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合15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合15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給加點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2.結合註釋,理解下邊詞語的含義。

狼藉 慘淡 勾留 變賣典質 賦閒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 瑣屑

(二)能力訓練點

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

2.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要講解這一問題使初一學生明白要費很大氣力,可以以放風箏爲例,深入淺出地說明“形散而神不散”的問題。選材喻爲風箏,中心喻爲線。)

3.指導學生學習做讀書摘要。

4.繼續指導學生的朗讀。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樸實而飽含深情的語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課文第二、三段對錶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樸實的語言所飽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課文可按“內容-結構-語言”的順序由淺入深地進行。

三、課時安排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查找有關朱自清及《背影》的有關資料進行交流。

2.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朗讀水平。

3.課上老師和同學交流,啓發學生進行思考,以培養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

五、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要點

1.掃除文字障礙,瞭解課文內容。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3.劃分段落層次、歸納中心意思;理解二、三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

1.導入新課

談到中國現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變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寫於1925年10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發表在當時的《文學週刊》上。文章發表後,廣爲傳誦,並一直作爲語言教材。當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學生拿着報紙悲痛地說:“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見本文的影響之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這篇著名散文――《背影》。

2.教學新課

(1)學生交流課下查找的有關朱自清及《背影》的有關資料。明確以下內容

朱自清――散文家、詩人、民主戰士

《背影》寫於1925年10月,在當時和以後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讀者。

(2)學生查字典、詞典解決生字詞問題。

(3)範讀課文(或聽課文朗讀錄音)後學生自讀。(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理解部分詞語的含義。)

(4)學生速讀課文,討論問題。

①文中出現幾次“背影”?着重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文中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着重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②本文以“背影”爲線索,以車站送別爲中心展開。劃分段落層次並概括段意層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開篇點題,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第一層(第二、三段)寫送別時的家境,爲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第四、五段)寫離別前父親對“我”的細心關照,爲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第六段)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父親愛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寫別後思念,再現“背影”,抒發深切的思念之情。

③本文通過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樣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過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

(5)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加深體會中心。

(6)理解第二、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過寫“我”與父親在車站離別,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的,爲什麼又要寫與此似無多大關係的第二、三段?

(這兩段寫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爲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爲突出父親的愛子之情作鋪墊。當時,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禍不單行。父親還帳缺錢,只好變賣典質;辦喪事要用錢,只好再去借錢。家中境況可想而知。喪事一畢,父子又要離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親揹着學生的精神負擔,還細緻入微地關照兒子就更爲感人。)

(7)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掃除了文字障礙,分析了段落層次並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真摯無私的。這種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尋這種感情當時難以體會到的,父母的疼愛之情是否感動過你?這種感情是體現在父母的隻言片語中,還是隱含在父母的神情語氣裏?是通過某個動作的流露,還是通過身體形態的表現?父母疼愛子女的細節,使我們終生難忘。老一輩這種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動和激勵着一代一代年輕人。

3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反覆朗讀第六自然段。

(2)熟記生字的讀音、寫法和含義,並組詞造句。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引導學生藉助資料大致的瞭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風格。

二、能力培養目標

1、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2、引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三、德育滲透目標

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着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進行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着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進行抗爭的精神。

難點:

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一個人他十四歲走進拳擊場,滿臉鮮血可他不肯倒下;十九歲走上戰場,二百多塊彈片,也沒有能讓他倒下;寫作上的無數艱辛,無數的退稿,無數的失敗,還是無法將他打倒;直到晚年兩次飛機失事,他都從大火中站了起來;最後,因爲不願意成爲弱者,他舉槍自殺。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歐內斯特·海明威。剛纔我們一同欣賞了海明威的簡介,下面哪位同學能給大夥說說你印象中的`海明威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同學們回答(仁者見仁)教師爲同學們總結:是一個硬漢的形象。不但海明威本身是一個“硬漢”,在他留給我們的衆多的文學作品當中。也有許多硬漢的形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海明威作品當中的一個著名的硬漢——桑地亞哥

二、新授:

教師爲同學們講述選文之前的情景,好讓同學們更加有連續性的解讀本文。

教師爲同學們佈置問題讓同學們聽多媒體播放本文的錄音。

請同學們找一下課文的哪向種方式來描寫“老人”

同學們找出本文中的對於老人的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

從以上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什麼樣的老人

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老人具有堅毅、頑強、熱愛生活、面對困難不屈服、不認輸的性格。

請同學們也仿照海明威的寫作手法和寫作風格寫班內的一個同學。

教師帶領同學們來交流。

教師與同學們共同分析文章的“但到了午夜……它們再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

本文中還有其它的地方寫了老人和鯊魚搏鬥的情景,請同學找一下文章中還有哪一處給你留深刻的印象,請你將它讀一讀,並說說你的感受。

同學讀課文談感受並找同學點評。

三、拓展深化:

在你讀過的文學作品當中有哪些硬漢的形象。請你爲大家說一說。

四、作業佈置:

讀後感一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渡荊門送別》課文原文

渡荊門送別

【作者】李白【朝代】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這首詩相關的背景知識。

2、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

3、瞭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4、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

1、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想像,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經及對“送別”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作者。

唐宋詩詞歷來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將要學的《渡荊門送別》,唐代的名家名篇。學習時重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並在此基礎上背誦和默寫。

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自號青蓮居士。

〖拓展〗:歐陽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蘇軾東坡居士。

二、學習《渡荊門送別》。

1、教師朗讀或學生聽錄音。

2、學生自讀,初步瞭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學生讀,要讀出思想感情,齊讀詩歌。

4、《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麼?

——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5、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景的?

——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這一聯中的“隨”、“盡”、“入”三個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處。

——“隨”字將羣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盡”字表達了剛從三峽中出來的詩人頓時喜悅開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貼切,是對前途的'展望,大江無阻擋地流向遠方,空間廣闊,打開了詩人眼界,奔騰着詩人的想像,洋溢着詩人青春蓬勃的朝氣。

詩人出了三峽後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和廣闊的江面,而在荊門以西作者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象呢?用酈道元《三峽》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6、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談談這聯詩所描繪的意境。

——“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雲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雲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樓:是大氣中由於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多出現在夏天海邊或沙漠中。

在嶄新的環境裏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會產生敏銳的感覺,如李白在荊門以東見到的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的景象,在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這餓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我們見到的則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在山地,我沒就只能見到:山高月小。

7、尾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從尾聯來看,這首送別詩是否是爲朋友送行?

——擬人。不是,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着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捨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捨,思念故鄉的感情。

8、全詩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9、〖拓展〗朗讀杜甫的《旅夜書懷》,找出與“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書懷(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0、齊讀,背誦這首詩,指名學生背誦。

11、總結。

——《渡荊門送別》一詩是一首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結尾緣江水而生髮遐想,在“故鄉水”送行的深情祝願中,化爲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大好前程的憧憬。說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鄉”。

12、發放課堂練習。

《渡荊門送別》知識點

一、文學常識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人,是屈原之後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或稱“大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

二、問題探究

1、賞析“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

一個“隨”字化靜爲動,將羣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化、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一個“入”字,平中見奇,既寫出了江流奔騰直瀉的情景,又展現了作者激越、樂觀開朗的胸懷。

2、簡要賞析“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飛下的天鏡;浮雲在江面凝聚,形成海市蜃樓般的美景。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一幅水中映月圖、天邊雲霞圖,表達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讚美。

3、賞析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尾聯中一個“送”字表達巧妙,本來是“我”依戀故鄉水,卻變化角度說是故鄉水“送”我,含蓄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依依不捨之情。

尾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故鄉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尾聯抒情方式巧妙,藉故鄉水對“我”的依依不捨,含蓄地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4、這首詩融情於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讚美以及對故鄉的熱愛和依依不捨之情。(或抒發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深情。)

三、詩歌主旨

《渡荊門送別》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感受並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對比和引用數據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自主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蕭瑟(se4)和煦(xu4)乾涸(he2)吞嘍(shi4)裸索(luo3)戈壁灘(ge1)無垠(yin1)邊緣(yuan2)

2.解釋下列詞語。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和煦:溫暖。

乾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戈壁:蒙古人稱沙漠地區,這種地區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較少。

滄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顆穀粒。無限:遼闊無邊。

邊緣:沿邊的部分。

3、導語

探究質疑

快速閱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羅布泊爲什麼被稱爲“仙湖”?描繪一下這“仙湖”的景色。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3>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爲羅布泊生態之惡化而痛苦,爲人們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合作探究:

1、自由閱讀課文,畫出文中你認爲最精彩的句子,點評其好在哪裏。(至少2例)

2、設問: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讓人讀後感到真實可信?

作者運用了各種表現手法,一是拿羅布泊過去的繁華與現在的破敗對比;二是運用擬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訴說引起人內心的震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複習資料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張騫qiān蕭瑟s庇b護乾涸h吞噬sh裸luǒ露鷺鷥l sī

2.用恰當的詞語填空。

(1)在遙遠的過去,那裏卻是牛馬成羣、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2)站在羅布泊邊緣,會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裏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據《西域水道記》記載,20世紀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豐盈,碧波盪漾,岸邊胡楊叢生,林木茁壯。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節選自《善待家園——中國地質災害憂思錄》,作者吳剛。

2.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本文主要運用了列數字說明方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反思

今天按照學校整體工作的安排,我講了一節公開課,內容是八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我是這樣導入的: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題目叫,首先,我們從文章的題目入手,我提出幾個問題大家來思考:

1、“消逝”爲什麼不用“消失”?

