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歸園田居》讀後感

《歸園田居》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歸園田居》讀後感

《歸園田居》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歸園田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歸園田居》讀後感1

在世俗的塵埃中混混沌沌,時間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無意中又一次讀到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頓覺神清氣明。忍不住反覆吟讀,並粗淺解讀,希望沒有誤解五柳先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這千古一唱,耐人尋味,生命智慧,盡在其中。“歸隱”可能曾經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時候暫時逃避,真正能夠像陶淵明一樣,飽含深情並堅決地喊出“歸去”的,“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從《歸園田居》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歸隱不是逃避,不是矯情,不是無奈,不是無路可走時唯一的選擇。 “歸去來兮!”一個“歸去”,富含着對故鄉、對心靈歸屬地的確認,“有四方之事”和“風波未靜”的官場對詩人來說只是“異地”,是“異鄉”,是個人精神無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牽掛心靈的永遠是故土田園。“田園將蕪”,自己的精神又何嘗不是近乎荒蕪呢?庭院中的鬆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詩人吧?否則,如何會與詩人一樣在思念中日漸憔悴? “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表明作者的歸隱不是一時的感情衝動,不是源於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種深刻的反思,是對前途和命運的理性抉擇,是源於對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這裏,陶氏的“歸去”源於“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歸田之喜是一種智者的喜悅,正是這種智慧,使陶淵明顯示出與當時及後世諸多“隱士”的不同。 看,無論是庭中孤鬆,還是山間閒雲,田園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戀往返。親戚晤談,彈琴讀書可以樂其心;參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嘯,臨流賦詩。

從此,孤寂、惆悵與他絕緣。雖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貴,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願眼下時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獨遊,無憂無慮,了此一生。 他已經確認官場的生活是耗費生命,完全應該拋棄。因爲“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啊。 所以說,他的歸隱是對官場的主動放棄之歸,是執著人生尋找真我之歸。他不狂放,不沉淪,歲生命和自然滿懷真摯和熱愛,他所做的是追求內在的生命自由,將心靈寄託與田園,在平凡的現實中將主觀情感與自然萬物合一,在耕讀觴詠中咀嚼人生的真正價值,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大解脫。 任世事變遷,世態炎涼,唯我不變,所求不變,就是順應天性,放浪於自然大化之中。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終於彌合,自我在多年艱難的尋求和痛苦徘徊之後蟬蛻而出。人生因此而圓滿。 能夠找到心靈歸屬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淵明也是幸福的。陶淵明的幸福還在於他有個溫柔可人的妻子。《歸園田居》中並沒有刻意寫到那個可愛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卻在陶淵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現。想想,會有多少人對“不爭氣”、不求上進、不能把官做得更大進行譏諷、抱怨、責備、甚至怨恨,可是這個女人卻一聲沒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選擇,善解人意的安排家裏人歡迎辭官歸來的陶淵明,讓他感到輕鬆;溫酒讓陶淵明盡興,讓他感到溫暖;處理好家裏的各種事務讓他無憂無慮……這些事情說起來好像很簡單,真正要做到,卻又是那麼不容易。 滾滾紅塵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找到寄託自己身心的真正的歸屬地,找到最適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淵明一樣,有一個熨貼的,知心的伴侶。 “歸去來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園嗎?

《歸園田居》讀後感2

種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說這是因爲陶淵明初歸田園,不熟悉農務。其實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種的.,他只是參與部分勞動,這話說得沒有意思。組詩第一首《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有“開荒南野際”之句,可以證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開墾的。所以不適合種其它莊稼,只好種上容易生長的豆類。這道理種過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慮運用典故的因素,這兩句就像一個老農的閒談,起得平淡,給人以親切感。

草盛就得鋤,所以一早就下地了。這是紀實。但“理荒穢”三字,用得比較重,似乎別有用心。楊惲詩中“蕪穢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亂。那麼,在陶淵明看來,社會的混亂,是由什麼引起的呢?那是因爲許多人脫離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爭奪利益,不能自拔。於是天下戰亂紛起,流血無盡。“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這詩表明陶淵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穢”,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糾治整個社會的“蕪穢”之深意。

“帶(戴)月荷鋤歸”,說明整整幹了一天。陶淵明畢竟不是真正的農民,既有僮僕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幹起活不那麼緊張勞累,這一天也夠受的。但他的心情卻很愉快。因爲沒有好心情,寫不出這樣美的詩句。月光灑遍田野,扛着鋤頭,沿着田間小路往家走,這是多麼漂亮的畫面!另一首詩中,陶淵明對田間勞動說過這樣的話:“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身體雖然疲勞,卻避免了許多患害。這不但包括兵兇戰厄,也包括人羣間的爾詐我虞。在勞作中生命顯得切實、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爲是新開墾的土地,道路狹隘,草木卻長得高。天時已晚,草葉上凝結了點點露珠,沾溼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這麼一件小事提出來,強調一句,好像沒有什麼必要。衣服溼了,確確實實是沒有什麼可惜的,陶淵明這麼一個豁達的人,按理不應該去說它。但“衣沾”並不只是說衣服被打溼而已,而是一個象徵。從前做官,雖然不舒服,總有一份俸祿,可以養家活口,沽酒買醉。辭官隱居,生活自然艱難得多,田間勞動,又不是他這麼一個讀書人所能輕易勝任的,而且這種境況還將持續下去。高蹈避世,說起來容易,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淵明自己,也是內心中“貧富長交戰”的。只是詩人不願說得太遠、太露,以致破壞整首詩的氣氛,只就眼前小事,輕輕點上一筆。

“但使願無違”是全詩的歸結和主旨。“願”,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堅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誠的態度、自然的方式,完成這一短暫的生命。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艱難,與此相比,都變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確做到了“願無違”,也是頗值得自我欣賞的。

用淺易的文字,平緩的語調,表現深刻的思想,是陶淵明的特長。即使讀者並不知道詩中運用了什麼典故,單是詩中的情調、氣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傳送到讀者的內心深處。

詩人躬耕田畝,把勞動寫得富有詩意。“種豆南山下”,多麼平淡的口語;“帶月荷鋤歸”,多麼美的畫面。語言平淡而意境醇美,這就是陶詩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