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年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2016年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但是也充滿着歡聲和笑語。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6年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希望大家會喜歡!

2016年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2016年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1】

如果說我們是流星,至少我們閃爍過;

如果說們是塵埃,至少我們存在過;

如果說我們是火焰,至少我們燃燒過;

走上前人的腳步,追溯前人的夢想.那些老革命老前輩留下的那些點滴,留給我們深深的感慨.

大學生,天之轎子也.可現在的大學生早已不能體會當年生活的旅途和艱辛.可以說,我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於出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時代下,不幸於不能體會到過去人們創造這一傳奇歷史的艱辛.我們所能做的或許在某個夜晚仰望天空,看着那被歷史刻上的漫天繁星.

大學是一座象牙塔,可我們走出象牙塔,要像前輩們一樣去追求某種精神。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此種思想道德教育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讓大學生們以實際行動爲老人家送溫暖、獻愛心,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今年1月的社會實踐活動我班組織了大家前去敬老院慰問這件大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歷來是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在校大學生接觸社會、鍛鍊自我、樹立理想,培養和提高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我們選擇去怡康敬老院和康寧敬老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關心老人還是應該從身邊做起,我們身邊就有老人。二是我們以爲敬老院爲何存在,並對其發展歷史做點了解,想去採訪他們,這一點引起大多數同學的興趣。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等等。選擇敬老院,因爲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爲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2011年1月20日我們到怡康敬老院,門外碩大的銅字刻着怡康敬老院幾個大字。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

她說這裏有了一支較強經驗的管理機構和有一支較有經驗護理人員隊伍,全天24小時護理,間間有衛生設施,食堂飲食生熟分開,專燒特具病號飯。

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裏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這裏讓我們想起了,有敬老院真的就好嗎?它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因爲社會的需要,需要那些年輕熱人——他們的子女們去創造更多的財富而產生的嗎?看他們的神情,多麼希望有家人給予的溫暖呀!

社會是進步了,財富也有了,可我們怎麼能夠忘記我們的前輩們呢?

於是我們組的有些成員並提出來,應該讓老人們留在家中,和他們的子女們一起共度美好晚年。

同學們分成了兩個小組,前往不同的房間慰問不同的代養老人,並且幫敬老院的管理人員檫檫窗,掃掃地。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着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爲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是啊!我們更多是要讓老爺爺奶奶們繼續把笑容掛在臉上,而不是讓他們在這裏過孤獨的生活。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裏。

我們一行人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房間。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大家就跟着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一邊慰問一邊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邊喂才行。這時大家早已沒有先前的拘謹同學們都爭着給老人餵飯,雖然動作顯的笨拙。可一見到老人的笑臉大家就笑的很開心。感覺像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

下午1點多,等我們吃完飯,一般這時老人們都出來散步和鍛鍊身體了.敬老院有個很大的院子,裏面有很多鍛鍊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們在散步和鍛鍊身體,看見我們來了.就和我們一起玩些小遊戲.

通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裏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敬老院的1樓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動較爲不便的。2樓的老人有相當部分是剛住進來沒一年的。我們上了2樓,發現有些老人在和他們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她說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裏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阿婆說“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阿婆表演節目,阿婆才破涕爲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之後我們去看望了一位百歲老人,他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了。一進門,看見老人站着在看我們,我馬上發現一張靠近門口的舊藤椅,估計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於是大家將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時我們將水果根據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聽老人跟我們講他過去的事情。

當聽他說起長征的事,老人眼裏泛出的了光芒。他說道:“雖然他沒實際性參加過長征,可對長征十分了解。

老人說到說:“過去的長征很艱苦的!現在的年輕人還沒有經歷過艱苦的鍛鍊。“

老人很爲自己是黨員而感到驕傲,他說:“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中國,沒有可以讓老人們安度晚年的家”。

我們一邊慰問老人的日常生活一邊有的同學幫老人整理了下房間。

老人家說完,我們不禁從心裏充滿了敬佩!後來我們問他:“您做爲中國共產黨員認爲當年長征最重要是什麼?”時,使我驚訝的是,老人家居然頭頭是道地說了四條:不怕犧牲;艱苦奮鬥;官兵團結,關心羣衆......一個百歲的老人思維還那麼清晰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我們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談,和我們講述着他當黨員和長征的故事,相處的非常融洽,不知不覺好幾個小時過去了。

臨走我們部分同學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後,老人對我們說:“你們照片洗出來後能不能給我一張?上面寫上你們的名字。”“好的,好的,沒問題。我們過兩天洗好後給您送來!”我們爭着答道。

就這樣,我們以這樣一個結尾,告別了老黨員,告別了敬老院,告別了這裏曾幾何時擁有和我們一樣夢想的老人們。我們回去的時候和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別樣的心境。

或許我們慰問敬老院,已經不是單純的來敬老院看望老人。而是懷着一顆赤誠之心訪問亙古時代老一輩革命家老一輩人夢想的深邃和來探索我們深深迷茫的問題了。

我想那個時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憶,那些可愛老人的笑臉。

我們拍了一疊照片回來,每次翻開相冊一幕幕感人的現象:一位老人拉住了我們志願者的手,在志願者親自給他們餵飯穿衣時的喜悅,說出的那句話:不是“兒女勝似兒女”。

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需要人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的一些關注。因爲正是那些老人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是歷史的功臣。而他們現在僅僅需要我們的關愛,僅此而已。

老人們平日裏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裏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