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2000字(通用16篇)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2000字(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報告2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2000字(通用16篇)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

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現在,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現在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爲例吧,這情況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裏,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裏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爲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爲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該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同了,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只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着團體的神,着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爲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文明,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直已農經濟爲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爲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爲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形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爲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衆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爲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係網大,誰纔可以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係,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繫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間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爲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裏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運動,從於主流文化的應該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爲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爲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並創造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爲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可以計算出它落在哪裏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知道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有趣。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繫,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裏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考慮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了。最後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保持,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後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爲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只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啓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爲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爲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形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爲過去了。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2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了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3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變化,也只有發生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很多的貪腐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4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那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明白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並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本事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明白,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僅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可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我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能夠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趣味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我推出去的和自我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當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適宜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法治社會,可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構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構成了“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我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僅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所以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可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貼合實際情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景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我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那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可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我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5

中國社會從大局而觀,是鄉土性,但其中並不乏城市社會,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與其悠久的歷史沉澱有關,從孔子時期傳承至今的“禮”對構成中國鄉土社會有着極重要的作用。

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基礎是農耕社會,有地纔能有鄉土。莊稼人一生最敬畏的便是土地,種地也許是中原人最原始的謀生手段,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地裏的,一代一代,不太有變動。而大多的村民都是居村而居,村子,即爲一個熟人社會,這也是鄉土中國的特性之一,就是人與人之間是熟識的,這一點與陌生人所構成的現代社會是有許多不同的。

孔子很推崇“禮”,各居其位,做自身應做之事,對待不同的人,應該以不同的禮對待。“禮”並不是一個靠外在權力推動的,重在教化,因此,“禮”的存在依靠的是一個主動性,否則“禮”便成了“法”,“法”是一種規矩,“禮”也是一種規矩,但不同的是,一種是硬性成文規定,一種是人心文化衡量。

西方的社會,是一個個的圈子交織在一起,自己是它們的共同部分。而鄉土社會,應該說是中國社會,以己爲中心,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中國鄉土的人情社會,以利己、利親爲原則,對待與自己無關的人,與和自己有關係的人,處理事情的方式與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可以說是雙標。但這種差異在鄉土社會中並不矛盾,在這種社會裏,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適用,在確定了對象之後,再確定了與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採用何樣的標準,這樣也無非鄉土人對於“禮”的一種解讀,“人情”本就是一種狹隘的“禮”的存在,卻是這一禮治社會的基本的體現。

在陌生人中構成的現代社會中,凡事口說無憑,需籤個字畫個押,這樣才發生法律,而在鄉土社會中,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大家都認爲“這樣子不就見外了”,在熟人構成的鄉土社會中,口頭契約同樣具有巨大的約束力,來源是心中對於“禮”的衡量,這種“禮”是在多代人的傳承中,是在熟悉當中產生的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是對於即將發生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這一切還要歸於文化。一個人的記憶是一個人的能力,在原文中來說“他有能力閉着眼睛置身於昔日的情景中人。在當前包含的過去,拔萃出來的投影時間選擇累積。”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的共同社會經驗,簡言之,文化相當於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人又是一種羣居動物。因而將人與人緊密聯繫的紐帶,這便是文化,因爲共同或相似文化,人們才能感受到民族歸屬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纔能有所爲“祖國”、“故土”等概念的出現,中國人所具有的尋根問祖的特性,源於的就是對文化的需求,而“禮”的存在,又衍生於文化之中,也難怪國人對於“禮”的這般重視,以至於它嵌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鄉土社會中,鄉下人多爲文化程度不高的一羣人,但這並不能稱之爲愚蠢。在一個小衆社羣當中,語言的必要性遠遠大於文字,在這種面對面的社會裏,人與人的交流顯得異常重要,書面文字用語中“禮”的存在更容易發現些,但在生活中的言行更能讓人意識到,鄉土人的“禮”是由內而外的,不拘泥於形式的。

中國是一個家族、氏族觀念極重的國家,一些傳統地區中排斥外來人口實在正常,不過在這些社會中,注重的是傳承,在西洋家庭中,以夫婦爲主軸,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個團體,而在我們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有着顯著區別,家是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在於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反倒成了配種,親子之間講究的是負責與服從,是中華文化久來中,“禮”與“孝”的釋義中重要的一環,在鄉土社會中,長幼次序是一個極重要的原則,伯仲叔季分得清清楚楚。對中國而言。長幼次序輩分是教化權力與家族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晚輩尊重長輩,是“禮”的體現,長輩照顧晚輩也是“禮”的體現,父親以小明稱呼孩子,表示的是親暱,而孩子若這樣做,將視爲逾矩。年齡上的尊重是有根據的,生活的時間長,經驗與閱歷自然也不會少,在閩南俗語中,有着“長你一歲相距甚遠”的說法,就是這樣,事實上作爲前輩,看見後輩比自己各方面都要強,自然不忿,但仍然想會用長輩的威嚴去壓制,也是鄉土侷限性的體現,作爲晚輩,即使自身能力較強,也會去尊重,不咄咄逼人,也不失爲對“禮”的傳承。

