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教案合集15篇

五年級語文教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語文教案合集15篇

五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蘊含的意思。

2、朗讀詩歌,談談對“用目光傾聽”的理解。

3.引導學生懂得與人交往一定要真誠。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怎樣緊扣題目,節節深入表達主題,理解“用目光傾聽”的含義。

課前準備:

師生:網絡查詢“金波”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板題質疑、認識作者

1、同學們,看板書:傾聽,是什麼意思?通常情況下,我們聽他人說話,用什麼聽?生答後師補充板書:用目光,你怎麼理解用目光傾聽?你還有什麼疑問?生提問,師梳理:帶着“怎樣用目光傾聽?”和“爲什麼用目光傾聽?”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學習金波爺爺的抒情詩歌:用目光傾聽。

2、生交流作者的資料,師課件出示金波的照片及資料,適當補充。

金波,1935年7月生於北京。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海——金波兒童十四行詩》等十餘部;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等多部;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過渡:今天,我們有幸拜讀這位作家的作品,希望同學們用心讀,有喜人的收穫。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詩歌,檢查朗讀情況,學生評價,糾正個別字音。

3、再讀全詩,標出節數,說說詩歌主要告訴我們什麼?(和他人交流時,要用目光傾聽)

三、理解感悟

1、學習第一節。

(1)自由讀詩,找找:哪一句寫怎樣用目光傾聽?

(2)學生彙報,教師板書:聽別人說話,你要望着對方,怎麼理解這一句?(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不僅用耳朵,還要用眼睛傾聽。)

師:從哪裏發現的?引出詩歌的第一節。

(3)課件出示:媽媽說過一句最平常的話:聽別人說話,你要望着對方。

師引導體會:請同學們讀這句,想想“最”可否去掉?爲什麼?學生談理由。這真是句平常的話嗎?從哪看出來?引出“這句話一直伴隨着我長大,讓我學會了如何與別人交往。”課件出示該句,並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爲媽媽教會他這一交往之道的感激之情。

(4)指導朗讀,讀出媽媽的輕聲細語,親切溫柔和作者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過渡: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卻使作者在成長的道路上,學會了如何與別人交往。可是,爲什麼聽別人說話時要望着對方呢?找出相關語句,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

2、學習第二、三節。

(1)學生默讀詩歌,找句子,寫體會。

(2)重點交流:

①聽別人說話是一種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誠。(課件出示)

師:你怎麼理解”真誠”一詞?你認爲與人交流時,怎麼做才能表示我們的真誠呢?用目光傾聽還能體現出我們的什麼?

(使學生明確:交流時,看着別人,認真地傾聽是一種尊重和禮貌,要讓對方感覺到我們的誠懇和真心,這樣的交流纔是心與心的交流,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與人交流時,真誠非常重要。)相機板書:交流真誠

舉例認識真誠的重要: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和他人交流,回想下,有沒有過:你說話的時候,別人很認真地聽,而且還望着你的經歷,說說當時的情形和你的感覺?那有沒有過:你和他人交流時,雖然他在聽你說話,但是他左顧右盼,或者還在做自己的事情的經歷,說說當時的情形和你的感覺。

聽了剛纔幾位同學的經歷,你明白了什麼?(交流最需要真誠)齊讀詩句。

師: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溝通和了解,而交流、溝通、瞭解,最需要、最重要又必不可少的是真誠,希望同學們一定記住:交流要帶着一顆真誠的心。

師:作者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不僅用耳朵,而且用目光去傾聽。他牢牢記住了媽媽的那句話:(學生讀:聽別人說話,你要望着對方。)

(2)真誠的目光勝似千言萬語,目光傳送的是溫暖的春天。

師:真誠的目光有這麼大的魅力嗎?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抓“千言萬語、溫暖的春天”體會)

師: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引導學生談自己用目光傾聽時,從對方的眼睛裏感覺到他人發自內心想對我們說的話及當時的感覺。)

(談一個事例,讀一遍詩句。)

師:用目光傾聽,讓我們感覺到了他人對我們的關心、愛護、鼓勵、期待、、、、、、這種感覺讓我們如沐春風,倍感溫暖,幸福,彷彿步入陽光燦爛的春天。可見,真誠的目光在交流中多麼重要啊!

(再讀:真誠的目光勝似千言萬語,目光傳送的是溫暖的春天。)

師:俗話說的好,眼睛是心靈的窗子。作者始終記着媽媽的那句話,所以,我的窗子永遠-----明亮燦爛。

你從中讀出了什麼呢?(他爲媽媽教會他與人交流時要真誠而自豪。)

(指名讀,讀出自豪,得意的感情。)

(朗讀第二、三節,範讀,指名讀,配樂讀。)

小結:作者的眼睛是純淨的,他能用真誠的目光去打動別人。多虧了媽媽教育他的那句話,你們記得嗎?

(學生讀)聽別人說話,你要望着對方。

師:這句話伴隨着作者長大,教會了他很多很多東西,到底教會了他什麼呢?

(指名回答:如何與別人交往,如何生活,尊重別人,真誠待人。)

師:從媽媽這句最平常的話中,你們感受到了什麼?(媽媽的愛,偉大的母愛。)

4、學習第四節。

師:是啊,生活中還有許多道理值得我們去揣摩,但真誠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媽媽用她那真誠的目光,教會了我用目光去傾聽,用真誠去與人交往。

集體讀第四節:媽媽一句話教會我生活,她真誠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讀出感激。)

現在你讀懂媽媽那句最平常的話裏飽含的感情了嗎?(對孩子的愛,作者感激媽媽,其實就是讚美偉大的母愛)

四,總結:

讓我們共同聆聽媽媽的教誨,用真誠的目光去交流心靈,讓人與人在真誠的目光裏更親近,讓情與情在真誠的目光裏地久天長。請大家帶着對媽媽的感激和對偉大母愛的讚美之情在音樂聲中齊聲朗讀詩歌《用目光傾聽》。

(配樂,全班齊讀。)

(全班背誦)

五、拓展延伸: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與人交流,那麼,除了用目光傾聽以外,還用什麼方式能表示我們的真誠?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寫寫你對真誠的認識,指名板書,再交流。

4、老師推薦詩歌,(課件出示)學生在音樂聲中讀、悟真誠的重要。

真誠

真誠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濃烈;

真誠是焰火,在高處綻放才愈顯得美麗;

真誠是鮮花,送之於人,手有餘香;

有了真誠,就有了朋友的關懷;

有了真誠,就有了同事的信任;

有了真誠,就有家人的支持。

一顆孤獨的心需要愛的甘泉滋潤;

一顆冰冷的心需要友誼的溫暖;

一顆絕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撫慰;

一顆蒼白的心需要真誠的幫助;

一顆充滿戒備關閉的心門,是多麼需要真誠這把鑰匙去打開啊!

生活在真誠中,會如沐春風。既如此,何不真誠走一生?

板書:用目光傾聽

聽別人說話你要望着對方

交流真誠

五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故事導入、興趣揭題

1、導語:師:(饒有趣味地)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興奮地)喜歡!

師:(聲情並茂地)從前,有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到郊外去玩,忽然一頭熊向他們逼過來。那個瘦子手腳非常麻利,迅速地爬上了一棵大樹。而胖子怎麼也爬不上去,他急忙向瘦子求救:“朋友,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這時,只要瘦子停下來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像沒聽見一樣,只顧自己往上爬。眼看着危險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中忽然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於是,他馬上屏住呼吸。倒地裝死,終於躲過了這場劫難。當危險過去之後,胖子對瘦子說了一句話:__________。

師: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胖子會對瘦子說一句什麼話呢?

