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說課稿彙總5篇

【精選】說課稿彙總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精選】說課稿彙總5篇

【精選】說課稿彙總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教育家到一所小學做了一次成功的實驗。而這個成功的實驗卻讓教育家十分激動。這篇文章語言通俗易懂,故事有趣,不僅貼近小學生的生活,還給學生以啓迪。

全文可分爲三部分:

實驗的準備(第1-3自然段)講一位教育家到一所小學校請三個學生做遊戲。

實驗的過程(第4-6自然段)講三個學生做遊戲的經過。

成功的原因(第7-11自然段)講教育家弄清了實驗成功的原因後,感到十分激動。

二、說設計理念

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爲主線,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合適的、喜歡的方式閱讀,引導學生在“嘗試自學、引導自悟、訓練自能”(我校縣級教研課題)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⒉ 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三、說教學思路

⒈以教師講故事和學生分組做實驗導入,感受實驗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明確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初步體驗團結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爲突破難點作好鋪墊。

⒉本文內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讀自悟是本課教學所體現的主要特點。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內容。

⒊通過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做(遊戲)、演(分角色朗讀及表演課文內容)突破本課重、難點。

四、說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對了解遊戲的經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如;1、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女孩在說這句話時是不假思索的。就是不用思考,用不着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脫口而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根本沒有做過多的考慮,首先想到的是讓別人先脫險,表現了女孩關心別人、捨身爲人的崇高品質。

2、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着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教育家的話一方面說明了以前的多次實驗爲什麼沒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這次實驗的成功讓教育家十分激動,也是對女孩無私精神的讚揚。

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實驗“成功”的真正含義,使學生從中受到啓發和教育。

五、說教學方法

(1)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讓學生運用本單元講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理解重點詞,多讀多想,理解課文內容。

(2) 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團隊精神。

(3)繼續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課前預習的習慣(包括熟練地使用工具書查找有關資料)。

(4)課前和課上反覆讀書,通過讀書理解課文。

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小學美術第六冊的第一課《森林之王》這是一堂造型表現課。接下來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方面對這節課進行說課。

在上課之前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大森林裏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在神祕的大森林裏組成了自己的王國,由於學生在學齡前就聽過許多關於動物的故事、看過動畫,對所謂森林王國並不陌生。本課設計從學生愛用擬人的方式來看待和描畫動物的心理特點出發,安排了二個與森林王國相關的活動:

1、推選森林之王,

2、表現森林之王。

如何抓住動物們的基本形象特徵,大膽誇張其生理特點,表現自己認定的森林之王是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不過分拘泥於原形,大膽縱情勾畫獸中之王或威風凜凜的鬃毛,或鋒利的爪牙,或龐大的體形等,通過觀察、記憶、想象,把動物的基本特徵、動態以及神態捕捉到,並通過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表現出來。教材中提供的示範畫大膽地刻畫了獸中王發怒的表情和靜坐、捕食的動態,生動地表現出獸中王的威猛與震懾力,能爲學生創作起到啓發和示意作用。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不同動物的生理特徵。

2、過程目標:讓學生養成大膽創作的作風。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加強學生的記憶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標:發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由於三年級學生正處於意向期向寫實期過度階段,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因此根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重難點:

重點:抓住動物的基本特徵,進行創作。

難點:大膽誇張動物的生理特點,表現自己認定的森林之王。

常言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好的教學方法對較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有:多媒體演示法、激勵表揚法、直觀演示法、情境教學法、引導啓發法。採用的學法有:觀察比較法、小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實踐訓練法等。

通常來說良好的教學設想對實現教學實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課我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學生實踐訓練爲主線”這一原則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題

1、“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和強烈的求知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一開始多媒體播放森林裏的各種聲音,如:鳥叫、獅子吼等引題。

此時我請學生閉上眼睛,細細傾聽,猜猜這些聲音來自哪裏,都是誰的?

