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1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首詩選自高中語文必修二詩歌單元。陶淵明的詩作內容比較簡單,選入中學課本的這幾篇都是講自己嚮往的田園生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選擇。加上初中已經學過《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學生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熟知度。必修二詩歌單元選編這篇《歸園田居》,後面必修五還有陶淵明的一篇駢文《歸去來兮辭》,我希望高中可以給學生不同的視角,讓學生對陶淵明的認識有逐漸深入的瞭解,而不是拘囿於我們給陶淵明貼的標籤。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還未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發散思維和表達能力上還有所欠缺。雖然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還不夠深入,高中再讀陶淵明希望給他們更深層的認識和引導。同時,高一孩子思維很活躍,有強烈的表達慾望,但是表達效果可能會不夠規範,需要慢慢貫徹。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針對這些,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探知陶淵明其人其文。

過程與方法:觸摸詩人隱藏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後的詩心。體味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之情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作者詩意的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陶淵明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後的詩心,學習作者詩意地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五、說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古典詩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來體會其文其人。在討論時,通過合作探究,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說學法

想象法:“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想象力在語文學習中尤其重要。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作品《我向往的生活》,初步引導: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你披荊斬棘歷經高考,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樣的?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同,我們來看看陶淵明的選擇。

(二)以文本爲基礎探究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細品陶淵明其文其人,感受陶淵明的人性光輝。

(三)探究討論:你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是贊成還是反對?

教師再進一步追問: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在現代社會中,社會難免有些許污濁之氣和陰暗面,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學習陶淵明並不是學他的歸隱田園而是那種純淨的堅守,最後得出結論:積極抗爭,固爲上策;隨波逐流,纔是下策;潔身自好,不失良策。

最後展示以積極進取爲生活態度的《我向往的生活》,做到首尾照應,進一步滲透。綜合整節課內容,並聯系實際,確定本節課的題目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八、說作業設計:

寫作文片段《我向往的生活》。

九、說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2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首詩選自高中語文必修二詩歌單元。陶淵明的詩作內容比較簡單,選入中學課本的這幾篇都是講自己嚮往的田園生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選擇。加上初中已經學過《歸園田居(其三)》《飲酒》《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學生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熟知度。必修二詩歌單元選編這篇《歸園田居》,後面必修五還有陶淵明的一篇駢文《歸去來兮辭》,我希望高中可以給學生不同的視角,讓學生對陶淵明的認識有逐漸深入的瞭解,而不是拘囿於我們給陶淵明貼的標籤。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還未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在發散思維和表達能力上還有所欠缺。雖然對陶淵明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還不夠深入,高中再讀陶淵明希望給他們更深層的認識和引導。同時,高一孩子思維很活躍,有強烈的表達慾望,但是表達效果可能會不夠規範,需要慢慢貫徹。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針對這些,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理解全詩描寫的內容,探知陶淵明其人其文。

過程與方法:觸摸詩人隱藏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後的詩心。體味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之情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作者詩意的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陶淵明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後的詩心,學習作者詩意地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在激流中積極進取堅持自身。

五、說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古典詩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來體會其文其人。在討論時,通過合作探究,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說學法

想象法:“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想象力在語文學習中尤其重要。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能力。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作品《我向往的生活》,初步引導: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你披荊斬棘歷經高考,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樣的?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不同,我們來看看陶淵明的選擇。

(二)以文本爲基礎探究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細品陶淵明其文其人,感受陶淵明的人性光輝。

(三)探究討論:你如何看待陶淵明的歸隱?是贊成還是反對?

教師再進一步追問: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在現代社會中,社會難免有些許污濁之氣和陰暗面,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學習陶淵明並不是學他的歸隱田園而是那種純淨的堅守,最後得出結論:積極抗爭,固爲上策;隨波逐流,纔是下策;潔身自好,不失良策。

最後展示以積極進取爲生活態度的《我向往的生活》,做到首尾照應,進一步滲透。綜合整節課內容,並聯系實際,確定本節課的題目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八、說業設計:

寫作文片段《我向往的生活》。

九、說板書設計:

十、說課後反思:

優點:

1、教學設計上創新,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聯繫現實生活創設情境,精心設計導入,注重科學態度、人文精神、創新意識的教育滲透;注重學生良好精神面貌、思想情感,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對於處於懵懂青春期的學生進行了正確的明確的價值觀的引導,這是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2、重難點把握準確適當,教學設計銜接較好,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貫徹,板書設計規範切合主題,作業設計和目標一脈相承。

