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2016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精神文明建設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的根本保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徑,是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2016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研報告1】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點,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城市各項工作的落腳點,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是社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着中心城市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外來人口急劇增加,對做好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爲了進一步增強文明社區創建意識,加大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力度,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我區開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我區文明社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大力協作和人民羣衆的廣泛參與下,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一)抓載體,文明社區創建內容不斷豐富

1、舉辦“龍津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2007年3月23日東城街道辦事處在街心廣場拉開了我區首個“激情廣場大家唱”的序幕;2008年3月份西城街道在西安社區廣場啓動了全區第二個激情廣場——“龍津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樂”,參與的市民每晚達500人以上,激情廣場還結合當前形勢和中心工作,舉行了“‘迎、講、樹’共同行動”、“‘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暨‘先行先試’——東城專場”等各類的大型活動20多場次,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2008年7月份,在東風社區建成我區第三個激情廣場——“東城社區文明風”馬頭宮激情廣場。在馬頭宮內還設立了“知榮明恥、廉政文化、精神文明、科普宣傳、計生衛生”等六塊大型宣傳板塊。

2、開闢《龍津社區文明風》電視專欄。2008年初,區委文明辦與龍巖電視臺聯合在《百姓視點》欄目中開闢了《社區文明風》電視專題欄目,每週播一期,把發生在社區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先進事蹟和不文明現象,通過電視專欄反映出來。同時,將全年56期的播出稿件彙編成“龍津文明風系列叢書——《百姓故事》”,發放到市民手中,以此弘揚社會新風尚、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3、創辦“龍津文明風愛心超市”。 東城街道社興社區於2007年3月創辦了首家“龍津文明風愛心超市”。2008年,中城街道、西城街道依託米蘭春天也相繼建立了“愛心超市”,有效地把社會零散的慈善資  源整合到“愛心超市”這個平臺上來。在媒體的廣爲宣傳下,黨員幹部、社會各界及居民積極參與,掀起了獻愛心捐物品的熱潮。

4、開辦“龍津文明風綠色網吧”。東城街道開辦的“小太陽綠色網吧”,主要面向社區6-15歲的未成年人開放,採取會員制,聘請有關課外輔導員予以指導,並在網絡終端安裝了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過濾軟件,引導學生健康上網。“綠色網吧”營運以來,開展了網上讀書、網上智力競賽、繪畫等活動,並聘請相關專業老師爲孩子們上課,有效地引導和薰陶社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養,成爲一所真正屬於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園。

(二)創特色,主題社區創建格局基本形成

“一區一重點、一區一特色”是我區創建文明社區的工作思路。在把科教、文體、法律、衛生、環保、涉臺教育“六進社區”活動引向深入的同時,我區開展了創建“主題社區”活動。

1、創建“溫馨型社區”。東城街道在“社區1+1互助活動”(即社區居委會之間結對互助、黨員幹部與困難居民結對互助、社區居委會與轄區單位結對互助、轄區單位之間結對互助)的基礎上,以“親民情、排民難、解民憂”爲宗旨,開展“關愛弱者,情暖社區”陽光工程活動,組織轄區文明單位與30個下崗職工結對幫扶,創建“溫馨社區”。

2、創建“學習型社區”。南城街道根據轄區內公德館、圖書館、文化宮等教育、文化資源豐富的特點,以“學習型社區”爲主題,命名一批學習型基地,建設興暉社區文明畫廊等教育陣地,創建“姐妹書屋”等學習型組織,舉辦一系列的理論研討會、經驗交流會,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努力構築終身教育體系。

3、創建“誠信型社區”。中城街道根據轄區商貿活動活躍、市場商店多、消費者集中這一特點,以“誠信社區”爲主題,重點建設誠信商店,誠信單位,誠信市民三大誠信體系,聯合工商局,着力開展“3.15”維權活動,以講座、知識競賽、演講等形式,增強信用觀念,規範行業行爲,樹立誠信形象。

4、創建“文化型社區”。西城街道依託轄區內各類場館,體育中心、閩西文化藝術中心、人民廣場各類社區的活動場所,以“文化社區”爲主題,以“健康生活每一天”爲理念,組建社區文體隊伍、業餘劇團,開展社區文化、廣場文化、庭院文化等文體活動。並組織召開“企業文化創新”理論研討會,探討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二、現階段影響和制約文明社區創建的突出問題和原因

我區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與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進程相比,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和人民羣衆的需要相比,與先進城市相比,都還存在較大差距。

(一)社區職能不清晰,“重心下移”成了“任務下達”。社區居委會本是居民自治組織,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無形之中都把社區居委會當成自己的“腿”來驅使。“上面千條線,下穿一根針”,由部門下放到社區居委會的事十分繁雜,如禁毒、防盜、防火、治安巡邏、民事調解等都是社區居委會日常所要做的。據調查,有的社區內掛的牌子多達20多個。最爲頭痛的是名目繁雜的報表、臺帳。有的一項工作要建幾本臺帳,有的一件事要在幾種臺帳上重複登記,有的項目繁瑣難以統計,居委會有時只好採取“糊”的辦法,用形式主義應付官僚主義。許多部門的工作任務下達社區居委會,工作力量和相應的經費卻沒下去,“重心下移”成了任務下達。

