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科學活動方案集合15篇

科學活動方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爲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方案集合15篇

科學活動方案1

一、活動的名稱

《插花開放期科學延長法的實踐探究》。

二、活動的背景(需求分析)

目前,初中包括勞技在內的課程中所謂“理論聯繫實際”的內容很多都只是“紙上談兵”,即使是在實驗室做的實驗,其研究性仍較弱,僅停留在“能按照實驗步驟‘照方抓藥’完成實驗”的層次。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雖然有些學校充分開發和利用理化生實驗室和音體美專用教室,也只能滿足部分學生進行一些簡單探究活動的需要。近年來,多媒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在教學中的利用,確實能使學生形象地看到難以觀察到的動態現象,但這不能代替學生在親手實踐過程中去領悟、理解知識。如此下去,導致學生對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人文現象等不會用課本中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釋,觀察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就更無從談起了。

當代青少年已不再滿足於書本中所獲得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在時間上也有能力接受課堂以外的科技教育,同時,他們對課外科技教育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他們需要促進興趣特長的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進一步養成,個性的進一步張揚,他們需要接受到個性化的,同時又是專業化的、系統的、高效的教育,尤其需要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教學過程是一種學習認知過程,教學活動應符合人的心理認知發展規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本科技教育活動方案提出由教師指導學生開展以“調查、實踐、創新”爲主題的插花開放期科學延長法的實踐探究活動,首先通過專家訪談、網絡查找等途徑收集整理有關資料,然後分組開展酌燒熱泡花枝、水中加入洗潔精、水中加入維生素C、將鮮花放在冷藏庫中等科學實驗,最後對記錄的數據進行歸納分析,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插花開放期科學延長法。本科技教育活動實現由單純性技能操練向以培養探究能力爲重點的轉變。注重知識學習與活動實踐相結合,注重學習過程的科學探究,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學生是教育和學習的中心,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勇於創造,在擴大知識面、開發創造力的同時,培養觀察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設計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輔導老師在指導過程中注意學生的個別化發展,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興趣愛好獲得滿足、個人潛能得到開發。

三、活動的目標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插花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客廳、臥室等人們休閒的地方插花已是屢見不鮮,醫院裏的病牀前更是少不了擺一束插花,爲的都是美化環境,增添生機。但是,幾乎所有的鮮花插入花瓶後都不如長在枝頭豔麗或保持較長的開放期,讓鮮花保持較長的開放期和開放得鮮豔、美麗,就成了插花者的一大追求。本活動的目標是:

1.瞭解插花保鮮的原理;

2.調查保持插花較長開放期的可能因素;

3.研究延長插花較長開放期科學有效的方法。

四、活動所涉及的對象、人數

對象:七、八年級學生

人數:八個班332人。

五、活動的主體部分

(一)活動主要內容:

1.花枝酌燒熱燙使插花開放期延長實踐。

準備12枝開放得差不多的月季花和四個簡易花瓶,將第4、5、6、7、8、9枝月季花的.末端用塑料紙包好,第4、5、6枝在80攝氏度熱水中浸燙2—3分鐘,第7、8、9枝在沸水中浸十分鐘,將第10、11、12枝月季花的末端在燭火焰上燒焦,然後將作過同樣處理的3枝花插入同一只盛有蒸餾水的簡易花瓶中浸養,觀察各枝月季花的保鮮時間,要求小組成員每天仔細觀察,並作記錄。

2.洗潔精浸養插花使開放期延長實踐。

準備21枝開放得差不多的月季花和七個簡易花瓶。先在7個簡易花瓶中分別放入清水和1%、2%、3%、4%、5%、6%的洗潔精溶液,把開放得差不多的21枝月季花枝下端2釐米處用利刀45度斜切後,每瓶插入3枝,深度3至5釐米爲宜,要求小組成員每天觀察月季花開放情況,若有新的發現,叫全組成員一起觀察,並作記錄。觀察記錄直至所有花瓣出現捲曲。

3.維生素C補充營養使插花開放期延長實踐。

先買一瓶維生素C,爲了使教室裏美麗一些,可到花店裏購買一些含

苞欲放的康乃馨。

材料準備齊全後,在5個簡易花瓶裏倒入100克水,然後在第2、3、4、5瓶水中分別放入1、2、3、4顆維生素C,接着分別在5個簡易花瓶裏每瓶插入3枝含苞欲放的康乃馨。要求每位成員每天注意觀察康乃馨的開放情況,並作詳細記錄。

4.冷庫冷藏使插花開放期延長實踐。

爲了讓小組成員在中午休息時間能觀察鮮花開放情況,可與離學校較近的同學家長聯繫,說明希望能在他(她)家裏做一個實踐的想法,經得同學家長同意後,準備一些康乃馨和泡沫板。實踐如下:

(1)在房屋一角用泡沫板,做個密閉的小冷庫,以能把冰箱(或冰櫃)放進去,同時能把需存放的康乃馨放進去,並留了一定操作空間。

(2)在小冷庫裏掛一個溫度計和一個溼度計,把冰箱門全打開,把冰箱後面壓縮機部份放到冷庫外面,調溫度爲1--4度,同時在不同位置放一些存有高錳酸鉀的容器。

(3)在冷藏庫裏邊和外邊各放一盆開放得差不多的康乃馨。

要求該同學每天多留意康乃馨開放情況,如果有明顯變化,小組成員一起去觀察,這次實踐記錄工作也由該同學完成。

(二)難點、重點、創新點:

1.難點:

(1)硬件條件的準備:

學校主管領導要協調好各部門的關係,使一般用於教學的設備如理化生實驗室()可以用於課外科技活動;學校對科技活動有一定的經費投入。

(2)軟件條件的準備:

