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推進貧困地區美麗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2015推進貧困地區美麗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篇一

2015推進貧困地區美麗鄉村建設調查報告

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有關鄉鎮和市直部門赴安吉、德清、桐廬等地考察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通過與當地有關部門座談交流,深入尚書圩、中張、環溪、燎原等12個村實地考察,深感安吉等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力度大、思路清、措施實、成效好,有許多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現將考察和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安吉、德清、桐廬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本次考察的安吉、德清、桐廬三個縣市,人口、版圖面積和我市接近,三個縣市都是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縣城,德清和桐廬是百強縣市。安吉是中國竹鄉、中國白茶之鄉、中國椅業之鄉、中國竹地板之都,還榮獲全國首個縣域“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首個“聯合國人居獎”,2010年,安吉“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模式成爲“國家標準”。德清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勝”美譽,是杭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縣(區)之一。桐廬獲得中國最美縣城稱號。

安吉: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28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9.48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963元和21562元。

德清: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368.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3.7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39516元和22820元。

桐廬: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306.4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3.91億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36366元和20627元。

  二、安吉、德清美麗鄉村建設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找準戰略定位,堅持規劃引領

一是科學定位,一脈相承。安吉、德清將新農村建設和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縣域發展整體戰略有機結合。安吉縣確立了“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四項目標,並提出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幾屆縣委、縣政府始終根據這個基本戰略定位,多措並舉,把生態優勢轉化成新農村建設優勢,並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規劃理念上,各縣能夠從自身實際和優勢出發,“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個性特色。桐廬縣依託獨特的山水資源,按照全域景區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新理念,設計了“山水如畫、人間仙境”的縣域大景區,着力打造“瀟灑桐廬·秀美鄉村”。

三是精心規劃,彰顯亮點。各縣堅持高起點規劃,注重規劃編制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安吉先後編制了縣域總體規劃、縣域分區規劃、村莊佈局規劃、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縣域控規覆蓋率達到95%;所有鄉鎮、村編制了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規劃。而且安吉堅持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實施,所有建設項目必須作出與整體相適應、相協調的設計。

在所考察的美麗鄉村中,每個村幾乎都能根據山水走勢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錯落,少有聯排成棟房屋,使自然景觀與村落建設渾然一體,體現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諧統一。

  (二)突出文化內涵,深度開發利用

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各縣非常注重廟堂、古樹、古代建築等文物古蹟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開發利用。

一是利用現有事蹟弘揚傳統文化。德清燎原村修舊如新的民國車站、繭站創意基地等等,該村已經成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海派風情文化名村。安吉中張村是湖州市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村之一,定位於弘揚畲族文化、發展休閒旅遊業、打造畲族第一村。

二是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環溪村不斷挖掘千古名篇《愛蓮說》的生態文化精髓,把周氏宗祠“愛蓮堂”建設成爲傳承歷史文化和傳播先進文化的“文化禮堂”。在荻浦村,當地羣衆修繕幾十年前牛圈、豬圈,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牛欄咖啡屋、豬欄茶吧,挖掘鄉土文化,讓遊客感受到親切鄉土氣息,彷彿回到幾十年前的農村。

三是充分利用現存文物古蹟。桐廬縣荻浦村充分利用村莊歷史悠久,各種文物資源較多的優勢,大打文物資源品牌,2006年被評爲浙江省省級歷史文化村鎮,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我們所到之處,看不到大拆大建情況,每個村在做好古街、古橋、古居等文物古蹟保護的同時,還不同程度保留了幾十年前羣衆居住土房子、石頭房子,這些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蹟,展示了村莊發展和時代變遷歷史,成爲當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寶貴財富。