不足:

1、詩歌是朗讀的藝術,因爲課堂容量大,爲學生提供的朗讀的機會有點少,朗讀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應該齊讀、範讀、請讀等多種方式相結合。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因爲是公開課,學生難免緊張,加上高一的學生語文學習的思維方式並未形成,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回答問題不積極,缺少自己的思考,回答問題欠缺自我意識,課堂少了一些靈動和精彩。

3、上課節奏有點快,不能很好的關照到學生,放手教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表達和參與。

4、教學設計可以再做修改:不再是以“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爲線索貫穿,而是從探究文章入手,其文—其人—延伸拓展,這樣環節脈絡更加清晰,也能節省出來時間留給學生展開討論。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3

一、說教材

教材這部分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歸園田居》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六單元《詩四首》中的一首。屬於必讀課。本單元收錄了《三峽》、《短文兩篇》和《湖心亭看雪》等都是描繪自然山水景物的優秀詩篇。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秀美風光,理解詩人在嘈雜的社會環境中迴歸清新自然的閒適之情。通過《歸園田居其三》的學習,使學生對山水田園詩有初步的瞭解,感受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後的生活,表現農村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詩瞭解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徵,當是本詩的學習目標之一。

(二)關於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感受作者的隱士情懷,領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學器具:

多媒體投影

四、關於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上課前,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

1、有兩種人生道路:A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B過着悠閒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學。

2、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A做官,有名有利B做農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選擇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滿煩瑣的人生,我們總是在不斷地捨去,又不斷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於有的人知道舍什麼,得什麼,什麼時候該舍,什麼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但不同的是,他選擇的是做農民。而且,他爲自己的選擇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歸園田居》寫于歸隱後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對自己棄官歸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陶淵明的舍與得。

3、簡要介紹陶淵明,晉代詩人,田園詩歌的開創者。側重於其“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4、聽讀,點撥“穢”、“荷”等字的讀音,學生朗讀。

5、理解詩意:

(1)“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麼?

(2)請想象“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所寫出的情景。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前2句體現了農家生活的艱辛,後2句優美的月色描寫表現出作者不以爲然,反而享受着這勞作之趣。)

(3)末句點明主旨,“但使願無違”的“願”是什麼,陶淵明有怎樣的願望?(不願同流合污,爲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間生活的艱辛。)

6、總結:此詩寫田園勞作之樂,表現了詩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對歸隱生活的滿足遁世思想。用語平淡自然,樸素如口語,不見絲毫修飾,但平常中富於情趣,夜色柔和優美,意境醇美。“帶月荷鋤歸”一句,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月夜歸耕圖”。

7、朗讀並背誦。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4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這部分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歸園田居》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六單元《詩四首》中的一首。屬於必讀課。本單元收錄了《三峽》、《短文兩篇》和《湖心亭看雪》等都是描繪自然山水景物的優秀詩篇。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秀美風光,理解詩人在嘈雜的社會環境中迴歸清新自然的閒適之情。通過《歸園田居其三》的學習,使學生對山水田園詩有初步的瞭解,感受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後的生活,表現農村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詩瞭解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徵,當是本詩的學習目標之一。

(二)關於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感受作者的隱士情懷,領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熱愛田園生活地精神,學習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器具:多媒體投影

四、關於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上課前,請同學們做兩個選擇題。

1、有兩種人生道路:A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B過着悠閒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學。

2、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A做官,有名有利B做農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選擇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滿煩瑣的人生,我們總是在不斷地捨去,又不斷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人的分別也就在於有的`人知道舍什麼,得什麼,什麼時候該舍,什麼時候該得,有的人卻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但不同的是,他選擇的是做農民。而且,他爲自己的選擇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歸園田居》寫于歸隱後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對自己棄官歸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習陶淵明的舍與得。

3、簡要介紹陶淵明,晉代詩人,田園詩歌的開創者。側重於其“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4、聽讀,點撥“穢”、“荷”等字的讀音,學生朗讀。

5、理解詩意:

(1)“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麼?

