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教案 (15篇)

五年級語文教案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教案 (15篇)

五年級語文教案 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的是小學語文長春辦第十冊第一板塊第一課的教學內容。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本版塊由《對子歌》.《鄭板橋題聯贈漁民》.《茶酒聯趣》三篇短文組成,其內容是圍繞“漢語言的獨特形式——對聯”這一主題展開的。旨在向我們展示對聯這一漢語言的獨特藝術形式及其語言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漢語言的興趣與熱愛,並能夠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積累與運用,讓對聯這種語言藝術在學生的心目中大放異彩。

本文節選自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的《聲律啓蒙》。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對子歌”,“對子歌”這種語言表達形式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充分認識 “對子歌”是漢語言中的瑰寶,應該認真地去了解和學習,並藉助課後的練習題延伸拓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今,我們學習對子歌,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語感,而且對學生的習作也大有益處。

學習者特徵分析

同學們對對子並不陌生,通過過年貼對聯及其它活動,對對聯已有了大概的`印象,但還缺乏進一步的瞭解,若能巧妙設計,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定能使大家掌握對子歌的特點,激發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1個生字,會寫3個字。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前預習,蒐集相關的對子歌,能在教師指導下,按節奏朗讀.背誦《對子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瞭解什麼是“對子歌”和“對子歌”的特點,感受這種語言形式的表達魅力。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在完成識字任務和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在反覆的吟誦中體會對子歌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瞭解對子歌有哪些特點。

2.通過本課的學習能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將學過的古詩當中符合“對偶特點的詩句找出來,並能說一說那些詞句是相對的,達到“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介紹“對子”

同學們,對聯大家都見過吧?(見過)在哪見過呢?(在過年的時候,各家各戶的門上都要貼)那誰能說說它有什麼特點呢?(自由發言)

大家說的都很好,對子就是對偶的詞句。對偶就是用對稱的字句加強語音的效果。比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對子歌的內容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到雙子對.三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分韻排列,聲調和諧,節奏響亮,對仗工整,義理健康,讀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古人在學律詩時,就先學寫對子。學好對仗句,是學好律詩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時私塾學童首先學“對對子”請生欣賞對聯。

【設計意圖】

從現實生活入手,給學生一種親近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入情入境。

二.自由朗讀,學習基礎知識

1.蓑suō“蓑”本爲草雨衣的象形字。因爲與草有關,所以後來增加一個草字頭,寫作“蓑”,即蓑衣,是一種用草或鬃製成的防雨用具。出示圖片,直觀感受

【設計意圖】

是學生了解“蓑”字的來歷,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有助於漢字的記憶。

指導書寫:“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鴻”.“鈞”的學習可以通過觀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

鍛鍊學生的觀察力,同時放手讓學生去寫,給學生充分鍛鍊空間,相信學生,教師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三.再讀對子歌,指導朗讀

1.小組內讀。

2.教師示範

3.指導朗讀。

4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共同交流.探討。

6再次朗讀,感受對子整齊的結構美,和諧的音韻美,凝練的內容美,深遠的意境美。

7.找一找,對子歌中蘊含了那些相對的詞語。

8以小組爲單位討論:這些相對的詞語中,有哪些詞語不懂?

9.試着背誦。

(1)自由背誦.

(2)同桌互背。

(3)小組背誦。

(4)個人背誦。

10.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對聯。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通過充分的讀,達到背誦的目的。同時交流質疑解疑,便於學生理解。

四.思考與交流

1.請你從課文中選擇一句,試着和同學們交流一下,看看對子歌有哪些特點。

2.在你學過的古詩詞當中,那些詩句或詞句符合“對偶”這一特點?

老師也蒐集了一些

【設計意圖】

讓學生感受對子的魅力,激發寫作慾望,讓對聯這種語言藝術在學生的心目中大放異彩。

五.拓展與運用

1.讀一讀,看看這幅對聯有幾種讀法,並體會這種讀法的不同意境。

水水山山楚楚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2.寫一寫。

溪對谷 水對( ) 峻嶺對( )

【設計意圖

驗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年級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明白: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中法兩國人民共同的心願。學習引號的用法。隨班就讀學生能簡單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人物對話和表達作者感想的的句子

教學構想: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通過預習理解詞語,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啓發學生思考爲主,抓住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和中心關係密切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並通過感情朗讀加深他們對文本的感悟。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語:這節課我們學習《心願》。(板書:心願)

“心願”是什麼意思?課文講了誰和誰的心願?他們分別有什麼心願?他們共同的心願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

1、指名同學讀課文。讀後評議並糾正容易讀錯的字音。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讀後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答出:課文講的是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巴黎的一個公園裏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

3、說一說從哪兒看出他們有這樣的心願?“我”和法國一家人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課文講了誰和誰的心願?他們分別有什麼心願?他們共同的心願是什麼?

2、指名說一說

3、“我”和法國一家人有這樣的心願,說明了什麼?引導學生用書中的話回答出來。同時板書:中國——我、法國——一家人、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2.從哪兒看出他們有這樣的心願?他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

(1)首先引導學生說一說什麼叫“中國迷”?

(2)然後從法國一家人都成了“中國迷”,來引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

父親是個“中國迷”表現在:他隨貿易代表團來中國,家裏就成了“中國物品展覽館”;同時回來後“繪聲繪色”、“滔滔不絕”地講許多中國見聞。

維勒尼克是個“中國迷”表現在:小姑娘一看見作者,就猜出作者是個中國人,並“乞求”爸爸帶她去北京。維勒尼克的母親在父女倆的影響下也快成了“中國迷”了。

(3)“我”也有這樣的“心願”表現在:“我”的家中有“法國會眨眼的娃娃”;“我”的小女兒也會講法語;“我”歡迎維勒尼克一家人去北京作客。

(4)第二個問題要引導學生答出:因爲他們對對方的國家深深地喜愛。

3、“我”和法國一家人有這樣的心願,說明了什麼?

引導學生答出:說明中法兩國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誼,同時兩國人民願意鞏固和發展這一友誼。

四、體會文章中心

1、學生讀課文,思考討論:課文通過描寫“我”和法國一家人的友好交談,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兩國人民希望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共同心願。)

2、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作業設計:

讀熟課文。

以“我願……”爲題,寫一片斷,表達你和法國小朋友的感情。

板書設計

心願

中國——我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法國——一家人

五年級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1、在本單元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瞭解與熱愛。

2、在實踐活動中,鍛鍊學生動口、動手、動筆的能力,培養與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達到整理資料的兩項要求

教學難點:蒐集資料的途徑的落實,按主題分類的指導。

教學準備:

1、提前分組,落實蒐集資料的途徑。

2、請組長填寫表格。(表格見後面)

3、教師準備一些有關故事或歌謠。

4、歌謠文字稿、一份小報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許多民間故事,你們看有的神鳥,有的.格薩爾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節,有的劉三姐。在我們這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還有許許多多民間故事和民間歌謠呢!今天,我們就召開一個故事會,請各組同學來講講你們組蒐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謠。

2、提出要求:

(1)講故事或歌謠時吐字清楚,內容健康、具體。

(2)語氣生動、用手勢助說話氣勢。

3、全班交流

4、介紹過程

剛纔同學們故事講的好,能把你們蒐集過程或整理過程向全班介紹嗎?