生:你真是一個絕情的傢伙,我再也不會和你交朋友了!

生:危險之時見真情!只顧自己逃命,你真不夠朋友!

生:唉,剛纔太危險了!不過,現在我懂得了交錯朋友更危險啊!

師:同學們說得有道理,胖子說的是“我終於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們來學篇新的課文,相信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會對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會有更深刻的理解。2、2.師板書課題:《她是我的朋友》,指導生讀好課題。

3.讀完課題,你們有什麼疑問嗎?請生根據課題質疑。(預設:“她”是誰?“我”又是誰?“她”和“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自由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3.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次讀文,整體感知

小組開火車讀文,其他生認真聆聽並思考:

1.想想阮恆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記。

3.交流:

(1)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爲什麼感人?

(2)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恆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

(3)指名生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 輸血 迫在眉睫 阮恆 草墊 擦拭 抽泣 捂住 嗚咽 竭力等詞。(指名生讀、小老師領讀、全班齊讀,其他生認真聆聽,是隨機糾正字音。)

四、學  師:這篇課文非常感人,請同學們認真聽,仔細看,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想象一下。

(教師讀課文1-4自然段並配小姑娘傷勢嚴重的畫面)

(二)交流彙報,體會小姑娘傷勢的嚴重。

交流彙報: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讓學生在彙報交流時明白:

1.一個小姑娘受傷了,傷勢很嚴重,甚至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輸血能夠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給小姑娘輸血。(相機理解“迫在眉睫”一詞,讀準字音,明白意思。)

2.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個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她輸血。

(意圖:結合對以上幾個要點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小姑娘傷勢的嚴重:如果不及時輸血,就會有生命危險。

3.交流:

(1)“迫”的部首是{ },再查{ }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爲{ }。

(2)用“如果.......就.........說話。

(3)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

(4)指導朗讀。

4、小結:阮恆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恆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學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  小姑娘傷勢嚴重,如果不能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的。輸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願意給她獻血呢?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讀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老師充滿哀傷和渴求的朗誦,激發學生用心朗讀,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現,體味內心

(一)、有人願意獻血嗎?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1、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2、看到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

根據學生提問,歸納三個問題,其他隨機解決。

(1)“一陣沉默之後”說明了什麼?

(2)阮恆舉手時爲什麼“顫抖”?

(3)他爲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重溫讀書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產生疑問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聯繫上下文讀書找答案;小組組討論;請教老師或同學等等)

4、請大家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先試着自己運用讀書方法來解決,解決不了,再用其他辦法。(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  指名讀,你爲什麼這麼讀?

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彷彿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非常勇敢。你能邊做動作邊讀嗎?在座位上試一試。

願意讀的站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二)由表及裏,洞識內心。

1、終於有個孩子願意爲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板:阮恆),他害怕過,猶豫過,但仍然數他最勇敢。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樣想的?怎麼做的呢?請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讀一讀,把阮恆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2、提問,出示4個重點句。

★重點句1

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重點句2

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

重點句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重點句4

“接着,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3、剛纔我們學  請同學們看屏幕,邊聽邊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配樂)

(3)阮恆在獻血的過程中哭了好幾次,在這些句子中寫他哭的詞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

(4)“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恆獻血的過程演一演嗎?老師來讀句子,大家演一演,體會他內心的變化。

師讀,生演。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問:你爲什麼這樣哭呢?

(6)如果你們是醫生,你怎麼用輕柔聲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他以爲把所有的血都獻給那個小姑娘,讓她活下來,自己就要死了,但他爲什麼還願意這樣做呢?

幾名同學講這句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恆說的時候,他是怎樣想的?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阮恆的這種愛心、對朋友的這種友情(板書)把我們深深感動了。(音樂起)小姑娘得救了,她會對阮恆說些什麼呢?小夥伴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僅可以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而且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十分有益。)

結束語:

讓朋友間的這種愛心和友情永遠留在我們心間,衷心地祝願大家友誼地久天長!

四、作業設計

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佈置作業: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恆也安然無恙,他們一起在孤兒院裏生活、遊戲,還會發生什麼事。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續寫一個小故事,要寫清楚她們的神情、動作、語言等。(難度較大)

2.觀察生活中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寫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記裏,注意寫清人物的語言、動作等。(多數學生都能夠完成)

五、板書設計:

18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恆 獻血

愛心 友情

五年級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一、課文簡析

作者在闊別母校十多年後回到母校,觸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對自己童年學習生活的甜蜜回憶,抒發了作者對母校無比熱愛之情。課文以作者行進的地點:進校門--到操場--出校門爲線索分爲三大段。第二段爲重點內容,第一段與第三段前後呼應爲點題之筆。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兩個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時的所見所聞及由此引起的回憶與感想,隨着所見所聞的變化,作者產生多種感情,先是興奮,後是喜悅,最後是留戀。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織在一起。

文章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容易引起即將告別的五年級學生的共鳴。

二、語句簡析

1.“像開閘後涌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涌出來,涌向寬闊的操場。”

把學生們歡笑着走向操場的場面生動地比喻成開閘時的潮水,且把喻體置前,強調學生們走向操場時的熱鬧場面。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在操場上,作者由所見所聞把自然聯想到的五年小學生活感受生動地比喻成天鵝扇動着雙翼翩翩飛來。使上下文連接自然。

教學目標:

1、按地點的轉換理清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

2、根據語言環境,選擇合適的動詞並體會準確用動詞的重要性,積累有關的語句。

3、能根據語言環境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寫比喻句

4、根據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根據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讀準下列黑體字的音,讀通課文。

弧度( )石砌( )甬道( )迤儷( )( )松柏( )

2、詞語積累

① 寫出帶有“情”字的成語,並理解詞語

② 表示心理十分依戀不捨的詞語

3、讀課文,口頭填上恰當的動詞,把句子熟讀通順

① 大門, 石砌的甬道, 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 寬寬的石階, 了寬闊的操場。

②我 在操場上, 着花木, 着幼苗, 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4、熟讀全文,寫出課文按地點的轉換進行描寫的不同地點是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題

1、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一個月,你們即將離開母校升入中學,用幾句話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理感受。

2、是呀,母校是你成長的搖籃。當你第一次邁進校門時,你還是個充滿稚氣的頑童,當你邁出校門時,你已經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母校》,看看作者闊別母校十年後,再次返回時,感受又如何呢?

3、出示課題, 母校 一齊讀題。

設計意圖:這一課的學習正是學生面臨小學畢業的時刻,內心有一定真切的感想:怕與好朋友從此分別,與熟悉的母校說再見;高興自己將成爲一名中學生。學習之前寥寥數語激發內心情感,有利學生較快投入學習狀態。

二、整體感知課文

自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課文中生字的音,初步填空

地點看到聽到的心裏想到的

進校門

到操場

出校門

指名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主要講清課文的順序,其餘的學生能說多少就多少)

地點看到聽到的心裏想到的

進校門我看到翠綠色的拱門。我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到操場

1、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

2、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一篇沸騰。

3、我看到操場中間舉行長繩比賽。我想到了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爲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鬥過。

出校門我看着迤儷的陽光拖成的身影。千種情思涌上心頭

根據上述表格的內容,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小結,看這篇文章重點寫了哪一部分?