教師的組織、輔導能力對該方案的實施效果起決定性作用。教師必須樹立起“尊重學生主體性、激發其創造性、開發其潛能、利於其生存與發展”的新的教育觀念,採用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加強師生互動,培養學生運用多種類型的知識進行創造,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會科學思想、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

勝任此工作的輔導教師要有一定的宣傳鼓動能力,或本身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將此活動通告全校後,纔會吸引大量的學生積極報名參加。

該活動沒有現成的材料可參考,需要教師在輔導學生過程中勤於動筆,記錄活動中的點滴收穫,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輔導水平,繼而發展爲校本課程。

2.重點:

學生個人或自願結合的小組自主選擇一個影響插花開放期的因素多次進行科學實驗。

3.創新點:

(1)這是一個適用範圍廣(七、八年級全體學生都能參加)、科技含量高但成本不高的普及型項目。

(2)用實物進行實踐操作,直觀性強,七、八年級學生都能理解插花開放期科學延長的原理,感性認識很容易就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培養學生理解力的良好途徑。

(3)參加活動的學生的探究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科學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玩具與自身肢體的轉動,體驗“轉”給我們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2、通過動手操作,使幼兒知道物體的轉動需要一種力,獲得物體轉動的經驗。

3、通過交流與分享,瞭解物體的轉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發展幼兒的擴散思維和對科學現象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單簧管波爾卡》磁帶;

2、各種會轉的玩具若干;

3、操作材料:呼啦圈、傘、圓紙片、硬幣、橡皮蓋、簍子、筷子、牙籤等

4、生活中轉動物體的錄像短片。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操作各種會轉的玩具,體驗玩具會轉的特點。

⑴幼兒動手操作各種會轉的玩具。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玩具,小朋友想玩嗎?看看你會發現什麼?

⑵交流分享玩具會轉的特點。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剛纔玩的什麼玩具?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啓發幼兒邊說邊演示)你發現了什麼?

⑶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們都發現了,這麼多玩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會轉)

2、幼兒深入探索,瞭解物體的轉動需要一種力,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師:老師這裏有好多材料也想轉起來,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教師介紹材料)

⑴幼兒探索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⑵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成功辦法。

師:請小朋友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辦法?(教師引導幼兒用描述性的語言來交流,並引導他們發現力的`作用)

⑶教師總結:物體的轉動需要一種力。

3、幼兒嘗試讓身體各部分轉動,在音樂聲中體驗自身轉動的快樂。

師:請小朋友找一找我們的身體上有哪裏會轉嗎?

⑴幼兒自由嘗試尋找並身體的各部分轉動,並交流分享。

⑵在《單簧管波爾卡》的音樂聲中跳旋轉操,體驗自身轉動的快樂。

⑶交流小結:剛纔我們身體轉動起來了,我們好舒服好快樂,原來轉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靈活、更健康呢!

4、幼兒尋找生活中會轉的物體,觀看轉動物體的錄像,討論“轉”對人們生活的意義。

⑴提出問題啓發幼兒思考:我們的是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會轉,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健康和快樂,還能爲人們的生活服務呢?平時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會轉?有什麼用?

⑵幼兒討論交流生活中哪些東西會轉?有何用處?

⑶教師放錄像:讓幼兒更多的瞭解物體的轉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一些利用轉製造的科技產品。

⑷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會轉的東西,它們都在爲我們人類服務。小朋友用自己的亮眼睛去找到它們,明天再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科學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葉子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構成。

2.在實驗中發現樹葉裏的祕密(葉綠素),瞭解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活動準備

1.課件:樹葉圖片

2.ppt課件:落葉樹 常綠樹

3.木棍、一次性紙杯。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觀察圖片:各種葉子

教師:請小朋友說一說,這些葉子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呢?

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葉子呢?

2.小結:原來我們發現葉子的有黃色、綠色、紅色很多的顏色,形狀也是各不相同的。

二、認識樹葉的結構

1.教師:那麼樹葉除了形狀和顏色不同之外,還有哪些祕密呢?

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樹葉,請你們每人選一片樹葉,看一看,摸一摸,找找樹葉上面有些什麼?

(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提問:你發現樹葉上有什麼?

(請幼兒拿着樹葉講講。)

教師:樹葉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組成。

3.請小朋友找一找你的樹葉上的葉柄、葉脈、葉肉在哪裏?

三、探索樹葉裏面的祕密

1.教師:我們發現樹葉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組成的,那你們來猜猜看,樹葉裏面會有些什麼呢?

小實驗:準備兩種顏色的樹葉(黃、綠)請幼兒將兩種顏色的樹葉分別放在一次性杯子裏搗碎,

看看會有什麼不用的變化?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2.教師小結:綠色的葉子有綠色的水分,黃色的葉子沒有水分也沒有顏色。

綠色的'葉子裏面綠色的汁叫葉綠素。這個葉綠素能夠製造氧氣,有了它我們小朋友就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

四、介紹常綠樹和落葉樹

1.提出疑問

黃色的葉子爲什麼沒有水也沒有顏色了呢?

2.教師:因爲這種黃色的樹葉葉子很薄,裏面不能吸收很多的水分,

到了秋天被風一吹就從樹上掉下來了,所以我們叫它落葉樹;

而綠色的葉子比較厚,還有一層油膜,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

所以它能牢牢的長在樹上,這種樹我們就叫它常綠樹了。

3.課件:落葉樹 常綠樹

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哪些是落葉樹,哪些是常綠樹。

科學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活動材料: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釐米,長25釐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裏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並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並知道它們的.名稱。讓幼兒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爲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並說出理由。

三、幼兒實驗,記錄結果。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實驗要求。

2、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討論實驗中的發現。

3、幼兒根據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經驗。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實驗,瞭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爲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實驗。

2、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

科學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0,感知數字10的實際意義,理解數字和數量之間的關係。

2、學習不受物體的大小、顏色、排列方式的干擾,按10以內數量的多少將物體分類。

活動準備:

1、貼有7―10的數字卡片一套,點心包裝袋若干。

2、不知點心屋的場景,設置四格貨架。

3、材料袋:四種點心的卡片。

4、活動材料《數學》

活動過程:

一、說點心

讓小朋友說說在幼兒園都吃了那些點心?