2、“仙湖”的“仙”在這裏如何理解?

3、大家體會文章題目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同學們,進行討論很清楚的從文章的題目中可以獲得到信息是:一個美麗的湖泊消逝了,表達的是一種惋惜,痛惜,譴責……之情。

接着我分別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昨天羅布泊的美麗,今日羅布泊的荒涼,並配以畫面讓學生用解說的形式朗讀,並指導學生在讀的時候,注重自己的情感表達。

讀昨日的羅布泊時,“牛馬成羣,綠樹環繞,河流清澈”讓同學們體會到愉悅、高興、自豪……。

讀今日的羅布泊時“沒有一棵草,一條溪,不見一隻鳥”讓大家體會到那種痛苦和無奈。

很自然的引入了情感教育: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愛護我們身邊的一切。

以上是本節課的構思,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如下收穫:

1、分析一篇文章從文章的題目入手,方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特別是比較長的文章,如果讓學生在讀之前不及時的從文章的題目中捕捉到正確的信息,不利於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感知。

2、語文課堂上要重視朗讀的訓練。新課改中體現了教師要精講,對於學生來說,我們需要的是有效的課堂活動,我認爲初中階段語文學科來說最有效的課堂活動,就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文中精美的句子,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讀中提升自己的閱讀欣賞能力。

不足的地方:

1、我覺得學生回答問題非常踊躍,可是我對如何安排學生髮言做的不好,學生的發言顯的有些亂,重複發言多。

2、文中留給學生拓展的時間少,比如:我們應該如何做,做一個環保人士,讓大家找,我想:對同學們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這個時間有點短。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瞭解通訊這一新聞文體的特點。

2、激發學生愛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過行爲領悟人性善良的本質,讓學生體會嚮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複述故事,把握課文內容。

2、分析課文,學習通過反覆、細節描寫把文章寫得生動感人。

教學難點:

分析蠟燭、炮火的特殊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特殊的葬禮,炮火是葬禮的伴奏音樂,炮彈炸出來的水坑是埋葬地點,墳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來的,舉行葬禮的人與被葬的人素不相識,這樣一個特殊的葬禮,發生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下面讓我們走進這篇通訊報道——《蠟燭》

二、新授課

(一)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並用兩個字來表達讀後的感受。——感動

(二)理清文章內容

這篇通訊的作者是蘇聯作家西蒙諾夫,當時他秋爲隨軍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這裏,我就來扮演西蒙諾夫,讓我們通過合理的想象,還原一下作者創作這篇文章的過程。

“你好,可愛的戰士們,我是記者西蒙諾夫,你們真的很英勇,我聽說在戰場上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們能給我講一個嗎?”

(請學生複述故事)

“這個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爲我要寫的是一篇通訊,所以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非常的準確,所以我可以再覈實一下這幾點嗎?”

【時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紅軍戰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原因),

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經過),

最後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結果)。】

(三)文章主題

(1)“我想請問戰士們,你們認爲這個南斯拉夫的`老婦人與我們的紅軍戰士素不相識,她爲什麼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埋藏我們的戰士?”——對戰士的崇敬與哀悼

(2)“我們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義在什麼地方?”

——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老人和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對和平的共同的渴望

(四)寫作技巧

(1)“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達到更爲感人的藝術效果呢?”

感人因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

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

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

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

可以運用反覆、動作描寫及細節描寫,補充說明

(2)“那麼,我們給這樣一篇文章起個什麼名字呢?爲什麼嗎?”

蠟燭——象徵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

“謝謝大家,那我這就回去趕快完成篇文章。”

三、遷移訓練

那麼,讓我們回到課堂,學習西蒙諾夫來設計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個女孩拾金不昧把錢還給失主。我們爲這樣一個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設計一些感人的因素。

1、天氣惡劣

2、女孩需要錢

3、錢對失主來說很重要。

四、結語

“蠟燭”是光明的象徵,是奉獻的象徵,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迴盪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爲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着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教學雜談

〖閱讀教學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拓展延伸,聯繫生活〗

教師要加強文本知識與學生日常經驗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把對某個問題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現實,聯繫現實談認識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如學習《蠟燭》一文可延伸問:戰爭還會給人類帶來什麼苦難?聯繫你在報刊雜誌電視上看到過的事件談談看法。學了《臺階》後拓展問:臺階與人的品格、社會地位之間的關係如何?把文本信息作爲激發學生思考的食糧,擴大體驗的範圍。又如,學了詩歌以後讓學生設置某種陳述環境,從詩中選取詩句加以運用,縮短詩歌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增強活動的刺激感。

〖養成教育:語文教學的捷徑〗

議讀課型──議讀貴在活躍思想。數、理、化、史、地、生教學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理解與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獨語文課可以大膽超脫文本,作心靈的遠遊,不需要記住其中人物的名稱、性格、段落大意、寫作特點,而主要爲了逐步學會閱讀運思的方法。議讀課的落腳點還在於“讀”字,讀出原汁原味來,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產生共鳴,從而發現文章的質美理趣,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表述,並與同學分享閱讀感受。而討論的目的是合作學習,發現問題,表述觀點,聽取意見,記錄要點。讓學生質疑討論,並不是放羊,老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力求每個問題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由表及裏,從感性到理性,從局部到整體,由淺入深。比如:八年級上冊第3課西蒙諾夫的《蠟燭》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概述課文內容後,可以這樣設計問題:

1、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課文以蠟燭爲題,這裏的燭光,你認爲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呢?

2、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反覆加以描寫?

3、課文中的老婦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嗎?

〖如何讓語文課導入語更具吸引力·啓迪之美〗

詼諧明快的導入語,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位教師上西蒙諾夫《蠟燭》一文時導入語是這樣的:“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有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這是爲什麼?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吧!”這樣學生就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上來了,從課文中拾取疑點,啓迪學生,讓學生帶着問題閱讀課文,使講課有了一定的思路。

以上總結的幾點課文導入語,意在啓發教師在教學中善於實踐總結,每一堂課成敗與否,好的開頭是關鍵。只有設計好美的導入語才能使每一節課生動自如。

〖“把謊話說得圓”──關於文學作品藝術真實性問題的一點思考·教師應如何處理學生對小說藝術真實性的質疑〗

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藝術真實性的質疑通常會出現下列情況:首先,學生基於其知識水平及生活閱歷所限,有時候對小說的藝術真實性還缺乏客觀理性的把握,把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徹底等同,因而可能產生一些偏頗的看法。在這種時候教師要對學生不正確的看法要給予糾正。如《背影》一文,有學生就會認爲這個父親買橘子是違反了交通規則,月臺上肯定有警察,怎麼就沒來干涉呢?這裏涉及的就是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隨意移植而造成的對藝術真實性的錯誤判定。其次,學生如果對作品藝術真實性的質疑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教師一方面要給予肯定,另一方面可嘗試引導學生對情節進行適當的修改,儘量“把謊話說得圓”。

那麼謊話如何才能說得圓,讓人信以爲真呢?亞理士多德就此問題也曾說過自己的見解:“把謊話說得圓主要是荷馬教給其他詩人的,那就是要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斷。如果第一樁事成爲事實或發生,第二樁即隨之成爲事實或發生人們會以爲第二既已成爲事實,第一樁必已成爲事實或已發生。”這些話通俗地說就是要把前後事件細節的聯繫把握好,作品的藝術真實性就能夠較好的體現出來。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西蒙諾夫的《蠟燭》爲例,學生普遍認爲:攻擊方場的炮火如此猛烈,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方場上呆了大半天竟然安然無恙實在不可信,難道炮彈都長了眼,預知到老婦人身上將要發生感人的事而“手下留情”了嗎?的確,這篇課文給人的感覺就是把生活寫得太光滑,太有條理,讓人摸不到生活本來的毛茸茸的特性,反而留下了編造的痕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討論情節的可信度問題,然後可以讓學生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從細節入手提出修改意見。這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再創作的熱情,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力。

事實上,教材中的文學作品不可能都毫無瑕疵,誠實客觀的對待這些瑕疵反而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充滿了思想的靈光。“把謊話說的圓”就是我們把“瑕疵”之美進行到底的大膽嘗試!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內容預覽:

《愛蓮說》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說的 特點。

2、反覆誦讀,背誦課文。

3、瞭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二、技能目標 1、能夠利用工具書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義以及用法。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教學重點

1、能順暢地朗讀並背誦課文,初步培養文言文閱讀的語感。

2、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文的教學錄音帶,與課 文有關的圖片與資料,輔助教學的小黑板。

2.學生準備:課前閱讀課文,認讀課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書解釋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初步翻譯全文,做到能夠順暢地朗讀課文。查找作者的有關資料,瞭解寫作背景及說這一文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見過蓮花嗎?欣賞課本一幅蓮花插圖,引導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學生吟誦詩句:有唐代詩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代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唐代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古往今來,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將蓮作爲描寫的對象。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並不是因爲它美,他寫《愛蓮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讚美它的美。那是爲了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蓮花是高潔的象徵,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喜歡以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爲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鉻,而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讚美過它,並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徵,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題解

簡介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說說本文寫作背景。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爲了說明一個道理。

二、感知課文

聽錄音朗讀

朗讀指導:①注意聽準字音,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

②本文前一段介紹,介紹當用陳述語調讀,後一段議論,其中有判斷,有感嘆,要注意前後語調使用的區別。)

掃清生字詞

yí fán yū zhuó dí lián xiè yì yī xiǎn

頤 蕃 淤泥 濯 洗 滌 清漣 褻玩 逸 噫 鮮

3,學生齊讀課文

4、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參照註釋,疏通文意並翻譯課文。

重點講學生難懂的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句型爲,也可譯爲,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爲愛菊 。蓮之愛、 牡丹之愛與此相同。前文何陋之有也與此相同。

5,指名朗讀

加入初二學習小組 更多超值免費資料不容錯過!

