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5K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點,瞭解熊貓的生活習性。

2、瞭解動物、獸類、野獸、熊貓的關係,學習歸類,並學習用比喻、形容詞來描述熊貓的形態。

3、知道熊貓是我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熊貓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熊貓,引發幼兒對熊貓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裏安家。

二、觀看幻燈片,感知像貓的外形特徵。

1。提問:你知道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熊貓長的是什麼樣子?他們喜歡吃什麼?

讓幼兒和同伴自由交談。

2。教師講解熊貓生活的.相應區域“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知道熊貓是雜食動物。

三、感知講述熊貓的形態和生活習性。

1。講述熊貓的外形特徵。

2。提問:熊貓的頭上有什麼?身體是怎樣的?身上有什麼?熊貓的身上和身下有什麼?

3。引導幼兒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觀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貓的形態。

表達自己對熊貓的喜愛,講述熊貓性情溫和、憨厚、胖嘟嘟的樣子,十分逗人喜愛,

以及熊貓走路、爬樹慢悠悠的姿態。

教師:你知道熊貓喜歡生活在哪些地方?它們是怎麼生活的?

四、知道熊貓是我們珍愛的國寶。

1。教師:熊貓爲什麼是我們中國的動物寶貝?

(熊貓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動物,熊貓的數量很少,熊貓生出來的寶寶很小,只有150克,

媽媽每次只生1—2只,兩年後離開媽媽生活,壽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師:熊貓被全世界人們喜愛,是我們國家珍貴的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除了在各地的動物園有熊貓展覽館外,還把它作爲珍貴的禮物送給一些有好國家,

你知道我們送給哪些國家的朋友觀賞嗎?

五、欣賞教師朗誦兒歌《大熊貓》,感知可愛的大熊貓形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水上各種各樣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駛的交通工具。

2、對船在水上行駛感興趣,能想辦法使紙船在水面上行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船兒水上行》、幼兒自折牛皮紙紙船、裝滿水的臉盆、磁鐵、橡皮筋、肥皂片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回憶觀船情景:

――“上次我們到江邊(或河邊)看到了什麼?它們是什麼樣的?”

2、看圖交流認識:

出示教學掛圖:

――“圖片上有什麼?它們是些什麼船?”

“船是靠什麼向前行駛的?”

“這些船都是做什麼用的'?”

“你還乘過什麼船?乘船的感覺是怎樣的?喜歡這些船嗎?爲什麼?”

幼兒可就以上問題討論後作相應的回答。

3、紙船水上行實驗:

出示幼兒自制的紙船:

――“小朋友做了許多紙船,這些船也能在水上行駛嗎?”

“你有什麼方法讓它們行駛呢?”

幼兒做紙船水上行駛實驗。

幼兒交流並演示操作方法和實驗結果。

教師在水槽演示“肥皂動力船”實驗:

在紙船的船尾剪一豁口,將肥皂片夾在豁口中,肥皂可減弱船後的張力,船會被推向前行。

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讓紙船在水上行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各種工具固定圖書的方法。

2、進行簡單統計,提高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記錄能力。

3、能積極參與裝訂圖書活動,體驗觀察和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

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稱以及用途。

活動難點

學習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認識身邊常用的工具。

教師準備:小鴨玩具手偶,圖片、回形針、訂書機、夾子、鉛筆、毛線、眉毛夾、固體膠若干,統計表、四個畫架和適合活動情境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老師出示小鴨手偶說:嘿,大家好!我是小鴨樂樂,我剛開了一家印刷廠,廠裏印了好多畫紙,我想把它們裝訂成圖書,但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工具裝訂,你們能幫我想到好辦法嗎?(請幼兒說出自己的辦法)

二、探索發現哪些小幫手能夠幫助固定圖書

1、操作前的猜想。

教師:我這裏有很多工具圖片(出示六張圖片),請你們把認爲能裝訂圖書的工具放在上面,不能裝訂的.放下面,誰來試試。有人有不同的意見嗎?