相比於現在的法制社會,鄉土社會更像是一種禮治社會,“禮”的存在就像是一種習慣,一種無需一紙空文去強調的本能一般,鄉土社會就是中國久來的社會模式,當今的世界和社會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對鄉土社會探索,實際上也是對中國人性起源的探索,也是對傳承已久的“禮”的進一步發掘。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6

對於誤解的進一步闡釋:下面我要討論幾個字,這幾個字,是我們習以爲常的,卻恰恰是錯誤的理解,在這本書中,得到了正確的糾正。

1.愚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城市人都認爲鄉下人“愚”。但這個愚字在本書解釋,和我們所想卻是大相徑庭。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對於鄉下人的看法無非是幾點:不識字,沒文化,木訥,傻笨。

我們先說不識字,字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上的表達,語言間接的承接在紙這一種媒介上。通過紙張來傳遞信息,但對於生活在鄉土的人來說,我們之前已經提到,在一個環境中,生老病死都在一個相當的穩定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本身對於周邊的事情就已經相當熟悉,人們的肢體、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的交流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我們看一些名人的演講,不難發現,豐富的肢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在鄉土社會,人們之間的交流,要比冷冰冰的文字更加豐富,那麼文字對於鄉土來說,意義並不大。對於文化,我們所認爲的,或許是課本上的知識,或者對於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的瞭解,但對於鄉下人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土地的文化,莊家何時種,何時收,螞蟻搬家的意義,都是文化。所以,我們不能說鄉下人沒有文化,只能說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文化載體不一樣而已。

那麼木訥和傻笨就好解釋了,鄉下人看到汽車高速駛來,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人在田間遇到一隻巨大的老鼠也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的孩子接受課本上的知識比鄉下的孩子快很多,並不是因爲城市的孩子聰明,而是他從小就接觸文字,知識,當把城市的孩子放在山野之中,他們捉螞蚱,割麥子的速度卻比鄉下孩子慢的多,所以,並不是鄉下人木訥、笨,而是接觸的事物不同。

講到這裏我發現,原來城市人嘲笑鄉下人的愚,僅僅是生活的環境和習慣不同罷了,而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差異。

2.禮

對於禮,本書的內容,徹底的改變了我的觀點。

在闡述禮字的意義的之前,我想到了上週遇到的一個同事,她領着孩子偶然在街上看到我,我們在客套的同時,她的孩子說了聲叔叔好,而我本能的誇孩子懂禮貌。這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我們仔細分析孩子的行爲,會發現一些不同。首先這個禮貌,到底出自哪裏?孩子說叔叔好的時候,他是真心的祝願我好麼?我回想我的童年,或許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答案是否定的,他說出這句話並不是發自內心本能的意願,而這多數來自父母的教育,告訴他們這麼說會有禮貌,而禮貌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誇讚,甚至表現的好會得到更多的獎勵。在孩子眼中,問好更多是來自於外界的告知。那麼這個禮字的意義就出來了,其實禮就是一種約定俗稱的習慣,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用筷子,朋友結婚要去送紅包一樣。那麼大多數的禮其實並不涉及道德,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僅此而已。

在封建社會,每到大戰在即,都需要占卜,祭祀,有些祭祀不僅需要一些複雜的儀式,還需要一些牲畜,甚至是活人獻祭,這種行爲是一種禮,女人要遵循三綱五常,裹腳,清朝人都需要留辮子,這也是一種禮。而這些曾經理所當然的禮,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卻是惡劣的。在遠古時代,人們在長時間的摸索中,發現某種行爲可以改變某些事情,當這件事發生時,那麼就需要這種行爲來去處理,長時間的處理和不斷的改進逐漸形成一種經驗,經驗代代相傳,就變成了禮。所以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而禮儀之邦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規矩之邦。

所以,禮只能代表我們在這片土地裏生活的時間綿長,文化久遠,而並不能說明我們的道德就比其他族羣高尚,科技發達,或者,比其他民族高人一等。

3.孝

孝一直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高度提倡的一種品質,孝字多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的一系列行爲。那麼,孝到底是什麼呢?孔子提倡孝,對每個學生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然而並沒有抽象的定義。在衆多的解釋中,最後甚至歸結爲心安兩個字,在費孝通老先生看來,孝其實是子女在日常接觸中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承接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在我看來,這恰恰承接了禮字,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相處的基本方式。在對待父母的行爲中進一步的演化。所以,孝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的行爲,承接父母的同時,圖自己的心安。那麼,如果一個人很孝順,雖然會瞬間提升此人在我們心中的好感,因爲他懂禮,懂規矩。但是要記住,一個奸臣可以孝,一個惡霸也可以孝,我們往往會混淆這一點,上述的討論我們知道,禮字只是一種習慣和規矩,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具體品質和行爲的好壞。所以一個人很孝順,單憑這一點,我們不能武斷的去定義他的品行,而是需要更多因素去評判。

結語

此書還有大量的觀點沒有闡述,我只是將一些比較重要的觀點解釋了一下,或許有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短短一百頁的書,費孝通先生詳細的分析了鄉土中國的社會習慣和人文,爲我的很多行爲習慣重新下了定義,尋到了本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看一下這本《鄉土中國》。相信你看完此書後,面對當今社會的種種行爲會有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7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無論城市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始終保留着鄉土的味道。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向西方各種國家學習。學習他們的政治制度,學習他們的各種法律,學習各種社會思想。但是無論如何,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是深入骨髓的,難以去除的。就算在如今,很多人都認爲自己早已擺脫了那些封建禮教,也早就和自己所鄙棄的那種鄉土氣息絕緣。但實際上,從鄉土社會帶來的各種習氣,會不知不覺在我們的行爲中展現出來。

