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2015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2K 次

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有關鄉鎮和市直部門赴安吉、德清、桐廬等地考察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通過與當地有關部門座談交流,深入尚書圩、中張、環溪、燎原等12個村實地考察,深感安吉等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力度大、思路清、措施實、成效好,有許多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現將考察和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2015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一、安吉、德清、桐廬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本次考察的安吉、德清、桐廬三個縣市,人口、版圖面積和我市接近,三個縣市都是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縣城,德清和桐廬是百強縣市。安吉是中國竹鄉、中國白茶之鄉、中國椅業之鄉、中國竹地板之都,還榮獲全國首個縣域“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首個“聯合國人居獎”,2010年,安吉“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模式成爲“國家標準”。德清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勝”美譽,是杭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縣(區)之一。桐廬獲得中國最美縣城稱號。

安吉: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28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9.48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963元和21562元。

德清: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368.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3.7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39516元和22820元。

桐廬: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306.4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3.91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36366元和20627元。

  二、安吉、德清美麗鄉村建設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找準戰略定位,堅持規劃引領

一是科學定位,一脈相承。安吉、德清將新農村建設和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縣域發展整體戰略有機結合。安吉縣確立了“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四項目標,並提出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幾屆縣委、縣政府始終根據這個基本戰略定位,多措並舉,把生態優勢轉化成新農村建設優勢,並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規劃理念上,各縣能夠從自身實際和優勢出發,“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個性特色。桐廬縣依託獨特的山水資源,按照全域景區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新理念,設計了“山水如畫、人間仙境”的縣域大景區,着力打造“瀟灑桐廬·秀美鄉村”。

三是精心規劃,彰顯亮點。各縣堅持高起點規劃,注重規劃編制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安吉先後編制了縣域總體規劃、縣域分區規劃、村莊佈局規劃、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縣域控規覆蓋率達到95%;所有鄉鎮、村編制了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規劃。而且安吉堅持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實施,所有建設項目必須作出與整體相適應、相協調的設計。

在所考察的美麗鄉村中,每個村幾乎都能根據山水走勢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錯落,少有聯排成棟房屋,使自然景觀與村落建設渾然一體,體現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諧統一。

(二)突出文化內涵,深度開發利用

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各縣非常注重廟堂、古樹、古代建築等文物古蹟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開發利用。

一是利用現有事蹟弘揚傳統文化。德清燎原村修舊如新的民國車站、繭站創意基地等等,該村已經成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海派風情文化名村。安吉中張村是湖州市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村之一,定位於弘揚畲族文化、發展休閒旅遊業、打造畲族第一村。

二是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環溪村不斷挖掘千古名篇《愛蓮說》的生態文化精髓,把周氏宗祠“愛蓮堂”建設成爲傳承歷史文化和傳播先進文化的“文化禮堂”。在荻浦村,當地羣衆修繕幾十年前牛圈、豬圈,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牛欄咖啡屋、豬欄茶吧,挖掘鄉土文化,讓遊客感受到親切鄉土氣息,彷彿回到幾十年前的農村。

三是充分利用現存文物古蹟。桐廬縣荻浦村充分利用村莊歷史悠久,各種文物資源較多的優勢,大打文物資源品牌,2006年被評爲浙江省省級歷史文化村鎮,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我們所到之處,看不到大拆大建情況,每個村在做好古街、古橋、古居等文物古蹟保護的同時,還不同程度保留了幾十年前羣衆居住土房子、石頭房子,這些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蹟,展示了村莊發展和時代變遷歷史,成爲當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寶貴財富。

(三)抓住薄弱環節,狠抓環境治理

安吉、德清、桐廬都非常注重農村環境治理。安吉大力推進生態修復保護工程,率先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農藥大減量三年行動,大力推進“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等環境治理工作。創新推行“中國美麗鄉村”物業管理,建立“中國美麗鄉村長效物業管理基金”,重點用於村容衛生日常保潔和公共基礎設施日常維護。德清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實行環衛“一把掃帚掃到底”管理體制,實施環衛清掃、清運、保潔二維碼掃描管理。鐵腕關閉157家礦山企業和所有44家竹拉絲企業,拆除生豬養殖戶3156戶減少存欄55.2萬頭,拆除溫室甲魚養殖戶101戶。桐廬縣環溪村、荻浦村對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進行無害化分類處理,村裏大街小巷分類擺放垃圾桶,統一配發有編號的垃圾袋(便於倒查監督),引導農戶分類傾倒。在污水處理方面,環溪村建設了9個生活污水處理池,全村606戶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道。

(四)注重產業培育,促進美村富民

建設美麗鄉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關鍵,最核心的是要發展生產,讓廣大農民增收致富。