  (三)抓住薄弱環節,狠抓環境治理

安吉、德清、桐廬都非常注重農村環境治理。安吉大力推進生態修復保護工程,率先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農藥大減量三年行動,大力推進“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等環境治理工作。創新推行“中國美麗鄉村”物業管理,建立“中國美麗鄉村長效物業管理基金”,重點用於村容衛生日常保潔和公共基礎設施日常維護。德清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實行環衛“一把掃帚掃到底”管理體制,實施環衛清掃、清運、保潔二維碼掃描管理。鐵腕關閉157家礦山企業和所有44家竹拉絲企業,拆除生豬養殖戶3156戶減少存欄55.2萬頭,拆除溫室甲魚養殖戶101戶。桐廬縣環溪村、荻浦村對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進行無害化分類處理,村裏大街小巷分類擺放垃圾桶,統一配發有編號的垃圾袋(便於倒查監督),引導農戶分類傾倒。在污水處理方面,環溪村建設了9個生活污水處理池,全村606戶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道。

  (四)注重產業培育,促進美村富民

建設美麗鄉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關鍵,最核心的是要發展生產,讓廣大農民增收致富。

一是發展產業,富裕農民。安吉依託108萬畝竹林和10多萬畝白茶,引導羣衆大力發展竹製品加工業和現代農業,實現家家創業。目前,安吉毛竹產業年銷售收入達150億元,白茶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

二是轉型升級,富裕農民。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對傳統的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和休閒鄉村旅遊。安吉尚書圩村唱響耕讀文化,走觀光農業之路。鄉村田園中巧妙融入摸魚池、田野野炊、採摘等參與性體驗活動,深受遊客歡迎。僅2013年開園就吸引遊客2萬人,淨收益80餘萬元。

三是創新產業,富裕農民。針對“農家樂”遍地開花的狀況,德清環莫干山開發特色“洋家樂”成了馳名搶手貨,德清縣農辦主任告訴我們:僅裸心谷一張牀,一年產生的稅收就是10萬元。經營者堅持租用舊房、就地取材、變廢爲新,給城市人羣形成一種強烈建築風格反差,進而吸引城市人羣前往消費體驗。

  (五)整合各方資源,投入渠道多元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推動建設。充分發揮財政槓桿的調節和激勵作用,對考覈驗收合格的村根據人口規模大小實行以獎代補。安吉、德清根據考覈分值高低劃分爲精品村、重點村和特色村三個檔次,達到考覈分值給予相應獎勵補助。

二是吸引社會資金支持建設。鼓勵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安吉近6年來,共撬動各類金融工商資本投入60億元以上。深入推進與國家、省有關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爭取有力支持。

三是激勵廣大羣衆參與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得到各縣上下的高度肯定,也激發了羣衆參與建設、主動投入的自覺性。兩年來,安吉縣村級集體共投入1.5億元,農戶個人投工投勞1億元,主要用於村內環境改造和農戶庭院美化。

  三、啓示和建議

我市自然稟賦、人口、版圖、工作基礎和做法與安吉、德清等縣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已經具備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生態宜都的基礎和條件。根據這次實地考察學習,提出以下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是轉變思想觀念,突出鄉村特色。美麗鄉村建設一定要圍繞“美麗”和“鄉村”兩個概念做文章。“美麗”就是要根據村莊的自然稟賦、資源條件和區位特點,注重村莊和環境相互融合。尊重自然美,側重現代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還原鄉村的風貌、鄉村的環境、鄉村的特色。美麗鄉村建設不要一味的統一,不要大遷大建,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全面實施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保護“五不”政策:不砍一顆樹、不挖一鍬沙、不賣一顆石頭、不放一滴污水、不排一縷有害氣體,要把美麗鄉村建設成爲人們的精神家園和生活樂土,要在美麗鄉村能夠擡頭見山,低頭見水,人在畫中,記得住鄉愁。

二是科學規劃引領,彰顯個性魅力。規劃是美麗鄉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必須結合當地實際,產業規劃、工業規劃和建設規劃要統一整合,始終把高標準、全覆蓋的理念融入到規劃中,以規劃設計提升建設水平。堅持保護、治理和建設“三位一體”。規劃村莊佈局,實行分類指導,不能千村一面。要注重從細節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個性,體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建設一批能體現宜都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