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鄉下人非常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私。他們沒有公德心,只顧自己,絲毫不在意公共場所的乾淨整潔,還特別喜歡貪小便宜。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自私的毛病在中國非常普遍。不僅僅是鄉下人,就是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都常常會有自己的私心。只是鄉下人將這些事情擺在檯面上,而那些所謂的城裏人文明人,將自私隱藏在自己去內心深處不輕易叫人發現,也是爲了維持自己的那一份體面。甚至在有的時候,這些文明人論起自私來比鄉下人還要過無不及。所以實際上從這個方面來看,鄉下人和我們大衆並沒有區別,因爲我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在粉飾太平,而內裏卻不曾改變過。因此,那些所謂的城裏人文明人,並沒有資格去嫌棄指責鄉下的人們。

再放寬泛些講,這種自私是由於我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思想所造成的。從很古代的時候,包括我們一直所推崇的聖賢孔子,都是以自己爲中心的。就像費孝通在《鄉土中國》所作的比較,西方國家的耶穌是可以爲了人們犧牲自己的,而在孔子的道德系統裏卻不會出現這樣不是從自我中心出發的情況。幾千年來我們所堅持的傳統思想都告訴我們一切的公德心和道德都是從個人出發的。所有的出則孝入則弟,基礎都是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上。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網上有着一切的道德觀念,這一張網組成了一個團體。我們的道德只適用於這個團體,而在這個團體範圍之外的人就不在我們的道德範圍內了。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之下,鄉土社會的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終究和那些西方國家不一樣,這是思想精神層面上的長期影響造成的。不論是誰都受到了這樣的影響,因此,兩個不同社會的人差距也不會很大。只是現代社會的人他們的網、團體可以變化。在平時這個團體可以包括整個國家的人們,於是社會公德心便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在某些特殊時刻,他們的團體又會縮小,縮小到個別家庭,甚至縮小到個人。社會關係的不同特徵,把握十分到位。)

再比如說男女有別這個觀念。在封建社會的時候,男性女性連見面都不能,更不用提肢體接觸了。雖然在經歷過一系列的社會變革之後,我們立志要拋棄這些沒有道理的規定,力求男女平等。但在鄉土社會中,這樣的思想也是可以看到的。沒有親緣關係的男性女性不能在一起工作,不能單獨相處,不能成爲朋友,如果有,是要被所有人詬病的。再看現代社會,我們不是也經常說,異性之間沒有純粹的朋友嗎?也許我們並不會當面指責,但背後絕對會說三道四。某個男性和某個女性關係特別好這種話題一向是八卦青少年們津津樂道的飯後談資。

而且在鄉土社會裏戀愛是不存在的,因爲人們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在這個只有熟人的社會裏面,所有的關係都是生下來就已經確定的。所以男女間的關係必須有一種安排。使他們之間不會產生破壞社會穩定的激情。所以在鄉下經常可以看到男人和男人扎一堆,而女人和女人呆在一起。只有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纔會有人組織尋找媒婆相親,男女並不是因爲喜歡而在一起,只是爲了傳宗接代。雖然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並不明顯,我們也越來越提倡自由戀愛。但是那種爲了維持社會穩定,而杜絕產生激動性感情的行爲卻是非常多的。例如有的公司會禁止在公司內談戀愛或者有婚姻關係,目的就是爲了防止異性之間產生的這種激情影響工作效率,或者是爲了維持公司的穩定,維護公司利益。如果範圍再擴大一些,學校裏禁止戀愛也可以包括在內。爲了防止這種激情,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也是爲了維護校園學習環境的穩定。因此,可見,在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鄉土社會所遺留的風氣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種形式深刻的融入了現代社會。

通過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我的一個感悟就是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提起鄉下人,都是十分鄙棄的。覺得他們愚蠢,不講衛生,還有一些固執的習慣。但在讀過着本書之後我卻明白了:鄉下人之所以不識字,是因爲他們並不需要文字,而不是愚蠢,他們在別的方面聰明勝過於城裏人;鄉下人之所以沒有社會公德心、自私自利,是因爲自我主義思想在他們身上的體現較爲明顯,而城裏人也有同樣的毛病;鄉下人之所以固守着男女有別的傳統,是因爲維持特定社會穩定的需求,而不同形式的同種思想,在現代社會中也隨處可見。鄉下人並不是低人一等,是特殊的社會造就了他們。我們應該以一個平等的態度、深刻的角度去對待、解決這些問題,尋求更好的發展方法。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8

前言

《鄉土中國》,其實當我看到這本書名字的時候,就已經打退堂鼓了。我對所謂的鄉土並不感興趣,但在豆瓣9.2分的強烈驅使下,我試着讀完了,在看完最後一頁,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眼睛明亮了許多。

