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瓦爾登湖》讀後感

關於《瓦爾登湖》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導語:“我生活在瓦爾登湖,再沒有比這裏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他的石岸,是他掠過湖心的一陣清風:在我的手心裏,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隱的泉眼,高懸在我的哲思之上。”

關於《瓦爾登湖》讀後感

瓦爾登湖上冬去春來,河水的流逝,松脂的芳香,鳥雀的啼鳴,帶給我們無限的神往……

——題記

炎炎的夏日令人厭煩,悶熱的空氣使人做事都會覺得焦躁不安。下午我躲在空調房裏涼快着,順手拿起了《瓦爾登湖》,讀着讀着,慢慢地心變得靜謐清涼了,人就不由自主地跟隨着亨利?戴維?梭羅(美國作家)離開了現代文明的大城市,來到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鎮,停留在瓦爾登湖畔,享受着那種自然、真實、簡樸的生活,也一點點體會到了他對人生、社會、生活的認識及思考。

梭羅展現給我們眼前的是一個澄明、甜美、素雅的世界,很安靜、很獨特。也許當生活歸結到一日三餐,簡單到最後的財產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時,充滿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而當這求索着的靈魂將故鄉的牌位輕輕供奉在寧靜的瓦爾登湖畔,真正的精彩才幻化爲迎風鋪展的畫布,一點一滴圓潤豐滿,最終造就了這部包括結束語在內分爲二十個篇章的自然隨筆,《瓦爾登湖》被後人讚譽爲“能夠塑造讀者的書籍”。

《瓦爾登湖》畢竟是作者一個人在遠離世俗的環境下所思考的結晶,但梭羅無時無刻不在緊扣世人的常態,來仔細地剖析人們的心靈。尤其是他對閱讀的思考讓我印象深刻,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

梭羅愛讀書,因爲書是一切知識的源泉。“無論我們多麼讚賞演說家偶爾爆發出的流利口才,但是,往往遠處於稍縱即逝的口頭語言的背後或高居其上的,是最崇高的書面文字。就像佈滿繁星的蒼穹隱在浮雲的背後一樣。”“書本是世界的珍室,多少世代與多少國土的最優良的遺產。書,最古老最好的書,很自然也很適合於放在每一個房屋的書架上。它們沒有什麼私事要訴說,可是,當它們啓發並支持了讀者,這時候書對於人類的作用就大於國王和皇帝的影響。”在這裏, 梭羅給我們講了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當目不識丁、也許還是鄙視一切的商人,通過魄力和勤奮掙得了垂涎已久的閒暇和衣食無憂的生活,進入了財富和時尚的圈子以後,最終不可避免地會轉向那更高的然而卻也難以企及的知識和財富的圈子,這時,他纔會意識到自己文化的殘缺,以及他一切財富的空虛無用,不可以自滿,他煞費心機,要給他的孩子以知識文化,這正是他敏銳地感到自己所缺少的。”

既然讀書那麼重要,那我們應該讀怎樣的書以及怎樣去讀書呢?大多數人對於閱讀的態度,都認爲是它是一種生存的工具。我們從小就開始接受閱讀的訓練,讀各種各樣的書,或許還可以對教科書裏的文章、詩詞背得滾瓜爛熟,但我們是否能真正領會字裏行間深刻含義呢?大多數同學會認爲只要記住要點及文章的主旨,應付考試就夠啊。

可是梭羅卻是這樣認爲的:“讀得好書,就是說,在真實的精神中讀真實的書,是一種崇高的訓練,這花費一個人的力氣,超過舉世公認的種種訓練。這需要一種訓練,像競技家必須經受的一樣,要不變初衷,終身努力。”啊,原來,我們要讀好的書,要讀真實的書,的確時間很寶貴,尤其是我們中學生,平時能抽出時間讀點課外書都覺得是很好的享受了,不好好選擇閱讀的對象,還真覺得對不起自己呀!當我們拿到一本好書之後,未閱讀之前,且聽聽梭羅的建議吧,“書本是謹慎地,含蓄地寫作的,也應該謹慎地,含蓄地閱讀。許多人學會了閱讀,爲的是他們的可憐的便利,好像他們學算術是爲了記賬,做起生意來不至於受騙;可是,閱讀作爲一種崇高的智力的鍛鍊,他們僅僅是淺涉略知,或一無所知;然而就其高級的意義來說,只有這樣才叫閱讀,決不是吸引我們有如奢侈品,讀起來能給我們催眠,使我們的崇高的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種讀法,我們必須踮起足尖,把我們最靈敏、最清醒的時刻,獻予閱讀纔對。”

現在我們可能都按照梭羅所說的去做了,然後會覺得自己很不錯,收穫了很多,真的是這樣子的嗎?《瓦爾登湖》第三章也展現了梭羅有關閱讀的許多新的認識。“別期待着你能從書中獲得多大的益處,別想着讀多少書就能有多大的學問。”詩人馬斯特馬說過:“讀書的美妙之處在於,舒適地坐着也可以馳騁自己的思想。”舒適地坐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當翻開一張紙飄來一縷縷墨香,思緒飛揚,那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有人覺得我們與書中的世界相隔太遙遠,產生的共鳴不多。但當你靜下心來也許會不同吧。“並不是所有的書都像它們的讀者那麼了無生趣,或許某些文字就能鍼砭時弊。倘若我們真能傾聽和理解這些,那對我們的生活將大有裨益,勝過清晨和春天,並可使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書能給人帶來智慧,但前提是讀者得先有智慧,而不是一味追求讀幾本書就成爲聖人。當我們真正想問題時,“今天我們難以啓齒的,或許在一些書裏已經出現了。那些困擾,迷惑我們的問題,也同樣爲難過所有的智者,而每個智者都用各自的言語和人生,盡力地去解答這些問題。再者,擁有了智慧,我們纔能有開闊的胸懷。”

以上只是我閱讀了《瓦爾登湖》第三章之後,一點點的想法和理解,我相信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這本書只有不停地去閱讀,我肯定我還會發現更多值得我去珍惜的。今天,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裏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瓦爾登時刻都能在我們的心中聲聲唱!

就讓這文章戛然而止吧,我已決定不給它寫結尾,在青春尚未結束的如今,不願意寫下這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