(1)組長將填寫表格利用投影給同學們看,並進行講解。

(2)組員補充並說說體會

表格一搜集途徑

時間小組成員蒐集途徑(畫“√”)具體內容

採訪圖書館

上網讀物

表格二整理資料

按主題分類故事名舉例

善良、美好的

勤勞、質樸的

勇敢、無畏的

聰明、智慧的

二、各組把找到的民間故事及歌謠作爲內容辦一份小報,在全班展示並評出最佳編輯、記者、優秀小報。

(出示老師找的歌謠,讓學生讀一讀,出示教師準備的一份小報請同學參看。)

編寫故事

教學目標;

1、大膽想象,清楚完整地寫一個故事。培養學生想象、書面表達能力。

2、懂得續寫故事所表達的意思應與原文內容一致。

3、故事內容具體,有故事情節。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還記得《神鳥》的故事嗎?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神鳥”給可汗講了三個小故事,什麼內容,都是歌頌什麼,批評什麼呢?

3、可汗不甘心失敗,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鳥,神鳥又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什麼故事呢?你們現在就是這隻神鳥,想想,你準備講什麼故事呢?

二、根據原文,選擇材料

1、同桌互相說說(故事中角色是誰?故事內容是怎樣的?)

2、全班交流。請2-3名說說

3、評議:哪些材料選的好,爲什麼?

4、小結:選材必須與原文意思一致,不能與課文內容脫節。怎樣保持一致呢?

要點:(1)歌頌小動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質。

(2)被主人誤解錯殺了。

(3)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內容具體,情節感人

1、出示例段,請大家修改

2、看來,要使故事情節感人就要有具體內容。

要點:(1)寫故事時,要想好這個故事分爲幾個環節,每一步是什麼?理清文章順序。

(2)寫故事時每個人怎麼說,怎麼做,怎麼想的要寫出來。

(3)要把感人之處、令人同情之處寫具體。

四、寫出作文,互相評改

1、學生自己寫文2、讀文,學生評議。(按習作討論平臺中的三個問題評議)

2、修改作文,抄寫作文

五年級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理解書的神奇以及書帶給人類無窮的魅力、

2、能仿照詩歌的前兩段續寫一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並背誦、

2、瞭解書的神奇魅力,談談書帶給自己的好處、

3、能仿照前兩段再寫一節,抒發自己對書的感情、

一、激趣導入,提示課文題目

1、詩句接龍:(與書有關)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書帶給我們無窮的知識,是我們的好朋友、美國作家狄金森就寫了一首讚美書的詩歌。介紹作者,更讓老師感動的狄金森老師的那幾句話:“將生命的熱情注入寫作風格……讓多年的熱情溶入一個詞彙中,把半輩子的生活積蓄寫在一個句子裏。”所以理解此詩我希望大家用自己的熱情,用自己生活的積蓄來理解這首神奇的詩。

二、出示本節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

(1)聯繫上下文,體會詩的意境,理解書的`神奇。

(2)有感情的朗讀,並熟讀成誦。

(3)仿照前兩小節再寫一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

2、生齊讀學習目標

三、檢查自學

1、正確讀出下列詞語

浩瀚、坐騎、領略、真諦、一貧如洗、遨遊、步履、質樸無華

2、朗讀課文,要正確,讀流利。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自學提示:

⑴認真默讀課文,用“——”畫出體現書“神奇”的詞句。

⑵聯繫自己平時的讀書體驗批註感受。

⑶自己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2、合作學習

出示合作學習:每組選其中一個方面合作交流:爲什麼說書是神奇的?理解時可以抓住重點字詞理解,可以聯繫自己的讀書體驗來理解。

3、生彙報

A第一小節突出開闊眼界。提示:你讀過什麼書?知道了什麼?

師:回想我們三年級學過一首詩:《小小的書櫥》(出示詩),讀詩。

師:讀童話書讓我們認識了(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而科幻探險的書又把我們帶到了神祕莫測的山野從林,讀歷史故事讓我熟悉了(廉頗、藺相如、關羽、張飛),而人物傳記又我們進入了冰心、海倫凱勒的內心世界。書帶我們上天入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它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所以我們要說書是——神奇的。

生有感情朗讀。

B第二節:重點突出從書中學到的人生真理。你讀了什麼書?學到了什麼道理?可以說一句從書中學到的名言嗎?

師:書中蘊含的哲理是如此精深,所以我們說書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讀。

C第三節:生談自己的理解。讀感情朗讀。

師:在書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說書是——神奇的。

D第四小節:“美麗”:聯繫學過的課文或故事談。你讀過什麼書或學過什麼課文?感受到了什麼美?“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都包含什麼美?(真善美、心靈美、語言美、真誠美、勇敢、樂於助人、堅強、有禮貌等)

師:書能使一個思想狹隘人的變得豁達,能使一個行爲粗鄙的人變得文雅,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

師:書會讓我們每個人都變得美麗,所以說書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讀詩句

五、小結整合:對照板書:書是神奇的,它博大、精深、在書面前人人平等、美化人類的心靈。面對如此神奇的書,你最想說什麼?

師:讓我們把對書的熱愛和讚美也用文字表達出來吧。出示仿寫要求。

六、仿寫。

1、在寫詩之前,先自己看詩的前兩節,你發現這首詩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1)對比:把什麼和什麼進行對比?

(2)比喻:把書比作什麼?還可以比作什麼?——花朵、鑰匙、大門、翅膀、輕風等。

(3)開頭用“沒有……”“也沒有……”

2、生仿寫。

3、開火畫,一個接一個讀自己的詩。

七、熟讀成誦

1、做完了詩,先把書上這首美麗的小詩記在你的腦海中吧。同桌兩個互相比賽,看誰先背過。

2、檢查。

八、拓展狄金森的《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九、推薦閱讀:

1、《囊螢映雪的故事》

2、《魯迅愛書的故事》

選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讀一讀,並記錄自己讀書的感受。

五年級語文教案 5

一、目標:

1、教育: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

2、教養:①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訓練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讀書能力和質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二、重難點:聯繫課文對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三、教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四、準備:家庭作業(初讀第一自然段後,每人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五、過程:

(一)複習:

1、齊讀課題。

2、請用段意歸併法簡單說說全文主要講什麼?