(操場上看到、聽到、想到的2——8節)

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生回顧全文交流。

出示:地點的轉換句子

“走進大門,沿着石砌的甬道,穿過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踏着寬寬的石階,來到了寬闊的操場。”

“我慢慢來到拱形校門下……”

找到句子中的一系列動詞。讀一讀,體會幾個動詞的作用

設計意圖:在閱讀、交流、填表活動中整體把握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爲後續學習奠定基礎。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2——8節

默讀課文2—8節,哪句話可以看出這部分內容是由所看所見而產生的聯想。

指名交流,指導朗讀。

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我 在操場上, 着花木, 着幼苗, 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1.填上合適的動詞。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扶摸着幼苗,傾聽着琅琅讀書聲。”句中將“欣賞”與“扶摸”調換,可不可以?爲什麼?

3.讀讀句子。

4.想象: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除了像“天鵝”還可以像什麼?(像夏天陣陣的風 ;像百花的清香 ;像南歸的大雁,排着長隊 。)

5.把句子說完整具體。

設計意圖:重點部分按“觸景”與“生情”兩部分寫的,比喻句把所見所聞與聯想到自然地連接。閱讀、體悟、想象說話使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深入透徹,不僅學習了知識,更懂得了寫作技能。

四、初步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知道作者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後回到母校,看着熟悉的校容和學生,按照地點的轉換勾起了學生對對童年生活的一連串回憶。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文詞語。

第二課時

一、 回顧引入

1.課文是按哪兩部分進行描述的?(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

2.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二、繼續學習課文2——8節

過渡: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那作者看到了什麼?

出示

看,操場中間在舉行長繩比賽,十幾個精神抖擻的小男孩正準備呢,身上的運動服特別顯眼。長繩剛一擺動,中間的一個男孩的腿就絆住了繩,周圍的小學生善意地鬨笑起來。被絆住的男孩低着頭,紅着臉,使勁搔着後腦勺。又重新開始跳起來。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當年,爲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鬥過。

想象填空

1.被絆住的男孩低着頭,紅着臉,使勁搔着後腦勺,心想: ,於是又重新跳起來。

2.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那是因爲 。

3.小組學習,大組交流。

4.指名一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

5.從小男孩與我的動作、神態中,可以看出什麼?(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5、6節,感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7.我由此想到了什麼?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大家的表現如何?(同樣積極努力地爲班級爭光)

找到有關的句子與詞,交流讀。

自己自由讀,將大夥的表現傳達出來。

指名讀,學生點評。

8.全班齊讀2——8節。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9.下面兩句比喻句意思一樣嗎?爲什麼文中用第一句?

①像開閘後涌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涌出來,涌向寬闊的操場。

②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涌出來,像開閘後涌出的歡騰的潮水,涌向寬闊的操場。

10.小結:作者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

隨後寫下了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沸騰的長繩比賽情景,由此聯想到四年級時的拔河比賽。這些描寫特色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觸景生情)

設計意圖:比喻修辭手法在單元中多次出現,但在表達時句式和以前學習的有所不同,學習過程中要弄懂比喻句爲了表達的需要,本體和喻體的順序可以有變化。

三、學習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作者除了寫操場上看到的、聽到的,以及由此聯想到的情景外還寫了什麼?

1.輕聲讀課文的開頭,。

2.交流:看到“翠綠色的拱門”

聯想到“我似乎又嚐到了和小夥伴們手拉手歡呼着跑入拱門的喜悅,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3.教師引讀,從中體會作者當時的興奮心情。

4.根據課文內容,再仿照這樣的句式說一句。

望着 ,我似乎 ,似乎 ,似乎 。

再讀9——11節。

教師學生交流,朗讀,體會作者的留戀之情。

四、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麼?結構特點是什麼?(按地點的轉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爲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

2、提示概括:我回到母校觸景生情。進校門,看到 ,想到 在操場,看到 ,想到 ;出校門,看到 ,想到 。

3、自由說說,個別交流。

設計意圖:閱讀課文,因文而異地選擇適當的方法、正確、熟練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單元訓練的重點。根據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特點(按地點的轉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爲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進行概括,循序漸進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

佈置作業

設計意圖:作業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慾望,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需求,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發揮。

五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確認讀12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哪些同學家裏養了小動物?誰來說說你和家中的小動物是怎樣相處的?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隻珍珠鳥。(出示課件:珍珠鳥)小小的珍珠鳥可愛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珍珠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從哪裏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鳥後來會一點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處得非常好?這些變化是怎麼來的?從哪裏體現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文章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三、引讀課文,嘗試回答前面3個問題

1.學生讀課文,理清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珍珠鳥爲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

2.引讀課文,深入體會: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四、合作,探究質疑

1.教師提出參考方向,學生們通過分組合作,討論探究某一方面,解決文中的難點、疑點。

(1)爲什麼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2)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

(3)爲什麼寫小珍珠鳥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4)“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對全文有什麼作用?

2.小組推薦代表彙報討論結果,回答其他組提問,全班討論。

五、回讀全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語言特色

六、聯繫生活實際,再次理解課文重點句

“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僅僅是爲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麼?

七、片段練習

1.讓學生選取文章某一段落或片斷,並擬一個標題。

參考標題:“營造綠色的環境”“富有靈性的嬌憨可愛的鳥兒”“人鳥相親,情誼濃濃”“舒適的巢”“雛鳥兒的夢”“媽媽的呼喚”“可愛的小紅嘴”“雛鳥熟睡圖”。

2.文中意境很美,請從前面的標題中選取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片斷,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具體描繪,要寫出美感,寫出深情,寫出蘊味。

板書設計:

16珍珠鳥

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相信我

人細心呵護小鳥,真好↓

鳥和人的關係和諧、平等、融洽,真好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後,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着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鬥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爲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羣策羣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麼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複,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穫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箇中原因自然是很複雜的,但我以爲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並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並沒有消失,他們爲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爲自己以後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爲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五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人與人之間彼此信任的美好,培養孩子以誠待人。

2、通過精讀文本,培養學生品詞品句體會文本內含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信任”,“誰來讀讀這個詞?誰來說說生活中你最信任誰?爲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個關於信任的美好故事。因爲它產生於陌生人之間。”

二、精講文本

1、自由放聲讀課文,想想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故事的起因是什麼?(桃子——自採——三里路)

這個告示牌是故事的起因,也是作者此行的線索,更是全文的線索,那麼快速瀏覽全文,找找想想,它把人們引向了什麼樣的地方?

3、拿起筆,請你細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劃下來,品一品,在旁邊用簡單語句批註上你的體會。

4、小組交流

剛纔,我們通過____思考有了自己的見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先讀句子,再說體會其他同學補充。

5、全班彙報

小結:醒目、準確的告示板,溫暖熱情的小紙條,無人看管的錢箱,訓練有素的貓、狗時時處處體現出了主人一顆怎樣的心?(真誠)主人用自己一顆真誠的心,信任來過的每一位客人,而客人們則從主人的點點滴滴表現中感到了被信任的喜悅。信任與被信任是相互的。這種感覺真好。

6、文章讀着讀着,我突然覺得(7—8)段有些多餘,你們認爲呢?先齊讀,再議議。看來感受這份喜悅的人不止一個,而是有許多,老師相信他們不僅會帶走這份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更會將這份喜悅傳遞給更多人。

7、作者馬上要離開桃林,他的心中有千萬句話想說,在他臨別之際,請你代她給桃園的主人也留下一張小紙條吧!