二、數點心

1、師:吃點心時間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點心。

教師逐條出示畫有點心的卡片,請幼兒說出點心名稱並數數點數。

2、這些點心都是十個,可以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

3、出示數字10,讓幼兒知道有10個點心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4、10除了表示十個點心外,還可以表示什麼?請幼兒舉例說明十可以表示的物體。

三、選點心

1、師:今天老師也準備了很多的點心,等一下請小朋友

2、幼兒自己選點心,將各種點心按塑料杯上的數字逐一裝進杯子裏,然後互換檢查,看看裝得是否準確。

3、教師檢查並點評。

四、送點心。

1、師:點心包好了,我們再把選好的點心送到點心的貨架上。可是點心不能亂擺放,我們怎麼樣才能把點心擺整齊呀?

2、請幼兒說說擺放點心的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把相同數量的點心袋放在同一格貨架上。

4、教師將7-10的數字卡貼在四格貨架上,幼兒陸續將點心袋放在相同數字的貨架上。

5、教師和幼兒集體檢查一遍。

五、點心屋營業了。

1、師:點心擺放好了,現在我們去買點心吧。請三名小朋友當營業員,其餘幼兒當顧客,玩“點心屋”遊戲。

2、“顧客”買點心時說出“我買X個點心”,“營業員”就從相應的'貨架上取貨。

3、教師以顧客的身份引導幼兒檢查顧客的要求和營業的操作結果是否一致。

4、把自己買的點心送給客人老師,讓客人老師檢驗。

科學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實驗,觀察物體在透明容器裝水前、後的影像變化。

2、注意幼兒安全的操作,培養實驗的安全意識。

3、幼兒學習記錄物體的影像變化。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透明玻璃瓶,圖片,毛巾,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瓶子,瞭解瓶子的形狀,材料。

提問:“小朋友們看,這些都是什麼?”“你們看這些瓶子都一樣嗎?”“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注意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材料,等方面進行觀察。)“剛纔我們說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地方,那麼你們看看這些瓶子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嗎?”(注意引導幼兒說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點)

“原來這些瓶子都是玻璃做的,透明的。那我們拿瓶子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

2、引導幼兒透過空的瓶子看物體,觀察物體的變化並進行記錄。

(1)幼兒透過瓶子看周圍的物體。

提問:“你們有沒有試着用空瓶看東西?”“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個瓶子去看一看周圍的東西,看看他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不一樣?”(注意引導幼兒分批拿瓶子,以免過於擁擠)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提問:“你剛纔是怎麼看的?看到了什麼?有沒有變化?”

(3)幼兒透過瓶子看記錄表上的圖片並進行記錄。

(2)“剛纔我們看了周圍的東西,我們的記錄紙上有漂亮的圖片,你們可以找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仔細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看,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4)幼兒相互進行交流。

3.引導幼兒在瓶子裏裝上水,透過裝水的瓶子看圖片,並進行記錄。

(1)猜想:“剛纔我們用空的瓶子看東西,請你們想一想,如果在瓶子裏裝上水,看東西會有什麼變化?”

幼兒操作驗證:“剛纔小朋友們猜得都不一樣,到底誰說得對呢?讓我們來試試好嗎?裝水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注意引導幼兒分批裝水並幫助幼兒將蓋子擰緊,將瓶子和手擦乾)

(3)將觀察結果記錄在第二張記錄紙上。

(4)幼兒相互交流,教師評價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使所照成像變形。

小班常識活動:輕和響

一. 活動目標

1. 知道聲音有輕有響,並能加以簡單區分。識字:“輕”、“響”。

2. 在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裏搖晃的不同聲音。

3. 樂意參加常識探索活動,並學會在生活中主動探索。

二. 活動準備

1. 易拉罐若干(多於班級人數),半數裝有釘子或者豆類,半數裝有紙或者小木棍。

2. “響”“輕”立式字卡各兩份。

3. 錄有伴奏音樂的磁帶,錄音機。

三. 活動過程

1. 引題。教師直接出示四隻易拉罐。並對其進行一定的解釋。

2. 通過聽聽、看看來進行觀察。

①教師搖一搖裝釘子的易拉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響)請幼兒對聲音進行模仿。

② 教師搖一搖裝紙的易拉罐,提問這是什麼樣的聲音?(輕)

③ 教師展示“響”,“輕”字卡,並將兩隻易拉罐分別放在相對應的位置。

④ 教師將另外兩隻易拉罐分別搖一搖,結合幼兒的意見對其進行區分擺放。

⑤ 開易拉罐。教師引導:“這些易拉罐裏面到底裝的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看吧!”教師分別打開四個易拉罐,並把裏面裝的東西倒出來,分別在幼兒面前進行進距離的觀察。

⑥ 小結: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放在易拉罐裏面搖一搖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3. 通過親身操作進一步感知輕和響。

① 教師引導:老師這裏有這麼多的易拉罐,我一個人玩不了那麼多,我請小朋友跟我一起來玩,好嗎?