學生就會自然回答:有鳥叫,還有獅子的叫聲,應該是森林裏的聲音。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讓學生閉眼傾聽、猜,創設一種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發揮想象,真正達到“課伊始,趣亦生” 的效果,學生的學習慾望大大被激發,此時,我及時揭示並板書課題《森林王國》,很自然地引進了第二個教學環節深入探究。

1、、當今最成功的美術教學就是以人文文化課程體系構成爲框架,全面滲透與融合學科知識,讓兒童在自己的探究學習中,在人文文化的潤澤中自己掌握學科技能,因此在揭示課題後,我組織學生研究動物的特徵,這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

在這神祕的森林裏,今天要開展一場選王活動,通過了層層篩選產生了六名候選人。(課件出示候選人的圖影)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分別是誰嗎?學生就會踊躍回答,這時我接着問:那你們認爲誰

最有資格當大王呢、。爲什麼?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會說大象、獅子等等,這時候我就隨機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外貿特徵捕食時的兇猛形象,這時爲了加深學生對動物形象的認識,我導入一段視頻,讓學生真實感受這些動物在自然界中的各種姿態並總結出這些動物的基本特徵。

此時我會整理學生的觀察交流所得相機板書:(板書內容)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的觀察和感受,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並通過圖片的展示,觀察研究動物的特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接着我組織一場模仿秀,讓學生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動物的習性和動態。如:我讓學生學學獅子吼叫,用身體學學蛇爬行且扭動的樣子,討論其捕食特點,用手來代替象鼻做大象的動作,分析大象的特徵;還讓學生學學老虎張牙舞爪的樣子,瞭解感受老虎的外形特徵及捕食的兇猛。

這個環節設計的意圖是通過學生的肢體動作表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和表現能力。緊接着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除了這幾位動物外,你們認爲還有那些動物也有資格當王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隨機出示一些動物的圖片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延伸的意圖是通過對其它動物的欣賞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本環節注重學生積極的參與,着重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最基本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樹立審美觀念。

一場惟妙惟肖的表演之後,學生們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我順勢引導學生進入第三環節:作業的設計及欣賞,首先我出示作業要求:畫一畫或剪一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你心目中的森林之王。

學生作業在課堂中佔主要的課時分量,這一環節以學生動手爲主,我及時啓發學生作業要有自己的創意和特點,在學生創作的時候我以板書的方式張貼獅子、老虎的繪畫形象,以期給學生的創作起到一點示範作用,然後我邊巡視邊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本節課作業設計的意圖是根據學生在前兩個環節中已感知大量的材料,又急於繪畫的心理,我因勢利導地組織他們進行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爲了給學生創設氛圍,我在寫生創作的過程中播放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自由發揮。

在學大膽縱情的勾畫了自己心目中的森林之王,基本完成創作任務之後我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評議反饋,享受成果環節。這個環節我首先設計了自評和互評:

自評:讓學生來說說對自己作品的特點和創作時的感受。

互評:請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哪張畫?爲什麼?

然後老師以鼓勵表揚的方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通過評議環節分享創作的喜悅,體會生活的美,同時也培養學生審美鑑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最後我和學生一起分享創作的喜悅,並對本節課進行總結:藝術來源於生活,也美化了生活,生活是如此美好。讓我們用雙手錶現美的生活吧!

六:關於板書設計,在我闡述的過程中我已相機展示在黑板上。(手指黑板)這樣的板書設計在概括學習內容的同時也能爲學生的創作提供很好的範例。

以上就是我這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還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體現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羣,看望星星的喜悅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於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的現象。

三、說教法

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

四、說教學流程

1、出示謎語,激發興趣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VCD,播放謎語,讓學生猜一猜,從而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培養了他們認真聽的習慣,並能一邊聽一邊想。

2、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想象是通往創新的橋樑。所以我在教學中首先是以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爲宗旨,從學生的心理、思維、興趣出發,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給學生以強烈地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近發展區。

(1)圖畫展示,創設情景。

(教師出示圖畫並用語言描述)小朋友,看這晴朗的夜晚,閃爍的星星,要是月亮掛在藍天上,那該多美呀!(教師出示圓月),有時候月亮是這樣的,(出示新月)月亮有時候又是這樣的?