動手寫一寫。……齊讀第9段。

三總結:

故事雖然結束,這節課的學習也接近了尾聲,但老師相信這種陌生人之間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一定深深的留在了你的心底,相互的信任拉近了我們心靈。孩子讓我們也變成火炬手,回去將這個美好的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朋友聽,讓我們也把這種喜悅傳遞給更多的人,共建一個美好的精神樂園。

板書設計:

信任

桃子——自採——三里路

醒目準確真告示板

溫暖熱情紙條

無人看管城錢箱

訓練有素貓狗

喜悅

五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①回顧學過的山水田園詩,繼續積累古典詩詞。

②掌握鑑賞山水田園詩的基本方法。《終南望餘雪》:緣景探情;《宿建德江》由情入景。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誦讀欣賞,以讀促品,培養學生感知畫面,進入情境,領悟情感的能力。

②通過探究實踐,以點帶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山水、熱愛自然的。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山水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傳情的特點。

2. 教學難點:突破山水田園詩是如何以景傳情的。

【教學準備】

採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平臺進行課件演示,在教學過程中運用CAI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集文字、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於一體,動靜結合、聲像合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面對氣象萬千的自然風景、寧靜閒適的田園生活,詩人總會情動於衷,形諸於文。詩人以景傳情,獨抒性靈;我們就要誦其詩,繪其景,品其情。我們能不能誦讀一下之前學過的山水田園詩呢?

複習已知:唐代山水田園代表作家、作品。

好,這些詩歌風光景緻是其表,景中之情纔是裏,正所謂山山水水總關情。我們今天就來走過山水,走過田園,走進詩人的心靈。

(二)引導學生緣景入情學習《終南望餘雪》

終南望餘雪 祖 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1.讀字詞,通詩意。

①配樂朗誦,學生聽讀感知。

②參考註釋,理解大意,自由誦讀,快速背誦。

陰:山的北面,因終南山在長安南面,從城裏只能望見山的北面;

霽:雨雪後放晴;霽色:雨雪初晴是的陽光;

寒:融雪要比下雪冷。

③完成填空,明確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 )的詩歌,寫的是詩人在( )季的( )時分,從長安城遙望( )所看到的景象。

答案:終南山雪景,冬,日暮初晴,終南山

2.讀畫面,品情感

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本詩呈現的圖畫,說明它的特徵。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難點提示:浮:用一“浮”字,體現動態,終南山高出雲端,陰嶺積雪未化,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雲在山腰流動的,高高覆蓋的積雪如同漂浮在雲端。

明:落日餘暉,積雪反照,兩相輝映,明麗動人

參考答案:一幅遠望積雪圖。

從長安城遙望終南山的北面,山形秀美;山頂上的皚皚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寒光閃閃,似乎浮動在雲端;雪後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積雪的反光兩相輝映,一片明亮;積雪消融,暮色漸起,城中更覺寒冷。

畫面特徵:清冷邈遠、明淨秀麗

②小組討論,這樣的畫面傳達了怎樣的情感?

情感:“城中增暮寒”,由“寒”而“憂”,景美而情冷。山頂積雪消融,長安城內更覺寒冷,考場之中,心憂寒士。

3.融情感,讀意境

請仔細揣摩本詩的情與景,融入情感,回讀全詩,讀出意境。

朗讀指導:詩的前三句從“望”字着眼,句句寫雪景,描繪了從長安城裏看到的終南山陰嶺的秀色。因此在朗讀時可以抒情些,最後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發了感慨,由雪霽後寒氣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凍,讀時要沉重一些。

《終南望餘雪》向來被認爲是一首思想情感比較隱晦的詩,剛纔我們通過品畫面、抓特徵,把握了詩歌的情感,這是鑑賞詩歌常見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的山水田園詩表達情感都很明顯,我們就更需要把握住詩歌情感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五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辨析“幽靜”、“幽雅”、“幽深”詞義的不同。

2、根據穿越森林的線索,將恬靜神祕的維也納森林和音樂家驚世之作誕生的故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描寫維也納森林美景的詞句。

4、蒐集有關資料,說說其他音樂家與其作品之間的故事。

重點難點:

根據穿越森林的線索,將恬靜神祕的維也納森林和音樂家驚世之作誕生的故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媒體播放維也納景色

初步領略了維也納的魅力,能用一句話說說對維也納的印象嗎?

2、出示句子,讀句。

3、揭示課題,讀題

4、作者寫維也納,爲什麼選取穿越維也納森林來寫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理解“觸景生情”的意思。

(2)想一想:作者穿越森林的路線是怎樣的?用着重號在文中進行標註。

(3)課文中是怎樣直接描寫維也納森林的美景的?用“~~~”在文中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

(1)請學生串讀課文。

(2)讀詞語:

恬靜 蒼翠 百鳥爭鳴 觸景生情 生機勃勃 俊俏 嗚咽 低吟 芬芳

“嗚咽”的“咽”是一個多音字,還有兩個讀音,一個是yàn,誰能爲它組個詞?(狼吞虎嚥)另一個是yān,誰來組詞?(咽喉)

“低吟”的“吟”最後一筆是橫折。

出示1:這片蒼翠而幽靜的森林從維也納市的西南部向南綿延展開,連綿起伏。美麗的美倫娜河悠悠流過,溪泉淙淙,百鳥爭鳴。兩岸蔥鬱的樹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綠,蕩遊其間,嫵媚萬分。

①正音:淙 嫵

②把句子讀正確。

出示2: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在微風吹拂下松濤起伏,就像施特勞斯在《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樣:鳥兒的啼唱,流泉的嗚咽,微風的低吟,空氣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讚歎……

①把句子讀正確。

②完成練習:在幽靜的森林中,約翰﹒施特勞斯看了 ,聽到了 ,想到了 ,於是觸景生情,創作了《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三、研讀課文

1、師:是啊,維也納森林的優美景色令人心馳神往。

媒體出示:多少年來,有多少音樂家、詩人、畫家在這幽深的林中完成了許多不朽的驚世之作,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究竟有哪些音樂家?有什麼驚世之作?有哪些動人的故事?小組合作學習,認真讀讀第4節到第6節,用“——”劃出音樂家和他們的驚世之作。選擇一個動人的故事交流,聯繫課文及課外拓展資料,說說故事爲什麼動人。

板書: 音樂家 驚世作品

2、交流:

施特勞斯:

(1) 理解詞語:觸景生情

(2) 施特勞斯觸的什麼景?生了什麼情?

(3) 欣賞音樂:《藍色的多瑙河》和《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加深體會施特勞斯在森林中觸景生情,譜寫名曲。

貝多芬:

(1)讀課文,體會貝多芬的痛苦、抗爭.

(2)拓展感受:《海里根斯泰特遺書》。

我無望地遭受着折磨……當站在我身旁的人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而我聽不到;當站在我身旁的人聽到牧羊人的歌聲,而我卻仍然聽不到!這幾乎讓我絕望……

1802年10月6日

(3) 指導讀句,將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舒伯特:

(1)交流所見,出示場景:磨坊 菩提樹 水井

(2)練習說話:舒伯特在他的住房裏經常臨窗欣賞這番情景: 。

五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過程:

一、通讀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提示:

1、楚王爲什麼侮辱?這是故事的起因,從第( )到( )自然段。

2、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怎樣對待的?這是故事片的經過,從第( )到第( )自然段。

3、結果怎樣?故事的結果,是第( )自然段。

二、回答上面的問題,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楚王爲了顯示楚國的威風,想趁機侮辱晏子。

第二段: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給有力的反駁,維護了楚國的尊嚴。

第三段:楚王不敢不新生晏子。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的作業。

五、課外作業:把《晏子使楚》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五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學習,瞭解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藝術魅力及情感世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終身熱愛音樂的情感。

2.指導學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連貫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摯的愛,培養熱愛母親,熱愛生活的情感。

3.瞭解《搖籃曲》的曲式結構及這種歌曲體裁形式,體會它的風格特點。

教學重點:

能用歌聲表達歌曲蘊含的情感。

教學難點:

裝飾音、附點音符的掌握。

教學方法:

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走進音樂大師的人生。

1. 播放舒伯特《搖籃曲》。

師:這首曲子長不長?師:這樣一首不長,甚至可以說是比較短小精練的樂曲,居然能賣到4萬法郎,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名字和來歷?