(二)學第三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學生默讀,抓重點詞質疑,教師歸納具有深究性的問題。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麼? 爲什麼我需要它?

②“一直”這個詞用在這裏有什麼好處?

③爲什麼要把“因爲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後部分?

3、引出學習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麼?爲什麼我需要它?”就要聯繫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小黑板出示三個問題)

a、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

b、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多,可花的時間並不比 │

遊人多?

c、爲什麼挑山工反而走到遊人的前面去了?

(三)學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用──劃句子。

學生髮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登山的路線是摺尺形的)

出示幾幅學生畫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分辨對錯。依據課文說理由。

2、老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內化語言。

4、引讀:爲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多,可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指名讀第二節,邊聽邊想,交流。

6、過渡:對此,我覺得很奇怪。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

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終於解開了不解之迷。

(四)學第二段

1、 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 )括出。並且找出表現我們和挑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劃出。

老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爲什麼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彙報後,請抓住重點詞提問題,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討論、教師點撥)

學生提的問題(“隨便”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不像你們那麼隨便,高興怎麼就怎麼?爲什麼一步踩不實不行?“耽誤”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教師貼出寫有道理的字條

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

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並指着小結:我心悅誠服地點着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着意味深長的哲理。

(五)回頭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2、出示幻燈(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1)“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麼?第二個意思指什麼?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爲什麼我需要它?

(2)教師:作者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啓發,所以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師小結:邊讀邊思,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一直”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用在這裏有什麼好處?

4、爲什麼要把“因爲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後部分?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麼?

5、教師:對,這種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指着寫有道理的字條講)

6、教師指着“一直、因爲我需要它”小結:作者圍繞寫作目的精心用詞造句。

(六)質疑。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誤、樸素”造句。

3、背誦第五自然段。

板書: 4 挑山工

挑山工 遊人

沉甸甸 沒挑子

路程長 一條道

速度快 落在後面

一個勁兒走 玩玩鬧鬧

五年級語文教案 6

學習目標:

1、學生自主識字,在實踐中總結不同的識字方法,靈活運用。

2、認記2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波、遊、戲”3個字。

3、朗讀詩歌,感知風的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4、續編詩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5、通過隨文識字,自主識字,遊戲識字等方法,繼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6、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陶冶情操,昇華感情。

7、培養觀察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題激趣。

1、導語:

同學們,今天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首首古詩: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三盡浪,入竹萬竿斜。(出示課件引入)

設計理念:運用動畫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一開課就感到課的新穎,有趣,從面投入十分的學習熱情。

2、這首詩寫的是什麼?

3、讀題後(點擊課件“圖片”) 引入本課教學。

過渡語:風常和我們在一起,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風?有過什麼感受?學生交流。

設計理念:這一課件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風吹葉動水波盪”,這時課件的出現既再現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與課文內容相聯繫,配以輕風拂過聲,營造出濃濃的詩 情畫意。

二、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出示“課文”課件,看、聽詩歌。(要求學生標清小節,勾畫出生字、新詞)

2、學生自由識字(點擊“生字”課件 )

a. 學生利用自制的字卡,與同學互幫互助。

b.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c. 集體齊讀字詞。

d、把字寶寶送回句子中讀一讀。

設計理念:“生字”課件的及時出示,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境中靈活的識記字詞。學生動手動腦,運用多種學習方式,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再讀全文,整體感知。想一想,議一議:詩中的哪些詞句能發現風的蹤跡?(板書略)

設計理念: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感知文本。體味中華文字的魅力。

三、抓重點詞句,精讀感悟。

1、過渡:

風就像一位淘氣的娃娃,是那樣的活潑可愛。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細讀品味。

設計理念: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分別指名賞讀。 (讀一讀、議一議、畫一畫)隨機精讀感悟三個小節。

a、指名讀,集體評議。

b、抓重點詞讀讀感悟微風輕拂的意境:顫動-抖動; 林木點頭;起波-蕩起波紋。

c、指導賞讀。(讀出對風的喜愛,語氣輕柔、愉悅的語調)個別範讀、齊讀、小組賽讀。

d、畫一畫風(分小組畫)、展示評比。

設計理念:三節課件都可以分別點擊出重點詞語,幫助學生體驗情境。同時伴着輕柔的音樂,徐徐送來的微風,在充分的誦讀中,讓課堂詩意流淌,詩意濃濃,使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

3、想一想,這三節詩所描寫的是一樣的,如果說不一樣,請具體說說有什麼不一樣?

設計理念:體會三節詩所描寫的風力的大小不同,感悟詩人精巧的.行詩設計與安排。

四、拓展練習

寫一寫風,積累背誦我能行。

1、當個小詩人,同桌互說。

2、(出示課件)完整地編一小節,集體交流。

設計理念:此處課件及時出現,可以積極地撥動學生思維的琴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積累背誦。(將續寫的小詩和課文連起來讀一讀,感受創作成功的喜悅)

4、選讀精美的小詩。

A、課件出示。

B、課外自讀。

設計理念:生活是語文的大課堂,把學校小課堂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學習中,纔是我們教的最終目的,所以我們不能侷限於三尺講臺、一本教育科書,把學習的語文學習引領入生活,培養會終生學習的學習型學生。

因此,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與積累是重要的。我設計的這個環節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要讓學有餘力的孩子跳一跳,摘得蘋果。

五、小結。

風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風就在我們身邊。大自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祕,細心的孩子一定會找到更多的“自然朋友”。

教後反思:

由於教學準備充分,教學中感覺得心應手。學生讀得有感情,大多數能背誦。識字方法交流時,雖然,發言的孩子不多,但是識記生字的方法很好,特別是記“遊”的方法:一片水域方方正正,一名男子臥在水面上,有趣又巧妙,學生記憶深刻。

不足之處是:課件的設計有一點問題,動畫態的畫面運用過多,影響了學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沖淡了語文的學科特點。以後的課件應多以文本的形式,突出語文的特性。

五年級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拓展思路,選取一件給自己以啓發的事情,利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寫出一個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師生結合習作評價表,就主要訓練點進行共同評析。

【教學重點】按要求寫出一個給自己啓發的故事片段。

【教學難點】一是如何引導學生選取合適的事例,二是在評改中指導學生如何按要求寫好片段。

【教學準備】師準備簡單的ppt課件,學生準備好黑色筆、紅筆和原稿紙。

【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1分鐘)

師:生活是一本書,善於讀這本書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啓示。今天,我們就來寫一件給自己以啓發的事情,爲生活這本大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

二、溫故知新,審題,自主彙報習作選材:(6分鐘)

師:我們先回顧一下本組所學課文,看看四位優秀的作家從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樣的啓示!請說一說,看錶格中空白處該怎樣填。(出示ppt)

《釣魚的啓示》——作者釣到一條大鱸魚,還未到開放捕撈時間,父親堅持讓作者把魚放回湖裏——道德判斷也許很簡單,實踐起來卻很難。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設法趕製毛衣實現夢想;舉辦別緻的時裝展——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中也是這樣。

《落花生》——一家人在收穫節時議論花生——做人不能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

《珍珠鳥》——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過程——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學們,在你們自己的豐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給你的啓發讓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鐘,再跟你的隊友們探討兩分鐘,接着老師請幾位同學向全班分享成果!