教師趁機提問:

A 這是什麼樣兒的月亮?詩人把它說成什麼?彎彎的月兒像什麼?

B 課文中小朋友看彎彎的月亮爲什麼覺得像小船?

C 你看着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上去呢?

由淺入深的提問,既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順序,又體現了教學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要素,使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帶着強烈地求知慾去感知和領悟課文中月亮與船這兩個意象的聯繫。特別是對“彎彎的月兒像什麼?”這一問題的回答,學生的發言充滿了新意,充滿了童趣。

(2)綜合運用圖畫、語言、音樂,再創情境。

(教師描述)如果現在是夜晚,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擡頭看天空,藍天上有星星,有月亮。這彎彎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播放VCD中的背景音樂)現在請大家聽着音樂輕輕擺,慢慢地閉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飛上藍天了?(此時學生會情不自禁說自己已經飛上藍天,已經坐在月亮上了。)

當學生睜開眼睛,(師播放課件)哈,小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飛上天了,已經坐在小船裏了,讓我們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播放VCD兒童歌曲《小小的船》),伴隨着歌聲的響起,學生就會進入美妙的境界。

教師隨即出示句式:我看見了____。引導學生說出:宇宙飛船上天,航天飛機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藍藍的天”進行說話訓練。例如藍藍的天上有什麼?我在藍藍的天上幹什麼?

不難看出,在理解重點句子時,根據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學生往往爲此而興奮不已,學生情緒爲之高漲,進入一個高潮。此舉極大地豐富了課文內容,學生的學就樂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讀訓練。

學生在朗讀同時也在接受美的薰陶。在教學中,我始終重視讓“趣”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讀、想想、說說中感受美,培養想象力並進行朗讀訓練。

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範讀指導。於是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的“課文朗讀”,聲情並茂的範讀,屏幕上美麗的夜空圖,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接着進行引讀激情。在這裏引讀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採用邏輯引讀。

(1)彎彎的月兒像什麼?

(2)小小的船兒怎麼樣?

(3)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什麼?

針對小朋友好勝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賽讀奪星”這一小環節,使教學再進入一個小高潮。

比賽的規則是:感情朗讀要把閉着眼睛的小朋友彷彿帶上藍天。再通過個別、小組、大組賽讀,激發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慾望。

此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即興演讀。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並受到感染。這樣學生就不只囿於“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困境,而且也達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具體做法是:a.自由演讀

b.個別演讀c.全體演讀。

自由演讀,按學生的個性差異,內化的程度不一而進行。在自由演讀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聯想,運用外顯的,自身喜歡、掌握的形體動作,來更好地表現並體會到詩的意境。在自由演讀的基礎上,再請個別學生上臺演讀,通過評比,感情是否投入,動作是否和諧,從而讓其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較深的印象。最後全班學生一起模仿演讀較優秀的學生,邊讀邊演,這時學生會置身於那詩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體演讀時,作爲教師的我也成爲其中一分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4、創作想像畫

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着眼,從發展學生擴散思維出發,我採用此環節。

作畫內容是二十年後,我在太空旅遊。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畫描繪出來。

作畫時,我用上音樂瀉染氣氛,此時學生會進入未來世界,幻想着遨遊藍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二十一世紀的太空美景。

在上課時,我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使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五、談體會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以新課標精神作指導,運用多媒體VCD教學手段,創設多種情境,寓教於樂,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閱讀想象的同時,拿起彩筆,把自己在閱讀中想到的畫出來,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給課堂帶來的便利。它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多媒體作爲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走進課堂,是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的好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合理地運用這一重要手段,給語文教學和其他所有學科的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說課稿 篇4

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說課的課題是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教材中的;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課時既是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自然延續,又是後面;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實際情境,使學生理解有理;

2、方法與過程目標:讓學生經歷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

2.8. 有理數的乘法(第一課時)

各位專家,各位同仁 :

大家好!