2.播放視頻《舒伯特搖籃曲的來歷》。

3.師:是啊,正是因爲這首曲子好聽而又簡單,才被千家萬戶所知曉。當我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就經常搖着搖籃,哄我們入睡,現在,我們就跟隨音樂一起,輕輕抱起你們的雙手,哄你們手中的小寶寶入睡吧。

二、學習歌曲《搖籃曲》。

1.初聽,跟隨歌曲一起做律動,感受歌曲的寧靜,溫柔。

2.師:視頻中出現的小寶寶們,他們是幾胞胎啊?(三胞胎)。

師:剛纔搖的時候,大家搖得真棒!那麼,誰知道哄小寶寶入睡時,要注意些什麼呢?(輕輕地,慢慢地,溫柔地)。

師:而且,我們的嘴裏,還要輕輕地念些什麼,來幫助小寶寶入睡,剛纔的歌曲中是怎麼來哄小寶寶入睡的呢?(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

3.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着老師的伴奏,一起輕輕地,慢慢地,溫柔地,來哄這三個小寶寶入睡吧。

4.師電子琴伴奏旋律,學生有感情朗讀歌詞,注意部分詞語念法上節奏的糾正。

5.大家念得真好!我們的寶寶已經睡着了,它睡着的時候,也會想着它的爸爸媽媽剛剛爲它哼唱的旋律呢,讓我們一起進入到寶寶的夢境中,看看它究竟夢到了什麼?(多媒體出示旋律)。

6.請大家用“la”來輕輕地,溫柔地演唱唱這條旋律,同時注意坐姿。然後加入歌詞。

7.搖籃裏,還有個寶寶的弟弟,他的名字叫做貝貝,讓我們來看看,貝貝,又夢到了些什麼呢?

8.多媒體出示貝貝的旋律,也用la來哼唱,然後加入歌詞。

師:剛纔我們一共看到了幾胞胎?(三胞胎),所以,寶寶和貝貝,還有個妹妹,她的名字叫美美,讓我們也來看看,美美的夢,又是什麼樣的呢?

9.出示美美的旋律,跟電子琴,用“la”來學唱這條旋律。然後加入歌詞。

10.師:因爲美美是女孩子,所以美美有時還要撒嬌,聽老師唱,找找看,美美,在什麼地方會撒嬌呢?

11.演唱不帶倚音和帶倚音的旋律(加歌詞),讓學生找不同點。

12.大家找得真準!(出示倚音歌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加了撒嬌以後的唱法吧。(學生學唱,難點重複練習。)

13.師:這三個小寶寶真的很可愛,每人記住了一條旋律,如果把他們的旋律連起來,就是一首完整的搖籃曲了。(出示歌譜)。請大家找找看,哪個寶寶記住的旋律,出現了兩次啊?(寶寶)

14.分組跟琴演唱,一組一句。(第一段)

15.第二、三段全體一起跟鋼琴演唱。

16.跟伴奏演唱。

三、歌曲處理,情感體驗。

1.大家知道這首曲子是幾拍子的嗎?(4/4拍)。

2.大家知道4/4拍的強弱規律嗎?

按這樣的強弱規律來演唱,應該怎樣演唱?請一兩個同學示範一下。全體練習一段。

(出示三角鐵、沙錘),你認爲什麼時候伴奏比較合適?

(多媒體出示)兩種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請學生試奏。

下面,我們就請這幾位同學輕輕地演奏樂器,我們溫柔地唱着歌曲。

跟伴奏再次演唱。

四、情感抒發,深化拓展。

1.大家的歌聲很讓我感動,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銘記!請大家說說看,媽媽對我們的愛,表現在哪裏?

2.看視頻,感受媽媽的愛。

媽媽對我們的愛,是一股清涼的風,是一把遮雨的傘,是一串關懷的淚,是一個甜甜的吻。媽媽的愛,就在這一個個最平凡的細節之中。最後,讓我們一起感受着媽媽對我們的愛,也對這些小寶寶們,輕輕地唱出搖籃曲,讓他們也在我們的歌聲中,甜甜地進入夢鄉吧!

五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父親教導“我”的話。

2.能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同時初步懂得自己以後如何去面對困難挫折,樹立積極奮進的學習、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聯繫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文中和現實生活中的含義。

教學難點

鏈接生活中發生的“遇到困難,如何選擇其它方式克服困難”的事例,深刻理解題目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諺語激趣,導入新課

1、西方有一句諺語叫“條條大道通羅馬”聽說過嗎?諺語中的“羅馬”在哪裏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帶着同學們去羅馬廣場,去看看那美麗、古老的地方。(這是羅馬的城市廣場,這是通往羅馬城市廣場前面的一條大道,這是城市廣場的側面的風景,這是華燈初上的城市廣場,俯瞰整個城市廣場——你能說說這句諺語“條條大道通羅馬”的意思呢?

2、揭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全文,正音檢查

師:有沒有比較難讀的句子想再讀讀的嗎?

師:課文讀準確通順了,接下來該學習課文了,不過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與我們平常要學習的課文有點不一樣,因爲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有一個好幫手。

2.學習略讀課文的閱讀提示,看看這個好幫手告訴我們學習這篇課文要怎麼做呢?

3、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作者遇到了什麼困難?怎樣克服的?

4、交流:

兩次:

第一次是——從毛衣入手設計時裝時,維黛安太太一個人兩個星期內不能完成織四十件毛衣的定單,我想到請其他婦女一起來完成。結果成功了。

第二次是——舉辦時裝展覽時,縫紉姑娘跑光了,時裝展不能如期舉行。我改舉辦不是成衣的時裝,結果成功了。

5、小結引出:作者之所以能成功的克服這兩次的困難,這都得益於——父親的教導,(趕快找到父親的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出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一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

知道父親的話是什麼意思嗎?(自由說)

6、過渡:父親所說的“這條路”在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難中具體指的是什麼路呢?讓我們趕快來讀讀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難吧!

三、從事例中深入理解題意

(一)克服第一次遇到的困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條路”在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難中具體指的是什麼路?

2、交流:這條路——維黛安太太一個人兩個星期內織四十件毛衣

3、師:一下子就有了大商場經理的四十件毛衣的定單,這對於剛剛踏上設計師之路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喜過望。)可想而知,作者當時的心情是——(興奮、激動)

出示:我大喜過望,腳下彷彿踩着一朵幸福的雲。

A.帶着你的興奮、激動來讀讀這句話。

(你的朗讀把作者的興奮、激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好一個“大喜過望”!