板書:生思考時師板書“生活的啓示”,然後生彙報,師板書。

三、引導、幫助學生髮散思維並選擇寫作題材:(5分鐘)

生活中,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無動於衷,有的人就從中獲得了啓示,這是因爲他善於聯想,思維活躍。一時聯想不起來沒關係,老師來幫幫你,請看大屏幕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點兒禮物(出示ppt)

你苦練書法,有一天,你的書法作品獲獎了,此時,你明白了。

那次踢球,,我明白了。

那場籃球賽,,我明白了。

媽媽讓你獨自去買菜,你,這件事讓你明白了。

記得那年學騎自行車,你,這件事讓你明白了。

在你身邊肯定還有很多“小事中蘊藏大智慧”的例子,靜下心來想一想,選擇其中一件,按要求寫一個片段。

四、自主習作,寫一個片段。(10分鐘)

題目:一件給我啓發的事。如果能自己擬一個更貼切的題目,那就更棒了!(ppt呈現)

寫一篇100—200字的事情片段,有意識地詳寫事情的關鍵部分,並能用一兩句話表達所受到的啓發。

生:取出原稿紙和黑色筆,寫作片段。

師巡堂,重點指導學困生。

五、師生點評並給出修改意見(12+3=15分鐘)

片斷練習評價表

作者習作題目年月日

評價項目

分值

(100分)

自評

組內同學評

教師評

總平均分

(100分)

1、擬題貼切,有創意

10

2、有條理地將事情寫完整,能有意識地詳寫要點。

40

3、善於聯想,並能用一兩句關鍵詞句表達所受到的啓發。

30

4、語句通順,用詞準確。

10

5、書寫規範工整,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10

一句話點評(作者本人、同學、老師均可在此留言)

請學生取出綜合評價表,參照綜合評價表點評學生作品:

1、學生小組互評(5分鐘)

2、代表上臺評:(10分鐘)

隨機選擇幾個個合作小組的幾篇代表作,師生合作點評。主要就表中的評價項目的第2、3兩點來點評。可請小組派代表上臺評,學生評完後老師點評。

優秀的作品,將發表在下週的第一期《五三之聲》班刊“經典片段”一欄中。

2、點評教師作品:(3分鐘)

呈現教師的隨堂作品,並按例請兩三位學生點評。

六、小結,佈置作業:(2分鐘)

小結:生活往往用“啓示”的方式給我們以饋贈。善於積累,善於思索,善於總結,我們也因此不斷地成長。請同學們繼續修改並完成這篇習作,寫出得意之作,向班報編輯部投稿。

作業:課後繼續修改並完成整篇習作,明天交。

五年級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和首都。

2.尊重國旗、國徽、國歌。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敬禮。

3.激發學生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國旗、國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爲什麼要尊敬國旗、國徽,怎樣尊敬國旗、國徽。

教學過程:

一、認識祖國

1.老師講授“祖國”的概念,用學生已有的“母親”概念入手去理解祖國的概念。

2.祖國在哪裏:用地球儀讓學生知道祖國的大體位置。

二、讀熟並記住三句話

1.教師教讀三句話。

我是中國人。

我國的國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2.通過指名讀、小組讀、全體讀、比賽讀、比賽背誦等形式,讓學生熟記這三句話。

3.播放祖國__、長城、長江、黃河、珠穆朗瑪峯等圖片,讓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與美麗。

三、認識國旗、國徽

(一)認識國旗

1.出示國旗圖片。

2.從色彩、形狀、圖形等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國旗,並說一說。

3.講解國旗的紅色和五顆五角星所代表的意義。

4.畫一畫國旗。

5.欣賞圖片,說說在哪些地方出現了國旗,你在哪些地方還看到過國旗。

結論:國旗代表國家,我們要尊敬國旗。

(二)認識國徽

1.欣賞國徽圖片,從形狀、圖案、色彩等方面說說國徽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確:__象徵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穀穗象徵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國徽也是國家的標誌,我們要尊敬國徽。

3.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國徽?(圖片展示、學生議論)

四、學唱國歌

1.教師介紹國歌。

2.教師教讀國歌歌詞。

3.播放國慶節升國旗唱國歌、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唱國歌、奧運會體育健兒奪冠唱國歌等視頻,讓學生跟着學唱。

4.課堂展示唱國歌。

五、參加升國旗儀式

1.爲什麼要舉行升旗儀式。

2.觀看視頻:__升旗儀式。

3.閱讀並討論課文16頁,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敬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軍人行軍禮、一般人行注目禮。

4.教師示範立正、行注目禮,學生互相學習、規範行爲。

六、課堂小結

回顧本課內容,歌唱國歌。

五年級語文教案 9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是以“二十年後的家鄉”爲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二十年後的家鄉會發生什麼鉅變。如,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什麼變化。首先要大膽想象二十年後家鄉的巨大變化;然後進行梳理,列習作提綱;再根據提綱分段敘述,把重點寫具體;最後互換習作,提出修改意見,修改習作。

教學目標

1、大膽想象二十年後家鄉環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

2、梳理想象到的場景或事件,仿照例子列習作提綱。(重點)

3、按照提綱,分段敘述,把家鄉的巨大變化寫具體,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重點)

4、互相提出修改意見,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範文。

學生準備:採訪瞭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後家鄉的變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舊對比,激發興趣

1、激趣: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照片,請看——(課件出示二十年前的家鄉照片。)你都看到了什麼?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這就是老師二十年前的家鄉。那時候,房子是土坯房,路是爛泥路,吃的、穿的都很簡單。(課件出示現在的家鄉照片。)這是現在的我的家鄉,看,變化多大啊!