其實這本書雖然講的是鄉土社會,但深層理解,卻是講了很多我們禮俗習慣背後的原因。如果要我給這本書起名的話,我覺得確切的應該叫《中國人奇怪行爲背後的來龍去脈》。

這僅有100多頁的小冊書,卻道盡了中國鄉土的人情冷暖和行爲舉止,鄉土中國,講的雖然是鄉下人的“土”,但是每個土氣的行爲下面,卻映襯着城市人的生活。大家常說的人情世故、男女有別、血緣關係、中庸之道均出自這個“土”字。我們嘲笑鄉下人“土”,而土恰恰詮釋了我們的習慣和行爲。也就是說在我們嘲笑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在這篇讀書筆記裏,我會試着提煉出這本書中指出的種種現象,以及形成這些行爲的源頭和原因。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鄉土本色

我們先說說這個“土”字吧,土代表着土地、土氣。我們自古至今,每朝每代無論如何更替,都離不開農業,離不開小農經濟,所以,我們中國的發展,就是在這個土裏,每個中國人都是從土裏長成的,發展的。在土地上,無論是種植玉米還是種植水稻,一旦人們在這裏生存,就只能紮根於此,因爲土地是固定的,不易動的,所以鄉土社會的人們也只能生老病死在這裏、我們在這樣一個小家庭,小村落中成長,日復一日。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生活,孩子在每個人的眼中長大,土氣就這樣形成了,這種土氣是小範圍的瘀滯的,是每在這裏生長的人所熟知的。

當我明白了這個土字的來由後,會驚奇的發現,我們的思想、理念、行爲、習慣均來自土的特性。

因爲我們都紮根在土地上,我們都沾染了土氣,因爲都土氣,所以習慣、思想都相似,因爲相似,所以我們是一類人,所以有土氣的老鄉纔會親近、纔會團結,講究地緣、血緣。因爲講究地緣所以我們辦事講人情,因爲講究血緣,所以要長幼有序、尊敬長輩。因爲辦事講人情,所以討厭打官司,討厭法律解決問題。因爲討厭法律,所以喜歡無爲政治。因爲尊敬長輩,所以才遵守孝道。也因爲尊敬長輩,所以長者是權威,形成長老統治,纔要立一家之主。

你看,經過這樣的推論,一切的行爲習慣皆來於此。

男女有別

我們再談談男女有別,我們所理解的男女有別,大多數是受封建社會的歷史影響,不過在我看看完這一章驚奇的發現,其實這一理念的提出,竟然是爲了維護社會穩定而形成的。

既然談到男女,我們不得不面臨幾個問題:愛情、感情和了解。我們來依次分析。

感情是什麼?在此書中的定義爲:一種體內的行爲,導發外表的行爲。在我的理解就是,身體的荷爾蒙抑或是腎上腺素爲主導,來控制你,所產生的行爲。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感情就不是以理性爲主導的行爲了,而是感性,如果不是理性,那麼就會有不穩定的因素在裏面,從而影響社會也會有不穩定。所以淡漠的感情是社會關係變得穩定的一種表示。

愛情是什麼?費老的解釋是:戀愛是一項探險,戀愛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爲目的,卻是生命意義的創造。戀愛的持續倚重於推陳出新,不斷克服阻礙,不斷髮現阻礙。也就是說,愛情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對於愛情來說無論今後的路走多遠都毫無意義,只是當下的過程纔是最有成就的。說回來,愛情依然是本能在起作用,是體內的慾望和衝動造成的一種生理驅使。

瞭解是什麼?此書定義爲:所謂瞭解,是指接收同一的意義體系。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的。瞭解纔是社會穩定的力量,它是熟悉、親密、熟練地配合的代名詞。也就是說,瞭解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是一個磨合的過程,瞭解纔是理性的,帶有思考性的,而不是身體的判斷,是大腦的判斷。

上述的推論我們可以看到,感情和愛情都是不理性,不穩定的。鄉土社會的形成過程中,我們在面對男女問題的時候,既要摒棄感情和愛情,還要讓男女相互瞭解。這就形成了一套禮俗,爲了規避過多的感情,那麼必然要男女有別,規避愛情就需要男女授受不親。最後,爲了能讓男女之間在沒有感情和愛情的因素下還要相互瞭解,家庭之間的成長環境、父母對孩子的瞭解程度反倒成爲了衡量婚姻的重要指標。那麼,現代社會這種標準叫:門當戶對,而古代社會有套制度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9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纔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爲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了“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纔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爲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0

韓寒的一句著名的語錄是這樣的:“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我看到這句話的不僅覺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時另我們自己都感到費解。確實,每個國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獨有的文化體系,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國的人情社會,即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方式讓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視同仁也讓中國人覺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爲中國人,我對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感到熟悉,但有時也會心生疑惑,爲何中國人會有這些特點?