作者都飄飄然了。

那麼激動、那麼興奮,你都差點喊出作者的大喜了。)

B.那麼興奮、那麼激動,那就把你的“大喜”讀出來吧!(齊讀)當作者興沖沖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維黛安太太時,維黛安太太卻告訴他——“兩個星期要四十件?這根本不可能!你要知道,織這麼一件毛衣,我幾乎要花上整整一個星期時間啊!”(引讀)當作者大喜過望,腳下彷彿踩着一朵幸福的雲時,維黛安太太卻告訴他——“兩個星期要四十件?這根本不可能!你要知道,織這麼一件毛衣,我幾乎要花上整整一個星期時間啊!”(引讀)

4、師:此時,你心裏在想什麼呢?(3-4人)

預設:先讓學生回答了之後,然後分類處理

(怎麼會這樣呢?你都快接受不了了,這對於作者而言,無異於是一個青天霹靂啊!你心情怎麼樣?

既然一個人不行,那我就請別的人來幫忙。你爲什麼會這麼想呢?父親的話啓發了你了。你的心情又怎樣呢?)

A傷心、難過的——你會讀課文裏的哪句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呢?

那朵幸福的雲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

帶着你的失望、難受、傷心來讀讀這句話吧!

看來叫維黛安太太織四十件毛衣這條路是走不通啦!

B有了靈感的、受到父親的話啓發的——你會讀課文裏的哪句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呢?

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腳步,心想:這種毛衣雖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還有別的婦女會織。

一個“猛然”、一個“一定”我感覺到你已經找到了“另一條路”了,是嗎?

稍快的語速,驚喜的感覺說明你也已經找到了“另一條路”了,是嗎?

5、那“另一條路”指的又是什麼呢?

說話練習: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假如 ,就 !

師: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啊。作者同維黛安太太想盡辦法終於找到了20位懂得這種特殊針織法的美國婦女,兩星期內完成了四十件毛衣。

6、引讀: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裏流了出來。

7.再次領悟父親的教導

師:第一次的困難成功克服了。此時,我若是想起父親的教導,會怎樣表達內心的情感呢?

出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二)學習第二次遇到的困難

1.迴文實踐:

師:父親的教導我一直記在心間。在舉辦時裝展覽會這件事上,我又在什麼時候想起這句話呢?請你把這句話加到課文的12自然段中去讀一讀吧!

2、尋找“另一條路”

師:是呀,這回該從哪兒找到另一條路呢?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假如 ,就 !

父親的教導帶給你思考。

師:看來,父親的教導帶給了你靈感。

師:聽得出來你很自信、很有勇氣、很智慧

3.師:那好,我們一起去看展覽吧!(齊讀13自然段)

師:時裝展的結果是“絡繹不絕”,這個結果說明作者——成功了

4.補充作者生平經歷

師:其實作者的成功遠遠不止這些。她成功的實現了自己做時裝設計師的夢想,她還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一位成功的演說家。這一切都源於父親的那句話:

出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四、總結昇華

父親教導我: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作者用自己的成功證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也一定會想起這麼一句話: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五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的一些常識。

2、瞭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反覆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

2、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陶冶情操。

3、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照片)準確來說,這是一張畢業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樣一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經常被引用到各種畢業照、留念冊上。那麼,同學們知不知道這句詩出自何處呢?其實,它就出自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簡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一生短暫坎坷。

有《王子安集》傳世。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三、講析詩歌:

(一)教師範讀,學生解決以下問題: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五言律詩。繼續問律詩的四聯分別稱什麼?(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2、詩歌中寫的是什麼事情?從哪裏看出?

學生回答。明確:送別友人,從題目中看出。

(二)題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動詞,到的意思。回憶《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字詞學習:以學生開火車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闕(què):皇宮前面的望樓。輔:護衛。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個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無爲:不要,不須。

(四)分析詩句:

1、經過同學們的預習和剛纔老師的朗讀,詩中的哪句詩給同學們的感覺最直接?

學生回答。明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同學們是如何理解這句詩的?

學生回答。明確:

1、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這個知己,縱然我們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樣。

2、四海之內都有知己,縱然……

對“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們對這句詩有不同理解,“詩無達沽”。兩種理解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也是詩人寫作這首詩的原因,那是什麼?(離別)

3、詩歌中的頷聯直接提到了“離別”,“同是宦遊人”是離別的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離別的原因。

聯繫我們生活中的實際,與朋友離別時我們通常會說什麼?(無非都是囑咐朋友要保重身體,詢問歸期等等)但是,詩人在這裏並沒有對朋友的離開有隻言片語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離別的原因,這表明詩人是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與朋友的離別的?(坦然)

詩人的這種坦然地心態影響了他筆下的景物,首聯。

4、首聯點明瞭哪兩個地方?

學生回答。明確:長安、四川

5、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下首聯,看看哪位有心人能發現問題?

學生提問。明確:詩人在長安送別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這裏詩人卻用“望”字連接這兩個地方?爲什麼?

6、組織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

學生回答。明確:

1、詩人把兩個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連接,使詩歌營造出開闊的意境。

2、表現了詩人對朋友的今後生活的關心。

7、在學習了詩歌的首聯和頷聯的基礎上,我們再回到詩歌的頸聯,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學們,現在大家對這句詩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回答。明確:與友互勉、超越時空、樂觀豁達。

8、尾聯中詩人寬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樣呢?那就是說這裏除了對友人的寬慰還要?(微笑)表明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態度?(積極進取)

(五)小結:掌握詩歌中字詞的解釋;理解和感悟詩人樂觀豁達、積極進取的情感觀和價值觀。

(六)下面請同學們帶着對詩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學生朗讀。評價,同學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面對離別,年少剛強的王勃表現出他的樂觀和豁達,那麼,我們如何理解與之不同的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以及“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等等的離別詩句?我們自己又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離別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習完這首詩後應該思考的。

(七)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並認真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2、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送別的詩句?比較一下它們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麼同和不同,談談你的看法。

四、教學效果評價:

(一)講解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學生是否跟上講課進度;

(二)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回答考察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

(三)根據學生朗讀種子音和停頓的正確與否考察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和對詩歌情感的領會。

【板書設計】

首聯點明地點意境開闊

頷聯離別原因坦然面對

頸聯與友互勉樂觀豁達

尾聯寬慰勉勵積極進取

五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感悟“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啓發,明白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過程與方法:

1、聯繫上下文,學習生字詞。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讀,來感受作者的心裏變化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啓發學生做一個嚴格遵守道德標準的孩子。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感悟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準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感受“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你們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這個人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被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並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瞭解課文

1、生字讀音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2、部分詞語的意思。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板書:釣魚放魚啓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一)初步瞭解情感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如:得意依依不捨感激)

(對獲得啓示以後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後,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後,我對父親是什麼情感啊?)

