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贈汪倫》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贈汪倫》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2K 次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贈汪倫》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着眼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體味古詩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嘗試寫詩。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和空間。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及作品滲透的感情。
  2、理解“欲”、“聞”、“不及”的意思。
  3、背誦、默寫本詩,並改成現代文或嘗試寫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古詩都有其鮮明的節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學習古詩要懂得作者怎樣抓事物的特點,怎樣抒發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師出示古詩,學生跟着教師抄寫。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意書寫時的正確、美觀,寫後同桌互評)
  三、理解詩題,作者簡介。
  《贈汪倫》一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贈”是“送給”的意思。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涇縣人,詩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涇縣西南的一處名勝,在李白遊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這首詩留別。
  四、輕聲讀二至三遍,教師指導讀準字音。
  五、邊讀邊想象,要在頭腦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學生個別讀,自由讀。
  七、教師範讀,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釋詞譯句。
  讓學生邊讀邊將詞語的意思串聯起來。(讀通)
  對感悟詩句有困難的,教師予以點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剛剛要走,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齊着腳步節拍唱歌的聲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
  九、解讀詩意。
  1、詩主要寫送別,汪倫送李白方式有何獨特性?
  2、課文第3、4句,用什麼修辭方法?這兩句抒發了什麼感情?
  十、朗誦想象。
  要求學生邊吟誦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十一、同學試背,請二位同學上來默寫。
  十二、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讀:理解題目,瞭解字詞;
  二讀:連詞譯句,連句譯全詩;
  三讀:入景入情,熟讀成誦。
  十三、創造性寫一個和同學或親人送別的篇段,能寫成詩歌形式的,就寫成詩歌形式,不能寫的。仿照譯句寫一個片斷。教師朗讀上一學年一學生模仿《贈汪倫》寫的一首詩:
  贈外婆
  吳岑岑
  岑岑乘車將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