② 教師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時候不要隨便的搖,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師請小朋友們操作的時候纔可以搖。小朋友搖一搖以後,聽聽這個聲音是輕的還是響的,是響的,就站在響字寶寶旁邊,是輕的,就站在輕字寶寶一邊。

③ 幼兒操作,找到相應的字寶寶並站在旁邊。

④ 教師檢查,糾正。

4. 用易拉罐來給音樂配伴奏。

① 聽音樂一遍,區分響的一段和輕的一段。

② 幼兒和教師一起根據音樂輕響來給音樂伴奏。響的一段由拿響罐的小朋友搖,輕的一段由拿輕罐子的小朋友搖。

科學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地球上常見的幾種水,初步瞭解水源。

2、讓幼兒知道水的用處,培養幼兒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金魚缸、盛滿清水的盆。

2、圖片:河流、大海、湖泊、雪山等景。

活動過程:

每組桌上擺放一盆水。

1、出示地球儀和圖片,幼兒講講圖片上畫的是大海、湖泊、河流。

2、問:“們看到的盆裏面是什麼?魚缸裏也是水。但請小朋友想一想,這些水從哪裏來的?”“除了從自來水管裏流出來的水以外,還有什麼地方也有水?”

3、引導幼兒講講地球上常見的水。

4、這些水都有些什麼用處呢?

幼兒泛講後,師補充講解。

5、引導幼兒瞭解水的用處,養成愛惜水節約水的習慣。

6、延伸活動:

討論:“我們平時看到水龍頭沒有關緊,怎麼辦?”

“如果看到有人往河裏倒垃圾,怎麼辦?”

科學活動方案8

設計意圖:

衡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鍊,同時也挑戰一下,讓他們勇於進行嘗試。雖然這個紙芯桶的高度沒有平衡板高,但是它與孩子的接觸面積小了,孩子站在上面就需要較大的膽量,如果要保持平衡的話那就需要找到紙芯桶合適的中心點,找到合適的中心點需要孩子一定的探索,我們爲小朋友準備了3種紙芯桶,單個的,2個綁在一起的,3個綁在一起的,這3種不同規格的紙芯桶除了難度不同能給不同層次幼兒外,由於面積不同,它們的中心點也不同,讓孩子的體驗也不同,他們只有在一次次掉下來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他們應該站在哪裏是最穩的。

捕魚人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遊戲,今天玩的是第二層的遊戲。由於這個遊戲的角色關係比較複雜,所以在第一層的遊戲中我們以瞭解遊戲規則爲主,沒有讓孩子站在紙芯桶上,是站在墊子上的,因爲墊子沒有高度,和孩子腳的接觸面積比較大,孩子比較容易保持平衡和做遊戲。今天的第二層次遊戲我給每個捕魚人都放了2個大的紙芯桶,接觸面積雖然稍小了一點,但是可以分開站立,讓捕魚人在上面保持平衡,這樣的材料改變給孩子提高了難度,比較容易的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小朋友的平衡能力提高後,我們想給孩子放4個紙芯桶,讓捕魚人能在紙芯桶上走動,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和難度。

活動目標:

1、通過在紙芯桶上站站、走走的系列遊戲,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

2、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

重點:通過在紙芯桶上站站、走走的系列遊戲,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

難點:在紙芯桶上站站走走時,如何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

活動準備:

1、活動場所:大操場

2、材料:紙芯桶(單個、2個綁一起、3個綁一起)

活動設計

環節

內容

時間設置

(第一環節)

熱身運動

“小飛機”律動

2分鐘

熱身遊戲:小飛機

6分鐘

(第二環節)

分散遊戲

兩人合作玩與分享交流

7分鐘

幼兒分散自由行走

5分鐘

(第三環節)

集體遊戲

捕魚人

7分鐘

(第四環節)

放鬆運動

許多小魚遊啊遊

3分鐘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小飛機”律動。

重點觀察:幼兒跟隨老師伴隨音樂節奏活動身體各部位(主要膝蓋、踝關節),動作是否協調,能初步體驗平衡。

二、起始遊戲:飛機飛(迷迷轉)

玩法:幼兒和老師做小飛機繞障礙飛,當老師口令“降落到石頭上”時,幼兒根據口令站到相應的.紙芯桶上,並保持平衡。

重點觀察:幼兒如何使自己保持身體平衡。

三、分散遊戲:合作走小路

1、幼兒合作擺放

要求:2人合作擺放小路並在小路上走一走。

重點觀察:幼兒擺放紙芯桶的方式;幼兒能否走得穩;幼兒走小路的方式

2、幼兒自由走路:

要求:幼兒能自由走動擺在操場上的路

重點觀察:幼兒能否走的穩以及走小路的方式。

四、集體遊戲:捕魚人

玩法:一半幼兒做大魚,從捕魚人站的石頭中間游進去,捉小魚;一半幼兒做捕魚人,站在池塘邊的“石頭”上,拍擊大魚,大魚被拍擊到需到旁邊等候;小魚被捉完,即大魚獲勝,大魚全部被拍擊到,則捕魚人獲勝。

規則:大魚每次只能捉2條小魚,捕魚人站在“石頭”上拍擊大魚。

重點觀察:觀察捕魚人在礁石上是否能站穩,大魚能否靈活的從捕魚人中間穿過。

五、放鬆活動

重點觀察:幼兒能否將自己的身體放鬆並能注意擦汗。

科學活動方案9

活動對象:小學三年級學生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具使小汽車從滑梯滑落的活動,知道玩具小汽車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關。當光滑度相同時,坡度越大,滑落的速度越快;當坡度相同時,表面越粗糙,滑落的速度越慢。

2、能大膽運用語言交流,表達、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樂趣。

3、養成細緻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玩具小汽車、方形積木若干、長方形KT紙板

2、毛巾若干、紙、布、記錄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同學們,你們玩過滑滑梯嗎?滑下來是什麼感覺呢?今天我們來玩玩具小汽車滑滑梯的遊戲,請你們用積木、紙板搭成滑梯,讓玩具小汽車從上面滑落下來,試試怎樣讓玩具小汽車滑得更快。