2、過渡:你的家鄉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採訪活動談談自己家鄉的變化。

3、導入:二十年的時光,景在變,人也在變,瞧,我們身上的衣服越來越漂亮了,現在的樓房也越來越高了。二十年前,手機、電腦還未普及呢,而現在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二十年的變化可真大啊!(課件出示問題。)再過二十年呢?我們的家鄉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以“二十年後的家鄉”爲題,寫一篇習作。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將二十年來家鄉的變化資料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角色,同時逐步、有序地引導學生開啓心路,大膽想象。

二、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引導學生審題,從題目中的“二十年後”,知道這次要寫的是一篇想象作文。

2、過渡:同學們,《二十年後的家鄉》究竟應該寫些什麼呢?(板書:寫什麼)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讀一讀習作要求。

3、學生自讀,梳理這篇習作可以寫些什麼。教師相機板書:家鄉的變化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

設計意圖:小學生寫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麼學生在想象作文中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要麼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實際。此環節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選材,並且使學生明白要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編亂造。

三、舉例指導,啓發想象

1、教師引導學生具體說一說可以寫些什麼,教師相機板書:街道公園、住宅廣場、科技交通……

2、教師以“街道”的變化爲例,指導學生展開想象。

(1)現在的街道給你什麼感覺?怎麼形容?

(2)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樣的?引導學生通過街道的樣子、街道的欄杆、街道邊的植物、街道邊的建築、街道的夜景等方面說。

3、繼續啓發,拓寬學生思維:還有哪些變化呢?

(1)小組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變化。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通過“追問”“補充”的形式,引導學生圍繞情節說具體,使自己的想象更豐滿。(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具體”的想象。)

設計意圖: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環節着重從此入手,通過舉例引導,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爲後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四、列出提綱,理清思路

1、課件出示教材上的提綱,引導學生讀一讀,並仔細觀察,交流思考:列習作提綱有什麼好處?

2、討論交流:如何列好提綱。

3、交流總結,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仿照編寫提綱。

4、集體交流,適當修改,教師適當指導。

設計意圖:寫作之前列提綱具有重要作用。“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提綱,就好比蓋房子有了一個框架,牆怎麼砌都不會歪倒了。這一環節,重在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以便能寫出好的文章。

五、動筆寫作,完成初稿

1、根據編寫的提綱,自主寫作,獨立完成作文。

2、教師巡視,並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做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教師的巡視就是要對遇到困難的同學進行啓發指導,幫助他們遣詞用句,把作文寫得生動具體。

六、展示作文,交流評點

1、自查自改:文章寫完後,朗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習作初稿寫得更完美。

2、鄰座交流:與同桌或鄰座交流作文,提出建議。

3、小組評議: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看看誰的習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誰的習作富有個性,推薦優秀習作在全班交流。

4、全班點評:小組評議,每組都評出優秀習作。展示佳作,共同評析,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在交流中聆聽,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分享。通過交流,提修改建議,思考如何寫作,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另外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提高寫作能力。

範文引路

二十年後的家鄉

有一天,我開着太陽能時空車,穿越到了我一直想去看看的二十年後的家鄉。

①我的太陽能時空車非常先進,因爲它只需吸收陽光就有動能,輸入目的地後就能自動駕駛,直接把人送到想要去的地方。我還以爲只有我擁有這樣神奇的汽車,結果發現,在未來的家鄉,這種智能汽車已經遍佈大街小巷,人們都在使用它。

②我開車來到中山路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過去這裏又窄又髒,可是現在,這裏的街道卻變寬了,寬度足足是過去的三倍。

③路兩旁的綠化帶綠草如茵,鮮花盛開。一棵棵茂密的大樹,像撐開的陽傘一樣挺立在那裏。打開車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④街道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但均遵守交通規則,井然有序。啊!街道的變化可真大呀!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我家附近的那條環城河。過去的環城河,廢水染髒了她的臉龐,污泥抹黑了她的肌膚,垃圾薰臭了她的身軀,簡直是“死氣沉沉”的世界。我驅車來到環城河,下車一看,呀!小河變了,變得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小河波光粼粼,就像一條晶瑩透亮的水晶腰帶。河堤上,也是綠樹成蔭,花草芬芳,小鳥、蝴蝶、蜻蜓來來往往,男女老少沿着河堤散步,有說有笑,這裏不再死氣沉沉。

⑤未來的家鄉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

行文寫法賞析

1、開頭直接交代來到二十年後的家鄉,自然引出下文。

2、內容設置巧妙,用小作者的“出乎意料”從側面說明了未來家鄉的發展。

3、對比寫法的運用,突顯未來家鄉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

4、描寫“切身感受”,增添了習作內容的真實感。

5、細節描寫讓人充分感受到未來家鄉環境的美好。

總評:

1、習作語言描述生動形象,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將想象中家鄉的景物寫得很美。

2、通過將二十年後的家鄉與過去進行對比,充分、有力地展現出家鄉變化的巨大,構思巧妙。

3、想象大膽合理,既引人閱讀,又巧妙地突出了家鄉的變化。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習作是想象作文,而且時間跨度大——二十年後。對於學生來說,入境想象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課堂導入不僅要直奔課堂的主題,還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興趣。所以設計了課前準備活動——採訪瞭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後家鄉的變化,對寫好作文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想象家鄉二十年後的變化並非易事,尤其是歲月滄桑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難體會到的。所以,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設計着重從此入手,運用多媒體、各種資料,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爲後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不足之處:

學生賞評的方法較爲單一,而我沒能及時地洞察到這一點,及時地教給學生多角度賞評的方法,學生只是主觀地評賞,需要反思和改進。

五年級語文教案 10

一、提出學習目標

1.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近期你們有沒有遊覽過哪些地方,欣賞過什麼美景,能否與大家分享。

2.山水如畫,人醉其中。除了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景,還有什麼方法也可以享受這種快樂呢?

3.生交流。

二、導入新課,並反饋學習目標

1.師:是的,我們可以選擇很多方式接觸自然,瞭解自然。和許多同學一樣,我也喜歡看書,喜歡通過文字,遊覽祖國山山水水,領略外國的民俗風情。今天,我們也將通過文字去認識一座富有魅力的古城——拉薩。請同學們看老師寫題目。(板書課題)

2.下面請同學們跟着我走進這座古城,一邊聽,一邊寫下你對拉薩的印象。

3.師讀;生寫;(誰先來談談你眼中的拉薩)交流。

4.你們剛纔的交流,讓我體會到你們內心的感受,只是這些感受聽起來還比較零散瑣碎。有一位名叫次多的作家,他遊覽了拉薩,用手中的筆寫下了所見所聞所感。請大家翻到課文168頁,慢慢地讀,細細地品,看看感受是怎樣蘊育在文字當中的。

三、合作交流,感悟重點

1.師:初次與文本對話,請你對照屏幕上老師剛纔讀的文章,有什麼新的感覺。

2.生交流。

3.在遊覽中抓住景物的特點描寫,並將自己的感受融合在自然人文畫面中的文章,我們稱他爲遊記。遊記有哪些特點呢?