(二)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

2、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3)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三)父親的情感

1、自讀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裏,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1)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導: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師生合作表演)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3、討論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爲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當堂訓練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遍;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遍。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29、釣魚的啓示

我父親釣魚

得意,放魚,依依不捨,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複習

二、學習課文後半部分

(一)默讀思考: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

(二)學生讀書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劃上橫線。)

2、輕聲齊讀帶橫線的句子。

3、小結。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啓示是:

4、指導朗讀這段話。

三、課外拓展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如: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附板書設計

28、釣魚的啓示

嚴格,教育道德,實踐勇氣和力量

延伸閱讀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反思

通過的設計、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讀的目的,以讀爲本,運用多種形式、手段,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注意讀思結合,激發興趣,以情促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學效率。

一、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理活動時,我鼓勵學生在有關的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進而在師生的交流、討論中完善體驗。可以看出,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例如對“‘可是再也不能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這句話的理解,學生體會到了難受、傷心、委屈等,這些都是很有見解的體驗。再如引導學生就“我”和“父親”還會說什麼進行想象續說時不同的觀點,進行爭論。

二、抓重點詞,感悟情境。

語言文字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憑藉,是思想感情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文章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品讀,使學生領會到語言文字的美妙,體會到作者的感受,從而使他們對語言文字產生興趣,萌發朗讀的情感。所以,閱讀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應的不同層次的朗讀要求,不能讓讀停留在同一層次,也不能提出過高的要求,要由淺及深,逐步提高。

不足及改進措施: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導學生朗讀的問題。當學生找出了有關的句子,用怎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朗讀質量得以提高?怎樣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如何實現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目標?如何評價朗讀的結果?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很粗淺,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課文中難點的處理問題。在課文中,學生理解起來最難的是“什麼是誘惑人的‘魚’”。在學生討論後,還是不能說出個所以然,由於時間關係,還省去了聯繫實際這一環節,就讓學生帶着半生不熟的理解走出課堂。應該說,學生對這個問題是很含糊的,教師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講授。三是學生情感的激發問題。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養的文章,如何讓學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禮,受到一次薰陶和感染,情感上產生一種震撼,這在課堂上顯得薄弱。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松鼠》教案

教材內容:《松鼠》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第10課(需一個課時)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採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文章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聰明活潑,所以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松鼠;2、能力目標:學習,細緻觀察特徵,抓住事物特徵描述的方法;3、情感目標:瞭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理念:

運用多媒體作爲直觀教具;(2)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3)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關注動物。

教學難點:對事物特徵的觀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又有千姿百態的花鳥蟲魚,還有形形色色的飛禽走獸。其中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熱愛動物是兒童的天性,上課伊始,就讓我們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物圖片)

欣賞了這麼多精彩的動物圖片,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體課件展示松鼠圖片)

二、講授新課

(一)作者簡介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他利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本課布豐所著的《布豐文選》中《松鼠》一文改寫而成的。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註生字詞,藉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注意加線字讀音(板書:馴良纓蟄伏)

2、用圈點批註法,做閱讀提要,教師巡迴釋疑。

3、把學生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讀,是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三)擂臺賽(多媒體課件展示擂臺賽圖表)

1、學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點,並解釋這三個詞是什麼意思,分別就松鼠的哪一方面來說的(漂亮是美觀,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來說的;馴良是和順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習性來說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討人喜歡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來說的)。

2、展開課堂活動“看誰得第一”的擂臺賽

學生自願分爲“漂亮”“馴良”“乖巧”三組,精讀各段課文,按屏幕顯示填寫圖表,看哪一組填得既快又準確。

擂臺賽結束,各組填寫圖表,並根據屏幕展示的松鼠圖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在回答填寫圖表時,有時是選取了課文中的一句話教師可引導學生做適當的刪減)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種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的小動物。最後教師要對各組學生的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鼓勵。(板書:討人喜歡)

三、拓展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17幅松鼠圖片)

請學生在這17幅松鼠圖片中任選一組(4張)設計郵票小型張,要求給設計的這一組郵票定個名並談談設計理念。

四、課堂昇華(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物世界圖片)

1、請學生聯繫社會實踐,關注動物的生存危機。爲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你想說點什麼?

2、請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用各種方式記錄下自己的觀察,然後用二三百字生動準確地寫出它討人喜歡的體態和動作以及生活習慣等。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釣魚的啓示》教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從整體理解了課文,知道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十分興奮。

二、研讀第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再看題目,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啓示)請打開書,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啓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三、研讀第4——10自然段。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邊聽錄音邊默讀邊想。

2、彙報:你讀懂了什麼?

(二)學習第4——9自然段。

1、請學生畫出描寫作者言行的句子。

2、生彙報,指導朗讀。

3、比賽讀:你可以把“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

4、討論: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去?

5、你同意父親叫“我”把大鱸魚放走嗎?(學生表態後,進行辯論比賽。)

(三)學習第10自然段。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10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有沒有能說服對方、贏得這次辯論比賽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畫上一個小問號。

2、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句子。

3、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4、父親怎樣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導讀父親告誡“我”的話。)

5、聯繫父親的話,用“因爲……所以……”說說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師小結。

7、聽了父親的話,聯繫自己的生活,或者聯繫課前蒐集到的有些名人因爲從小受到嚴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說說自己受到的啓發。

四、總結:

面對着這樣的父親、這樣的作者,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的人對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啓示?蒐集有關材料,和你的小夥伴互相交流,再寫下來。

[板書]

29釣魚的啓示

釣到大魚興奮

放魚回湖沮喪

受到啓示感激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評析

東莞市師範學校沈詩平

本教學設計,體現課改理念,落實《課標》要求,遵循語文教學規律。設計實踐中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導入新課,巧妙而富有層次

本課的導入,根據該課文課題概括和篇尾點題的構文特點,抓課題,抓篇尾,首尾呼應,切入重點,導出問題,採用“遞進式”的教學方法,非常巧妙:首先,符合構文特點,突出作者構思成文的寫作思路,體現語文教學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教學思想;其次,重點問題的提出,促使學生由疑而思,由思而學,激活思維,生成問題,當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變序的教學,有利於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避免平鋪直敘、呆板單一的教學程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機,爲下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礎。

二、學生學習,主動而方式多樣

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適當開展合作學習,重點突出探究學習,是本設計的重要思想。爲體現這一思想,設計中的(二)、(三)教學環節,以重點問題的提出爲導向,以學生的自主讀書爲重點,通過默讀、帶着問題讀、配合音樂讀、體會情感讀等多種方式,將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滲透於每一個環節和活動中,從而真正做到讀書的自主性、多元化、情感化。在此基礎上,輔之以適當的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促進學生對課文詞句的理解和內容的把握,促進學生對個體生活的回憶與體驗。三、立體探究,綜合而力求創新

語文教學講究整體化、綜合化、實踐化。以問題爲核心的立體探究的教學設計,其最大的亮點,就是將讀文、悟情、辯理三者有機結合、綜合、統一起來,充分體現“立體探究”設計的特點和價值。立體探究的設計,正體現了語文教學這一基本規律。就本文而言,學文是基礎,悟情是體驗,辯理是目的。三者是有序的,然而又是統一於本課的教學實踐中,不容偏頗,更不容分割的。在學文中思考,在學文中悟情,在學文中明理。通過品評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情感,質疑辯論,聯繫個人生活實際等具體操作環節的有效實踐,基本達到實際的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年級語文教案13

學習目標: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並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通過閱讀、考慮,能聯繫上下文說說作者爲什麼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擺設。

3、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爲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找出文中描寫梅花的句子,並理解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2.學習課文第一、二兩段。

教學準備

三味書屋內陳室的掛圖、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論“早”

1、教師板書:早2

、設問:想到什麼?

3、揭示課題,齊讀

4、設問:最想了解什麼?

5、教師歸納小結:爲什麼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麼來歷?含義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瞭解“早”

1、請同學們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生字詞的讀音,並能聯繫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記號,可以問問同桌,還不能解決的準備提問。

2、指名讀文,相機正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彙報自身讀懂的地方,並說說自身讀懂了什麼?

4、彙報自身在讀文過程不懂的地方。

5、師生通過讀文、討論等方式一起解決。

五、指導書生字

1、同學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後,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範寫。

3、同學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1.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課文第二段。

2.着重理解作者寫梅花的用意,以及魯迅先生事事早,時時早的精神。

教學準備

投影文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選讀課文,感悟“早”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這一節?