我說課的課題是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教材中的第二章第8節"有理數的乘法".第一課時。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談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時既是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自然延續,又是後面學習有理數除法、乘方運算的基礎,還是今後學習代數式運算﹑方程﹑函數等內容的必要知識儲備。因此本節課的學習有着承上啓下﹑鋪路架橋的作用。學好這部分內容,對於學生理解"類比和化歸"這些重要數學思想,應用"不完全歸納法",發展學生數學探究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都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實際情境,使學生理解有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乘法法則,並運用法則解決實際問題。

2、方法與過程目標:讓學生經歷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觀察、猜想、歸納、驗證、運算的能力,讓學生領會類比、數學建模,以及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理,鍛鍊學生的思維意志品質,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三)教學重、難點及成因分析

教學重點定爲:掌握有理數的乘法法則,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法運算。

教學難點定爲:有理數的乘法法則的探索和對法則的理解。

爲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學的關鍵是運用猜想驗證的方式,利用水位變化的直觀性,幫助學生掌握有理數乘法運算法則。

二、教法、學法分析

(一)、學情分析

1、學生在小學已經明確正數乘法的意義和正數之間、正數與零之間的乘法運算法則。

2、通過對有理數加法運算的學習,學生對負數參與運算有了一定的認識,已經明確計算時要先確定和的符號,再確定和的絕對值的基本方法。

(二)、教法分析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以上理念,結合本節課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引導——探究法"組織教學。

(三)、學法指導

本節課我鼓勵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發生、發展、發現的全過程,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教學過程分析

我根據數學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的基本理念,將本節課的基調定爲對於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我考慮了兩種方式:

1.直接提出問題:你能給出下列各式的結果嗎?

(1)2×3=____;(2)(-2)×(-3)=____;(3)2×(-3)=____;(4)0×(-4)=____. 這種引入由學生所熟悉的正數乘法運算引入未知的負數參與的乘法運算,能做好中學與小學知識的銜接,激起學生認知上的衝突。但它較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

2、通過演示實際生活中甲,乙兩水庫的水位上升或下降的情景,得到乘法算式,以次引入課題。這種引入符合七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的認知特點,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複習乘法意義的同時,也爲後面利用水位變化研究課題打下基礎。因此我選擇第二種方式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歸納結論

根據學生思維活躍,善於交流的特點,本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原則,我設計了:出示問題,建立模型;獨立思考,探索規律; 歸納總結,得出法則 這樣三個層次,來逐步展開對課題的探究。以便更好的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減輕學生對法則的理解難度。

1.出示問題 ,建立模型

問題1. 議一議

(-3)×4= -12

(-3)×3=

(-3)×2=

(-3)×1=

在出示問題,建立模型這一環節,先提出問題1. 議一議,我要求學生按6人一組,進行探究活動,在充分合作並取得一致意見的基礎上,然後由學生主動進行展示。學生可能會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回答。1.把乘法轉化成加法(鏈接);2.利用乙水庫水位的變化來說明。點評時,教師通過動畫演示驗證學生結論的正確性。

問題2:①你知道(-3)×0的結果嗎?

②如何用水位的變化來解釋(-3)×0= 0 ?

通過演示,學生很容易就能看出當時間沒有變化時,水位不會發生變化。

問題3.認真觀察上述5個算式,其中包含什麼規律?

此處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學生要得到答案,比較困難。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1.觀察算式的左邊,找出變化的因數和不變的因數;2.觀察算式的右邊,找出積的變化規律;3.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之後,將兩邊的變化規律總結成一個結論。即: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每次減小1.算式右邊的積每次增加-3.