師:這篇文章,作者抓住了最能展示拉薩古城魅力的景點,請同學們快速找一找,他帶着我們遊覽了哪些地方。(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藏族民居大昭寺八廓街

2.師:像這樣介紹城市的文章,要抓住最富特色的景來描寫,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拉薩古城的哪一個景點首先給了作者強烈的視覺衝擊呢?(藏族民居)

文中哪些段落介紹了民居。(1-2)

出示閱讀要求:

1.朗讀1、2兩段,讀出聲,讀準音,讀通文。

2.讀完後,拿起筆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寫,並寫下感受。

3.分享閱讀感受,重點交流民居特色

過渡:看見許多同學在與文字交流的過程中,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思考的痕跡,寫下了批註,真是非常好的讀書習慣。藏族民居帶給我們怎樣的印象,誰能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

A.色彩

師:同學們輕聲讀一讀這個句子,作者抓住什麼來寫民居特色的。給作者留下了什麼印象。

是的,藏族民居的一個很大的特點便是色彩鮮明。讓我們一起找找關於顏色的詞語及相關的事物。

出示:白色樓房黑框門窗五彩經幡

師:不同的顏色帶給人不同的感覺,藏族民居的這些色彩給你怎樣的感覺呢?你可以選擇其中的某種那個顏色來說說。

生交流。白色象徵聖潔,黑色給人神祕、莊重之感。

過渡:藏族民居的黑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而五彩經幡爲什麼會被藏族人民所喜愛呢?

B.經幡的意義

經幡是一種富有象徵意義的掛飾,共有無色,各色的意義不同。

師小結:正如同學們看到的,藏族民居所展現的一切,與它們背後蘊含的古老文化是分不開的,真是讓人無限回味。

C.旗艦和艦隊

師:藏族民居的描寫還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嗎?

師:這個句子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用了比喻手法)

把什麼比作什麼?

旗艦和艦隊是什麼關係?(旗艦就是一些國家的海軍艦隊司令、編隊司令所在的軍艦,因艦上掛有司令旗,故叫旗艦,中國人民解放軍叫指揮艦。旗艦是艦隊的指揮艦,是艦隊中的一支,具有代表性。)

能根據它們之間的關係來說一說布達拉宮和拉薩古城之間的關係嗎?

布達拉宮是拉薩的標誌,是拉薩的形象,代表。

朗讀感受:由布達拉宮帶領的這支艦隊在你的感覺當中是支怎樣一支隊伍?

雄偉氣勢不凡壯觀

個別朗讀;齊讀。

4.自學版塊

過渡:同學們,你們看,就這簡單的幾句話,甚至幾種顏色,當我們慢慢地讀,細細地品時,便會品味到背後的含義。下面請同學們繼續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去學習大昭寺和八廓街兩部分,找出它們的特點。

出示自學要求及作業單。

自學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大昭寺和八廓街兩部分內容。

2.找出兩處景的特點,並把理解感受寫在旁邊。

景點特點描寫

大昭寺

八廓街

A.交流大昭寺的特點。

出示寺廟建築名稱。

師: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一般寫建築宏偉,我們會寫它是如何高大,爲什麼在這裏作者要抓住這些來描寫呢?(生談)

師:作者抓住了寺廟特有的建築來寫,讓讀者感受到大昭寺的聖潔、壯觀,寫出了它的獨特。藏族是一個信奉佛教的民族,古老大宗教文化賦予它神祕色彩,而這些富有宗教特色的建築更凸顯了它的神聖。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昭寺的風光。

出示圖片

B.八廓街

對八廓街,你們有什麼印象?

(這一環節,先讓學生自由說,有的說到繁華,有些說熱鬧,有些說美等等)

師:當我們跟着作者遊覽八廓街時,視覺和聽覺都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在作者的眼裏,八廓街顯得矛盾又統一的,爲什麼他會如此評價呢?在這裏,什麼顯得矛盾?

生交流。(根據文本內容)

爲什麼又說這些是統一的?能不能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藏族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互相得到尊重,他們熱愛生活,嚮往幸福,正因如此,這些看起來矛盾的一切,在這裏纔會顯得如此和諧統一。)

四、提升感受,小結延伸

剛纔我們跟隨作者遊覽了拉薩古城,通過三處最富特色的景點認識了拉薩,字裏行間,我們時刻感受到作者不經意間抒發內心的情感,而所有的感受其實都濃縮爲一句話,請同學們找到他,讀出來。

出示:

這一切使聖地拉薩富有魅力,使古城拉薩成爲人們心目中的神祕之地,神聖之地,幸福之地。

“這一切”僅僅是今天作者遊記當中的三處景點嗎?

當然不是,在拉薩,還有許多擁有傳奇色彩的景點,有許多令人癡迷的特色民俗,還有令人回味的藏族文化。而這一切,需要同學們通過文字去了解,或者親身去體驗。最後,老師給同學們推薦一本書——《藏地密碼》。

五、板書

拉藏族民居

薩大昭寺

城八廓街

五年級語文教案 1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主動探究,團結合作,提高欣賞閱讀及口語交際能力,在閱讀中瞭解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錄音播放《小燕子》,全體同學跟着哼唱。

二、圖文結合,體會小燕子的外形特點

1、自由說說對小燕子的瞭解。

2、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小燕子外形特點的句子。

3、全班學生齊讀。

4、對比讀,體會形容詞的作用:

(突出了燕子的特點)

⑴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⑵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語調輕快,流露喜歡之情)

三、學習燕子的飛行,體會動態美,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

1、師導入:

衆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飛行,爲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機勃勃。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認真地體會。

2、教師提供導學提綱,學生自由讀文,反覆吟詠體會:

⑴ 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

⑵ 文中有什麼詞將它們聯繫在一起?這說明了什麼?

⑶ 用“·”標出燕子飛行時的動作詞語,想作者用得好嗎?