2、指名讀同學自身選定的小節,感情朗讀彙報,並說說喜歡的原因。(同學一般都是選擇第五節和最後一節,重點指導同學朗讀)

四、精讀課文,品悟“早”

1、課文哪幾節與“早”有關?(5~8小節)

2、精讀5~8小節,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3、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任選一種“早”進行批註式閱讀,如“你讀懂了什麼?”或者“這一節主要寫了什麼?”等。可在文章的旁邊寫下自身的感想、發現等,準備彙報。

4、根據同學彙報的順序,引導同學深入體會:

A、同學彙報第五節的內容:

a、這一節主要寫了梅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和梅花開花的早。

b、課文寫的梅花美嗎?理解“冰清玉潔”,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感受到嗎?

c、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d、這麼美的文字,你願意記在自身的心裏嗎?

e、課文爲什麼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B、同學彙報第六節:

a、這一節主要寫了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

b、說說自身讀完後有什麼樣的感受?

c、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話。

d、你覺得這個“早”字與寫梅花有聯繫嗎?

e、交流、討論。

f、師生經過交流、討論,達成以下共識: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潔來形容魯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開花早說明魯迅爲了革命事業時時走在時間的前面,奮鬥了一生。

五、聯繫實際,深化“早”

1、師小結過渡,並引讀最後一節。

2、 “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麼?

3、學到這兒,你最想說什麼?

六、圖文對照,聯繫“早”

1、再讀課文,瞭解寫作的順序。

聞到清香——瞭解清香來源——梅花的特點——想到書桌上“早”——要珍惜時間,學做梅花2、圖文對照,瞭解三味書屋的方位。

3、自由練說,指名說。

4、試對教室練說。

七、總結課文,昇華“早”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潔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一生”的人格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五年級語文教案14

【詞語超市】

對“讀一讀,記一記”的學習,應該將重點放在讀音上。這些詞含有本單元的會認字,“澎湃”“眼眶”等字音平時學生容易出錯,要重點練習。可以採用自己讀、找學生領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訓練。

“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可以在熟讀的基礎上積累。具體把握以下幾點:1.詞語的意思可以讓學生查詞典,也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體會。2.指導學生朗讀這些詞語,培養學生的語感。3.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4.由學生自由選詞造句。

【金鑰匙】

這一段文字實際上是閱讀、寫作的一個小竅門,從肯定、否定兩方面去說明同一個問題效果會更好。可引導學生先自己讀讀這段文字,弄懂它的意思後,教師提問:作者想要說明的問題是什麼,文章從肯定方面怎麼去說明的,從否定方面又是怎麼說的。然後讓學生從已知的材料中舉例,看是否真正弄懂了。

【語文故事】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講的是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沿街乞討,牌子上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可是一上午他都沒有要到一分錢。詩人讓·彼浩勒看到後,在他的牌子上加“春天來了,可是”這幾個字後老人便討到了錢。小故事充分表現了語言的魅力,雖然只加了短短几個字,但看起來更易引發了人們的同情心。

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圍繞問題讀書,看看究竟語言的魅力表現在哪裏,先在小組交流討論,再指名闡述觀點。

【自主閱讀】

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的名作《貓》。文中細緻、生動地描述了大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文先從三個方面具體表現貓的性格古怪:講它既老實又貪玩兒,既貪玩兒又盡職;講它高興時和不高興時截然不同的表現;講它“什麼都怕”,但又那麼“勇猛”……這幾個方面的表現,看起來相互矛盾,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講小貓十分淘氣。表現在:一是剛滿月,腿腳還站不穩時就愛玩兒;二是稍大一點兒膽子越來越大,也就更加淘氣。

這篇文章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首先是表達了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裏的貓愛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裏都是十足的可愛。其次是老舍先生樸實無華的語言風格。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認認真真地讀,用心品味,從而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還要讓學生感受作者用具體事實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語文生活】

本單元語文生活安排的是寫一種喜愛的植物或動物。小孩子通常比較喜愛動植物,因此這項習作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但要寫好並不容易。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啓發學生,開闊學生思路,使學生有內容可寫。

1.課前佈置,讓學生仔細觀察一種動物或植物。植物要注意觀察其樣子、顏色、習性、用處等,不懂的可以詢問家長或查找資料。動物主要觀察外形、性格特點、與人的關係等。

2.用些時間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

3.提出寫作要求之後當堂寫。教師選出優秀的習作讀給大家聽,以激發學生的習作積極性。

五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認識軍需處長那種一心爲公、捨己救人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豐碑"是什麼意思?

(2)《豐碑》講述的故事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一件事?文中爲什麼把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爲"豐碑"呢?

二、出示目標。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紅軍在過雲中山時,那裏自然環境怎樣?(環境十分惡劣)

2、除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之外,還有什麼困難在威脅、考驗他們?(裝備差)

3、指導有語氣朗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軍長聽到警衛員的報告後是怎樣做的?爲什麼這樣做?注意帶點的詞,理解句子的意思。風雪中,一位老戰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尊塑像。他渾身落滿了雪花,神情十分鎮定、自然。

(2)軍長知道凍死的就是軍需處長時,他又是怎樣做的?

2、讀課文,抓詞,談體會。

軍長聽到"前邊凍死一個人"的消息後,先是"一愣",表明事情發生得突然,沒有想到,接着他邊"急步朝隊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裏很着急。"軍長思索着,臉變得陰雲密佈,嘴角的肌肉明顯地抽動着。"他爲凍死了戰士而痛心,爲軍需處長沒有發給這位戰士棉衣而憤怒。從軍長"喊""大聲命令""給我找來""叫來"可以看出軍長心中充滿了對軍需處長失職的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達了作者對死者的崇敬之情。"鎮定、自然"表明這位老戰士甘願犧牲,從容赴死的心境。當軍長從一位戰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滿臉怒氣的軍長冷靜下來,他向前幾步,深情地注視着眼前這位死去的戰友"他因誤解軍需處長而悔恨、自責;他因軍需處長的崇高品德而感動。於是他"慢慢地舉起了右手,莊嚴地行了一個軍禮,淚水溼潤了他的眼睛"。表達了軍長對軍需處長的崇敬,對失去戰友的悲痛。

3、討論:這段課文有幾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連句成段的?

(這段課文共十五句話。引導學生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間的承接關係。一、二句寫軍長聽了警衛員的報告,疾步朝隊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寫軍長趕到隊伍前邊看到了已經凍死的老戰士的神情和衣着。七至十三句寫軍長心中的疑問、面部表情以及發怒時的語言。十五句寫軍長感情的變化。句與句順承相接,前因後果緊密相連,先發生的情況先寫,後發生的情況後寫。是按事情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

4、學了這段課文,你敬佩軍需處長嗎?爲什麼?

5、小結:

這段課文具體、細緻地描寫了軍長感情的變化(吃驚、着急——疑問、憤怒——冷靜、悔恨、自責——崇敬、悲痛),具體、細緻地描寫了已經凍僵的老戰士的神情、衣着,並把兩者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結合起來,表現了軍需處長這位老紅軍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

6、指導有語氣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齊讀,體會"豐碑"的含義。

(投影)注意帶點的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大雪很快地覆蓋了死去的軍需處長,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把軍需處長比做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石碑,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偉大的紅軍戰士的崇敬心情。)

2、指導有語氣朗讀。

3、練習背誦。

五、結束語:

可敬的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並和高高的雲中山化爲一體,然而在人們的心中,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卻象高山一樣永存,他所代表着的紅軍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遠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