2、幼兒操作。

教師:每個人的簍子裏也都有這幾樣工具,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看看哪些工具是我們的小幫手,能幫助我們裝訂圖書,請把每一樣工具都試一試。

(教師除了鼓勵幼兒各種工具都試一試之外,可以儘量減少直接指導、語言提示,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發現,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操作時間。)

3、交流經驗。

教師:請做好的孩子拿着圖書和筆,把你用了哪幾種工具記錄在統計表上。(一張大的統計表)誰能拿着圖書告訴大家,你用到哪些小幫手裝訂圖書的?是怎麼做的?哪些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裝訂圖書?

三、探索發現固定圖書本領最好的小幫手

1.幼兒的討論。

教師:小鴨樂樂說,你們真有辦法,能用這麼多的小幫手裝訂圖書。但是我的圖書應該裝訂得不容易散,你們覺得是哪一種小幫手呢?誰來說說?有不同的想法嗎?

2.幼兒再次操作。

教師:請孩子們選一種你認爲能裝訂得最結實的小幫手來試一試。(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工具裝訂另外一套圖書,裝訂好後按順序擺放在畫架上。)

3.得出結論。

幼兒一一演示。演示完以後老師和幼兒一起得出結論:訂書機裝訂的圖書又結實、又牢固。

四、給裝訂好的圖書編頁碼

1、教師再次創設情境:小鴨樂樂說,你們真棒!幫他找到了裝訂圖書最好的辦法,如果給他的圖書編上頁碼,圖書就可以賣出去了。請用訂書機訂圖書的小朋友幫圖書編上頁碼,不是用訂書機裝訂圖書的孩子可以試試用訂書機裝訂一本圖書,再編上頁碼。謝謝你們!

2、幼兒根據自己的裝訂情況自行選擇編頁碼、改進裝訂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剛剛用到的回形針、訂書機、夾子、固體膠等都是工具,有了這些工具,我們做事就會很方便。這些工具能幫助我們做很多的事情,以後我們慢慢去發現,它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王紅)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瞭解葉子的各種食用方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良好的傾聽習慣。

3.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教育幼兒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各種可以食用的葉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葉、魚腥草等。

2.方籃若干個(標有生吃、熟吃、做藥等圖形標誌)。

3.課件《可以食用的葉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1、師生共同回憶葉子的用途,許多葉子我們人可以吃。

(1)教師:小朋友們平時吃過那些葉子呢?你是怎麼吃的?

(2)集中討論:你吃過那些葉子,你是怎麼吃的?

2、教師小結:原來葉子有這麼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藥吃。

二、分類活動:

1、第一次分類:

教師:今天,林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許多可以吃的葉子,請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

那些葉子你吃過,你是怎麼吃的,然後把它放入三個相應的籃子裏。

(依次出示三種標誌並作解釋)。

2、教師檢查其中一組幼兒分類情況,指出明顯的錯誤,引導幼兒進入第二次分類。

教師:小朋友分得這麼多,老師都檢查不過來了,請小朋友也來噹噹小老師,檢查一下別的小朋友分得對不對,好嗎?

如果不對,請你把它找出來,放在合適的籃子裏。

3、小結,請幼兒說說:你發現哪些葉子分錯了,你是怎麼分的。

4、教師:其實我們可以食用的'葉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1)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葉子的食用方法。

(2)顯示一些可以食用的葉子,請小朋友說說這些葉子叫什麼,是怎麼吃的。

5、提問:剛纔我們認識了這麼多可以吃的葉子,你們知道它是從那裏來的嗎?是誰種出來的?

教師鼓勵幼兒將平日裏看到的農民伯伯及爺爺奶奶種菜的樣子大膽的表現出來。

三、以談話的形式進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營養,要多吃蔬菜。

2、知道農民伯伯種菜很辛苦,要尊敬他們。

延伸活動

1、製作葉子拼盤。

2、製作生菜沙拉。

3、繼續瞭解可以食用的葉子的名稱、食用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在運水遊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幼兒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3.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水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麼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不能把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上弄溼)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徒手運水。

(1)角色扮演,完成任務。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的水運到那邊的水箱裏去。我們一起用手把水捧過去吧。

(2)幼兒徒手運水。

(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引導幼兒發現把手指閉得更緊,水就漏得少些。)

(3)教師小結用手運水情況,鼓勵幼兒尋找更好的運水方法。

師:孩子們,來看看我們的水運得怎麼樣了?(引導幼兒在說用手運水的困難時,進一步感受水的流動性。)用手運,水容易漏掉而且很慢。有其他好辦法嗎?(用 工具運)