《鄉土中國》描繪出了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支配着生活各個方面的體系。因爲是初次閱讀,我對於書中的內容真正理解的不太多,某些觀點也是讓我覺得似懂非懂。但本書描繪的體系解答了我對中國一些社會現象的困惑,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中過於西方的那些文化社會差異在我看來也更容易理解了。

中國的人情社會有時也會令人感到苦惱。走出社會靠人脈,辦事注重人情關係,這些現象時常讓我對將來走出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感到一絲壓力,光靠個人的奮鬥還不足以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有時也會感嘆中國人爲什麼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公平地靠個人實力競爭。《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兩文中,作者費孝通先生論述了中西社會格局的差異,並從這差異出發解釋了中國人與西方人對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觀念。費孝通先生認爲,中國人與他人發生了關係,是以自己爲中心,如波紋般一圈一圈向外層推出,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圈子內,與中心的關係密切程度當然不同。因而,中國人無法對與自己關係密切程度處於不同圈子的人一視同仁。而西方人的觀念中,個人是依託自己屬於的團體而與這個團體內的人發生相互聯繫的。同時他們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因而他們認爲對每個人一視同仁是理所當然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對待他人時更注重關係的親疏程度,所以就會對於自己關係更密切的人給予更多關照。

人情社會有時令人傷腦筋,但不得不承認從另一方面來說它又是合理的。“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這兩種行爲相比,大多數人更認同“親親相隱”且實際行爲也偏向於此。我認爲“大義滅親”是殘酷的,人的私心使人在感情上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對待親人與陌生人。法律中有專門的迴避制度,當被審判的人與自己有着親密關係使,審判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必須迴避,從而保證公平也保證司法人員免受“法理親情衝突”的困擾。

由於我學習的是法學專業,《鄉土中國》裏的《無訴》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學習法律後,有了法律信仰,便相信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好規範。讀《無訴》一文,文章的第一句“在鄉土社會裏,一說起‘訴師’,大家就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發展看做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卻不知傳統社會中自有一套約束人們行爲的“禮”。不同於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專門的訓練,鄉土社會中的“禮”是每個人都熟習的一種道德。克己復禮,人們靠內在的良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國家強制力。由此看來, “禮”在鄉土社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雖然鄉土社會的“禮”具有合理性,但它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不適合的。從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表達的一些觀點中可以知道,傳統的社會以一個個小鄉村爲單位組成的。鄉村的流動性很小,人們彼此熟識,因而變動性也小,人們之間靠經驗形成相處的規則也爲彼此熟識。這套規則世世代代穩定地流傳下來且被認同。因此,年紀越大的人由於有更豐富的經驗,所以對於這套規則更熟悉。當有衝突發生時,往往年紀大,有威望的人當起仲裁者,給衝突雙方評理。由於人們對規則的認同與對年長者的信任,這些裁決往往足以另他們信服,從而他們可以不採取“法”來解決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將接觸各種不同的人,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說,“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於是鄉土社會的“禮”起着越來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複雜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見的事情。法律是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產物。在我看來,當今社會的普通人一般很難做到像鄉土社會的人們信仰“禮”一樣信仰法律。因爲“禮”在鄉土社會的人們看來是被實踐檢驗過的適合社會的規則,也是時代相傳的人們理應熟記的規則。而在當今中國,法治的發展歷史還太過短暫,法律暫時還不能做到像“禮”一樣深入人心,爲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隨着法治社會的不斷髮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並獲得人們的認同時,法律的基本原則不斷爲人所認知時,法律信仰將在社會樹立,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有序。

雖然對於這本書,我還有許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後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於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往往熟悉卻不知其因。《鄉土中國》幫助我瞭解到一些未曾體驗過的傳統,總的來說讓我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內在體系有了一定的瞭解。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1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宏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裏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峯與海拔6000米的人說話,基本上是說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溫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纔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 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着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對象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 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羣,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 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爲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裏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6、 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 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 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 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 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裏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2

首次出版於1947年《鄉土中國》,是根據費孝通先生當年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土社會學”的內容輯錄而成,一共有14篇文章,是一部著述研究當時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農村的作品。

該書作爲我們離退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的當月推薦讀物,我雖通讀了兩遍,但按照讀書活動“學思踐悟”的要求,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覺,總感到費老這個泰斗級社會學家所講的東西不是我們所能完全理解的,後來又在網上看了幾篇別人的讀後感,還是不能適從。下面,謹從我閱讀本書後所回憶起我童年在鄉下生活的點滴鄉土記憶,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費老書中“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的描述,雖說的是40年代中國農村,但我以爲,上世紀60年代的農村恐怕和40年代應該變化不是太大。我兒時因爲父親受了迫害,隨父親在周至老家農村生活了五年多,直到上小學二年級時才轉學到西安,我對這五年多的農村生活記憶尤爲深刻。每到夏天,在大片的蘆葦叢中,傳出布穀鳥的叫聲,總想摸到鳥蛋或小鳥,鑽到裏面卻怎麼也找不着。清澈的河水中游蕩着五彩斑斕的小魚,用籃子稍一劃拉就有幾尾在藍中躥蹦。蘆葦根兒下,時不時就能摘到菱角。河中稍大點兒的石頭下,也能抓住幾隻螃蟹。娃娃夥兒們光着屁股在河裏戲水,都忘記了時間,直到聽見遠遠的村裏大人們隱隱地呼叫聲,才提了鞋,抱起衣服,一鬨子各回各家。秋天,揹着小揹簍打柴,折下一根長長的竹掃帚棍兒,在尾端綁定一根長長的細繩,作爲工具,扦拾白楊樹落下的葉,我們叫扦嘎嘎葉,裝滿了揹簍,背不動了還要大點兒的孩子幫忙。房檐底下掛着一串串金黃的包穀,晚上有野鴿子把包穀之間的縫隙當窩,打着手電筒一照,好像不會飛似得,當你搭着梯子快要夠着它時,卻撲棱棱的飛了。冬天裏,在熱炕上賴着不想起牀,烎炕的麥糠有着淡淡的嗆味兒,鍋頭炭灰裏埋着烤出來的紅苕乾麪香甜。提着蛋籠走進青油油的麥地,挖燕麥、撿拾大雁的糞用來餵豬,凍得手背通紅,腫的像個麪包。那時天上總有一行行大雁排着人字形或是一字形向南飛,麥田裏也是一羣羣的吃着麥苗,糞便都能撿上一籠底兒。冬天最深的記憶莫過於過年了。過年,能吃上水果糖、柿餅、瓜子兒、花生、核桃,還有麻花、麻葉兒等。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羣孩子聚起來一起挨門挨戶給各家各戶“拜先人”,拜完等着人家大人給每人捏一顆糖或是一把花生瓜子兒,有的人家也會給一分錢。在我們這麼個大村子,走完兩三個街道,就已經很晚了,回到家,衣服的幾個小口袋就已經鼓鼓囊囊再也裝不下了。春天總是個比較難過的時節,天氣乍暖還寒,進入二三月也就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了。記憶中幾乎每天都吃漿水攪團,漿水菜是用各種野菜醃製的,有時還有馬刺筋(大刺兒菜),吃起來有些扎嘴,那時把攪團吃的很厭煩,直到現在還是。