一是發展產業,富裕農民。安吉依託108萬畝竹林和10多萬畝白茶,引導羣衆大力發展竹製品加工業和現代農業,實現家家創業。目前,安吉毛竹產業年銷售收入達150億元,白茶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

二是轉型升級,富裕農民。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對傳統的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和休閒鄉村旅遊。安吉尚書圩村唱響耕讀文化,走觀光農業之路。鄉村田園中巧妙融入摸魚池、田野野炊、採摘等參與性體驗活動,深受遊客歡迎。僅2013年開園就吸引遊客2萬人,淨收益80餘萬元。

三是創新產業,富裕農民。針對“農家樂”遍地開花的狀況,德清環莫干山開發特色“洋家樂”成了馳名搶手貨,德清縣農辦主任告訴我們:僅裸心谷一張牀,一年產生的稅收就是10萬元。經營者堅持租用舊房、就地取材、變廢爲新,給城市人羣形成一種強烈建築風格反差,進而吸引城市人羣前往消費體驗。

(五)整合各方資源,投入渠道多元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推動建設。充分發揮財政槓桿的調節和激勵作用,對考覈驗收合格的村根據人口規模大小實行以獎代補。安吉、德清根據考覈分值高低劃分爲精品村、重點村和特色村三個檔次,達到考覈分值給予相應獎勵補助。

二是吸引社會資金支持建設。鼓勵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安吉近6年來,共撬動各類金融工商資本投入60億元以上。深入推進與國家、省有關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爭取有力支持。

三是激勵廣大羣衆參與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得到各縣上下的高度肯定,也激發了羣衆參與建設、主動投入的自覺性。兩年來,安吉縣村級集體共投入1.5億元,農戶個人投工投勞1億元,主要用於村內環境改造和農戶庭院美化。

  三、啓示和建議

我市自然稟賦、人口、版圖、工作基礎和做法與安吉、德清等縣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已經具備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生態宜都的基礎和條件。根據這次實地考察學習,提出以下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是轉變思想觀念,突出鄉村特色。美麗鄉村建設一定要圍繞“美麗”和“鄉村”兩個概念做文章。“美麗”就是要根據村莊的自然稟賦、資源條件和區位特點,注重村莊和環境相互融合。尊重自然美,側重現代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還原鄉村的風貌、鄉村的環境、鄉村的特色。美麗鄉村建設不要一味的統一,不要大遷大建,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全面實施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保護“五不”政策:不砍一顆樹、不挖一鍬沙、不賣一顆石頭、不放一滴污水、不排一縷有害氣體,要把美麗鄉村建設成爲人們的精神家園和生活樂土,要在美麗鄉村能夠擡頭見山,低頭見水,人在畫中,記得住鄉愁。

二是科學規劃引領,彰顯個性魅力。規劃是美麗鄉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必須結合當地實際,產業規劃、工業規劃和建設規劃要統一整合,始終把高標準、全覆蓋的理念融入到規劃中,以規劃設計提升建設水平。堅持保護、治理和建設“三位一體”。規劃村莊佈局,實行分類指導,不能千村一面。要注重從細節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個性,體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建設一批能體現宜都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

三是狠抓生態治理,催生大美鄉村。要把農村垃圾、污水、綠化作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要進一步完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清潔鄉村工程、鄉容鎮貌考覈體系等工作。逐步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和農村污水治理。探索生態保護創新路徑,嚴查毀林開墾頑疾,嚴控礦山砂石開採。村莊綠化不但要搞森林圍村,還要注意房前屋後、小街小巷、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工作。大力推進生態河道、礦山復綠、小流域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

四是挖掘文化內涵,打造人文風尚。要把文化建設充實到美麗鄉村建設之中,深層次挖掘村莊文化元素,提升村莊的文化內涵。要充分利用舊建築、古民居等,搞好歷史文化保護與開發;要注意挖掘文化資源,利用好村裏現有的文化陣地,傳承文化,傳播正能量,爲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

五是強化產業支撐,促進增收富民。要利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機遇,因地制宜發展“農家樂”、鄉村遊等旅遊產業,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休閒農業,推進“產品變禮品、園區變景區、農民變股民”,不斷增加羣衆收入,有效解決村美和民富的關係,促進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六是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整合涉農政策、資金、項目,積極對上爭取,充分發揮財政槓桿的調節和激勵作用,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專項資金,鄉鎮給予配套,實行以獎代補,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吸引和支持社會公益資本投入美麗鄉村建設。

七是創新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動態評價機制,強化過程監管,嚴格考覈獎懲,加大獎勵和通報力度。強化牽頭抓總部門職責和權利。積極營造建設美麗宜都濃厚氛圍,開通美麗鄉村長效管理網絡投訴平臺,開設“美麗宜都找不足”媒體曝光臺,引導全民參與,形成建設美麗宜都的濃厚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把美麗鄉村建設抓出成效,抓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