三是狠抓生態治理,催生大美鄉村。要把農村垃圾、污水、綠化作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要進一步完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清潔鄉村工程、鄉容鎮貌考覈體系等工作。逐步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和農村污水治理。探索生態保護創新路徑,嚴查毀林開墾頑疾,嚴控礦山砂石開採。村莊綠化不但要搞森林圍村,還要注意房前屋後、小街小巷、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工作。大力推進生態河道、礦山復綠、小流域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

四是挖掘文化內涵,打造人文風尚。要把文化建設充實到美麗鄉村建設之中,深層次挖掘村莊文化元素,提升村莊的文化內涵。要充分利用舊建築、古民居等,搞好歷史文化保護與開發;要注意挖掘文化資源,利用好村裏現有的文化陣地,傳承文化,傳播正能量,爲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

五是強化產業支撐,促進增收富民。要利用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機遇,因地制宜發展“農家樂”、鄉村遊等旅遊產業,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休閒農業,推進“產品變禮品、園區變景區、農民變股民”,不斷增加羣衆收入,有效解決村美和民富的關係,促進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六是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整合涉農政策、資金、項目,積極對上爭取,充分發揮財政槓桿的調節和激勵作用,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專項資金,鄉鎮給予配套,實行以獎代補,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吸引和支持社會公益資本投入美麗鄉村建設。

七是創新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動態評價機制,強化過程監管,嚴格考覈獎懲,加大獎勵和通報力度。強化牽頭抓總部門職責和權利。積極營造建設美麗宜都濃厚氛圍,開通美麗鄉村長效管理網絡投訴平臺,開設“美麗宜都找不足”媒體曝光臺,引導全民參與,形成建設美麗宜都的濃厚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把美麗鄉村建設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篇二

xx縣位於安徽省南部的新安江上游,既是山區、庫區又是革命老區。全縣總面積2122平方公里,人口50萬,其中農業人口43萬人。xx縣境內“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這特殊的地理條件體現出自然資源相對不足,決定了xx縣要走一條符合山區發展特點、符合羣衆生活需求的鄉村建設之路,也決定了山區農民對美好鄉村建設有更多的嚮往和期盼。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建設目標,xx縣人大工作研究會年初就將全縣山區美好鄉村建設作爲今年的調研課題,發動全體會員深入進行調查研究。 10月下旬,研究會由程德球會長帶隊,組成山區美好鄉村調研組。調研組一行不僅到雄村、徽城、璜田、紹濂、街口等鄉鎮,實地考查了賣花漁村、南源口、蜈蚣嶺、小溪、前山等中心村的美好鄉村建設情況,還到祁門縣渚口村、黟縣蘆村和徽州區潛口村、坤沙村參觀學習,然後到縣美好鄉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了專題座談會。通過調研,不僅瞭解了xx縣開展美好鄉村建設情況和好的經驗做法,也思考了不少積極建議和期待。

  一、開局良好初見成效

1、宣傳發動進村入戶,美好鄉村建設逐顯氛圍。爲有序推進全縣美好鄉村建設,xx縣政府門戶網站上設立“美好鄉村建設”專欄,下設“政策文件、領導講話、要聞動態、工作簡報、鄉村風貌”等5個欄目,爲美好鄉村建設宣傳造勢。縣廣播電臺、電視臺開闢了《建設美好鄉村,打造幸福家園》專欄,已播出廣播、電視新聞100餘條次。xx縣美好鄉村建設動態和典型報道上省、市新聞媒體45篇。成立美好鄉村建設宣講團,對全縣28個鄉鎮和16個縣直單位進行宣講,總計80場次,聽衆1萬餘人。縣美好辦編髮《美好鄉村建設簡報》14期,分發到各鄉鎮和省、市級中心村。全縣還組織開展了“美好鄉村建設”徵文比賽、“七美家庭”創建、“慶三八──美好鄉村我先行”農村婦女文藝調演等活動。配合開展爲“尋找最美鄉村”攝影拍攝,組織成立首批鄉村文化專家志願服務團。通過縣、鄉、村三級組織幹部培訓,爲全縣美好鄉村建設培訓了一支500人的骨幹力量。全縣徵求對美好鄉村建設意見建議1687條。 深渡、上豐、三陽、霞坑、坑口等鄉鎮還組織村幹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通過宣傳發動,使廣大幹部羣衆認識到,美好鄉村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鞏固與升級,是對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理念、內容及水平的全面提升,是在新的起點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的基礎性工程。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找準美好鄉村建設的切入點。全縣按照古村落保護型、優質生態型、產業帶動型、異地安置型、綜合提升型、扶貧示範型等六種類型,結合縣情,明確重點,突出特色,發動幹部羣衆羣策羣力,大力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 2013年,xx縣着力培育建設21箇中心村(其中省級19個,市級2個);力爭7個省重點示範村達標,打造2—3個美好鄉村亮點;治理改造100個自然村。在抓好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同時,落實《關於加快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見》,力爭第一批中心村農民人均收入高於全省中心村平均水平,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中心村40%以上的村集體年經營性純收入達到20萬元,10%以上的村超過50萬元。