上述三個問題的解決,滲透了高效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自我展示,達到理解知識、培養能力、張揚個性的效果。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己發現規律,也能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爲解決下面的問題4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獨立思考,探索規律

問題4.猜一猜

(-3)×(-1)=

(-3)×(-2)=

(-3)×(-3)=

(-3)×(-4)=

由於有了上面的鋪墊,學生很容易猜出這4個算式的結果,但是爲什麼是這四個結果,學生卻並不明白,爲突破這一關鍵點,我給出了教科書上的一個規定: 水位上升爲正,水位下降爲負 ; 爲區分時間,我們規定:"現在前"爲負,"現在後"爲正 .根據上述規定,我先讓學生說一說這4個算式的實際意義,如(-3)×(-1)表示乙水庫一天前的水位等。接着讓學生看動畫演示,然後再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爭辯討論中弄清楚此時各種情況下水位的總變化量,最後達成共識。

這樣做的目的爲了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感受數學結論的合理性。

問題5.你能猜出 3×(-2)的結果,並解釋理由嗎?

通過與第四個問題進行類比,學生很容易得出此題答案。這裏補充正數與負數相乘,是爲後面學生歸納有理數的乘法法則打下伏筆。

本環節我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文字的敘述和算式的有機結合,使得乘法結果的得出自然合理,更有助於一般結論的歸納。課件動畫效果可以使情境更生動,有助於學生思考問題得出結論,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

接着我引導學生進入第三步:歸納總結,得出法則。

3、歸納總結,得出法則

完成問題6後,學生對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已經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於是我提出了問題7:

由於學生對負數的意義理解不深,()計算時很容易算對絕對值的乘積而忽視了符號問題,或者,注意了符號而又忘記了把絕對值相乘,於是我設置了做一做及問題8,讓學生清楚運算時的幾個步驟。並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有理數相乘,先確定積的符號,再決定積的絕對值。

通過層層設置的問題,我引導學生討論發現,歸納結論。這些環節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探究能力,鍛鍊了學生概括表述能力。在探究歸納的過程中,也滲透了類比和分類討論、從特殊到一般、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

(三)知識運用,加深理解

1、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在這一環節,爲了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度,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併爲多個有理數的乘法及乘除法混合運算奠基,在選題時,例1安排了分數、小數、帶分數及整數參與運算。在(2)中設計了整數與小數相乘、(4)設計了小數與帶分數相乘,(5)設計了有理數的連乘,在學生解題的基礎上,都分別總結了兩種計算方法;並由學生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當因數是小數時,一般可化爲分數再相乘;當因數是帶分數時,一般要化爲假分數再相乘,有理數的連乘

可以兩兩相乘,也可以先確定積的符號,再確定積的絕對值。同時通過(1)的計算要讓學生明白: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

2、運用法則解決實際問題

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法則只是計算工具,更主要的還是運用它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我設計了例2,這個問題的解決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因此我打算讓學生上黑板演板。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

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數學理念,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兩個例題的解決採取了師生互動方式,評價採取生生評價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習慣。

(四)變式訓練,拓展思維。

通過變式訓練,可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使學生的學習鞏固過程成爲再深化、再創造的過程。開放性的試題,讓不同學生的思維潛能得到展示,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

(五)回顧反思,感悟提升。

在課堂臨近尾聲時,我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比較清晰的輪廓體系,也讓學生形成善於反思、總結的學習習慣。

(六)佈置作業,延伸知識。

數學課程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設計了A、B兩組作業:

分層設置作業,兼顧了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開放性的作業,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鍛鍊了學生的思維意志品質,同時也讓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使他們學會時刻"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