三、 研讀課文 (一)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1、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

2、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 蓮 君子的品格 明確: 生長環境 (出 不妖) - ---高潔、質樸 體態香氣 (中 益清) ----正直、芳香 風度 氣質 (亭褻玩焉) ----清高 小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這種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這種寫法叫託物言志)

3、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齊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4、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二)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1、文章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

2、作者主要描寫和讚美蓮花,爲什麼還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麼作用? 作者對三種花的態度怎樣? 明確: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1)、 分析菊的襯托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因爲菊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品格高潔。菊花又是花中的隱士,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脫俗,這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度。寫菊是爲了正面襯托蓮的形象。

流露出作者惋惜的情感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讚頌他不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誰愛牡丹?世人。因爲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徵。世人甚愛牡丹說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流露出作者鄙視的情感? 師:作者寫世人盛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從而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3)對照板書,齊背課文。

四、總結:

作者周敦頤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願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追求名利。他要在當時渾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生活中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五、能力訓練。 喜歡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聯繫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歡的一種花。模仿例句,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爲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愛梅花,因爲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堅貞頑強,鬥志昂然的勇士 。

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讀第二段。讀的時候注意

a、文中有一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

b、最後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複雜的情感。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是什麼句式?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麼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什麼句式?感嘆句朗讀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教材分析: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孩子童年的幻想--對大海的熱烈嚮往,長大後依然不停地去追尋它詩的語言自然,流暢,活潑。。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心境。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探究詩中的海與山蘊涵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對理想的憧憬和癡想

2.學習作者追求理想時的鍥而不捨的精神

3.瞭解海與山的內在涵義

學情分析:這首詩起源於童年經驗,詩中那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的少年。對於剛剛告別童年的學生來說,是熟而又知的。抓住這一共同點,使學生們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這是這節課的突破點,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這首詩蘊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課前準備:準備:我的夢想。

教具準備:配樂朗讀磁帶;錄音機;投影儀;配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對於我們來說,童年剛剛過去並不陌生,你還能回憶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嗎?(喚起童年的回憶)你還記得童年時你的那個最大的夢想嗎?(同學們爭先回答)的確,幾乎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幻想和心願,可能就是這些幻想和心願吸引着我們,帶我們走進另一個世界,哪怕爲之付出代價,也不放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寫得就是童年時代追求夢想得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童年夢想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檢查預習情況(投影)

1、給畫橫線的字注音並解釋詞

隱祕癡想鐵青凝成誘惑喧騰一瞬間

(明確:隱祕:隱蔽不外露

誘惑:願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在本詩中是吸引的意思。

喧騰:喧鬧沸騰。

2、《在山的那邊》選自,作者。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朗誦此詩(2遍)

第一遍:瞭解本詩的內容

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讀此詩(自己練習)

3.找同學起來朗讀

4.針對中朗讀存在的問題加以點評

①讀準字音②普通話標準

③自然流暢,不讀破句④有感情的朗讀

5.在教師點撥的基礎上,再練習朗讀

6.再找學生起來朗讀

小結:經過教師的教讀,學生們的朗誦水平明顯提高。(給予鼓勵和表揚)課下可以分組進行朗讀比賽,鞏固朗讀能力。

四、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詩中的我的童年幻想是什麼?

(明確:我是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好奇心的少年。我是爲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不怕困難,併爲之鍥而不捨的少年。

五、課堂總結。學生總結

六、佈置作業。

把自己的夢想用詩的形式表達出來,不超過30行。

七、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山---海

八、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在山的那邊》選自,作者。

2、解釋詞語:

隱祕癡想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1.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了嗎?爲什麼?

(明確:詩中並沒明確說出理想實現了沒有,只是在詩尾用向大家發出號召的方式提出:經過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的觀點。因爲這首詩的主旨並不在於實現理想的結果,而至於過程,是要讚美那種爲實現理想努力奮鬥並鍥而不捨的精神。

2.提煉詩的中心思想

(明確:本詩通過寫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好奇心的少年,讚揚了追求自己的夢想,爲實現理想努力奮鬥並鍥而不捨的精神,並號召大家學習這種精神,發揚這種精神。

建議:最好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中心思想,教師給予引導就可以了。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探究討論:詩中的海與山蘊涵着什麼意思?(分小組討論,因爲詩的中心思想已明確,學生只要用腦一想就能得出結論,所以這個題學生自己討論就可以了,教師不必要講解)

(明確:海是少年的夢想,理想(自己總結)信念,想望(詩中的詞)山是少年追求理想過程中的一個個困難,一個個小的目標。

2.詩句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中鐵青着臉是寫山的顏色嗎?

(明確:不是寫山的顏色,是擬人的'手法。把山比擬成人,是修辭方法的一種。擬人--定義:是把事物模擬做人來寫的修辭方式。

作用: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建議:讓學生舉例子,教師點撥

四、體驗與反思(四人小組討論後發言)

(1)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主要是看你面對困難時怎樣對待,怎樣克服困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自己的感想。

(2)小結(師)

要想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牢牢記住本課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爲題寫一段話。

(提示:1.充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過一座座大山,經歷無數險阻之後,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這時的心情會是什麼樣子的?

2.討論之後寫下這段話,找幾個代表學生在班裏交流一下,答案並不唯一,目的在於開拓思路,發揮想象。

六、佈置作業:

學習本文,你又重新樹立了怎樣的理想?你將怎樣爲實現理想而奮鬥?課後寫一篇練筆,要有感而發。

七、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努力奮鬥

爬過了山看到了海

克服困難實現理想

八、課後反思:

這篇課文我們勝利的完成了課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大家的課堂表現也非常積極,大部分的同學都在主動學習,這是我們這堂課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後我們的學習都像今天這樣令人滿意。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依據:

教讀任何一篇課文一定要注意與作者、與編者、與作品三方面的對話。

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爲“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僞、自私、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就教材的編輯意圖而言,根據單元開頭的單元提示短文所說,是按照“民俗”的主題來編排課文的,所以,關注民俗文化因該是本單元教學目標的着眼點之一。

研讀課文本身,我們發現在“歌會”的大標題下,三種不同場合的民歌演唱鮮活滋潤,各有風情,我們就能感受到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捕捉到沈從文字裏行間所充溢着的活力,是一種自然本色的生命力。而這一切,正如他在原文《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中所說“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爲有意思了。”所以我們可以把課文的解讀爲是一曲“生命的頌歌”。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瞭解三種不同場合的歌會。

2、品讀作品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展示,培養學生對語言的賞析能力。

3、感受作者情懷,感受雲南歌會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進而激勵學生關注民俗文化。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個性研讀文本的能力。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注重課文的朗讀,語言的感悟積累。

教學難點:

激勵學生感悟生命之美,關注民俗文化。

教學構思:

本文計劃兩課時完成。分爲預習課與展示課。

第一課時是預習課,主要以自主閱讀、小組合作等形式,疏通字詞,完成導學案中的部分內容,讓學生對雲南歌會有初步瞭解,並以小組爲單位對研讀的重點做好展示準備。

第二課時是展示課,主要以小組展示、老師點撥等形式,對文本研讀賞析,感受雲南歌會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進而激勵學生感悟生命之美,關注民俗文化。

全班分爲5個大組,每大組又分爲A、B小組,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參與完成教學任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預習課)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完成導學案二、三。

教學過程:

一、默讀課文。

請認真默讀課文兩遍,完成以下任務:

1、標劃課前提示、課下注釋、課後練習。

2、中心句、關鍵詞、自己喜歡的句子,對於特別喜歡的句子寫一點點評。

3、藉助工具書,解決字詞的注音、理解。(重點“讀一讀、寫一寫”)

二、美讀課文。

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可比賽或合作)

三、研讀課文

1、藉助資料,瞭解作者。(把重要信息整理在課本上)

2、完成導學案二、三。

附:導學案

二、課文初探

1、落實字詞

A、注音:

迤( )西 譬( )喻 淳( )樸 蹲踞( )

忌諱( ) 酬( )和( ) 鐵箍( ) 熹( )微

龍吟鳳噦( ) 即物起興( )

B、釋意:

悠遊自在:

熹 微:

2、在認真研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兩個問題:

你對雲南歌會有了哪些瞭解?

個人探究:(可從演唱場合、方式、內容等方面考慮)

小組合作:(對篩選的信息分析、彙總)

你認爲沈從文先生是帶着怎樣一種情感寫這篇?你能否從課文中找到依據?

個人探究:

小組合作:

3、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提出1-2個你認爲有價值的問題,小組探討,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下面。

三、文本拓展

東莞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四、合作探討

1、各學習小組逐一討論明確導學案二、三中的問題,把討論後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彙總起來上交老師。

2、各小組認真研討分組的預習任務,明確答案,小組代表做好展示準備。

一組:研讀全文,思考雲南歌會有幾種不同場面?演唱地點、內容、形式各有什麼不同?

