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朗讀者》觀後感大綱

《朗讀者》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朗讀者》觀後感,希望能幫到你!

《朗讀者》觀後感

  《朗讀者》觀後感篇1

《朗讀者》已引來學術界的關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發文點評:“滿電視都在明星玩遊戲,央視這《朗讀者》卻別具一格,‘慢下來’用朗讀做電視,真是稀缺而有價值的電視文化。家裏人都興致勃勃地邊聽邊看邊議論。董卿團隊看來成了央視有意推出的文化品牌,節目也體現了人們對央視平臺。《朗讀者》證明着文化類節目未必‘冷’,央視文化綜藝的集結今年有新突破。”

知名演員濮存昕,一身中式大褂出場,猶如從改編自老舍名作的話劇《茶館》中走來。他朗讀的是老舍筆下《宗月大師》的節選片段。內容是關於宗月大師資助老舍上學的故事。臺詞功底深厚的濮存昕,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他透露,自己在生命中也曾遇到貴人相助。

原來,濮存昕小時候腿部殘疾,曾受到同學歧視,直到遇到一位叫榮國威的.大夫,才治好腿疾,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所以讀到老舍先生對宗月大師的感恩之情時,我也能感同身受。”成名後一直熱衷於公益事業的濮存昕坦言,“要記住幫助過自己的人,在我有能力的時候,也儘可能去幫助別人。”

  《朗讀者》觀後感篇2

《朗讀者》每期設置一個主題,由五六位嘉賓分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朗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負責串聯。節目近幾期主題爲“遇見”“陪伴”“眼淚”“第一次”,嘉賓則包括楊利偉、劉震雲、濮存昕、斯琴高娃、蔣雯麗、許淵衝、柳傳志等,將於18日起每週六日在央視一套、三套晚間播出。

董卿說,《朗讀者》的朗讀文字包羅萬象,有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爲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爲妻子獻上的自創情詩;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大衆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的個人感受。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完成統一。”董卿說。

她認爲,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爲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據介紹,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

  《朗讀者》觀後感篇3

《朗讀者》每期設置一個主題,由五六位嘉賓分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朗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負責串聯。節目近幾期主題爲“遇見”“陪伴”“眼淚”“第一次”,嘉賓則包括楊利偉、劉震雲、濮存昕、斯琴高娃、蔣雯麗、許淵衝、柳傳志等,將於18日起每週六日在央視一套、三套晚間播出。

董卿說,《朗讀者》的朗讀文字包羅萬象,有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爲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爲妻子獻上的自創情詩;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大衆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的個人感受。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完成統一。”董卿說。

她認爲,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爲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據介紹,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

  《朗讀者》觀後感篇4

在《朗讀者》的錄製現場,許淵衝剛上臺,便遞給董卿一張名片,名片上赫然印着“我是書銷中外六十本、詩譯英法唯一人”,完全不按中國式含蓄的套路出牌,引得董卿也連問:詩譯英法唯一人,這樣說真的好嗎?許老如此解釋“我是狂,但我是狂而不妄,句句實話。是 120 本就是 120 本,我絕不說成 200 本。我覺得“狂”是自信,一個人不能沒有一點“狂”,沒有自信的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然而,大抵所有人都知道許淵衝是中外聞名的翻譯家,卻鮮有人直到他到底是如何結緣翻譯事業的,又如何將翻譯事業堅持一輩子的。在《朗讀者》節目錄制現場許淵衝感概說道:1939年,我把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發表在《文學翻譯報》上,然而這首詩其實是我當年用來追求一個女孩兒的,可是並沒有追成功。直到50年後,我獲得國際譯聯傑出文學翻譯獎時,收到了這位女同學的回信,然而卻已時過境遷。就這樣,許淵衝的“愛情”丟在了學生時期,但從那時起開啓“翻譯人生”,他盡畢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之美,似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