(二)社區工作人員待遇低、辦公經費少,沒有精力,也無積極性來創建文明社區。目前,新羅區各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是根據省財政廳的規定每年下撥補助5000人以上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1萬元,5000人以下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8000元,而絕大部分社區每年的電話費就要5000元左右,還要支付舉辦各類文體活動的費用,辦公費就所剩無幾了,其他如宣傳、訂報等都靠工作人員自己解決。由於經費短缺,根本無法支付正常辦公費用,各種社區服務設施、辦公用品無法購買,各種福利活動和文化活動也無法正常進行。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報酬也明顯偏低,社區居委會主幹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爲700元,一般委員每人每月享受財政性生活補貼爲500元。因爲太低的生活報酬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太少的辦公經費也無法應付日常工作開支,所以各居委會爲補充報酬與經費不足,普遍搞經濟、創收入,難以專心致志地管理社區,服務居民。

(三)陣地建設薄弱,活動場所不足,制約社區的發展。近年來,隨着中心城區不斷擴大,社區服務對象不斷增多,社區管理服務壓力逐年增加,社區服務用房尤其是社區辦公場所缺乏的問題日益突出,社區“無址辦公”普遍存在。目前,新羅區現有45個社區居委會,但因歷史原因和所處地域不同,45個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的情況也有很大區別。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的有12個社區居委會,其中6個無辦公場所,6個系辦公場所面積達不到省定社區辦公用房標準。大部分社區辦公場所狹小,文化娛樂、市民教育等無法開展。

(四)社區資源共享無法實現,單位無積極性。各街道社區都存在部門分割、條塊分割資源的現象,社區資源共享較困難,導致社區文化活動開展難度加大。轄區內的企業、學校都擁有自己的文化站、室、場,行政隸屬方面的不同和資金投入的多元性,造成了社區無支配權,一些場館還長期處於閒置狀態,但有些單位以安全、設施維修經費開支大等爲由,拒絕資源共享,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識。

(五)文明社區的創建意識越來越淡化。大部分由村改居的社區居委會,雖然資金較充裕,但農村觀念濃重,社區意識不強,“城中村”現象比比皆是,有些居委會更注重打造創建文明村、中國特色村,不願創建文明社區。而由純居民組成的社區居委會,苦於沒有財力,經費不足,忙於應付日常工作,更無創建積極性。此外,被計生、綜治一票否決的社區越來越多,如在第十屆省級文明社區評選中,我區推薦4個社區表彰,結果北龍社區、北門社區、紅梅小區等三個社區被市計生局否決,社區的計生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文明社區的准入門檻越來越高,創建的積極性越來越淡化。目前,我區省級以上的文明社區寥寥無幾。

  三、新形勢下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加大投入,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把社區工作環境的改善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搭建社區爲民服務平臺。在解決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時一定要有前瞻性,力求5--10年不落後。其次,積極與社會建設項目相結合,採取政府優惠一點、財政投入一點、開發商贊助一點、部門集資一點等多元投資的辦法,加快社區硬件建設。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發展建設規劃,與城市建設、改造同步進行,有效解決社區辦公條件和居民活動場所,使社區功能更加完善。

(二)開拓創新,建設高素質的社區工作隊伍。一是引入競爭機制。將原社區工作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中的優秀人才選拔到社區工作崗位上來;二是選調優秀幹部到社區任職。也可採取公選的辦法,把那些有志社區事業的優秀機關幹部調配到社區任黨支部書記,工資待遇可保留在原單位不動,讓他們在最基層鍛鍊成長,這樣既能解決社區人手少的問題,又能培養一批幹部。 三是加大社區幹部培訓力度。建議制定《社區幹部職業化實施方案》、《社區幹部培訓規劃》、《社區幹部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進行集中培訓、分期輪訓和經驗交流,不單純傳授一些理論知識,而是要把目標定位在提高素質和工作水平上,注重培訓內容的實效性。培訓內容包括國家最新頒佈的相關政策、社區參與精神文明創建、社區領導力發展等等。

(三)完善機制,落實社區建設經費。近幾年來,我區社區建設經費有限,制約了社區的發展。一是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社區建設資金的投入,將社區建設資金列入當年的財政預算,做到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長,同時出臺優惠政策廣泛吸收社區資金和民間資金髮展社區建設事業;二是各級政府的計劃、財政、建設、勞動等部門要將社區建設基礎設施的立項、資金、用地、勞動力等納入本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安排,優先解決;三是各級黨政領導都要重視和支持社區居委會工作,關心居委會幹部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工資、醫療、勞動保障、社會保險等各種社會福利待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