二組:研讀第一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選擇這部分中你們認爲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兒最精彩,適合什麼形式的展示。(溫馨提示:朗讀、語言賞析、表演、繪畫、仿寫等,鼓勵有個性的表現)

三組:研讀第二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選擇這部分中你認爲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兒最精彩,適合什麼形式的展示。(溫馨提示:朗讀、語言賞析、表演、繪畫、仿寫等,鼓勵有個性的表現)

四組:研讀第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選擇這部分中你認爲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兒最精彩,適合什麼形式的展示。(溫馨提示:朗讀、語言賞析、表演、繪畫、仿寫等,鼓勵有個性的表現)

五組:研讀全文,你們能否從三種不同場合的雲南歌會中發現共同點?如果有,是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第二課時(展示課)

教學目標:

1、品讀作品語言

2、感悟作者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作者、題目。(課前播放音樂《彩雲之南》)

師:同學們,“彩雲之南”是哪裏?

——

今天,就讓我們和沈從文先生一起走進風光旖旎的雲南,領略生面別開的雲南歌會。

板書:題目、作者

師:哪位同學可以爲大家介紹一下沈從文?

示例: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人,在散文、小說創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師:你怎樣獲取了這些信息?

示例:看註釋、查資料、上網搜索等等。

師:請同學們注意學習這種自學的方法。老師也想補充一點,沈從文曾在雲南生活長達8年之久,他像愛自己的故鄉一樣,愛上了雲南的山水,雲南的百姓,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能夠體會到這種情感。

二、小組展示

師:預習課同學們已經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今天就分小組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有請第一小組的代表。

第一組代表發言(中心發言人先說,其他同學可補充)

示例:我們探究的是雲南歌會的三種場面的不同。演唱地點分別是山野、山路、山寨;第一種場合的演唱內容多是情歌酬和、也唱其他故事,第二種場合是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第三種是唱什麼都不犯忌諱;演唱的形式有對歌、漫歌、傳歌。

(師:注意引導學生從原文尋找答案。)

教師點撥

1、師:能否用簡潔的語言對三種場合加以概括?

示例:山野對歌、山路漫歌、山寨傳歌。(學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2、師:“對歌”“傳歌”都出自課本,爲什麼第二個場合要概括爲山路漫歌,而不用山路唱歌?

你能否結合原文說一下你的理由?(引導學生注意研讀文本)

示例:不可以。從“一面——一面-----”等句子中可以感受到趕馬女孩是輕鬆愉悅的心情,是隨意的自由的歌唱,山路唱歌不能體現這一特點。

3、師:提醒其他小組同學做好筆記。

第二組代表發言(中心發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展示的是第一個場面的歌會。我們選擇了兩種不同的展示形式。A組賞析2節人物描寫;B組仿寫3節人物外貌描寫。請A、B組的同學分別展示。

A組示例:“一連”“三個”“逼”等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年輕女人對歌水平高;“輕輕”“理理”“拍拍”“笑笑”等動作、神態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年輕女人心情的愉快輕鬆。(學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B組示例:本班同學的一段肖像描寫。

教師點撥

1、師:你能否把這種高超的技藝、輕鬆的心情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

2、師:“一連”“三個”“逼”是輕讀還是重讀?爲什麼?“輕輕”“理理”“拍拍”“笑笑”讀時要注意什麼?

示例:“一連”“三個”“逼”需重讀,可以體現年輕女人水平高;“輕輕”“理理”“拍拍”“笑笑”語速要舒緩。

3、指導學生誦讀“那次——去了”部分,老師傾聽,相機點撥,指導,再讓學生齊讀。

4、師:你認爲3節的人物外貌描寫有什麼特點?能否結合原文來說?你們小組在仿寫時注意了什麼?

示例:原文人物外貌描寫抓住了人物外貌特點,寫得比較細膩,如“黑中透紅棗子臉”“白白的糯米牙”等詞語真實細膩地刻畫了人物形象。所以仿寫時應注意這些。

5、師:你知道這種外貌描寫的方法叫什麼嗎?它的.特點是什麼?

示例:人物描寫中的工筆描繪,特點是真實細膩。

6、師:範讀3節,提醒同學進一步體會工筆描繪的特點。

7、師小結:山野對歌,雖然是劍拔弩張的比賽,沈先生卻着重渲染了它的輕鬆與快樂。

第三組代表發言(中心發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展示的內容是山路漫歌的場面,展示的形式是A組朗讀加表演,B組語言賞析。

A組示例:學生選擇課文中的精彩片段一生朗讀,其他模擬動作或唱歌(學生也可能有其他展示,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B組示例:“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裏不住點頭——而成的”寫出了花的可愛。“矗起頭頂花冠”的“矗”和“瞪着個油亮亮的眼睛”的“瞪”動詞寫出了戴勝鳥的調皮,可愛。(學生也可能有其他語句的賞析,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師:請其他同學點評、補充。

教師點撥

1、師:題目是歌會,爲什麼要花大筆墨寫環境呢?是不是喧賓奪主?

示例:用環境的美襯托歌聲的美。(學生也可能有其他的理解,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2、師:還有沒有更深的理解?廣東本地有沒有這種山歌呢?與山歌相比,廣東特色的文藝有什麼?

示例:粵劇

3、師小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根植於它的土壤中,正所謂地傑方能

人靈。請大家記住,正是因爲有了雲南的山靈水秀,纔有了淳樸自然的雲南民歌。

第四組代表發言(中心發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小組展示的是村寨傳歌,A組同學用圖畫的形式展示對村寨傳歌的解讀,B組同學用朗讀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參加歌會的人物。

A組同學黑板展示簡筆畫,並對簡筆畫的內容解說、介紹。(如代代相傳的特點、熱情無私的精神等)

B組同學一生朗讀“我以——真不少”部分,其他穿插表演。

(師: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鼓勵學生個性解讀,老師對學生的不同理解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教師點撥:

1、師:參加村寨傳歌的都是什麼人?多不多?爲什麼作者不厭其煩地介紹他們的身份?(引

導學生感受村寨傳歌場面的宏偉,氣勢的壯觀,領悟雲南歌會是民間的歌會、百姓的歌會)

——

2、師:村寨傳歌中大家僅僅在傳歌嗎?你能結合原文分析一下嗎?(引導學生結合原文分析

體會歌會不僅傳歌,更傳遞了熱情與智慧)

——

3、師:如果朗讀這一部分,描寫老吹鼓手的那一句如何去讀?(引導學生體會“最當行出色”“早”“卻”等詞要舒緩、重音。)

——

4、自由朗讀:“集會表面——原來如此”部分,注意讀出讚美欣賞的語氣。

5、師小結:有人說,心中擁有陽光的人,才能把陽光撥撒到別人的心理,老吹鼓手不僅在傳歌,更傳遞了真誠與熱情,這種情之美是最動人的!

6、師:以上我們分析了三種場合歌會的不同,那麼透過這些不同,我們能否發掘出他們的相同點呢?請第5小組的同學深入分析一下。

第五組代表發言(中心發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探究的是雲南歌會三種場面的相同點。我們通過分析認爲三種場合的歌會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學生可能有不同答案,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教師點撥

1、師:你認爲沈從文先生爲什麼對雲南的歌會感興趣?(引導學生認知歌會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

——

2、師小結:在雲南的歌會上,有輕鬆愉快、有淳樸自然,更有熱情與真誠,就是這些深深吸引了沈先生,而他也早在課文的開頭就以總領全文的兩句話,表達了這種讚賞之情,請齊讀課文第1節體會,注意讀出讚美之情。

3、生齊讀課文1節。

三、擬寫副標題

1、師:通過以上的品讀、分析,我們已經對課文有了相當的理解,能否從不同角度,爲本文擬一個副標題,傳達自己學完本文的獨特感受?請獨立思考,想好以後可以到前面板書出來,也可以和直接和大家交流。(自由發言,鼓勵不同的答案,激勵思維火花的碰撞)

示例:“雲南韻”“不同的歌會,同一種美”“情動雲南”等等。

師:以上同學的答案非常精彩,也觸動了老師,在雲南的歌會上,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怎一個美字了得!而透過這些美,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一個個鮮活質樸熱情的生命,所以沈先生也是用這篇譜寫了一曲“生命的頌歌”!(板書)

四、課堂釋疑

1、師:預習環節同學提出的有價值而尚未解決的問題提出1-2個,大家共同釋疑。(先請提出人談看法,其他同學補充,老師引導、點撥。不一定要有完整答案,只是引導思考,探討)

——

2、師:最後,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任何一篇課文不能孤立地學習,我們應該瞭解編者的意

圖,本單元是民俗單元,編者選編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學們能關注民俗文化。

有消息證實,世界上篇幅最長的史詩--藏族英雄史詩 《格薩爾》,目前也面臨瀕危搶救的問題;嶺南文化的瑰寶——粵劇目前“鐵桿”戲迷只有20xx多人。同學們,相信你們現在的心情一定和老師的一樣沉重。所以老師特別希望通過今天這篇課文的學習,提醒大家注意:

有些聲音我們不能遺忘,雖然時間讓它們沉下歷史的河牀,但當伴着田間嗒嗒的馬蹄和奏響在山野村落的鳥鳴,民歌、腰鼓、戲曲、民間藝人悠揚的二胡,這些民俗文化的精粹在我們的耳畔隱約傳來的時候,同學們,讓我們駐足、欣賞,讓這些天籟之音,把我們的智慧之燈點亮,讓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五、佈置作業

師:想不想做民俗文化的守衛者?