3、科學編制規劃,奠定美好鄉村建設基礎。規劃編制是美好鄉村建設的基礎工程。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的原則,首批21箇中心村精心編制出規劃並完成評審,於2013年5月29日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批覆。《xx縣村莊布點規劃(2012—2020年)》已完成評審並通過縣政府審查,5月31日經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後報市政府審批。第二批14箇中心村建設規劃初稿完成,並通過評審。

4、努力整合資金,加快項目建設。縣裏成立了美好鄉村建設涉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了《關於整合涉農資金支持美好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爲美好鄉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整合住建委、環保、水利、農業、林業、財政、民政、國土、移民、扶貧、發改等部門涉農資金9909萬元世行貸款2815萬元,美好鄉村建設專項資金3000萬元,總共1.57億元。按照中心村“11+4”、自然村“2+1”要求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加強道路、電力、電信、飲用水安全建設。2013年全縣擬實施美好鄉村建設項目254個,總投資1.8625億元。在項目建設中,強化項目法人負責制、項目公示制、工程招標制、工程監管制、竣工驗收制“六制”管理,加強項目建設督查和指導,實行項目推進月報,重點項目旬報制度,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全縣已開工建設項目229個,完工項目134個,完成投資1.3950億元。其中首批省、市級中心村完成投資9423.05萬元, 100個自然村完成投資2401萬元。

5、“三生”統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籌思路,以“三清”、“四修”、“五化”(即清垃圾、清污泥、清雜物,修整危舊房屋、豬圈、旱廁、院牆,實現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和公共設施配套化)爲重點,開展“村莊環境集中整治月”活動。以評比“示範村”、“示範戶”爲抓手,帶動農民進行房前屋後環境衛生整治。結合“農村清潔工程”,推進村莊保潔全覆蓋。結合農業綜合開發,開展田間道路和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同時,加快中心學校標準化建設和衛生院規範化建設,在有條件的中心村逐步建立集管理、服務、教育、活動等功能爲一體的標準化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結合“城鄉建設管理推進年”等活動,加大拆違控違力度。投入1366.4萬元,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整治村莊風貌。結合“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深入開展“五林四園”(即圍村林、護路護堤林、庭院林、水口林、休憩林及小果園、小竹園、小菜園、小桑園)建設,實施了2645畝,投入資金940萬元,力爭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

6、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xx縣成立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和第一副組長,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和規劃建設、資金整合、產業發展、土地整治、公共事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等6個指導組。縣委、縣政府還制定了《關於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各指導組及相關成員單位結合自身職責,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鄉鎮亦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美好辦”。建立健全領導掛點聯繫制度,每個縣領導聯繫一個美好鄉村建設點,帶頭開展調查研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縣直結對幫扶單位職責明確,年終考評。縣民政局聯繫璜田鄉璜田村,當了解到村裏有意中藥材黃蜀葵項目後,立即組織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並幫助璜田村與蘇中藥業公司洽談,簽下了600畝黃蜀葵中藥材種植收購意向書。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能爲璜田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村民人均增收483元。借力省屬企業,加快美好鄉村建設。xx縣推介南源口、小溪、方村、宋村4箇中心村分別作爲省交通投資集團、省國元控股集團、省鹽業公司、海螺集團等省屬企業結對共建點,爭取省屬企業結對共建資金65萬元。省國元集團支持小溪村50萬元,用於小溪村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和農民文化公園項目建設。縣民營企業協會共建幫扶資金達15萬元。 浙江大學亞歐旅遊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武斌一行,專程趕到璜田鄉蜈蚣嶺村,幫助制定區域發展規劃。