2.活用工具,巧妙運水。

(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並自由選擇工具運水。(增添教師語言)

(2)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選擇和判斷出適宜且高效的運水工具。

教師參與到運水中,鼓勵孩子們敘述他們做的事,並與孩子們分析爲什麼有些工具更有效。("這個水桶好大,可以裝那麼多水!""這個工具有洞,水都漏掉了"……

(3)水越來越少了,觀察幼兒是否會轉換工具運水。

(原本高效的大工具變得不適用了,觀察幼兒是否用小工具操作。)(開始拿着小工具運水的孩子會發現,此時手中的工具比那些大工具更能舀起水來)(用小工具舀起來就運會很累,孩子們會用小工具舀起水裝進大工具中再運)

(4)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用吸水材料運水並用語言說出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師:水只剩一點點了,我們要把水池裏的水運得一滴也不剩。看看還有哪些材料我們沒有用過?

("我一壓海綿,水就跑到裏面去了,再擠,水就流出來了""紙也是這樣""毛巾也可以"……)(孩子們在之前小工具和大工具合作中積累了經驗,現在也知道把水吸進材料裏擠在大工具裏再運)(有的孩子還是堅持用小工具舀,他們會把充氣水池按住,這樣水會方便舀起來些)

三、師幼互相交流探索結果。

1.請出勤勞的'工具。

師:水終於運完了,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吧!剛纔運水,寶貝們用了哪些工具呢?說給大家聽一聽。

(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說出爲什麼有的工具不可以運水;吸水材料是怎樣運水的)

2.工具寶寶細分類。

師:工具寶寶們幫我們運了那麼多水,也累了,他們想回家休息了。看,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的家在這裏,不可以運水的工具寶寶住在這個房子裏。請小朋友們把他們送回家。

3.檢查工具是否擺放正確。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一次,我們還要想辦法把這些漏水的工具改裝成可以運水的工具。

活動反思:

玩水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爲幼兒營造了輕鬆、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着、思考着、表現着。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讓孩子們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樂,少一些約束,少一些畏懼。架起一座幼兒嬉戲與學習之間的橋樑,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的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塑料袋(每人一個)、卡紙裝飾物、彩筆、雙面膠、剪刀(每人一把)、教師製作的範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塑料袋的用處,告訴幼兒塑料袋不僅有多種用處,我們還可以跟它做遊戲。

2、欣賞教師範例,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飾塑料袋。

3、幼兒自由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激發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說說我們裝飾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樣玩?如:可以套在頭上當頭飾, 可以拴上長長的繩像放風箏一樣玩等。

5、引導幼兒拿自己製作的玩具,與同伴進行遊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用塑料袋做成什麼?請幼兒收集塑料袋,在手工區繼續開展創造性活動,並告知幼兒廢棄的塑料袋不能亂扔,要保護好環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既是一次由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又是一次很有教育價值的園本教學活動。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們要讓幼兒能夠廢物利用,讓廢棄的塑料能夠利用起來,通過各種來利用塑料,儘量減少塑料在生活中的使用。

小百科: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爲主要原料製成的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1、培養幼兒從小愛科學和對科學的興趣;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風的大小與風車轉動的速度有關。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1、知道小風車轉動的速度與風的大小有關,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各種卡紙、紙杯、等材料製作簡易風車,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1、麥杆、卡紙、剪刀、紙杯、圖釘等。

2、風扇、扇子、等。

活動過程及方法:1、發現小風車轉動的原因,做個小風車玩一玩。

2、試試怎樣讓風車轉的快。

活動過程:(一)看一看

出示一個大風車利用班級裏面的自然風觀察風車的轉動(可以在班級開門產生對流風,或是用風扇使風車轉動)

提問看看風車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麼轉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風使風車轉動起來。

