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吃飯前後不能做劇烈運動,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2、通過談話、討論等方式,瞭解吃飯前後適宜的和不適宜的活動。

3、提高對人體的認識,懂得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朋友運動不想吃飯。小朋友吃飯小朋友追逐跑手捂着肚子。

2、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瞭解吃飯前後劇烈運動帶來的危害。

1、教師:圖上有誰?小朋友在幹什麼?爲什麼他們不想吃飯?

2、教師:圖上的小朋友吃飯後,在場地上幹什麼?爲什麼他捂着肚子?

二、教師進行簡單小結。

1、劇烈運動需要大量的體力,在吃飯前後進行劇烈運動,人會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勞,感覺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飯。

2、在吃飯後劇烈運動,容易使腸胃中的飯粒掉到闌尾中,出現肚子疼、闌尾炎等症狀。

三、組織幼兒開展小組討論,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討論結果。

教師:1、飯前我們做哪些活動比較好呢?

2、飯後我們有可以做哪些事呢?啓發幼兒想象從事各種較安靜的活動。

四、記錄幼兒的想法,師生分享新的經驗。

1、飯前:聽音樂、看書、聽故事。(總結:安靜的、運動量小的活動都可以在飯前開展。)

2、飯後:散步、和朋友說話、玩安靜的小玩具等。

五、教師總結:適當地進行小運動量的活動,有利於消化。但不適宜看書等智力活動,因爲血液要供應消化。

在記錄討論結果時,幼兒都能認真記錄,並且幼兒記錄了很多都是安靜的活動,但飯前和飯後的活動幼兒有點分不清。

活動反思:

小朋友在幼兒園吃飯,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但大都家長無論在家,還是在園,都只關心孩子的進食量,而忽慮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飯前飯後不劇烈運動,特別是飯前,因此我覺得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活動中幼兒都很認真,都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正確率也比較高,這也許是我們平時比較重視餐前餐後活動,經常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所以幼兒在這一方面積累了一些知識,對這方面有了初步的瞭解,回答問題的時候幼兒會有這種表現。而且今天又經過這次的學習,幼兒的印象又更深一次,相信幼兒在這方面會做的更好。最後我希望各位老師在工作的過程中能真正的用心來對待每一個幼兒,爲他們健康的成長起來做一點微薄的事情。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輕鬆的環境中敞開自己的心靈,快樂地交朋友,表達自己真實的心理想法。

2、在優美、淺顯的語言中調整自己的心理行爲。

活動準備:

輕音樂、小椅子佈置的小樹林。區別不同班級幼兒的標誌

從不同的班級選取若干名幼兒,他們相互間不是很熟悉。

活動過程:

一、輕鬆活動營造輕鬆的心理氛圍(播放輕緩的音樂)

伴着輕緩的音樂,請小朋友隨意找個位置,擺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閉上眼睛。

老師配樂解說:

“讓我們聽着音樂,閉上眼睛,放鬆小手,放鬆小腳,讓快樂來到我們中間吧。”

“早上,太陽出來,陽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愛我,媽媽愛我,老師也愛我!我,是個快樂的孩子!”

(請大家睜開眼睛)

二、遊戲《找朋友》主動與別人交流

小朋友面對面圍成兩個圓圈。不停地交換位置,用語言和動作認識新朋友。

1、師幼認識

2、幼兒遊戲,相互認識

(1)討論:怎麼認識新朋友呢?

(2)遊戲找朋友

“那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遊戲,認識一下新朋友,好嗎?”

一半小朋友圍成圓圈站好,別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師用語言的

動作提醒小朋友問候、相互介紹。

(3)找個新朋友聊聊天。

3表達:“當你和新朋友說“你好”、擁抱朋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4、小結“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樂。老師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三、遊戲《樹林散步》關愛朋友、信任朋友

閉上小眼睛,讓朋友牽着小手在“小樹林”散步。

1、請一對小朋友先走走,隨機問一下他們的感覺。(相信、放心)

“小朋友,想到樹林去散步嗎?”

2、說一說感受

你閉上眼睛走,朋友牽着你的`手,在“樹林”散步,有什麼感覺呢?”