2、學生自由操作探索玩具小汽車滑落的速度和斜坡高度的關係。

(1)教師交代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兩兩用不同數目的積木和紙板搭成滑梯,操作小汽車同時下,比較從哪個滑梯上玩具小汽車滑得更

快。然後請你們用記錄紙記錄下來。可輪換玩。

(2)學生自由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兩個玩具小汽車要同時從頂端鬆手才能比較

(3)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做完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怎樣能讓玩具小汽車滑得快?請把你的記錄紙講解一下。

教師示範小結:剛纔同學們都發現了,下面積木搭得越少,滑梯越低,玩具小汽車滑得越慢;積木越多,滑梯越高,玩具小汽車滑得就快;滑梯一樣高,滑得一樣快。

3、學生操作探索:玩具小汽車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度有關係。

(1)教師交代要求:現在我們在兩個滑梯下放一樣多的積木,讓兩個滑梯高度一樣,想一想怎樣讓玩具小汽車從相同高度的滑梯上,一個滑得快,一個滑得慢。請你們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實驗。

(2)學生操作。

注意不能用手推,大家合作。告訴大家,假如需要的'話可以使用毛巾,紙,布。

(3)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誰能告訴我,你們用了什麼方法使玩具小汽車慢下來的?爲什麼會這樣呢?

教師示範小結:原來我們的玩具小汽車滑落速度和滑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關,表面光滑的滾落下來速度就快,表面粗糙的滾落速度就慢。

4、活動總結:小汽車滑落的速度由坡度和表面光滑度共同影響。當

光滑度相同時,坡度越大,滑落的速度約快;坡度越小,滑落的速度越慢;當坡度相同時,表面越光滑,滑落的速度越快;表面越粗糙,滑落的速度越慢。

5、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同學們積極去探索的精神。

(向學生介紹斜坡防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與我們實驗有關的例子,比如冬天下雪結冰,汽車在下坡時,因地面光滑而容易出事故,如果在冰面上灑一些沙子讓地面粗糙,這樣汽車速度就會慢,就不會發生危險了。好,請你們在生活中不斷探索,發明更多的好辦法,幫助人們解決問題。

科學活動方案10

紙的吸水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比較不同的紙在水中的結果,能進行簡單地實驗記錄。

2、能發現由於紙質的不同產生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的現象,並能知道大概時間。

3、增強對實驗活動及探索事物的興趣。並運用此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皺紋紙、錫箔紙、卡紙、吹塑紙、牛皮紙、白板紙、宣紙等。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請幼兒猜想:把這些紙放到水裏,會有什麼結果?

2幼兒操作實驗。

幼兒可以選擇在水盆裏做實驗、也可以自己找容器來做實驗。

教師指導:

①指導幼兒將紙放在水裏,耐心的觀察一會數一數幾秒鐘後,紙會完全吸入水,沉到水底

②比較一下哪種紙吸水快,哪種紙吸水慢。 ③紙吸水後和沒有吸水的紙有什麼不同?④觀察一下,除了吸水以外,還有哪些現象。

3選紙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人們根據需要製造出各種吸水和不吸水的紙,請選一選合適的紙:天氣熱擦汗該選哪種紙?畫水粉畫該用哪種紙?包吃剩的食品如餅乾糖果等該用哪種紙?擦桌子用哪種紙?並說明理由。

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一些很特殊的紙,如不怕水的紙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動中我們進一步來研究。

2好玩的乒乓球活動目標:

1、瞭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會創造性地玩球。

2、發展幼兒的創造想象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體驗探索、操作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隻、玩球材料:乒乓拍、墊板、水彩筆、音樂磁帶、筷子、橡皮泥、膠水、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老師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好,我請幾個小朋友來摸一摸,如果能講出自己摸到的這個東西的`感覺來,我就送給他一個!

1.幼兒摸以後說出這東西的感覺:你摸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2.讓幼兒雙手合攏了取回,不能給別人看到。

3.猜一猜是什麼?揭曉謎底:打開看看?是個乒乓球。 4.讓每個幼兒取到球。

二、這一個小小的,輕輕的、圓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嗎?怎麼玩,請你找個空地方試試看。

三、提問:

你的乒乓球是怎麼玩的?

2.小結:因爲乒乓球有彈力,又是個圓球體,所以小朋友有的拋、有的滾、有的讓它跳,玩的真高興。那你們知道它還能怎麼玩?從哪裏知道的?

3.介紹乒乓球運動的知識:乒乓球運動是我們中國人很喜愛的一項運動,中國的乒乓球運動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們曾經連續兩屆奧運會摘得乒乓球項目的所有金牌,在剛結束的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也獲得了男雙、女雙、女單三枚金牌。

4.你認爲乒乓球還會有其他的玩法嗎?你想不想試試剛纔小朋友說到的玩法呢?

四、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觀察一下這些工具,想象一下運用工具可以怎樣來玩球,如果需要還可以取了工具去嘗試一下。但是因爲是嘗試,老師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試一下就可以了,嘗試過了,請你把你創造出來的玩法介紹給大家!

五、個別介紹、演示、教師鼓勵、並可以結合着講一講道理。六、總結:一個小小的乒乓球在我們聰明的小朋友手裏就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厲害,連老師都很佩服。

科學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目標的制定 最好以幼兒的角度提出 第一個目標 是情感態度 第二個目標是 知識經驗 第三個目標是 能力

1.樂於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

2.探索發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和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環境準備:體育區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發現現象。

1. 幼兒自由玩球.《這一環節大約2分鐘。》(老師說:孩子們你們喜歡玩乒乓球嗎?快來拿一個乒乓球去玩吧!) ( 幼兒滾球 夾球 拋球 轉球 自由玩耍,老師觀察)(老師的鼓勵語言是: 他的玩法真有趣 ,他的玩法和別人的不一樣,這種方法真好玩,你們一起玩着試試!)