⑷ 讀文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用--畫出你認爲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3、逐題反饋,欣賞佳句: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並熟讀成誦。

四、學習燕子的停歇部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中心

1、教師一邊板畫一邊說:燕子在春光中飛來飛去,累了就落在電線上休息。

2、自由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要求:

⑴ 批出你認爲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⑵ 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題反饋:

用得好的詞語或句子:

“落”──寫出了小燕子的輕盈、迅速。

“痕”──使得細線更具美感,遠望去就像什麼從天上飛過留下的痕跡。

“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動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電線比作五線譜,更具體地寫出了遠看燕子、電線的特點。

含義深刻的句子: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讚歌”──“春天的讚歌”是指讚頌萬物復甦、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過的歌曲。這句話以想象點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繪小燕子,讚美像徵生機、活力的春天,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

1、總結文章的內容。

2、學了這篇課文後,你在寫作上有何啓發和收穫。

(要求學生各抒己見)

3、教師歸納總結。

⑴ 點面結合。

⑵ 動靜結合。

⑶ 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及動詞運用準確。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外形美 活潑機靈

燕子 飛行美 斜身掠過天空 掠過湖面

停歇美 譜出讚歌

【教後反思】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蘊含想象,爲人們描繪了春天百花盛開、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象。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給春天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在教學時,教師要從書中的圖畫入手,讓學生整體感畫面,試着描繪看到的景色,爲學生學習課文作鋪墊。教師利用句子的對比,按課文填空,以及小組討論、全班彙報等多種方式來學習語言,讓學生品詞析句,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好,小燕子的可愛。

五年級語文教案 12

案例背景:

《白楊》被安排在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北京版普通)教材中,本課文的教學目標是瞭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感情以及他對下一代的希望。其中,我把了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感情作爲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對下一代的希望作爲教學難點。本課文典型的特點就是借物喻人,以神態描寫爲主線,結構全,在課文中幾次出現描寫人物神態的句子。爲了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讓學生扎住不同人物對白楊樹的特點的理解,從而發現幾個人對白楊樹認識的不同,進一步瞭解“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與此同時,讓學生劃出爸爸神態的變化,重點體會兩個“沉思”,從而突破難點。

課程片段:

生:齊讀下列詞語

戈壁、撫摸、介紹、表白、敘說、昏黃一體、高大挺秀、

師:高大挺秀什麼意思?

生:高又大。

生:應該是向上的。

師:在本課文中“高大挺秀”是用來形容什麼的?

生:讀文中句子“每隔幾秒鐘,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是作者對白楊樹的描寫。

師:我們能把高大挺秀換一個詞語嗎?

生:高大挺拔。

師:非常好!大家一起讀一讀這兩個詞語,體會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生:高大挺秀有秀氣的意思,應該是說白楊樹長得比較細又高。

生:高大挺拔更強調向上。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不同的詞語所描寫的特點各有不同,那你們見過白楊樹嗎?白楊樹留給你們怎樣的印象?你覺得這兩個詞語那個更貼切,或者用別的詞語來形容。

生:……

師:同學們,這是白楊樹留給你們的印象。那文中的主人公分別對白楊樹有怎樣的印象呢?請你拿筆用“——”劃出白楊樹的特點。

生:(默讀課文,動筆劃。)

彙報:作者: 高大挺秀

兒子和小女兒: 高 大 直

爸爸: 直、高 生命力強、適應能力強 堅強

師:分別讀一讀這四個人對白楊樹特點的不同理解,有什麼不同?

生:作者、兒子和女兒說的是白楊的外表,而爸爸不是。

師:那爸爸說的是白楊的哪些方面呢?

生:(讀第十三自然段)體會爸爸說的話。

……

(結合第1、15、16自然段理解爸爸的話。)

……

(讀第十七自然段,體會“借物喻人”的說法。)

……

(找到文中兩次出現的“沉思”,進一步體會爸爸兩次沉思的不同,加深對文中重難點的理解。)

分析:

爲了讓學生從抓住白楊的特點來理解課文,我從兩個詞語的區別,引出對白楊樹的特點的.描寫。然後從不同人的不同角度歸納白楊樹的特點,包括學生對白楊樹的印象,從而體會爸爸的描述的不同,瞭解爸爸話語中的深刻含義,從而讓孩子們體會到爸爸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感情以及他對下一代的希望。這樣的設計輕鬆的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中來,開始探索白楊樹的特點,體會父親的話。

五年級語文教案 13

教學目標:

1、針對景物思路嚴謹地提問方法。

2、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蒐集資料,培養學生蒐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採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容?

2、讀課文之後,有什麼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能在小組解決的就在小組內解決,不能解決的進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學生提問的時候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對於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麼?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蒐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蒐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瞭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蒐集到哪些有關馬的作品?誰願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興趣?爲什麼?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你收集了那麼多有關馬的作品,又選出了最喜歡的介紹給大家。現在把“它”寫下來吧。

以《棗紅馬的故事》《馬和汽車》《令人叫絕的馬術比賽》等爲題,也可以自擬題目。

想象作文:馬的未來。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爲需要注意些什麼?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寫作提綱。

4.全班交流寫作提綱。

五年級語文教案 14

教學目標:

1、讀議文章二、三兩段。

2、進一步學習“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3、明確陳毅先生的沉着應敵、大智大勇。

4、分角色朗讀人物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2、日本鬼子的兇狠、狡猾與陳毅先生的沉着、大智大勇的對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回顧:通過第七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寫人的文章可以如何來概括人物的特點呢?(明確“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並板書)

2、導入:這堂課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來學習8、“私塾先生”,領略陳毅先生的大將風範。(板書課題)

二、讀議文章二、三兩段

1、初知形象

(1)自讀課文二、兩段

引:文中同樣的意思的話仲先生卻說了兩次,找出這兩句。(幻燈出示)

①“寫字心要靜,不管有什麼情況都不要緊張,不然是寫不出好字來的。”

②“寫字第一心要靜,第二心要真,不把心思集中在字上,字就沒有精神。”

(2)讀讀這兩句話:你覺得仲先生同樣意思的話說了兩次,有必要嗎?(各抒己見,不作定論)

(3)要真正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再一起去讀讀課文,找找文中有關語句,說說仲先生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兩句話的?

第一次:

①在練字時:“這天中午,天……認真地練寫毛筆字”(針對性)

②在敵人包圍時:“立刻調來了軍隊,把全鎮包圍起來。”(緊急中)

③學生認識且疑惑時:“他不是在李家作客的仲先生嗎,怎麼當起私塾先生來了?(表明身份)

第二次:

①連續盤問時:一個小頭目……問:“共產黨的有?”

“你的,什麼的幹活?”小頭目又問。

……(證明身份)

②鬼子查看時:鬼子沒吭聲,不斷查看着學堂裏的每一個人。(穩定情緒)

③暗示身份時:“他們都是學生的.幹活”(再明身份)

(4)再議:有必要嗎?(而且很重要)

他真正的目的在於什麼?