——

請課下小組合作完成課後練習四。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內容預覽:

23.遊恆山記

教學目標:

1、積累翳策躋等實詞的含義。

2、理清作者的記遊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遊特點。

3、學習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讀順句。

2、藉助資料,瞭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遊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遊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遊記》這部著作被譽爲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遊恆山記 》。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2作者簡介

徐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隸江陰馬鎮南陽岐人。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覽羣書,鄙棄權貴,摒絕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奧祕,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都詳細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裏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後,留下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像古代地理書上說岷江是長江的上游,徐霞客經過考察,弄清楚長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雲南騰衝打鷹山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那裏曾經發生火山爆發的遺蹟,他在遊歷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現象,在桂林七星巖,他對那裏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筍、石乳等地形,進行了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現象的記錄。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一本《徐霞客遊記》。這部書是我們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地理學上的寶貴文獻。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學實踐中,以驚人的毅力,敏銳的.觀察力和樸實的文字,記下行履所至,觀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實踐、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精神得到後人的崇敬。

二、檢查字的讀音

風翳(yì)淨盡無攀躋(jī)勞虯(qiú)鬆縈(yíng)回

傑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級廡(wǔ)門

穹(qióng)碑攀躡(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輒(zhé)斷折若墮(duò)洪濤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盡

俯瞰(kàn)山麓(lù)龍山西亙(gèn)比肩連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 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 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彙報,組員補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體現了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

第三段:寫登頂後遠眺所見周圍的景物。

第四段:寫從西峯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

四、 合作探究

1、 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過的地方,並繪製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地方。示意圖略

2、 劃出文中標明裏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裏,三裏------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遊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 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爲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爲: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並且是由遠及近的。

多媒體展示恆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4、 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餘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過充分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實踐求實的精神。

5、 小結: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遊蹤,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祌。

五、寫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遊記涉及的景點、地理位置較爲複雜,但全文貫穿着一條線索,那就是遊蹤,亦即作者足跡、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景觀,逐一描寫。再寫登頂的艱難。然後是登頂後遠眺四周的景色,把整個山系都清晰地展現出來。最後寫下山情形。

2.詳略得當。

全文有詳有略,處理得恰到好處。略寫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形都寫得極爲詳盡,又以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把過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寫了出來。下山的過程詳寫了尋找下山之路一節,其餘的下山過程就一筆帶過了。

3.觀察細緻。

作爲一個以勘察地貌爲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處對一些細節觀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細緻。如地裏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顏色等,寫到每個景點,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勢、周圍環境等。

4.科學性與文學性相結合。

記敘中注重實際,如實記錄所見之景,而且觀察細緻,爲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學的嚴謹性。同時,景物描寫也各有特色,生動形象,如鬆影篩陰、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都將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歷歷在目,頗具文學的形象性。

六、遷移拓展

1、 查閱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象的成因。

2、 利用圖書館,閱讀整本的《徐霞客遊記》,寫好讀書筆記。

七、小結文言詞

1通假字

還通環,轉,繞。

例句:還過嶽殿東。

2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名詞

峭:陡峭,這裏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詞用作動詞

室:屋子,這裏是改成一間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會仙台。

像:雕像,這裏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臺中像羣仙。

3、古今異義

但 古義:只;今義:但是,錶轉折。

例句:但能鉤衣刺領。

於是 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轉承。

例句:於是石路縈迴。

4、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即飛石窟也。

也,是判斷句式的標誌,加上即,加強語氣。

譯文:就是飛石窟。

2.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

例句: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賓語虎風口之松柏前置。

譯文:比虎風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狀語後置

例句:有一人飄搖於上。 狀語於上後置。

譯文: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

③定語後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語一重後置。

譯文:向北遠看,隔着一重山。

八.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推薦閱讀《徐霞客遊記》。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拂曉、瓦礫、地窖、鞠躬、顫巍巍”等詞語,掌握其讀音、詞義。

⑵瞭解作者和故事發生的背景。

⑶瞭解戰地通訊的特點。

⑷整體掌握故事內容,理解作品戰爭的主題。

2、能力目標:

⑴掌握記敘的要素,瞭解通訊的文體特徵,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記敘文的能力。

⑵掌握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動描寫,深層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揣測語言,着重品味關鍵性語句的豐富意蘊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標:

瞭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在躍動的燭火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人類光明的未來。學習本文,應激發學生追求和平,消除戰爭的正義情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掌握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探究這篇通訊感人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發生的。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讓學生在反覆朗讀和熱烈討論中,掌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參與意識,把課堂歸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聯想拓展法:

在文意蘊藉的地方,引導學生聯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而掌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點撥教學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掌握,但深層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藝術效果發生的奧妙,還需教師適當的點撥。

【教具準備】

多媒體、文字資料。

【課時佈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掌握記敘六要素,整體掌握文意;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發生感人的藝術效果的奧妙;揣測語言,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往事如煙,歲月如流,一切有形的東西已被時間磨蝕得鏽跡斑斑,惟有情感,高尚聖潔的情感卻長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一位南斯拉夫母親把一生中惟一珍愛的東西──結婚蠟燭,獻給了一個蘇聯青年。這一幕將永遠留存在熱愛和平的人們的記憶裏。今天我們學習西蒙諾夫的戰地通訊《蠟燭》。

設計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強盜肆意踐踏人類文明,在紛飛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東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但不可摧毀的是反法西斯聯盟鋼鐵般的意志。一支蠟燭照亮了戰爭的一角,“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多媒體顯示:一支蠟燭點燃到衆多蠟燭燃亮了……出現字樣“蠟燭”。

設計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高尚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二、作者和文體簡介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創作以戰爭題材爲主。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長篇小說《日日夜夜》,詩集《友與敵》。這些作品均獲斯大林獎金。1949年10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9至1971年發表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軍人不是天生的》《最後的夏天》),描寫從戰爭初期蘇聯紅軍在西部邊境的潰敗,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羅斯戰役的勝利,具有廣闊的歷史畫面和生動的戰時生活的細節描寫,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性格變化比較少。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

通訊是記敘文文體的又一實用文體,也是報紙常用的.文章樣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和時準確地報道實際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人和事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通訊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於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根據表示主題的需要,對資料進行精心的選擇和合理的佈置,努力寫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實質意義。通訊運用的表示手法是敘事,也常用描寫、抒情、議論,以使人物更加鮮明,事件更加生動。

三、朗讀課文,整體掌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反映二戰中反法西斯戰爭的電影、電視片斷,聲屏顯示課文朗讀。

學生聽讀,初步掌握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削迫擊炮拂曉顫巍巍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掌握文意:

選兩位同學複述課文。其餘同學補充、評價。

教師提示學生複述時應抓住記敘的六要素。

明確:1944年9月19日,蘇聯紅軍在南斯拉夫捍衛戰中,與德國鬼子展開了激烈的爭戰,在紅軍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時,一位紅軍戰士英勇犧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親不忍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冒着德國人的炮火安葬紅軍戰士。她用雙手舀幹彈坑裏的積水,把烈士的遺體拖進彈坑,擺正遺體,並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雙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墳堆,埋葬了烈士。爲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頭上,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

四、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層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老婦人的片斷。

學生齊讀相關片斷。

2、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未說一句話,作者通過行動描寫來表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要求學生展開想像,推想文中老婦人的心理活動。

教師提示:選擇典型畫面推想,如“老瑪利·育乞西看着那戰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麼人。可是和近一帶,不用說人,連一個活東西都沒有……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裏摸出件什麼東西來,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訴人們什麼?“她想了半天”,心裏是怎麼想的?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積累“翳”“策”“躋”等實詞的含義。

2、理清作者的記遊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遊特點。

3、學習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讀順句。

2、藉助資料,瞭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遊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遊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遊記》這部著作被譽爲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遊恆山記》。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二、疏通文意

1、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彙報,組員補充。班際間解決。

三、合作探究

1、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過的地方,並繪製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地方。示意圖略

2、劃出文中標明裏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裏,三裏——————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遊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爲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爲: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並且是由遠及近的。

多媒體展示恆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4、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餘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過充分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實踐求實的精神。

5、 小結: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遊蹤,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祌。

四、遷移拓展

1、查閱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象的成因。

2、利用圖書館,閱讀整本的《徐霞客遊記》,寫好讀書筆記

《遊恆山記》複習資料

一、填空

⒈本文作者徐霞客,是我國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字振之,號霞客,其著作《徐霞客遊記》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記結集而成的,這部書被譽爲“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

⒉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二、注音或寫漢字

翳(yì)躋(jī)虯(qiú)縈(yínɡ)回穹(qiónɡ)輒(zhé)荊(jīnɡ)棘(jí)

澄(chénɡ)麗斷瓦殘垣(yuán)不啻(chì)比肩連袂(mèi)俯瞰(kàn)亙(ɡèn)古不變

三、寫出三句關於“登高”的古詩詞名句

⒈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⒉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⒊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遊恆山記》賞析

十一日,風翳(yì)淨盡[風平雲散。翳,雲霧],澄碧如洗。策杖登嶽……[拄着手杖攀登恆山]。[策,拄着,扶着。嶽,這裏指恆山],面東而上,土岡淺阜(fù)[低矮的土山],無攀躋(jī)勞[沒有爬山的勞累。躋,升,登]。