2.幼兒將球放在櫃子上,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這一環節大約1分鐘》(老師說:孩子們,小球玩累拉 把它放到櫃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過程中,乒乓球會從櫃子上不停的掉下來老師趁機說:哎呀 小球站不穩,你們還是拿在手裏吧)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這一環節大約8分鐘》

1.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球站穩 ? (老師說:小球在櫃子上站不穩,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讓他趕快站穩嗎?)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講述,老師的鼓勵用語是:恩你動腦筋拉, 你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趕快動動小腦筋吧!)注意:老師切不可以肯定的口氣說:“你的方法真好 你的想法真對 等等 因爲這時老師的鼓勵用語是爲了 激發孩子們想不同的辦法 ,在孩子們的想法並未得到實踐證實時,老師不應以肯定的語氣鼓勵,否

則孩子都會模仿別人的想法不在另想別的方法了。

3. 再次提出問題:能不能想辦法就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老師說:孩子們想的方法可真多PS這裏不要說:孩子們的想法可真好 因爲他們想的方法好不好沒有經過實踐證明SO 應該說: 孩子們想的方法可真多。 可是 今天老師只爲大家準備了一張紙,你們能不能就用這一張紙讓乒乓球站穩呢?)

4. 鼓勵幼兒動腦筋.再次大膽設想,並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講述,老師的'鼓勵用語是:快動動腦筋吧,你講的真清楚,你想的和別人不一樣,還有不一樣的辦法嗎?快告訴大家吧)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這一環節大約10或14分鐘》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 .(孩子們想了這麼多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 我們趕快來動手試一試吧)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老師在巡迴輔導時,應用語言引導孩子總結自己的做法,讓孩子在製作過程中就組織好將來在交流中要表述過程的語言,老師在觀察時 要善於發現閃光點 ,在展示時 有意識的選取閃光點給大家看)比如很多孩子都是用紙做成了盒子,把球裝在了盒子裏,讓小球站穩 。 可是有的孩子 是作了一個橋,把球壓在了下面 這種做法就是一個閃光點。

四、交流。《這一環節5或7分鐘》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已經做好的孩子可以給你旁邊的小朋友看看,說說你是怎樣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師介紹一下你的方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還未完成的孩子,減少消極等待。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誰的小球已經站穩了? 快來告訴大家 說說你的好辦法)幼兒說完後,將自己的作品放在櫃子上 ,大家一起觀察小球是否站穩了。老師提問:他的方法成功了嗎? 如果小球站穩了 老師說:大家給他鼓鼓掌 祝賀你 你成功拉 你的方法可真好! 如果失敗了,老師說: 沒關係 請你再想想辦法 或者 請你再試一次 調整一下 再上來。

3.將作品陳列在櫃子上,幼兒集體欣賞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個別展示過後老師說(現在請大家都到櫃子前面來試一試,看看你的辦法成功了嗎?)

延伸活動:老師的結束語言:( 今天,大家都通過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我們遇到的困難,在區角里還有很多不同的材料 大家可以去尋找更多的讓球站穩的方法!)區角里投放紙張.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讓孩子嘗試實踐更多的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科學活動方案12

設計思路:

信是人類用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生活忠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在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中,電話、電腦就是溝通的所有手段,他們不知道 “信”是用來做什麼的?當門衛伯伯將我的一封信送到活動室時,便引起了幼兒的好奇,他們圍在我得身邊問個不停:“老師,這裏面是什麼呀?”“誰給你的呀?”“用來做什麼的?”······爲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結合主題活動“信的旅行”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有趣的信”、“好看的信封、信紙”“我是郵遞員”、“班級小郵箱”“神奇的郵票”等,旨在於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如何通過特定的方式傳遞信息,培養幼兒的'前閱讀、前書寫的能力。在一系列活動之後,結合幼兒的興趣所在又設計了“無字天書”這一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通過活動累計寫信、寄信的經驗,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熱情,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科學小實驗中培養幼兒探索的熱情。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3.在操作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木偶表演,錄音片段。郵遞員一名,小猴子數名(由大班幼兒扮演)。

2.各種實驗材料:如放大鏡、顯微鏡、水、蠟筆、水彩筆、記號筆、膠水、漿糊、打火機、蠟燭等多種材料。

3.每組一份:檸檬汁、棉花棒、白紙、自制信封、自制郵票、漿糊、毛巾。

4.科學發現角投放材料:碗、水、筷子、麪粉、碘酒、棉籤、白紙、杯子、噴壺。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美猴王送祝福。

1.師:今天老師請了一位神祕的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讓我

們用掌聲歡迎。

木偶表演:(美猴王站在雲彩上)小朋友們,你們好,俺老孫很想和你們一起玩,可師傅派我去捉妖,所以我來不了了。但是我寫了一封有趣的信給你們,這是一封無字天書,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看到我寫的祝福。再見!

2.郵遞員送信。

二.探索活動——讀“無字天書。

1.師:猴王到底寫了什麼呢,讓我看看。咦,我怎麼看不出呀?你們來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看到信的內容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2.變魔術:教師將“無字天書”變成六份,請幼兒分成六組進行探索。

3.幼兒分組探索,教師巡視,發現可取的方法。

4.幼兒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

5.教師示範:用打火機點上蠟燭,將紙在火上輕輕移動,無字天書開始現形,教師讀信的內容,幼兒欣賞。

6.小結:原來美猴王的“無字天書”要用火烤才能看到,真神奇呀!我們小朋友想不想給好朋友寫一封“無字天書”呀?那它到底是怎樣寫出來的呢?讓我們來問問美猴王吧!