現在,村邊兒的小河早已經乾涸了,河岸上已經沒有了灌木野草,河岸邊、蘆葦叢也都變成了莊稼地。平時回去是見不到那麼多人的,只有過年還有些人氣。農村裏的年輕人都到城裏去打工,只留下些老人在鄉下看着門戶。過去低矮的瓦房已經很少見了,家家戶戶都蓋了二層小樓,空蕩蕩的。

記憶中的老家鄉村,撿拾起我們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提起親切,放下動容,繁華落寞,與有榮焉。費老的“我想我們很可以說,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的描述,在現在的中國已經比較少見了。我老家村子裏如今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甚至到新加坡抑或是非洲打工的都有。村裏人活動範圍已經沒有了限制,他們的社會圈子也就不再孤立了。況且,按照“美麗鄉村”建設標準,老家的村子也同其他鄉村一樣,除了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也在鼓勵發展特色經濟,重視公共服務,重視環境質量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寫到這裏,我又想起先生在1985年該書再版時的那段話:“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括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通覽全書,可以感受的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窺中國的基層社會。雖然時過境遷,但作者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鑑。

由於我學疏才淺,但願不會對費老的著述有斷章取義和不敬。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3

在閱讀《鄉土中國》的'同時,正在學習有關社會學的內容。故將兩者結合起來,粗淺的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感悟。中國從農耕社會發展到如今的現代社會,某些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帶了些許“後現代社會”的意味。最純粹的“鄉土社會”與發展完善後的“後現代社會”幾乎是從封建社會到現在,這個社會的最初與最末。所以,它們在社會特點、家的概念、秩序維護和個人價值觀等方面有着極大的差異。通過對比兩者,我們這些社會學的初嘗者能體會到社會發展的劇烈性。接下來我將從社會特點與家庭觀念來進行對比。

1.社會特點

《鄉土中國》中寫到“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縛”。鄉土社會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大部分的百姓從事農業耕種。他們直接取資於土地,生活、工作都圍繞一塊土地展開。他們之中,除非是通過科舉,大多數人一生都將奉獻給這一片土地。根據貝克的抽離和嵌入理論,我暫且將這樣的工作方式稱爲不再“抽離”的“嵌入”。而後現代社會,卻是“流動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們選擇的職業形形色色,人們可以自由的在這些職業見進行轉換,導致“流動“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人們對自由的追求的高度達到了歷史以來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們更注重職業的自由度,比起,傳統的,所謂的“正經”職業,人們更願意從事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在保障人們與傳統職業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礎上,給予人們更多私人化的空間,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現代進一步模糊,就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來看,與鄉土社會的耕種的工作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所謂自由職業,自由當然是核心,這也是人們長期“抽離”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於土地的固有屬性,農民們難以發生流動。祖祖輩輩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對於周圍的不管是環境還是人,都無比的熟悉,這樣的看來,鄉土社會又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人們之間都有一種天生的聯繫。但後現代社會卻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由於後現代社會“流動性”,“個人化”趨勢的發展,人們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社會關係。雖然後現代社會存在許多公共空間,但這些空間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鮑曼在《流動的現代性》將現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間分爲四種類型——排異之地、噬異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這四種類型的公共空間都有多人蔘與,且都是爲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參與的人之間卻沒有也沒有太大必要產生關係。

從以上兩點來看,鄉土社會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它是一個極度穩定甚至固化的社會;後現代社會是個典型的陌生人的社會,它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2.家庭觀念

鄉土社會的家族觀念極強,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內部解決,官府一般會止步於家族門前,將更多的自由空間留給家族內部。上文提到,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生產活動圍繞土地展開,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當一個家的人數不斷增多,原來的土地已經不能滿足一個大家庭的維持,精神支撐的情況。

後現代社會的極度個人化,讓家庭觀念逐漸消失。首先社會上,大部分都是一個個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幾乎已經消失。其次,特別是在西方社會,人們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質,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照顧基本止步18歲。之後,孩子會搬離家庭,通過國家貸款繼續學習和生活。中國社會由於受到傳統觀念和習慣的影響,現代家的觀念雖然遠不及鄉土社會,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約束相較於西方強了許多。但許多社會學家觀察到,現在中國的家庭觀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趨勢。一方面,許多孩子遠離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長時間幫子女做家務,帶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繼續學習或者周遊世界等。

幾年前,許多學者批評中國家庭觀念太強,限制了個人的發展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倡導大家學習西方模式。但近年來,隨着家庭化的消解,個人化的發展,人們開始反思,家族觀念真的無可取之處嗎?