四、教學反思

最後,對這節課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觀察爲起點,以問題爲主線,以能力培養爲核心的宗旨;遵照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採用誘思探究教學法,通過課件和師生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創設、引導、滲透、歸納等活動隨時蒐集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調節,查漏補缺,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趵突泉》是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的一篇選學課文。作者老舍用濃墨重彩介紹了趵突泉的美與趣,讀了讓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全文以“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一半的美”爲文眼,向讀者展現了趵突泉泉水清鮮而純潔,大泉晝夜翻滾、生生不息,;小泉活潑可愛、善變有趣的動人畫面。文中單單一個“冒”字就值得我們反覆品讀、欣賞;值得推敲直至存入腦海,所以,我在本堂上主抓這個“冒”字來教學,讓學生體會趵突泉獨一無二的特點—冒。

老舍是位語言大師,他用生動、純熟、富有表現力的筆觸把晝夜冒涌的泉水展現在讀者面前。教學這篇課文,就要從詞中品句,句中品文,文中品法,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來感受句子的意思,進而深刻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根據四年級學生,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礎,但對文字所蘊含的內在實質的把握還是較浮於淺層。因此要讓學生憑藉語言文字展開豐富的聯想,來理解文中所描繪的趵突泉的特點以及感受它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我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在讀書的時候邊讀邊想,學習作者由表及裏觀察景物特點的方法。

3、抓住重點句子,感悟大泉和小泉的特點,體會語言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靈活運用多種教法的優化組合:運用啓發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點撥;運用自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了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爲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我們經常說閱讀是個性化認知的過程。學生運用所學的閱讀文章的方法,主動理解語言文字所描繪的事物,揣摩感情,達到對課文深層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形成自主學習、構建新知識的過程、方法和習慣,這是我們所追求的。

本課的教學設計依據"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而定。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始終處於思考的狀態爲指導思想,教學環節如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遊玩呢?

2、你們去的地方真多,今天我們一起去濟南的趵突泉遊覽一番。

3、揭示課題(板書),簡介趵突泉。

一、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

2、課文講了趵突泉哪兩個方面?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說體會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作者還沒有來到趵突泉,就已經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

2、泉水有什麼特點呢?你是怎麼理解這個特點的?

3、“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失去一半的美”這句話怎麼理解?說說體會。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遊覽趵突泉,看看它到底是怎麼美。

2、自由讀。

3、作者筆下的大泉是怎樣的景象?有什麼特點?

4、作者一邊描繪大泉,一邊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聯繫課文內容,說說翻滾的大泉給作者和我們什麼感受。

5、如果說平時的趵突泉那麼“翻滾”“好像永遠不知疲倦”,那麼冬天的趵突泉怎樣呢?自由朗讀,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6、小結:這一段描寫趵突泉的美麗景色,突出了大泉“晝夜不息”地“翻滾”的自然的偉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祕感,使我們和作者一樣感受了自然的震撼,讓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完了大泉,我們再一起去看看小泉,它們又有什麼不同呢?師讀。

2、文章通過什麼來表現小泉的有趣?(點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3、啓發大家想象,水泡還會有什麼樣子?

4、寫話訓練

5、有感情地讀。

三、總結

學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雖然在預設時考慮周全,但在實施過程中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一堂課下來,靜心思索,感覺課堂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

其一,借班上課,對學情不夠了解,沒有很好激發學生的熱情;也沒有恰當處理好動態生成的教學資源……這都是我以後向各位老師學習、思考探索的問題。

其二,課堂的調控還很缺乏,對於學生的精彩回答沒有很好地引導,使課少了亮點。

其三,教師的評價很貧乏也不夠及時。在課上,我有點吝嗇,對於學生精彩的評價,沒有給予很好的點評。

其四,教師在整堂課中話還是太多,使學生沒有發揮出全部的實力。應該壓縮老師講解的時間,留下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心讀書,在書上讀劃批註,留下思考的痕跡。

其五,在本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課文讀得還蠻多的,但讀的方式還不夠多。

感謝大家耐心地聽完了我的課,敬請大家對我的課堂教學提出寶貴的批評和建議,好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