 三. 實踐活動——製作無字天書。

1.打電話。

師:喂,是美猴王嗎?我們看到你的無字天書了,謝謝你的祝福。我們小朋友也想寫一封“無字天書”,你能告訴我們是用什麼寫的嗎?

錄音片段:我是用檸檬汁寫的,材料我已讓孩兒們給你們送去了,至於怎麼寫,小朋友們動動腦筋自己嘗試吧。回頭看,他們來了!

2.六隻小猴按序送上一隻托盤:檸檬汁、棉花棒、白紙,幼兒自制的信封和郵票,漿糊、毛巾。

3.幼兒製作無字天書:

師:請你先想想信要寫給誰,內容可以用字寶寶或圖畫的方式來完成。別忘了寫上收信人和寫信人的名字,裝好信封,再貼上郵票。如果是寫給班裏的好朋友,就放入班級小信箱,如果是寫給班級以外的人,就請投入綠色大信箱,由郵遞員給你們送信。

幼兒自由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4.收信,看信:

A.請班級小郵遞員將班級小信箱裏的信送到收信人的手裏。

B.收信人收到信後到老師那裏去用火烤一烤,讓字、圖出現,看看信上寫了什麼?

C.師:還有一些比較遠的信我們請郵遞員先休息一會,呆會再送出去,好嗎?

四.活動延伸:

師:今天美猴王教了我們一個本領,大家都學會了。知道用檸檬汁寫的是看不出的,一定要用火烤一烤才能看到。在我們的科學發現角里,還有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材料,也能製作出無字天書來,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

活動評析:

機靈調皮的美猴王是我班幼兒近期最崇拜的人物,它的出現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大家都想看到美猴王的祝福,都想做最聰明的孩子,於是探索的積極性便輕鬆激發,孩子們有的用蠟筆在紙上均勻的塗抹,有的拿了放大鏡仔細的瞧着,有的將紙對摺再對摺,甚至有的孩子學着孫悟空的樣子嘴裏喊着“變變變”,想讓內容自己出來······儘管沒有一個孩子能說出正確的方法,但只要幼兒充分運用了自己的已有經驗,發揮想象力,努力進行嘗試,在探索中能互相幫助,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我想這次活動就是成功的。

在本次活動中,我並不注重幼兒寫了些什麼,畫了些什麼,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了寫信、寄信的樂趣,感受到了事物變化的趣味,產生了瞭解科學,研究事物的願望。科學發現角的延伸,更使幼兒的實驗興趣得以延續,孩子們經常會在那裏流連忘返,雖然時有爭吵,但我發現爭吵的主題都是圍繞着實驗所引發的,他們互不相讓,直到試驗結果的出現纔會結束。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語言、動手操作、交往等各種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科學活動方案13

活動內容、名稱:科學《按物體的數量分類》

活動目標:

培養正確的操作習慣和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培養幼兒分析、比較、概括能力。

學習5以內按數量分類,鞏固對5以內數的認識。

依據:根據教學任務從品德、能力、知識三方面培養而確定。

重點:根據物體數量的多少,將物體分別歸類。

難點:能用語言完整講述

依據:按物體的數量分類是本節課的主要任務,但是幼兒剛升入中班完整講述能力差,在活動過程中語言表述相對更困難一些,因此做爲難點突破,使幼兒達到既會分類又會講述的效果。

教學方法:1、 觀察法

2、 情景談話法

3、 遊戲法

依據: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直接觀察和直接體驗能從中發現事物之間簡單明顯的聯繫和因果關係,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能幫助幼兒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動中教學方法綜合使用,取長補短,才能使教學效果更好,爲進一步調動幼兒觀察興趣,設置有情節的談話使活動更加生動、有趣。

另外,因爲遊戲能使幼兒獲得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學的主動,學的愉快,所以整個活動又以3個遊戲貫穿始終。

教具:圓點卡片每人一張、動物圖片每人一張、車票(分別標有數字可掛在脖子上)每人一張、數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別標有數字1-5)5個、磁帶(音樂開火車)

依據:每人一套學具,使幼兒在活動中有靜有動,動手動腦,在遊戲、操作過程中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數字卡片組織

幼兒認讀

展開:

1、 通過遊戲《找朋友》學習按物體的數量分類。

在以往教學中直接將數3個圓點對應放入數字3位置下幼兒難以理解,所以這個活動的學習部分非常關鍵。爲了使幼兒理解,設計了遊戲《找朋友》。

幼兒自己數點卡上的數量,用數自己表示,教師舉起相應的.數字,介紹---你的朋友是~

教師舉數字問:3的朋友在哪裏?幼兒舉起數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糾正錯誤,若對了送給老師。

2 、爲了鞏固聯繫這一知識設計了遊戲《送小動物回家》

介紹玩法:1號房子表示數量爲1的小動物的家,依次介紹。

個別幼兒送:提問圖片上有幾隻什麼?哪是它的家?

引導幼兒完整回答:圖片上有3只小貓,它該回好房子。

分組送,送完後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檢查的同時要求幼兒完整講述。

3 、爲了愉快的結束本次活動,設計了《開火車》遊戲。

請5名幼兒分別當號小火車。

其他幼兒拿上車票坐上相應的小火車。

扮演火車的幼兒檢查自己的乘客。

結束:放音樂開火車出教室。

科學活動方案14

活動目標:

1、 在探索中發現和了解噴泉形成的簡單原理。

2、 樂於探索,積極參與噴泉小實驗。

3、感受噴泉給生活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材料:飲料瓶、蓋子、一次性杯子、管子。(在飲料瓶身和一次性杯子上鑽好洞) 2、 噴泉的視頻和圖片。

活動過程:

一、 第一次探索,交流發現。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噴泉嗎?在哪裏見過?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噴泉遊戲。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這些材料

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的,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利用這些材料玩出噴泉。

教師:師請坐得端正的.小朋友上來操作。(請個別幼兒操作,其他幼兒觀賞)

教師:誰來說說,他是怎麼玩出噴泉的?(幼兒回答)

二、第二次探索,瞭解噴泉的形成。

發書,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仔細觀察操作示意圖。

教師:剛纔有的小朋友已經玩出了噴泉,現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示意圖,看看剛剛小朋友的玩法是不是和示意圖上的一樣,然後仔細觀察,研究一下:噴泉爲什麼會噴出水來?