在我看來,家族觀念增加了社會的溫情,·讓大多數人不至於失去奮鬥的意義。個人化增加了社會的自由度,滿足了人們個性發展的需要。但極度的個人終將讓社會失去溫情,這樣的社會就像失去潤滑油的機器,能繼續運轉下去,卻難免發出沉重的哀鳴聲。我們無法說出到底哪種模式更好,但在個人化趨勢無法阻擋的現狀下,我們至少要有意識地去維護家庭的溫情,不要讓自己變成僅爲自己的“機器”。

僅談及社會特點和家庭觀念,已經可以看出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的極大差異。但此處人有許多領域值得探討,過程中你將獲得極大的驚喜。

處於向後現代社會發展的浪潮中的我們,再次回望“鄉土社會”,每個人都將有不同的思考。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4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於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彙編成冊,發表於1948年。此後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着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麼論述一個問題的!對於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閒聊中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着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穫。除去叢刊序文和後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餘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於一個概述,爲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爲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爲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並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爲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爲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爲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然後再追問,爲什麼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後論述文字對於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爲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侷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纔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爲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爲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爲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爲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爲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瞭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於文字的需求後,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爲並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後,文字纔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着對於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爲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裏談得上對於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纔可以瞭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瞭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爲,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纔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幹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着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着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後,農民對於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後,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纔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着別人家裏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裏挺彆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於事後纔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並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5

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鄉土社會的概念。其中,費教授將鄉土社會概括爲“禮治社會”,且還是一個“無訟”的社會。的確,鄉土社會由於其空間流動性小,人與人之間交往單純的特點,使得法律在這個社會中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人們似乎僅僅依靠“禮”就能維持良好的秩序,彼此之間發生衝突也不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而是通過協商和解。這就使得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

“無訟”,是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中一種現象的描述。具體說來就是在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依靠自身的道德教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糾紛和爭議都通過協商解決,而不是採取訴訟的方式的一種理想化狀態。由此,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不需要法律的存在。

在古代,封建統治爲了維護其自身統治,需要對整個社會進行管理。封建社會“無訟”文化是統治階級維持社會秩序,實現長久統治的需要而提出的,並通過賤訟、壓訟、滅訟等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從儒家創始人孔子最早提出“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到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聲稱“讀書萬卷不讀律”;從早期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訟師(即現代的律師)被民衆稱之爲“訟棍”,到常提起訴訟的人被認爲是“搬弄是非”之人或遊手好閒之徒;從封建官吏政績考覈中善於教化,善於息訟、止訟的考覈標準,到國家機器慣以嚴刑峻法迫使民衆視法爲畏途,產生厭訟情緒,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對訴訟採取的壓制、抑制的指導思想和行爲標準。從這一方面說,產生“無訟”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社會中的人們能夠依靠禮的教化維持正常的秩序,或者說考慮到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因素,而也可能是因爲統治或司法官吏希望沒有人來訴訟或少訴,從而積極的主張無訟。但這種情況較多的出現在封建專制國家中,在現代國家應很少有這種情況。國家雖然也希望社會中儘量出現無訟的情況,但並不會主動的去幹涉;另外,現在的法官並不要求與領導者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他們也可以獨立進行判決、裁量,且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爭取案件的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這與鄉土社會中雙方當事人自行調解有所不同。

儒家認爲,和諧包括天道自然和諧、天人和諧和人人和諧,這些決定着國家和個人的幸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講求互諒互讓,自己要正名分,明等差,並使各人都能夠安分守己,避免發生糾紛和矛盾。即使發生了糾紛,也應力圖通過和解,調處息訟,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爲了達到和諧的理想境界,人們就應奉行中庸之道爲做人處世的行爲準則。在這樣的哲學思想長期影響下,“無訟”觀念的形成則是自然而然的了。”著名比較法學家勒內·達維德對中國人的這種和諧與中庸之道有較深的感悟:“中國人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況下生活的。他們對於法律制定些什麼規定不感興趣,也不願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們處理與別人的關係以是否合乎情理爲準則,他們不要求什麼權利,要的只是和睦相處和和諧。”

儘管我國的司法制度在逐漸完善。但據筆者所知,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發生非常嚴重的事故,如謀殺、槍殺或者是其他產生了嚴重後果的事件,人們一般都不會選擇訴訟的方式。有的是因爲覺得這件事太小,不願意起訴;有的則是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選擇逃避的方式,有的則是不知道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總之,“無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需要國家對這一方面加強教育與指導。

