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育》有感大綱

讀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育》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我是一個愚笨的人,雖說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育》讀了許多遍,也讀了許多有關新課改的書籍,但身處鄉村學校,每日感受到的都是鄉村教育方面的人和事。所以一直固執地認爲:在鄉村,“理想教育”只能說是一種“理想”,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暢想“理想”就已屬不易了,更別說達到理想了。但是內心深處的社會責任感與良知,卻時時刻刻迫使自己去思索如何改變現實的困境,如何在現實和理想之間尋找一條可以穿行的橋樑,如何着眼理想,腳踏實地小步驟地去上下求索。

讀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育》有感

  現實的困惑

農村小學教師羣體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阻礙新課程改革進程的現象,那就是村小老師往往過多的把教育教學這個本屬於腦力範疇的工作做成了體力勞動,不能做個真正的腦力勞動者。造成村小教師腦力勞動缺失的原因非常複雜,客觀的原因可能是應試教育的壓力、管理體制的侷限等等,如果單從教師主觀方面來分析的話,我認爲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大部分老師在使用新教材同時感受到了研究的重要性,也想去反思和研究。但是卻不知如何下手,缺乏研究基礎及研究方法的引導者。

也許有人會說,課改進行了進十年,國家進行了各級各類的培訓不計其數,難道教師還沒有研究基礎及方法的引導?現實是國家級、省級的培訓對於一線的農村教師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再者任何培訓都需要參與者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來消化,農村小學的師資來源以及實際能力十分不理想,有些培訓農村一線的教師即便參與了,可由於培訓的理論性太強,他們聽不懂。一線的老師需要的是具體的與他們的認知相匹配的由淺入深的引導。在農村一所村小能有一兩個正式的全日制師範畢業生就很不錯了,想找理想的引領老師的確很困難。加之方法的引領是一個實踐性的長期摸索體驗過程,並不是一兩次的培訓講座就能夠湊效的。

  二、一部分的教師想研究想反思,但是在自身與理想的比較中黯然神傷,缺乏研究信心的鼓勵者。

農村小學教師年齡偏大,由於體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經驗豐富,雖說幹了一輩子,但都是就事論事,怎樣做有效(主要是能提高成績)他們知道,但是爲什麼?沒有想過。就是想過也是被應試教育逼迫的,思考的視野很狹隘,得出的經驗往往是違背了教育規律的、急功近利的。多數情況下是犧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做法。現在讓他們去研究去反思,就像是先給他們下了判決書:你們以前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是個不稱職的課程改革者,你們的理念與課改理念相差太遠,他們何來研究的.信心?我也做了一點嘗試,通過看錄像的途徑,觀看名師講座、課堂實錄,想以此提升他們的上課水平。但是這種相差千里的示範與榜樣,這些經過千錘百煉的完美課堂以及高深見解,讓他們領會到了名師的素質是那樣的完美。他們不知道即使再好的老師也有課上的很糟糕的情況,他們常常爲自己課堂的無助而痛苦,名師的完美又加重了他們的自卑。他們需要的是近距離的、真實的課堂,需要真實生活情境中的榜樣,需要點滴的長久浸潤的鼓勵,需要自己通過實踐,親身體驗到的成功來作爲直接的鼓勵。

  三、還有一部分老師他們在不斷的反思、追問,但現實卻時刻讓提醒他這種做法是多麼的不值,缺乏研究與反思的動力激勵者。

現在農村教師雖說實行了績效工資,但是蘇北農村教師的績效工資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具體的執行中出現了這樣的一種尷尬局面,沒有執行績效工資時候,教師工作從不講報酬,實行績效工資後大家反而變得斤斤計較了。除了工資,農村小學的教師沒有其它的任何收入,尤其是優秀村小教師在和城區學校教師的待遇比較時心裏很不平衡。另外,學校應試主潮的生存壓力客觀的存在,村小教師作爲教師中的最底層很少得到精神上的認可。這樣單靠個人良心與師德作爲研究與反思的動力,它的持久性與普及型值得懷疑。正在進行研究與反思的村小教師由於能力與環境的原因,雖說在課改之初熱情很高,但長期缺少動力的激勵,慢慢的看破紅塵,逐漸的在牢騷與失望中迷失方向。

  心中的理想

新課程改革要想在農村小學取得進展,必須改變農村教師遠離研究與反思的現狀,她需要來自各方面的合力。

  一、農村小學校長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做好引領。

村小校長要樹立責任感,銳意進取幹好事業,同時又腳踏實地不急功近利。要深深理解了“理想教育”要反對“純應試”教育,反對追求表面的功利主義,要耐得寂寞。這就要求村小的校長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素質,準確把握上級的精神,做一個有感召力的精神引領者、實踐指導者,上級文件的本色傳達者、有效落實者。

  二、各級各部門對農村教師羣體給予優待,留住人才。

要想改變現狀,農村小學需要一批有事業心,有能力的人去引領,但是,現實情況是農村小學的校長都願意進城當老師,就別說是老師了。優秀教師城鄉比例嚴重的失衡。村小教師中真正的師範畢業生不到20%,這些人還想進城,因爲他們的同學大都在城裏教書,同樣的一個人,在村小永遠得不到市級以上的獎勵和上課機會,一旦進了城,到了有名的學校,極可能得到市級以上的榮譽獎勵,輕易的獲得市級以上的優質課。而且獎金福利讓村小教師想都不敢想。所以,要留住現有的優秀教師或者說要吸引一批有能力想幹事的教師到農村去,要提高村小教師的工資待遇、要在榮譽與上課機會上適當的照顧。我們要讓研究者與農村小學的實踐者距離儘可能的縮短,讓研究更樸實、真實、更有普及性。

  三、對農村小學的評價要增大自主評價的比例,促進發展。

村小要取得真實卓有成效的發展,必須激發村小全體教師與領導者的的內在動力。對於學校的評價要關注實幹,關注現實、儘可能的把評價主體下放到校,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失去土壤。讓村小在真實的評價與辦學目標中前進。校長作爲學校中的一員,與老師朝夕相處,親歷了學校中的每一個教育教學行爲,有可能也必須對每個教師進行公正,真實的評價,讓真正進行反思與研究的教師得到認可。從而引導着學校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學校發展。

  四、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合理的配置,優勢互補。

說實在的,在農村小學,讓所有的教師都達到一個高的水平,都生活在一種狀態下,這不現實也不可能。在部分不能成爲研究型老師的羣體中,相當一部分工作不怕吃苦,做事任勞任怨。那麼我們爲何不換個角度來考慮?讓他們成爲有反思能力的老師的助手,輔導學生,就像英國的助教制度一樣。這樣也彌補了研究型教師對於重複簡單枯燥事物的排斥。合理分工取長補短,把動腦和動手發揮到最佳水平。

有位哲人講:理想是彼岸,現實是此岸,中間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希望農村小學有更多的行動者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