教師:現在楊老師在請幾個小朋友上來按示意圖來操作一下。

三、噴泉的形成。

教師:噴泉爲什麼會噴出水來呢?

教師:原來水位的高低落差、還有水的壓都會形成噴泉。

教師:怎麼樣才能讓你的噴泉噴得更大呢?

教師小結:原來,水的壓力、水位落差,噴泉就噴得高噴得大了。

四、欣賞各種各樣的噴泉,感受噴泉的千姿百態。

教師:老師這裏有些地方的噴泉,小朋友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欣賞視頻噴泉)

教師:噴泉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美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人們都喜歡到噴泉下嬉水遊戲,非常開心。小朋友們知道嗎?噴泉還可以淨化空氣呢,在噴泉周圍的空氣特別乾淨,噴泉能把空氣中的灰塵趕走,對我們的健康有利。

科學活動方案15

一、幼兒園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概況

探究式學習,或稱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於學術研究情境。幼兒通過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發展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其特點是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

筆者在參與導師課題中,從對課題實驗老師調查中瞭解到:教師們都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合適操作材料,知道在操作活動應爲幼兒提供數量充足、安全可靠操作材料;90%教師認爲在爲幼兒提供充足材料方面存在困難,主要原因是幼兒太多,家長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師收集有關材料,收集過程緩慢;很多時候幼兒僅僅只對材料本身感興趣,但持續時間不長,操作目性不強。由此可見教師在材料收集、選擇、投放及如何引導幼兒與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方面存在困惑。然而材料提供直接影響着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過程。

(一)鑑於以上原因,該園制定了以下活動課程目標:

1.探索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材料如何引發幼兒主動探究行爲,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2.引導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材料互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

3.利用家長資源及幼兒生邊環境豐富材料,激發幼兒興趣和求知慾。

4.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幼兒科學情感及認真科學態度。

(二)爲達到以上目標,該園設計了以下課程實施方案:

1.利用多種途徑獲得材料。

(1)引導幼兒從自己生活環境裏收集材料,變廢爲寶。

(2)利用家長資源豐富材料。

(3)充分利用戶外材料。

2.有效選擇科學探究材料

(1)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材料,激發、

(2)保持幼兒探索慾望。

(3)根據幼兒需要與興趣選擇材料。

(4)把握材料所蘊含價值,準確地爲目標服務。

3.根據需要變換投放材料方式

(1)正規科學教育活動中材料投放。

(2)非正規科學教育活動中材料投放。

4、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1)引導幼兒以自己方式記錄、表達對材料感知。

(2)耐心等待,滿足幼兒與材料充分互動需要。

從該園自己制定課程方案來看,制定步驟較爲規範,但該方案制定過於籠統、範圍過於狹隘,不能夠更好彰顯其在培養幼兒科學素養方面作用。再就該園在此課程方案基礎上,其教師設計活動課教案來分析該園是否能將科學活動課作爲培養幼兒科學素養主要途徑來對在園幼兒進行教育。

筆者對該園教師活動課設計進行了擇選和比較,發現大部分教案都是《好玩球》《有趣圖形》《神器聲音》《我小手最靈巧》此類以認知以及生物或物理性瞭解常識基礎上,而對於培養幼兒形成科學價值觀和在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策略上則表現出明顯不足。

二、從該園體現出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主要問題

該幼兒園已經能夠結合《指南》以及《綱要》來制定活動方案,並能夠從“材料”入手進行科學活動課程設計,但是在制定活動方案時仍能反應出很多問題。

(一)課程結構單一,複合材料體現較少

筆者在對該園課程計劃於各教師活動設計比對上發現其教案中結構非常單一。以課爲時,一個課時一個內容,幾乎沒有太多延伸。例如在活動設計教案《我小手最靈巧》中設置活動目標爲:

1.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各種瓶子和盒子。

2.能用語言描述自己打開瓶子和盒子方法。

3.萌發探究事物興趣,並體驗成功快樂

貫穿整個課堂過程即如何打開瓶子,結構單一,對於其他材料開發不夠。雖然是以解決問題爲最終目,但是此課侷限於方法傳授單一性。因複合材料少,教師靈活性創造性缺乏,很難在此課基礎上進行橫向延伸與拓展。

(二)以知識傳授爲主,忽視科學態度培養

在該園整體探究式課程設計方案中其最主要傳授內容是以知識爲基礎常識學習,所有活動教案中包括目標與活動重點在內都主要是以知識攝入爲目。如《好玩球》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球多種玩法

2.能與同伴合作完成運球活動,增強身體協調能力

3.體驗與同伴共同玩球樂趣

活動重點:嘗試用身體控制球,探索球多種玩法。

其中沒有一點是提到怎樣辨別球類及其材質是否對幼兒有害,也未讓幼兒對玩球時間以及對球類運動對自己價值以及判斷哪種球更適合自己,在何種情況下玩球比較好,在何種情況下不應該玩(例如下雨天)等等科學對待身邊事物態度。

活動方案設置只爲粗淺讓幼兒獲取表層知識,更不觸及價值觀、人生觀構建,這樣幼兒教育勢必不會走得長遠。

(三)以培養認知爲主,對科學策略運用不夠科學

科學素養是指對人全面培養,促進人整體素質全速提升,具備科學基本常識、擁有科學人生態度以及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