可見仲先生的?(遇事冷靜,沉着對敵)

以上隸書部分教師相機板書。

2、進一步感知

過渡語:通過剛纔我們共同的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抓住人物言行能概括人物特點。那麼文中能反映人物特點的言行還有嗎?找出來讀讀、說說。

(1)找、讀、練說。

①“共產黨的沒有!”仲先生泰然地回答。(鎮定)

②“我的,私塾先生……,”仲先生指指在座的學生,接着說,“……”

(藉機行事)

③“……”仲先生說到這兒,哈哈大笑了。(智高膽大)

…………

(2)四人小組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3)交流評議。指導感情朗讀。(抓住人物提示語)

教師藉機表揚:同學們讀得真不錯,把仲先生的大智大勇表現得很充分。

(板書“大智大勇”)

3、對比

過渡語:應該說仲先生的人物形象已躍然紙上,但文章還用了不少的筆墨寫了日本鬼子的言行,這是爲什麼呀?

(1)找出寫日本鬼子言行的語句,說說你覺得日本鬼子怎樣?

兇狠:殺氣騰騰……

狡猾:“鬼子沒吭……,不斷查看……”

“既不走,也不查問,只是一邊走,一邊察看。”(板書隸書部分)

(2)讀表結果的內容,問:你對文章爲何寫這部分內容是否已經恍然大悟了呢?

①情節安排上的需要。

②襯托(更顯大智大勇)。

(3)分角色朗讀體會。

過渡語:那我們可要把仲先生的沉着、大智大勇與日本鬼子的兇狠、狡猾同時也愚蠢之間的對比給體現出來。

三、小結

1、人物形象。

2、學法。

3、延伸

(1)學“寫人”文章的方法——寫“寫人”文章的方法:把事情交代清楚,抓住人物言行、神態等是一種好方法。

(2)人物:課外可找有關介紹陳毅的文章去讀讀更深瞭解他。

四、作業佈置

作業本5

板書: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

仲先生(陳毅)大智大勇日本鬼子

一、成功之處

1、針對綜合探究課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獲取信息,自主分析史料,培育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突顯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

2、教學以有機結合的五個環節結合而成,把分散的人物主線,糅合成以人物簡介、思想與反思爲主線的整體,有利於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本課時內容。並通過補充典型史料,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把握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培育了學生史料分析的能力與史論結合的意識。

3、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高,興致盎然,能積極思考,積極作答,對問題的思考深入且有自己的看法,這一探究課的特點是符合的。

二、不足之處

1、選擇的史料多爲文字資料,爲尊重史實,基本保持文言風格,對於八年級學生而言部分字句難以解讀,教師在史料解讀方面的引導時間過多。

2、教學中學生提出部分頗有啓發性的問題,如:“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難道不對嗎?爲什麼同樣是面臨侵略日本卻如此歡迎《海國圖志》一書?,限於時間與教師思考深度,只能將這些問題延後解決,總覺得有遺憾。

五年級語文教案 1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松鼠》,掌握生字,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小動物——松鼠。(板書課題)

2、你瞭解松鼠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交流自己瞭解到的內容)

3、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下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幫助大家多少。

二、講授新課:

(一)初步感受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認識生字。

1、學生自己獨立閱讀課文。共同交流閱讀課文時需要注意的內容。

2、學生獨立的閱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個別的學生。同時瞭解其他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3、老師出示課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詞語,檢查掌握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四肢、敏捷、鑲嵌、搽過油、格外、嬉戲、歇涼。

遮蔽、榛子、橡慄、儲藏、縫隙、樹杈、搖晃、乾薹蘚。

4、集體交流課文中出現的不同句式現象。(出示投影片)

⑴它們好像怕強烈的日光,白天常常多在窩裏歇涼,只在樹枝被風颳的亂搖晃的時候,他們纔到地面上來。

⑵松鼠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樹上,常常把窩搭在樹杈兒中間。

⑶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來一些小樹枝,交錯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乾薹蘚鋪在上面,然後把蘚苔壓緊,踏平。

⑷秋天,松鼠就儲藏過冬的食物,把它們塞到老樹的縫隙裏,賽得滿滿的。

⑸他們帶着兒女住在裏邊,有暖和,有安全。

5、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這些句子,互相進行發音的糾正。

6、學生再進行朗讀課文,老師瞭解個別學生的讀書情況。

7、請你快速的找一找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指學生回答。

8、請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仔細聽課文讀得是否準確。

(二)熟讀課文,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

1、在朗讀過程中,生字、詞語、句子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提出來。

2、指學生提出生字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師生共同進行解決。

比如:重點分析記憶“捷遮蔽嵌”等生字。

3、請你把新生字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它們在哪些句子中?

4、在課文中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明白?(指學生提出來,比如:嵌、嬉戲、歇涼、蘚苔、橡慄)

5、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具體句子,利用更換詞語、直觀演示等方式進行理解。

6、在解決閱讀障礙的基礎上,學生再進行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文章中的松鼠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7、指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美麗、可愛

三、課堂小結:

老師小結:短短的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種美麗、可愛的松鼠,那麼小松鼠哪些方面美麗、可愛呢?課下思考也可以在書中進行劃一劃、寫一寫。

四、板書設計:

美麗

松鼠

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學習課文《松鼠》,理解課文內容,繼續鞏固有順序、有條理的觀察事物的習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松鼠》,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種美麗而可愛的小動物,課文中哪裏寫了小松鼠的可愛和美麗呢?

二、講授新課: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的外貌描寫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從哪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4、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發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5、看圖自己說說這隻美麗的`松鼠。(指學生進行表達)

6、出示練習,進行有順序進行描寫的習作指導。(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第五題)

7、學生齊讀對松鼠的外貌描寫。你覺得這樣的描寫方法好嗎?爲什麼?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可愛之處的描寫部分。

1、松鼠不僅美麗而且還可愛,小組裏說說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愛?

2、小組交流,老師巡視,瞭解學生討論情況。

3、指學生回答,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自然段。

4、學習第二段圍繞松鼠的機靈進行理解。

⑴讀了這段你覺得松鼠怎樣?⑵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機靈?⑶朗讀這段,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勁

5、學習第三段圍繞松鼠生活怎樣搭窩進行學習。

⑴這段中給大家介紹除了松鼠的什麼?⑵松鼠是怎樣搭窩的?⑶你對它有什麼想說的?⑷從這裏怎麼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6、學習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習性進行閱讀。

⑴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什麼?⑵這段中有三個”它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各代表什麼?⑶從這裏怎麼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7、通過剛纔的學習,你能試着把每一段用一句話來說說,哪方面表現了松鼠的可愛?

8、小組間共同討論,不要求每段進行概括,根據自己組的情況,選擇進行概括。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後,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好嗎?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寫作中課文使用?(大面積提問)

四、板書設計:

美麗:發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松鼠

可愛:機靈、搭窩認真、自己勞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