3、全體幼兒伴着音樂在“樹林”裏散步。

4、小結:相信你的朋友、幫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四、遊戲《跟我不一樣》勇敢地承認錯誤

老師說相反的話,跟老師說做相反的動作,如果錯了,就舉起小手,大聲說:“對不起,我錯了。”

1、跟老師說的相反。

2、跟老師做相反的動作。

3、小結:勇敢地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好孩子,你會變得更快樂。

五、小結:

老師希望小朋友天天快樂,做個人人喜歡的快樂寶貝。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3

活動目標:

知道食品袋上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食用新鮮的食品。

瞭解幾種常見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凍、乾燥、罐裝等。

樂意參加調查實踐活動,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調查內容。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初步瞭解事物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裝。

引導幼兒討論:你發現食品袋上有什麼?包裝上爲什麼要註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小結: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清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吃上新鮮、衛生的食物。

2、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調查。

教師激發學生的調查興趣。

教師:你知道怎樣才能讓食物保持新鮮呢?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教師出示調查表,和學生討論如何完成調查表。如:兩兩結伴,一個人記錄,一個人講述;學習用符號和圖畫來表示發現的內容;要專心完成任務,不能開小差等等。

教師引導學生兩兩結伴,一同到附近的`超市中完成調查任務,並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詳細地記錄在表格中。

1、幼兒整理、統計

調查表。

教師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調查表,並介紹自己調查的結果。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將大家的調查結果展示在一張大的圖表上?

引導幼兒分頭進行統計,並邀請幾名幼兒記錄。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買食品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2、通過自己探索、尋找的過程,瞭解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3、知道食品的保質期關係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準備一份小包裝的食品。

2、相同包裝的食品,一份有防僞的標記,一份沒有。

3、請一位小朋友排練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幼兒觀看教師表演。教師在前面表演,內容大致如下:小朋友手裏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說:“今天,我在商店裏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後,打開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着,假裝肚子痛。

2、引導幼兒討論:這位小朋友怎麼了?是什麼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觀點。

3、配班老師身穿白大褂,扮成醫生對小朋友進行檢查,說:“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醫生拿過小朋友手中的食品,觀察上面的文字說:“這袋食品已經過了保質期,你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生病不舒服。”

4、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包裝,學習觀察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我們到商場裏選購食物時,要注意什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買的'食品是什麼時候生產的?有沒有過保質期?什麼地方會有這些標記?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選購的商品是質量好的產品呢?

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小袋食物,幼兒自己觀察、尋找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5、組織幼兒討論:在買食品時,除了要看清楚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注意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知道要選購包裝完好的食品,食品袋上有質量檢測合格標記。通過對比相同包裝的食品,認識防僞標記,來確定食品的可靠性。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5

前一階段,我對廣西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學前班的保教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深感有必要對 農村幼兒園、學前班的健康教育進行一些指導,因此撰寫了。,可供農村幼兒園大班、學前班進行健康 教育時參考使用,以求對農村幼兒良好衛生行爲的形成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教育目標:

初步認識人體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懂得愛護眼睛、耳朵、皮膚、牙齒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教育內容:

(一)瞭解眼睛,愛護眼睛

1.講解眼睛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眼睛?不用手揉眼睛;不在光線很暗的地方看圖書;使用剪刀等銳器時要小心;不放鞭 炮,不圍觀別人放鞭炮。

(二)瞭解耳朵,愛護耳朵

1.講解耳朵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耳朵?不用手挖耳象;不把小東西放進耳朵裏。

(三)瞭解牙齒,愛護牙齒

1.讓小朋友對着鏡子數數自己有幾顆牙,看看它們白不白,整齊不整齊?講解牙齒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牙齒?飯後漱漱口;早晨、晚上要刷牙,刷牙應順着牙縫豎着刷,上牙從上往下刷,下 牙從下往上刷,裏裏外外都要刷到;換牙時別咬硬東西,別用舌頭舔牙;不吮吸手指,不咬鉛筆;多吃青菜少 吃糖,牙齒結實又漂亮。

(四)瞭解鼻子,愛護鼻子

1.講解鼻子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鼻子?不用手挖鼻孔;不把小東西放進鼻孔;擤鼻涕不要太用力,不要同時按着兩個鼻 孔擤。

(五)瞭解皮膚,愛護皮膚

1.講解皮膚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皮膚?勤洗澡、勤理髮、勤剪指甲;活動或勞動時要小心,不要碰破、刺破、劃破皮膚 ;皮膚長瘡要及時上藥。