一里,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又一里,則土石皆赤。有虯(qiú)鬆[盤曲的松樹]離立[並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裏,則崖石漸起,鬆影篩陰,是名虎風口。於是[從此。是,代虎風口]石路縈迴,始循崖乘峭而上[順着山崖,藉着峭壁,向上攀登。循,順着,沿着。乘,憑藉]。三裏,有傑坊[高大的牌坊。傑,高大的樣子]曰“朔方[郡名。這裏泛指北方]第一山”,內則官廨(xiè)[官署]廚井俱備。坊右東向拾(shì)級[一步一步踩上臺階。拾,放輕腳步往上走]上,崖半爲寢宮,宮北爲飛石窟,再上則北嶽殿也。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很高的臺階]插天,廡[wǔ,堂四面的廊屋]門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立着。穹,高。森立,密集的樣子]。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間屋子],曰會仙台。臺中像[塑造]羣仙,環列無隙。餘時欲躋(jī)危[高]崖、登絕頂。還[huán,轉,繞]過嶽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爲登頂間(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躡[niè,踩]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擡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裏。絕頂,極頂,最高點],而滿山短樹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參差不齊的樣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gǔ,水流急的樣子]不能出。餘[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棗樹。這裏指有刺的灌木]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chéng)麗[明麗],俯瞰(kàn)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yì)[濃陰遮蔽]。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渾源州[地名]城一方[一座城],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蒼茫無際。南惟龍泉[山名],西惟五臺[山名],青青與此作伍[呈現出一派青色,跟恆山作伴。此,指恆山]。近則龍山西亙(gèn),支峯東連,若比肩連袂(mèi)[肩並肩,衣袖連衣袖。形容靠得很緊的樣子。比,並。袂,衣袖]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峯,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覆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未幾,果得徑。南經松柏林,先[先前]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chì)[不止]百倍之也。從崖隙直下,恰在寢宮之右,即飛石窟也。

十一日,天空無雲,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一樣。我拄着柺杖開始攀登恆山,向東走,一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走了一里,轉向北再走,所見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紅色。有盤曲的松樹並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裏,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鬆樹像過篩一樣投下陰影,這裏名叫虎風口。從此石路縈繞盤旋,開始了順着山崖藉着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裏,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裏面有一間官房,有廚房,有水井。從牌坊的右邊向東順着石階而上,崖的半腰是寢宮,寢宮的北邊是飛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嶽殿了。北嶽殿上面是絕壁,下面挨着官房,殿下很高的臺階插向雲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着。從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着北嶽殿構成一間屋子,叫會仙台。臺中塑着羣仙,四周排列緊密沒有空隙。我這時想着從高崖攀援登。亡絕頂。轉過北嶽殿東,望見高崖裂開的地方,中間懸垂千尺草莽,是登頂的小路。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擡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裏,然而滿山的荊棘茂密,參差的樹枝和枯竹,只是鉤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斷,不斷地努力,卻好像墜人洪流中,沒在水裏不能出來。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鑽出荊棘,登上峯頂。

這時陽光明亮絢麗,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濃陰遮蔽。這山的土山沒有樹,而石山纔有樹。北邊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樹都長在北邊。渾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着一重山,蒼茫看不到邊際。南邊是龍泉山,西邊是五臺山,一片青蔥,和恆山爲伴。近處是向西延伸的龍山,龍山的東邊是它的支峯,好像肩並肩、袖接袖地阻擋着沙漠。

過了一會兒,從峯西下山,尋找先前進入山峽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頭向東看,見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因而又上到那裏問那個人,他指着東南松柏之間,朝着那個方向走,就是上山時所見到的寢宮後面的高崖頂。不一會兒,果然有一條路。經過鬆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一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裏一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從山崖隙縫直下,恰好到寢宮的右邊,就是飛石窟了。

第一段略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敘述中有描寫,“風翳淨盡,澄碧如洗”,真是一個無風無雲的好天氣。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離都寫得極爲詳盡。其景物、地名大致有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處,作者一步一景,描寫生動,娓娓道來。雖是簡筆,也各有特色。如:寫鬆,則“鬆影篩陰”;寫北嶽殿,是“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寫會仙台,“臺中像羣仙,環列無隙”。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如歷歷在目。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寫其險峻,“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寫其難攀,“滿山短樹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可見登頂之不易。然而,“餘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一位地理學家、旅行家爲親歷祖國山河,踏勘地貌、景觀所表現的精神,由此可見。

第三段寫登頂後遠眺所見之景。先寫了山北的特點:“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此種現象,後來有人解釋,山西乾旱少雨,山南向陽多蒸發,雖土山也少有樹;山北是陰坡,化雪時間長,又少蒸發,所以較溼潤,雖然多石,也長了許多樹木。這種分析是科學的,徐霞客觀察細緻、準確,卻沒有作深入的解釋,略感遺憾。山北還有渾源城,一筆帶過。向南看,“南惟龍泉”;向西看,“西惟五臺”。兩山一派青色,跟恆山做伴。還有“西亙”的龍山,“支峯東連”。這樣就把恆山的地理位置寫清楚了,整個山系一目瞭然。

第四段寫從西峯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上山難,下山更難。竟然一時找不到下山的路徑。“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覆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這才找到上山時的原路。下山也在觀察,發現先前從山頂遠望松柏林,“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視角不同,距離不同,所見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飛石窟。查《徐霞客遊記》,此後還有幾句,記由懸空寺危崖,至渾源州西關,遊恆山歷時三日(九、十、十一日)至此結束。此節選選的是十一日登恆山主峯的日記。

文章敘述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神。

寫作背景

第一段略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敘述中有描寫,“風翳淨盡,澄碧如洗”,真是一個無風無雲的好天氣。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離都寫得極爲詳盡。其景物、地名大致有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處,作者一步一景,描寫生動,娓娓道來。雖是簡筆,也各有特色。如:寫鬆,則“鬆影篩陰”;寫北嶽殿,是“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寫會仙台,“臺中像羣仙,環列無隙”。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如歷歷在目。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寫其險峻,“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傑然天半”;寫其難攀,“滿山短樹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可見登頂之不易。然而,“餘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一位地理學家、旅行家爲親歷祖國山河,踏勘地貌、景觀所表現的精神,由此可見。

第三段寫登頂後遠眺所見之景。先寫了山北的特點:“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此種現象,後來有人解釋,山西乾旱少雨,山南向陽多蒸發,雖土山也少有樹;山北是陰坡,化雪時間長,又少蒸發,所以較溼潤,雖然多石,也長了許多樹木。這種分析是科學的,徐霞客觀察細緻、準確,卻沒有作深入的解釋,略感遺憾。山北還有渾源城,一筆帶過。向南看,“南惟龍泉”;向西看,“西惟五臺”。兩山一派青色,跟恆山做伴。還有“西亙”的龍山,“支峯東連”。這樣就把恆山的地理位置寫清楚了,整個山系一目瞭然。

第四段寫從西峯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上山難,下山更難。竟然一時找不到下山的路徑。“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於上,因覆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這才找到上山時的原路。下山也在觀察,發現先前從山頂遠望松柏林,“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視角不同,距離不同,所見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飛石窟。查《徐霞客遊記》,此後還有幾句,記由懸空寺危崖,至渾源州西關,遊恆山歷時三日(九、十、十一日)至此結束。此節選選的是十一日登恆山主峯的日記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課前學生藉助網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或依據課文內容繪製幾幅圖畫。(體現橋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步驟

-整體感悟

導人新課。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問題.a.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何處?

b.爲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c.聯繫課文說說怎樣欣賞一幅畫?

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並不着眼於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b.舉了四個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

c.畫面的構成是否有塊、線、面的搭配;畫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

不失和諧。

■研讀與賞析

(過渡)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爲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麼你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7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

(出示學生繪製的四幅圖畫)

四人小組討論:

a.說說四幅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b.請有繪畫天賦的同學點評。

c.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明確:

a.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着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裏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一。

長橋一般建築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

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整個環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峯、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b.點評語言、欣賞的角度。

c.從色彩的搭配、畫面構成(塊、線、面)、景物的選擇(強弱、明暗、動靜等)是否對立統一……角度來判斷。

美句賞析。

(過渡)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a.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體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發言。

重點賞析以下語句:

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

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過渡)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

《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拓展延伸

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爲規範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畫家吳冠中的帶領下,一起領略了橋的風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勝收的景緻,或纖弱或雄壯或含蓄……讓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發現、去鑑賞這大幹世界吧!

點 評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極富表現力,適合朗讀。因此本教案因勢利導,採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目標上看,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置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循序漸進, 易於實施。

從教學流程看,用詩句導入,富有內涵,極具感召力。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幾幅圖畫,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用畫筆或課件描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有了活力。讓學生運用美學的知識進行鑑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品味語言作爲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有更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安排學生賞析影片《英雄》中的畫面,貼近生活,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總之,本教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極強。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通過反覆朗讀感知詩歌思鄉情感;

2分析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把握詩人複雜的心理活動;

3領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蘊含的哲理,學習詩人樂觀積極的進取精神。

一、導入

講《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學們注意到“甘露寺”,這座寺廟坐落在某座山上,這座山,可以說是三國山,充滿着英雄豪氣,素以“天下第一江山”聞名於世,這座山叫做“北固山”,這座山,還成就了一位詩人,他就是王灣。

王灣是唐代詩人,他流傳至今最有名的詩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傳這首詩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爲學習的典範。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樣的詩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題解

同學們看題目,北固山我們知道是一座山名,這個次字怎麼理解呢?(是量詞一次兩次呢,還是說是“僅次”呢還是“次品”的次呢?)我們還知道哪些題目中飽含景點的古詩詞啊?(望廬山瀑布、登鸛雀樓)這裏的望、登都是作動詞解釋,所以,次也可能是動詞解釋,看註釋,對,是動詞“停靠”的意思。

解了題目,我們進入詩歌的內容。請同學們對照註釋,讀懂詩歌的內容。有不懂的請做好記錄。

同學們,遇到難題了嗎?請提出來。

(請學生回答,老師輔助)

並補充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三、朗讀

1憑印象初讀:請同學們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齊讀一遍,讀出自己的體會。

同學們讀完了,你能說說你剛纔讀的時候,是用怎麼樣的情感去朗讀的?並說說原因。

2教師範讀:老師也想以朗誦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請同學們聽聽,給老師點評點評。(教師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語氣語速停頓重音等等)

學生點評:1節奏韻律2情感表達

3教師指導:既然大家都覺得老師讀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竅門告訴大家。

4領會後再讀:同學們琢磨了幾分鐘,一定有所收穫了吧!不如來展示展示,誰願意?