7、突出文明和諧,建設美好鄉風。xx縣在有序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中,注重把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和文明鄉風培育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全縣廣泛開展“綠色家園”示範村、示範戶創評、“七美家庭”創建、“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評比、“鄉村好青年”競賽、“小手拉大手”公益環保宣傳、“保護母親河”等活動。xx縣已登記在冊的巾幗文藝宣傳隊百餘支,共2000餘人。全縣183個村“婦女之家”中,有50%以上組織了巾幗文藝宣傳隊。坑口鄉擁有6支農民文藝宣傳隊,今年組織匯演20餘場,觀衆6000餘人。該鄉積極倡導“好人文化”,相繼涌現出了“中國好人”張金善和“黃山好人”江衛平。鄭村鎮棠樾村注重發揮徽文化“忠、孝、廉、義”的教化功能,深入開展“七美戶”、“十星文明戶”評選。徽城鎮南源口村常年組織農民廣場舞蹈,經常組織籃球賽等文體活動,引導村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積極向上的生活風尚。

8、嚴格督查落實。根據省考覈辦法,xx縣對各項考覈指標進行了任務分解。制定了縣美好鄉村建設標準和考覈獎勵辦法,建立了美好鄉村建設交辦、督辦機制,由縣“兩辦”、紀委(監察局)和美好辦聯合督查落實。到年底,由縣“美好辦”牽頭組織成員單位對全縣美好鄉村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考評,其考覈結果作爲撥付“以獎代補”資金和評價黨政領導班子工作成績的重要依據。深渡鎮還出臺獎勵辦法,決定對美好鄉村建設成效明顯的村給予20—30萬元獎勵。

  二、因地制宜,穩步推進

美好鄉村建設是我國農村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內容。因此,須全民發動,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同時在搞好規劃的前提下,加大各方資金的投入,特別是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做到公開、公正、公平。使廣大人民羣衆知道哪些是國家投入,哪些是投工投勞,哪些是自己投入,以提高各方面積極性,加快美好鄉村建設步伐。特別是要重視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只有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美好鄉村建設纔有活力,纔有後勁。爲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美好鄉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鞏固與升級,必須廣造輿論,人人蔘與。要始終堅持在符合農民意願、帶給農民實惠、得到農民擁護、激發農民熱情的基礎上,自覺紮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克服“等、靠、要”等依賴思想。,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營造良好氛圍,主動爲羣衆解疑釋惑,提高羣衆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保障羣衆的參與權、知情權、建議權。進一步做好引導工作,引導農民成立理事會,用村規民約來約束、規範村民的行爲。只有廣大人民羣衆自覺參與了,美好鄉村建設纔有生命力,才能取得豐碩成果。只有讓羣衆在美好鄉村建設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果,才能更好地發揮參與美好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解決好美好鄉村建設中“主體缺位”的問題,變“要我建設”爲“我要建設”。