(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吃飯:飯前洗手;不邊吃邊玩;不挑食;不吃不潔的食品,瓜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不撿掉在地上的東西 吃;剛吃完飯,不要馬上跑着玩。

2.睡覺:按時睡覺;不矇頭睡覺。

3.排便:每天定時排大便;不憋尿;便後洗手。

(七)培養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參考有關“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內容的書刊)

三、教育的方法和特點:

(一)結合其它內容的教育(如語言、音樂、美術、常識教育等),有機地融入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

(二)家庭教育及家長的衛生行爲對兒童衛生習慣的養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家長愛挖鼻孔,孩 子就會模仿,家長生吃水果不洗,孩子也會拿來就吃。幼兒瞭解一些衛生知識不等於就能見諸於行動,習慣的 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必須向家長宣傳衛生知識,使家長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取得家長的配合。

(三)幼兒園、家庭需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具,如專用的毛巾、牙刷、牙缸等。

四、學前班應具備的基本衛生條件

(一)教師以身作則,講究個人衛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有安全、平坦的兒童活動場地。

(三)教室內光線、通風良好。

(四)有條件的地方,用小椅子代替板凳。

(五)爲兒童提供清潔的飲水。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聽故事,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高興快樂有利於身體健康。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爲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小甜心和小苦惱》

2、微笑卡,音樂磁帶,錄音機

3、準備各種味道的東西及相應的表情圖片,佈置味道王國場景。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帶領幼兒去心情味道王國感受不同味道的心情。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兒的地方心情味道王國,在那個王國裏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和味道相聯繫的,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帶領幼兒做《表情歌》的律動去心情味道王國。

2、品嚐味道,感受心情。

師:心情味道王國到了,請小朋友自由地品嚐味道,感受心情吧。

幼兒分散自由品嚐體驗,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保護口腔。

提問:你剛纔品嚐的是什麼味道?心情怎樣?

3、看多媒體聽故事《小甜心和小苦惱》

提問:⑴、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⑵、生活中你會遇到和小苦惱相同的經歷嗎?你應該怎麼對待?

⑶、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高興,或生氣的事嗎?如果遇到不稱心的事或要求沒有被滿足,你可以用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

⑷、小朋友知道生氣、傷心、發脾氣爲什麼不好嗎?你生氣的時候周圍的人怎麼樣?

⑸、師小結: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爲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麼保持什麼樣的心情纔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4、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讓你們高興開心的事情呢?(幼兒熱烈討論)

⑴、師:你會爲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做哪些事情,讓她們高興呢?你爲爸爸媽媽做事,爸爸媽媽說什麼?

⑵、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麼樣,別人會怎麼說?那你的心情呢?

⑶、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難或問題怎麼辦?(比如:學習、遊戲等)發脾氣,生氣能解決嗎?那怎麼辦呢?

5、進區域活動

師: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天老師又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你興做的事,在遊戲中與你的.好夥伴分享快樂。好,現在自己選擇吧!

提問: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心情怎麼樣?有沒有遇到困難或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師:你們真棒,對,遇到困難或問題,想辦法解決。

當你們非常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幹什麼?(唱歌,跳舞,大聲笑……)

6、結束活動

師: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我的心裏也很快樂,我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快樂的小甜心而不是愁眉苦臉的小苦惱,下面讓我們一起到外面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幼兒園裏的每個小朋友吧!

活動結束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愛牙日"、"愛眼日"等和健康有關的節日。

2、學習保護牙齒、眼睛等身體重要器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和幼兒一同將收集的愛牙日,愛眼日、愛耳日的資料佈置成展板。

2、健康節日的課件或圖片;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瞭解健康知識。

1、教師和幼兒欣賞展板,自由交流。

2、提問:這塊展板上都有什麼?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收集的材料嗎?

3、請幼兒逐個介紹展板上的這些圖片、照片等都是宣傳和介紹與健康有關的知識,如愛護眼睛、保護牙齒、愛護耳朵等。

二、觀看課件,瞭解和健康有關的節日。

1、提問:

(1)爲什麼要宣傳這些健康知識呢?眼睛、耳朵、牙齒這些器官司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2)你知道愛牙日、愛眼日和愛耳日是哪一天嗎?爲什麼要設立這些有關健康的節日呢?

