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幸福與教育》讀後感

《幸福與教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朱爾斯?亨利(JulesHenry)講述了一個男孩一一鮑里斯的故事。他在化簡分數12/16時卡住了,在他化簡到了6/8時就無法再繼續化簡了。(如果發現了阻礙他的因素後,着實很有趣。他會認爲,如果你想在上一題目中再除以2,人們不會允許你再這樣做一次吧?新奇的事情會在數學課堂上突然出現。)另一個孩子佩吉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享利評論道,“鮑里斯的失敗使得佩吉的成功成爲可能”。

《幸福與教育》讀後感

許多孩子並沒有認真看待這些小失敗,但是這些事件會偶然導致真正的苦惱,有一種方式可以減輕這些問題。首先,我們拒絕去打冷不防的電話,即去叫那些不情願參加活動的學生。但是,盡責的教師可能會反對說:我們想將所有學生都包括進來,而有些學生可能從未自願過。那會是怎樣的呢?我們會讓許多組學生去努力,去提出問題。在我的數學教師職業生涯後期,我偶然發現了這個策略:我讓幾組學生在黑板上來做這些題,讓其他同學在座位上做。我確實被絆住了,我常常幫助幾組學生來解答他們的問題。因爲其他人很忙,我從一個小組轉到另一個小組,沒有人對我的介入在意。令人吃驚的是,要去接受一個大家共同犯的錯誤(而非被認爲是教師的失誤)是多麼容易。成功似乎不會由於和另一個人共同分享而減少。

一些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都會報以“好”的評價,然後叫另一個學生回答,去評價時也說“好”。這種策略可以迴避遭受痛苦,但它對提高學生的競爭力毫無裨益,發展理智能力是個人幸福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必須找到一種更真誠的迴應方式。一個人會說,“不太充分”,“讓我們再探討一下”或者“這種想法很不錯但你得到的答案卻是錯的”,或者“你能問得溫和一點嗎?”或者“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它需要每個學生具有一些藝術和知識才能找到一種真誠的、支持性的並且對全班學生都有幫助的迴應方式。沒有哪個教師會在這些關鍵工作中做到完美的地步。

幸福是人類生活的永恆情結,追求幸福是推動人類發展的源動力。幸福的概念很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教育,我們要追求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不是簡單地通過教給學生有關幸福的知識來實現,還需要鼓勵他們去將所學的東西付諸實踐。培養一個幸福的學生,首先我們得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品德,充實的精神生活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幸福,良好的品德培養,讓學生充滿善意。其次,不管是在學科教學還是實踐活動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幸福感,幫助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愉悅,讓學生抱着興趣去學習,這樣也可以增進學生的幸福。再者,想要獲得幸福,還得培養學生創造幸福的各方面能力。最後,生活難免會出現苦難和不幸,面對這些,我們得教會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不幸,提高受挫能力,有意義的挫折同樣可以增進學生的幸福感。看來,我們得有一個幸福觀,創造幸福的課堂、幸福的學校,讓幸福促進學習,通過學習獲得更多的幸福。可以說幸福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