(二)做一做

給幼兒提供製作風車的卡紙、紙杯,麥杆、剪刀和圖釘,讓幼兒自由選擇學習製作風車

方法略

(三)玩一玩

讓幼兒動手玩一玩自己親手製作的小風車,讓幼兒感覺與發現怎麼使自己的`風車轉動起來。

(四)比一比

誰的風車轉的快,引導幼兒採用多種方式使風車轉的更快。

(五)想一想

想一想風車爲什麼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引導幼兒說出實驗結果。

教學反思: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百科:風力機是將風能轉換爲機械功的動力機械,又稱風車。廣義地說,它是一種以太陽爲熱源,以大氣爲工作介質的熱能利用發動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幼兒在玩玩具時,經常在觀察、思考:汽車爲什麼會開?車燈爲什麼會亮?對電池的作用產生濃厚的興趣。本次活動結合《綱要》精神,體現“生活化、經驗化、操作化”的特點,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充分挖掘電池潛在的教育價值。

在活動中,通過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操作、探索的時間、機會,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電池,瞭解電池的外形特徵;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動手操作、安裝電池,瞭解電池的安裝方法及作用,並體驗安裝成功的喜悅。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與材料的互動原則。教師的開放式提問,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幼兒間的討論、交流,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經驗也得到了積累;支持、引發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關係,通過操作、擺弄電池、探索電池的奧祕。

 活動目標:

1、對電池產生興趣,初步瞭解常用電池的外形特徵和用途。

2、樂意參加安裝電池的探索活動,感受成功的樂趣。

3、願意與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活動準備:

常用電池若干個(1、5、7號),電動玩具若干個,電池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選擇各種電動玩具玩,引出活動主題:“電池”

二、通過觀察、比較,瞭解常用電池的外形特徵,嘗試從多角度發現電池的差異。

1、幼兒觀察、比較電池。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比較,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操作、交流。“你們發現這些電池那些地方不一樣?”“這些電池有沒有一樣的地方?”

3、出示電池圖片,師生共同小結電池的外形特徵。

三、幼兒嘗試爲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1、教師提供不同型號的'電動玩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選擇、自由操作安裝電池,讓玩具動起來。

2、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並一起討論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你是怎樣裝電池的,電動玩具纔會動起來?”

教師針對幼兒的操作情況,舉典型事例。

四、幼兒再次探索爲各種不同的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1、鼓勵幼兒找到電池盒內的標記進行安裝電池,嘗試爲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動玩具進行安裝。

2、師生共同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經驗。

3、幼兒初步瞭解電池的用途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延伸活動:

1、讓活動中沒有正確安裝電池的幼兒繼續操作練習。

2、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尋找使用電池的物品,並嘗試自己安裝電池。

3、環保教育:不亂扔廢舊電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你們還認識什麼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麼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

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裏觀察,產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裏面是什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並將雞蛋打開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

(逐一打開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裏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

如:蛋黃怎麼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爲什麼蛋有大有小?

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試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在幼兒眼裏,與我們形影相隨的影子裏隱藏着許多“小祕密”,而這些“小祕密”又蘊含着許多的科學知識。科學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們爲之感興趣的東西。幼兒天生就有主動探索的精神。爲了更好的激發和提升這種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活動。好奇、愛玩兒是幼兒的.天性,我通過“神祕的玩具筒”打開了幼兒探索的慾望,幼兒在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操作中,漸漸獲得對影子的瞭解,努力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

活動目標:

1、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變化有關,在探索實驗中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2、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的過程,並樂於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手電筒

2、玩具筒、各種物體卡片

3、一盆花、參照物

4、任務卡、太陽卡片、膠棒

活動過程:

1、用大型led燈導入,引出影子的話題。

2、觀察玩具筒,看看玩具筒裏有什麼?通過玩具筒裏藏着的祕密,激發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3、幼兒探索用手電筒讓影子出現。幼兒回想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裏見過影子。得出結論――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4、教師更換卡片,讓幼兒猜想影子會不會變?幼兒嘗試探索更換物體卡片,感受影子的變化。探索得知:物體不同,影子也是不一樣的。

5、觀看ppt中的兩個影子,讓幼兒思考這兩個影子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猜想,這兩個方向不同的影子是幾盆花的影子?

6、教師引導操作。讓幼兒指出,影子在哪?光源在哪?光源在這邊,影子就在他的另一邊。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發現,一盆花也會有變化不同的影子。初步感受光源變了,影子的方向也改變了。

7、讓幼兒自由探索,親身體驗。光源的位置變了,影子也跟着變來變去。

8、發放記錄卡,邊操作邊記錄。加強幼兒對影子變化的認識。

9、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ppt,總結記錄卡。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到活動室,仔細觀察哪裏還有會變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