4全班齊讀:請同學們再齊讀一遍。

四、分析

同學們通過反覆朗讀,體會到了詩人的濃濃的思鄉之情,這種思想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被激發出來的呢?作者傳達的是單一的鄉愁嗎?我們對詩歌進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聯和頷聯中詩人的感情,品味頷聯。

作者乘着一葉扁舟在綠水中前進,他要駛向青山,而思緒已飄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詩人爲什麼要寫他的道路還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氣如何?你從哪些詩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風吹拂,春意融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春潮涌漲,江水浩淼,兩岸之間的水面顯得很寬闊。和順的風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掛着。清代的王夫之贊這句“以小景傳大景之神”,你覺得它寫出了什麼樣的大景?

提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

置身在青山綠水中,眼見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詩人此時該是怎樣的心情?

愉快,舒暢

請帶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氣,擴張心胸,朗誦前四句。

2、品味頸聯

不知不覺,已到殘夜。作者見到了什麼景象?

齊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說這兩句詩“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兩句詩的意境。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這兩句詩中流露出什麼感情?

提示:感慨時間過得太快,白天和夜晚,舊年和新春,爲何這般匆匆啊?

請帶着無限的感慨朗讀這兩句詩。語調要深沉舒緩。

詩人在這兩句詩中表達的不僅是對時光易逝的感慨,請聽老師讀,注意聲調、重音。強調生,入。爲什麼不用“升”?

使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

提示: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所以,這句詩還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情緒?

提示: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朗讀時聲調可高一些。

請用這種情緒朗讀。

男女重讀,女感慨,男樂觀。

你能從這兩句詩中知道這是一年中的什麼日子嗎?知道具體的時間嗎?

提示:歲末臘殘之夜,歲末,正是旅人歸家的時間,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時候,此時的詩人卻停泊在北固山下,遙望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正因爲徹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麼?想像詩人此時的內心活動

請學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兒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時能回家;想寫信……

請再帶着這種思念朗讀,語調要憂傷一點。

3.品味尾聯:

請北歸的大雁捎個信吧!

齊讀最後兩句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這是多麼無奈的希望啊,這是多麼惆悵的希望啊,請用惆悵而又無奈的語氣朗讀後兩句詩。

大雁飛過,詩人會說些什麼。

提示:詩人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鄉愁,是歸意。

帶着這樣的感情朗讀,男女重讀,男略高,女低

五、小結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傳,寓情於景,景中含理,打動人的不僅僅是他深深的思鄉之情,還有他樂觀積極的情緒,每當我們處於低谷的事情,不要氣餒,想想王灣告訴我們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下課。

六、板書設計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首聯:羈旅

頷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寓情於景,景中含理

頸聯:理

尾聯:情

【教學總結】

這節課爲了體現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主要圍繞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目標進行設計,全面考慮了學生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接受的教育,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案體現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以生爲本”的課改思想。

2、積極實施教學評價,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習慣。

3、創設的詩歌學習情景,增強感悟。

4、合理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5、注重對詩歌進行感悟教學,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融爲一體。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抓住關鍵語句,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

3、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方法。

4、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踏上臺階,走近父親。

1、導入激趣:鋼琴曲《雨的印記》下,教師朗誦《寫給父親》導入:都說風/能讓石頭吹裂/都說雨/能將鋼鐵鏽蝕/都說歲月/能把你的脊樑壓彎/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撓/千磨不變/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這是一首讚美父親的詩,詮釋了父親任勞任怨的一生。有人說,人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許多人希望在臺階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親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讓我們踏上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走近父親,看父親是怎樣去建構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2、檢查預習,辨音識義。

凹凼(āo dàng) 涎水(xián) 淌汗(t?ng) 揩汗(kāi) 嘎嘎(gā)

黏性(nián) 摻水(chān) 躥上(cuān) 胯骨(kuà) 舀米(y?o)

尷尬(gān’gà) 聊天(liáo) 撬石板(qiào) 硌(gè)了一下

3、生速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複述故事。

①生速讀課文,複述故事。

閱讀要點:a、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b、父親是怎麼造成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

②提問:本文的線索是什麼?人物呢?(板書:線索——臺階、人物——父親)

我們可用三個詞組來概括故事情節:嘆臺階——造臺階——坐檯階

③追問:建新屋,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詳細,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明確:文章的詳略由中心定。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略寫,造臺階詳寫。

二、研讀賞析——凝望臺階,感悟父親。

(師: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小說塑造了一個

怎樣的父親形象。)跳讀課文,合作討論父親的形象,找出你印象深刻的描寫父親的語句,說說他是個怎樣的人。

(一)嘆臺階

提問:

1、父親造屋原因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什麼?你是如何理解的?從這,看出父親是怎樣的人?

(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也就高——文眼。臺階——地位——尊重,父親——要強、不甘人後)。

板書:嘆臺階——有志氣、不甘不後

(二)造臺階

提問:

1、父親爲建九級臺階的新屋做了哪些準備?

(撿磚、拾瓦、塞角票,積銖累寸。七個月種田,四個月砍柴、半個月撿卵石)

2、出示圖片一、二,猜猜內容,與課文造臺階部分的哪個段有關。

圖一:渴慕圖,寫了父親對高臺階的渴慕。

提問:這是什麼描寫?爲什麼不用心理描寫?你來說說父親的`心理。

明確:神態描寫。專注的望着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嚮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早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

這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傳神。分析人物描寫,要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瞧瞧人家的,那才叫氣派。這輩子,我也要建一棟九級臺階的房子,叫大人小孩都神氣神氣。咱身體好,有的是力氣,拼命幹,早晚都有攢夠錢的那天!

圖二:高興圖。動工時,父親忙前忙後,幹到半夜,不辭勞苦,樂在其中。臺階造好了,他那個高興勁當然是別提了。

提問:不過,課文寫的高興與這幅圖相同嗎?課文是怎樣寫的?(尷尬的笑)。體會一下,他的這種神情有什麼特色?

(他奮鬥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了,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裏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他一輩子老實厚道,低眉順眼,高興起來也自有他高興的樣子。作者微妙地寫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異乎平日而又與衆不同的樣子。他手足無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尷尬的笑,這副喜悅的樣子是非常個性化的。)

情感體驗·模仿秀:哪個同學願意來模仿一下父親的笑?

板書:造臺階——不怕艱辛 樂在其中

(三)坐檯階:

1、提問:在父親的努力下,新臺階終於砌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爲什麼?(引導學生找出:不對勁、不自在。臺階低、地位低,父親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他反而感到處處不習慣、不對勁了。)

追問:那他最後坐到了哪?(門檻上——多樸實的人啊,這就是我們中國的農民,特謙卑。)

2、提問:那他的身體呢?(累跨了)。有什麼表現?(挑水閃腰,很少跨了家門,若有所失)

3、出示圖三:失落圖。品析:若有所失 這人怎麼了?

明確: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裏,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不所失。

這人怎麼了?——沒怎麼,奮鬥一生,願望實現,心滿意足,但不經意間,曾經體壯如牛的自己卻老了,從不知苦累的自己竟不能幹活了,連水也挑不動了,一時間,精神支柱也倒了,內心有着許多的失落、惆悵、沮喪,真是無法言說。但從中,我們分明可看到父親的倔強、不服老!——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本色!

板書:坐檯階——不自在 若有所失。

4、總結父親形象:

父親

(不自在)

踏黃泥

編草鞋

吹柴 韌

生 不

種田 命 拔

塞角票 高 艱

度 苦

撿卵石 創

拾瓦

撿磚

父親

(覺太低) 地位 尊重

一生勤勞 平凡偉大

三、深入挖掘——回首臺階 探究父親

師:的確,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親,發展中中國農村一個農民的典型形象,他爲了臺階,付出了歲月、青春、健康,但他一輩子的奮鬥,所得的結果不過是一間普通的房子,只不過臺階高些罷了。

1、提問:造房子爲何用了大半輩子?(窮——創業艱難)

是什麼原因讓如此勤勞、要強的父親這麼艱難?

(建一棟房子建到人老,說明經濟發展緩慢,建材是撿來的,錢是一角角存起來的,辛苦賣一擔柴1.5元,這一切說明經濟落後。)

2、師總結:小說告訴我們,父親的創業之所以艱難困苦,根源在於農村經濟極端落後,小說深沉地響着時代的呼喚——億萬人民的希望在於先進的生產力,以改變農村經濟落後的局面,結束老牛拉破車的日子。

3、那麼作者在這篇小說裏寄予了什麼感情?

