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大綱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3K 次

《難忘的一課》中講了臺灣光復後,作者看見一所教堂,教堂裏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國語的情景和看見中華歷史上的偉人畫像。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幾篇關於難忘的一課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1】

讀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憤怒和對日本的可恨,中國的腐敗。

《難忘的一課》中講了臺灣光復後,作者看見一所教堂,教堂裏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國語的情景和看見中華歷史上的偉人畫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雖然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但是充分地把作者的那已憋在心裏多時的愛國之情釋放了出來,說明了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是那顆真摯的愛國之心!

我的眼前彷彿看到了日本人不讓中國人講國語的情景。日本希望臺灣永遠忘掉中國人,希望臺灣永遠是日本的,可是臺灣人民始終沒忘記自己的祖國,因爲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還是一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因爲不屬於自己祖國的人,那麼他也不屬於人類。因爲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應當的事。因爲臺灣就是中國的,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記得老師說:“臺灣還是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她風景如畫,如臨仙境,資源豐富,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說到這裏,這讓我想起《馬關條約》的那次事件:知道以前臺灣怎麼到日本手中的嗎?就是因爲清政府自以爲是,整天只吃喝玩樂,而外國,卻學習新技術。到後來清朝敗仗連連,日本便無法無天、爲所欲爲,提出了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

從這裏也可以充分的反襯出日本的可恨,清朝時代那時的腐敗,中國那時的軟弱,落後。落後就要捱打、吃虧。由此在這裏又激發了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希望,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這樣世界的春天非中國莫屬。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2】

最近,我學習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心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後,作者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認真地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漢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裏參觀了中國曆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臺灣“光復”不久,臺灣教師爲了讓孩子們認識祖國漢字,認真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們“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而且還在禮堂裏看到中國曆代偉人像。這使我感受到了臺灣人民對民族的濃厚情誼,對祖國的強烈思念,這一顆顆火熱而真摯的心也使我融入到了他們那種認真學習的氣氛中。

文中三次提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雖然這是一句極其簡單的話,誰不會說呢?但是,我想問一下,你是帶着一顆火熱的.心去讀的嗎?是懷着崇高的敬意去讀的嗎?“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句話,它所蘊含的感情是多麼強烈的民族精神,多麼深厚的愛國情意啊!我想在作者心裏,中國人永遠是最強大的,最挺拔的,最頂天立地的,中國是任何國家無法取代的。不僅是作者,我想所有中國人都是這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永遠改變不了我們的中國心。不管是臺灣的師生,還是大陸的人民,他們都有一顆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就算是他們沒有說出自己是多麼的愛國,但我相信,他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3】

在臺灣“光復”以後,本課文的作者在臺灣找到了在輪船上的工作。

有次,輪船停在了臺灣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區,而選擇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遠,發現了一所小學,白色的圍牆,門外栽着一排樹。

作者走進校園,顯然很安靜,他走近一間教室,走到窗外,見到了一位年輕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學習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寫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接着,他又用不太標準的國語一遍又一遍地讀。我被着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從後門走進教室,坐在最後的一排,根着老師一起大聲地讀着。

最後,老師和同學非得要帶作者去他們學校的小禮堂去參觀。

到了後,老師對作者說:“這裏,以前是畫着日本人的畫,現在‘光復’後,就掛上中國人的畫。”作者聽後在牆壁上看了看畫,上面有孔子,諸葛亮,鄭成功,還有孫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間,眼眶不覺溼潤了。

我想在作者心裏,這個郊外裏的鄉村學校永遠在他心裏或者在中國人的心裏,永遠都是一片神聖的學校和禮堂或者是神聖的土地。

說不定今後又有一天,碰巧輪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個學校跟那位教師溝通和去參觀一下小禮堂,說不定下次還會又增加許多中國曆代偉人的畫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學校,跟着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和年輕的老師一起學習中國人的文字和國語,作者也應該是這樣盼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