課時,以年級爲單位按原班級組班,將選修的校本課程排入課表,每週安排兩次。上課地點包括原教室、各活動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操場等,由教務處世哲學統一編排並相對固定。

選修課程原則上由本年級的老師擔任,每門選修課程根據參與課程開發的情況和教育教學能力由學校確定一位負責人。

四、課程評價與改進

1、課程方案的評價

建立較爲規範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校本課程開發主要是由學校自主進行的,校本課程的評價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進行自覺自律的自我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問卷調查及必要的專家指導,不斷反思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校本課程規劃方案在課程定位、學生學業負擔、教師工作量等方面是否符合國家課程計劃以及相關的政策?是否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校本課程目標是否科學、合理、有效?課程結構和門類是否合理?是否有利學習方式的改變或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課程評價的方法是否多元?是否體現實用性、可行性、適切性、準確性等等,及時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健康順利運行。

2、學生評價

學生評價強調過程性評價,綜合考慮以下各項,分爲“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類,以此人微言輕學生獲得該課程學分的依據及評選優秀學生裝的依據之一,具體由任課教師負責執行和落實,在該課程結束時由教務處統一登記並存檔管理。學生如有不同意見可向學校提出,學校負責覈實並及時反饋。

(1)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

(3)學生的小組評議意見和任課教師的評價;

(4)學生家長的反映;

(5)學習成果(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記錄於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內)。

3、教師評價:

(1)教師對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2)教師平時選修課的教學中教學常規的執行情況;

(3)教學的實際效果,學生的反映;

(4)學生家長的反映;

(5)學生的學習成果。

五、配套措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工作小組。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工攻小組負責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師資培訓、師資整合,對教師或教師工作組上報的校本課程規劃方案進行集體審議及指導,將校本課程規劃方案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審議。

2、學校聘請教育局、教研室及有關專家等來校操作校本課程的指導工作。

3、教務處、年級部、備課組積極協調、安排和組織教學計劃的執行。

4、校本課程與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並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的工作實績進行考覈,並載入老師的業務檔案。

5、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場地、器材、經費等物質條件,嚴格做到從時間、師資、內容、評價、保障各各個方面落實到位。

一方面評價校本課程要充分考慮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諸方面的綜合因素,多方面採集和收集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提出豐富、補充校本課程的方案。另方面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對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進行評估。特別要重視發展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爲終結性評價奠定基礎、提供依據,使終結性評價具有客觀性和說服力。進而提出改進工作的思路和計劃,作爲下一階段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既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評價改革不斷深化和發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