2、因地制宜,尊重民意,找準美好鄉村建設定位。美好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定要搞好規劃,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城鄉發展特點,符合羣衆生活需求的鄉村建設之路。結合山區特點,應努力打造一批古村保護型、優質服務型、產業帶動型、異地安置型、綜合提升型、扶貧示範型的美好鄉村。千萬不可貪大求洋,一味打造“新村”。xx縣是個深山區,人多地少,過去村莊均依山傍水而建,村莊狹長,村頭有水口,村內房屋密集,老房子多,新房子少,且不協調。針對這些問題,可從三方面疏導:一是保護利用規劃前建的新房,通過穿衣戴帽(改徽),減少對古村落整體破壞;二是對古宅允許改內不改外,提高使用率;三是經審批後,允許在空的宅基地上按仿古風格進行新村建設,也可引入市場機制保護開發古村落(認購保)。對高山移民下山、地質災害點搬遷,可以就近選擇地塊建設新村(如小川村、金竹村),移民後靠(如深渡鎮新楊村)等。總之,要以民爲本,保持和塑造村鎮特點,保護傳統文化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狠抓風貌整治,突出解決農村髒亂差問題。要結合“城鄉建設管理推進年”活動的進程,紮實開展拆違控違、改徽建徽、非法採砂、“白化”墳等專項整治。大力開展“村莊環境集中整治月”活動,帶領羣衆整治房前屋後各種亂象,提升人居環境。結合農村清潔工程、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綠色質量提升行動,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力度,確保年底前實現村莊保潔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對居住較集中的大村鎮,可集中建設管網和終端處理設施,統一管道集中處理;對沒有條件集中處理的村莊,主要是改水、改廁,改變不良衛生習慣,進行分散處理。

4、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是美好鄉村建設的第一要務。特別要築牢產業支撐,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民富、集體空的現象仍較普遍。村集體無積蓄就談不上爲民辦事,唯一隻能向上伸手。因此,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突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抓好農業產業基地、龍頭企業、知名品牌建設,做大做強茶葉、黃山貢菊、蠶桑、果蔬、花卉、盆景、山核桃、油茶、養殖業等特色主導產業,勢在必行。創新機制,廣開門路,在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的同時,要切實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5、增加投入,重點幫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xx縣不僅是山區,還是革命老區和新安江庫區,人員居住十分分散,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繁重。對照省考覈標準,科學合理地調整中心村“11+4”配置要求,特別是道路硬化、安全飲水、電力電信、村莊綠化亮化、河塘溝渠清淤、村級爲民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等,資金缺口大。前幾年實施的“村村通”工程,也由於起點標準低(有效路面3.5米),安全係數低,風險大。因此,需要省、市給予重點幫扶,以求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6、培育文明鄉風,建設和諧鄉村。要加強引導、教育,大力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文明戶”、“七美家庭”、“鄉村好人”和“綠色家園”示範村、示範戶等評選活動,通過典型培育、示範引領,以點帶面培育文明鄉風民風。要積極組織好農民文藝演出隊、農民廣場舞蹈隊、農民籃球隊、農民乒乓球隊,常年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吸收文體愛好者參加,吸引廣大羣衆觀看。做好特色文章,挖掘特色文化,加強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大力弘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彰顯美好鄉村的文化魅力。要做好統籌文章,切實辦好鄉村文化站、圖書室和農民文化書屋以及關愛留守兒童中心、老年協會,並與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百佳攝影點、百個亮點、綠色質量提升行動、改徽建徽、鄉村旅遊等結合起來,吸引各個年齡層次的農民積極參與,以豐富知識,開拓視野,增長本領,爲農民致富奔小康加油助力努力建設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好鄉村。

7、夯實基層組織,爲美好鄉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村“兩委”班子在美好鄉村建設中起着關鍵作用。要把美好鄉村建設作爲基層黨建工作的主要抓手,切實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增強基層組織活力。目前不少地方都配備了大學生“村官”,這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隊伍,要關心支持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在美好鄉村建設這個大舞臺上一展身手。要穩定村幹部隊伍,調動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一事一議、村級事務監督管理制度,爲美好鄉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8、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形成社會合力。美好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社會系統工程,既要在“美”字上下功夫,又要在“好”字上做文章。因此,要全面貫徹中央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特別是對於像xx縣這樣的山區、庫區、革命老區來說,建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傾斜,資金上給予更多的幫扶。建議省國資委儘快下發文件,明確省屬企業共建對象和任務,以便於雙方對接共建。美好鄉村建設,除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農民的主體作用外,還必須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要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參與美好鄉村建設,把xx縣的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要加強與民營企業家協會、浙江商會、女企業家協會等對接聯繫,鼓勵更多的企業主動參與美好鄉村建設,共促產業發展,共建美好家園,共育文明鄉風,實現合作“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