(2)請想象“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所寫出的情景。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前2句體現了農家生活的艱辛,後2句優美的月色描寫表現出作者不以爲然,反而享受着這勞作之趣。)

(3)末句點明主旨,“但使願無違”的“願”是什麼,陶淵明有怎樣的願望?(不願同流合污,爲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間生活的艱辛。)

6、總結:此詩寫田園勞作之樂,表現了詩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對歸隱生活的滿足遁世思想。用語平淡自然,樸素如口語,不見絲毫修飾,但平常中富於情趣,夜色柔和優美,意境醇美。“帶月荷鋤歸”一句,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月夜歸耕圖”。

7、朗讀並背誦。

歸園田居說課稿整理5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歸園田居》是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的課文。根據大綱要求以及教材體例安排來說,學習本單元,要注意反覆吟詠,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創作手法上的獨創性,還要注意詩體的節奏,感受由此產生的不同情趣。

2、根據大綱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結合本文的特點,現制定學習目標下:

知識目標

(1)學習陶淵明此文的藝術手法:質樸的語言表達和真摯的情感。

(2)抓住重點詞句,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能力目標

體會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進一步瞭解其文其人。

情感目標

瞭解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深刻體會詩人鄙棄官場,對田園生活無限熱愛欣賞之情。

3、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朗讀整體把握文意;

(2)提煉表現陶淵明思想志趣的語句進行探究式學習。

難點:欣賞作者如何以質樸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情感,塑造高潔的品格。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主要採用點撥、誦讀法教學模式,這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

依據:本課着重去了解陶淵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過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代面。反覆朗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重點可以適當提示,寓討論、探究式教學法於一體。以學生個體情感介入來體驗陶淵明的思想。

三、說學法

爲便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結合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故引導學生作如下準備:

1、充分預習: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讀課文;瞭解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初步感知文章的構建。

2、小組討論,分析評價:主要是通過重點難點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借鑑吸收:通過本文的學習,用現代的觀點來評論陶淵明的`思想情趣。

四、說過程

(一)首先,導入新課。世稱靖節先生的陶淵明,以其“不爲五斗米折腰”而傳爲佳話,那麼當他歸隱田園後,又將是怎樣的一幅生活圖景呢?(播放朗誦帶)

(二)下面我就本文的重點難點的突破做如下闡述。我教學本文總的方法是:學生先就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交流,選代表發言。之後,可由學生相互提出問題,互相解答。老師作最後的補充小結。這樣由師問生及生問生,形成生與師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這裏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

第一步:思路結構

提問:詩的題目猶如人的眉和目,所謂“眉目傳情”,你認爲題目中哪個字能作爲題眼?(學生回答:歸。)從這個歸字你可以挖出那些隱含信息?

即以“從何而歸——爲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結構全文,學生可由此先自我尋找答案。

第二步:語言揣摩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評析:起首四句,先說個性與既往人生道路的衝突。韻、性,都是指爲人品格與精神氣質。所謂“適俗韻”又是什麼呢?無非是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鑽營取巧的那種情態、那種本領吧,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爲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共通之處,所以“愛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爲全詩定下—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於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爲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選擇;作爲一個熟讀儒家經書、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的知識分子,也必須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便是爲了供養家小、維持較舒適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違逆自己的“韻”和“性”,奔波於官場。回頭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髒無聊的世俗之網。“一去三十年”,這一句看來不過是平實的紀述,但仔細體味,卻有深意。詩人對田園,就像對一位情誼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嘆息道:“呵,這一別就是十三年了”內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戀但寫來仍是隱藏不露。

2、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評析:這裏描寫的一切,是極爲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但正是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構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在這畫面上,田園風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面前,使人悠然神往。這不是有點兒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嗎?這些描寫初讀起來,只覺得自然平淡,其實構思安排,頗有精妙。“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雖無雕樑畫棟之堂皇宏麗,卻有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於屋後,桃花李花競豔於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這是近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是遠景,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從近景轉到遠景,猶如電影鏡頭慢慢拉開,將一座充滿農家風味的茅舍融化到深遠的背景之中。畫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卻是很濃很濃,令人胸襟開闊、心曠神怡。這景象太過清靜,似乎少一點生氣。但詩人沒有忘記這一點,請聽,“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下子,這幅美好的田園畫不是活起來了嗎?因爲這雞犬之聲相聞,才最富有農村環境的特徵,和整個畫面也最爲和諧統一。

五、作業、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1、評論陶淵明的形象。

2、用現代的觀點看陶淵明的歸隱。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