費孝通先生對於傳統中國農村社會的經典表述,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基層社會所特有的文化淵源和秩序傳統。其學術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自從他提出“禮治社會”這一概念以來,就一直被人不假思索地加以援用,以致人們普遍都以爲,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秩序的維持是“唯禮無法之治”。對於“無訟”的觀點,我們應辯證的看待,尤其是它產生的社會基礎。不能認爲在禮治社會中就沒有法的存在,或者說在這樣的社會裏就不需要法。在現代社會中,如果說沒有法,個人的權益是很難得到公平的保護的;至於法在禮治社會中的作用,則需要依賴於時間來證明。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如果雙方的糾紛沒有達成和解,也就是他們尋求的調解組織調解失敗後,就會建議一方當事人去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這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和解不成的時候,人們是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在這個時候,雙方的矛盾必定是達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且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惡化,並不會擔心將對方起訴到法院後會產生不利的後果。所以,我們不能片面的說鄉土社會還是原先那個保持流動不變的社會,人們還是一味的尋求和解,當送法下鄉的活動進行這麼多年後,人們的觀念總歸是有些變化的,特別是侵犯了他們的重大利益時還是會依靠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鄉土中國讀書報告 篇16

近日,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受益良多。不僅對當時的農村生活,“差序格局”、“禮制秩序”、“長老統治”等方面有了更多瞭解,同時領略了社會學的魅力所在,對社會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費孝通先生曾說過:“社會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把社會作爲—個整體,綜合研究社會現象各方面的關係和其發展變化,包括人們對人際關係的知識和理論。它最根本的任務是解決一個生在社會裏的人,怎樣學會做人的問題。這是對社會學高度和本質的概括。

首先費孝通先生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曾聽人說過,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中國的問題說到底還是需要回到鄉村裏去理解,畢竟中國是農業大國。在“鄉土本色”中,費老說中國鄉土的特色是不流動的熟人社會,由此產生的是符合這種社會的習慣,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對“熟人社會”的說法,我思考良多。

費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因爲“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只有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社會變遷,人們在較大的環境中活動,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都是陌生人,所以要講個明白,也才需要畫個押、籤個字,也由此,法律纔有產生的必要。在此基礎上,費先生概括了熟人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要素,諸如: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血緣和地緣等等。同時,費孝通又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法律憑藉權力機構強加於個人,道德靠社會輿論維持,按照費孝通的意思,做事合乎“禮”則更像“憑良心辦事”的意思。

中國的熟人社會這種基層社會結構,是與其獨特的聚族而居的聚落形態密切相關。而這種聚落形態恰恰是小國寡民的政治學主張的理想模式,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種聚落形態,是自然和政治因素的雙重影響。在南方,確實是過一山而語言風俗就不同,所以聚族而居是很自然的選擇。但在北方,好像自然因素就沒這麼強烈,非自然因素纔是根本。這裏的非自然因素可能就跟政治有關了。在中國,重農抑商是主流,不是皇帝們不愛錢,他們是愛權勝過愛錢,不患寡而患不均。寡,好管,不均,一個容易亂,一個不均,就有富可敵國的素封,就可能挑戰皇帝的力量。所以,歷代皇帝,都在作打擊豪強的事情,比農民起義還徹底。農民起義不過是個催化劑的作用。而安土重遷,就是一項基本國策,其現代版本就是離土不離鄉。

另外,功能主義系人類學研究的一個手段,簡言之,即需要導致文化的產生,文化又反過來滿足需要。法治的功能令其無法在熟人社會中產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許多人認證了,熟人社會爲什麼不能產生法治,是因爲不需要!而陌生人社會需要法治,所以法治產生於陌生人社會中。這雖然是一個循環認證,但不妨礙其解釋的合理性。以中國目前爲例,通說爲我們正在建設法治國家,但有些現象,很難解釋:比如刑訊逼供的減少,是來自文明國家的壓力?還是對外來文明成果的汲取?還是本身技術的進步,已經不需要刑訊逼供?正是在這種難以解釋中,社會已經開始變遷了。費老的《江村經濟》中,探討了技術變革對社會變遷的影響,較《鄉土中國》更進了一步。而“社會變遷”無疑是中國近百年來的一個宏大的話題,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已經成了所有愛國、有志知識分子都想探究與解決的大問題。所以,可以理解,當人們突然發現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社會變遷的時候,他們的興奮是可以預計的!功能主義在中國的流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熟人社會被人詬病的地方,是相當多的社會活動缺乏成文規則。但並不是說這個社會就沒有規則。這其間根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將這些不成文規則成文化,將這些不成文規則中的不合理的、落後的因素剔除掉,引導到所謂的先進道路上去,就真的是不可行的嗎?任何社會,不管是熟人社會還是陌生人社會,都需要法治。這是不證自明的公理。現代法治,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規則的存在,還關心它的存在形式、穩定性、適用性等一系列微觀的、技術的內容。但這並不脫離於規則和律令已然存在這個基礎。

所以,我認爲,社會的結構形態特徵,對法治的形成與否並非有如此決定性的影響。換言之,是否在東方這種所謂的“熟人社會”,就形成不了法治,或者說,形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純粹意義上、真正純粹西方意義上的“法治”,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日本、新加坡、中國臺灣、香港(尤其香港的新界地區很有標本意義),都是不勝枚舉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