2、教師出示圖片,和幼兒玩匹配遊戲,把愛牙日、愛眼日、愛耳日與具體的時間聯繫起來。

小結:眼睛、耳朵、牙齒是我們身體上很重要的器官,爲了讓大家好好保護它們,所以設立了專門的節日。

三、教師引導幼兒設計宣傳畫。

1、提問: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眼睛、耳朵、牙齒這些重要的器官呢?

2、教師鼓勵幼兒爲健康節日設計宣傳畫。

小結:在"愛牙日"這天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四、小小設計師:

幼兒分小組設計宣傳畫,並進行展覽。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8

活動目標

1、觀察營養寶塔,初步瞭解合理的飲食結構。

2、通過談話和交流,知道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3、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營養餐。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1、教師與幼兒互動談話,導入遊戲。(小朋友,今天早晨你們吃了什麼早餐?你們最喜歡吃什麼?……現在,老師這裏有許多好吃的東西,都畫在了紙上,你喜歡什麼就可以到老師這裏隨便拿。)

2、幼兒自由上臺拿小紙片。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都拿了哪些食物。

4、教師小結,提出疑惑。

(小朋友們喜歡吃的東西真多,有的也是老師喜歡吃的,那你們知道這些東西吃了合適嗎?哪些東西應該多吃?哪些東西又應該少吃呢?)

二、營養大學堂

1.觀察營養寶塔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看營養結構圖。

2、互動交流:

誰能告訴大家我們每天吃的最多的應該是什麼?(米飯、饅頭、麪包和麪條,還有玉米等)

的確,這些糧食做的食物可以讓我們長力氣。那麼,吃的第二多的`是什麼?(蔬菜、水果)

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麼?(牛奶、雞蛋、魚、肉……)

吃得最少的又應該是什麼?(巧克力這樣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

老師還要告訴大家我們每天吃東西也要講規律。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

三、我的營養食譜

1、設計一張營養食譜,向同伴介紹。

2、選擇幾份典型的食譜,引導幼兒討論他們設計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於健康。經討論合格的食譜教師蓋上“健康印章”。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9

活動目標

1、瞭解食品的一些衛生常識,知道不講衛生和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

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並參與綠色食品遊戲賽。

活動準備

1、一些和飲食衛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1、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麼食品?爲什麼?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並進行分類。

2、通過觀察幼兒用書,瞭解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麼啦?他們爲什麼會生病?

例如:觀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說說:爲什麼他會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沒有洗手。)……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爲什麼會這麼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3、引導幼兒參與討論:吃什麼食品比較好?什麼樣的'食品要少吃,爲什麼?

4、請幼兒在紙上記錄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師請幼兒談論自己記錄的結果,並將記錄的結果進行總的匯合,找出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並給以“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稱號。

5、食品搶答,教師報出食品的名稱,請幼兒說出垃圾或綠色食品。

1)教師:水果、蔬菜。幼兒:綠色食品;

2)教師:薯片、妙脆角、炸雞腿。幼兒:垃圾食品。

6、引導幼兒評選出2個綠色食品。

7、遊戲“蹲一蹲”

教師請3位幼兒上來分別扮演3個綠色食品,並站成一排。

玩法:分別說出自己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綠色實物:黃瓜、西紅柿、青菜,第一個是黃瓜說:“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聽到後。

幼兒園學前班健康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多吃零食及冷飲影響身體健康。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及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圖片《他爲什麼肚子疼》

活動過程

一、看課件。

毛毛兩手捂着肚子並大聲的叫喊:"哎呀!哎呀!"老師問:"毛毛你怎麼了?""我肚子疼!"老師帶毛毛去看病。

1、提問:毛毛爲什麼肚子疼?

2、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看課件。

1、毛毛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乾淨的水果、吃過多的'冷飲、吃太多的食物、吮手指等。

2、啓發幼兒再次討論: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

小結:毛毛小朋友不講衛生,還吃了那麼多的冷飲和零食,肚子裏面的東西太多了,消化不了,所以他肚子疼。

三、經驗講述。

1、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疼的感覺和原因。

2、提問:如果生病了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蔬菜水果要洗淨了再吃,要按時按量吃飯,不能貪吃冷飲和零食。如果生病了,要找大夫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四、拓展經驗:

說一說怎樣做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好孩子。

讓幼兒知道只要講衛生、愛清潔,就能預防和減少疾病,身體就會健康。

五、複習兒歌《小弟和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