(對父親的優秀品質——崇敬。對父親一輩子的艱辛和中國農民特有的謙卑——憐憫。對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寄予了希望。)

4、寫作技巧探究:(圍繞中心選材,安排詳略的重要)

提問:對老屋三級青石板的描寫能刪去嗎?

明確:來歷——體壯如牛(與後面閃了腰作對比)

粗糙——經濟條件差

我跳上跳下——年幼,蓋好新屋時,已長大。說明建屋所用時間長。

腳板——終年辛勞,家庭貧困。

四、拓展延伸——回味臺階、描寫父親

師:好的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動人,親愛的同學們,你被課文裏的父親感動了嗎?你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了嗎?老師不由自主的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1、我說我父:①師說自己的父親。

②引導生說自己的父親,瞭解父親的人生經歷、生活故事,能體現父親的追求、品格、做人原則,或是講講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要求:抓住父親某個令你感動難忘的特點,講述清楚、生動、突出重點。

2、作業:日記《我的父親》。注意選材立意。

3、總結全文: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眼裏,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忍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讓我們說聲:父親,您辛苦了,感謝您。把這首歌送給他們,好嗎?

音樂:劉和剛 《父親》。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目的要求

一、理解美籍華人的思鄉之情,增強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

二、瞭解作者怎樣選用細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達一個有深刻意義的中心思想。

要點難點

一、體會海外華人的思鄉心態,培養熱愛自己民族和故鄉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本文選材具體,小中見大的寫作手法;

三、學習本文圍繞棗核設置懸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結構方法;

四、理解本文標題的特點及在文中的作用。

寫作背景

1979年8月,蕭乾應邀赴美進行訪問交流,回國後將自己在美的見聞,寫成系列文章。《棗核》便是蕭乾的特寫《美國點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寫於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爲10篇先後在《人民日報》連載,它猶如一股從大西洋彼岸吹來的春風,送來了一束有關美麗現代社會生活及一些海外華人心態的信息,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作者簡介

蕭乾,1910年生,現代作家、翻譯家、記者。蒙族人,祖籍內蒙古,生於北京。

1929年進燕京國文專修班學習,一年後考入輔仁大學。1933年轉入燕京大學新聞系,選修“特寫——旅行通訊”課程,1935年6月畢業。

1939年他赴英講學,開始了七年的歐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作爲《大公報》的記者,奔波在西歐的反法西斯戰場上。1945年,他從萊茵河前線返回倫敦,經加拿大東岸轉舊金山,採訪了聯合國成立大會。在那些年代裏,他先後寫出了《矛盾交響樂》、《血紅的九月》、《倫敦一週間》、《南德的暮秋》及《美國之行》等優秀特寫。他的《美國之行》,是40年代對美國認識的真實記錄。

段落大意

課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一位在美國旅居的舊同窗託“我”帶給他幾顆棗核。這位老同窗不遠萬里,寫信索要的竟是幾顆不起眼的棗核,而且是用“航空信”“再三託付”,可見這幾顆棗核對他很重要。讀者不禁要問,它做什麼用呢?而作者又不肯說破,只說:“用途很蹊蹺。”這樣巧設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自然地開啓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十段)寫“我”與老同窗相見,到他家作客,瞭解到棗核的用途。這部分可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第二──四段)寫“我”與老同窗相見。多年不見的老同學,相見的第一句話就問及那幾顆棗核,得到之後“託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待問到它的用途時,他卻要“我”等會兒。這就更緊緊地吸引住了讀者。引出“我”的登門拜訪。

第二個層次(第五──七段)寫“我”去老同窗家作客,瞭解到棗核的用途。這裏筆鋒一轉,避開棗核,寫路上的風光,寫這位老同窗的住宅、車庫、精美的後花園;寫“我”與老同窗的交談。說明這位老同窗住的是具有優雅環境的現代化住宅,有一雙成才的兒女和從事高科技研究的的愛人——“家庭和事業都如意”,可是思鄉之情日切。他想“廠甸”,想“隆福寺”,想“總布衚衕院裏的那顆棗樹”。祖國、家鄉的一景一物他都思念。這思念之情是高級住宅、稱心如意的家庭和事業所無法替代的,所以他要朋友不遠萬里從祖國帶幾顆棗核,他要種下這故鄉的種子,寄託他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土的眷戀之情。

第三個層次(第八──十段)寫老同窗興建小“北海”,寄託思鄉之情。造小“北海”的假山石是“到幾十裏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的。假山上嵌的“紅廟”、“白塔”“都是從舊金山唐人街買來的”。真是不惜重金和氣力。這位美籍華人的良苦用心在於:創造出像故土那樣的環境,使他和老伴如身臨其境,回憶往日故鄉生活的情趣,寄託思鄉的苦戀之情。

第三部分(最後一段)點明中國人最依戀故土。文章在上面敘事的基礎上,用一個遞進句式議論,揭示文章的中心——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意識很強,民族感情極深的民族。

本文以棗核爲線索,寫一對老同窗的交往,相互交談的也全是家庭、生活的瑣事,可表現的卻是熱愛自己的民族這樣重大的中心思想,體現了作者在選材上的匠心。作者還巧設懸念,使故事曲折生動,緊緊吸引讀者。另外,文章語言平實自然,親切動人,人物的對話和環境描寫都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題思想

文章以棗核爲線索,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寫作特點

以小見大、以物傳情。棗核——一顆看似尋常不被人留意的種子;送棗核——一件極爲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蕭乾筆下,卻寫得那樣情意濃濃,含義深刻。小小的棗核寄託了一位遠離祖國近半個世紀的美籍華人思戀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國籍,不等於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象我們這麼依戀故土的。”作者獨具慧眼,從小處着筆、從大處着眼,寓情於物,以小見大、從一件小事中,發掘出了一個有深意的重大主題。

懸念一:“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託付我爲他帶幾顆生棗核,東西倒不佔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是“蹊蹺”,背井離鄉幾十年,故土牽魂奪魄之物多矣,爲何單要幾顆生棗核?文章看似起筆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讀者,不由你不讀下去。

懸念二:二人見面“擁抱之後,他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裏掏出那幾顆棗核。他託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我問起棗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裏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這“故弄玄虛”,的確很吊人胃口,棗核的用途一問便知,可他偏不正面作答,非讓你“等會兒”,那麼,讀者只好帶着疑問去讀下文了。

懸念三:“他把我安頓在二樓臨湖的一個房間後,就領我去踏訪他的後花園”。兩個“分手快有半個世紀”的同學不去傾心長談,爲何踏訪花園?懸念之上又設懸念,真可謂是“緊鑼密鼓”。

當層層設置懸念之後,“他”才道出了棗核的用途:“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衚衕院裏的那棗樹。所以才託你帶幾顆種籽,試種一下。”簡簡單單幾句話,卻說出了他“年紀越大,思鄉越切”的感情,至此,我們也被他的情緒深深地感染了。

懸念的特點是先把疑問提出來,把矛盾擺出來,直至高潮,再解開疑問,寫出結局。它的好處是能引人入勝,扣人心絃,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棗核》層層設置懸念,除有上述特點外,還有揭示人物性格、昇華感情的作用。

爲了充分展示海外遊子的思鄉之情,《棗核》在設置懸念之後,又補敘了“他”家的“北海”,使文章的材料更爲豐富,使我們進一步看到了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依戀故土的”

《棗核》知識要點

1、背景資料

1980年初,作者訪美歸來後,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系列隨筆《美國點滴》共10篇,《棗核》是其中的一篇。

1979年2月,即出訪美國的前半年,中國作家協會正式爲蕭乾平反,確認1957年的“資產階級派分子”實屬錯劃。經過這20多年的坎坷磨難之後,蕭乾所面臨的神州大地,一方面是生機勃勃,另一方面又百廢待興,渴望甘霖,國門重新面向世界。面對這樣的現實,可以想象到這位老作家的心潮是澎湃激盪的。他到美國之後的所見所聞,對他而言是新課題,對於這個課題的認識與選擇都是要眼力的。事實證明他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以一個老新聞記者的眼光,審視了美國的現代社會生活及其心態,以及發展與扭曲相交織所帶給我們的一些思考,這就是《美國點滴》的基本內容。如果說這篇特寫在結構上是多觸角型的體現了取材廣泛這一特點的話,那麼在其表現手法上還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點。作者站在民族與發展的高度,用比較借鑑與民族感情這兩條線,將這些材料緊緊地串在一起,使讀者在這一軸心上與作者一起思考。特寫的每一篇雖然都又是獨立的,而給人的印象卻都是深刻的,讀起來非常親切、有趣,決無空洞之感、堆砌之嫌

《棗核》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棗核》是當代著名作家蕭乾表現海外華人思鄉之情的美文。文章緊緊扣住思鄉這一主題,以“棗核”爲線索,一一記述了友人的思鄉之情之戀之舉。在教學中以朗讀爲基礎,輔以圈畫、品味詞句等方式,同時捕捉一些關鍵詞共同品味體會文中人物強烈的思鄉之情和民族感情。教學的難點落實在作者如何用具體化的生活細節表現文章的主題。這是一篇看似很普通的隨筆,但是隨筆不隨便,作者用“棗核”爲線索巧設懸疑,對“舊時同窗”家後花園的鋪陳描寫都是爲了曲折地表達出海外遊子們對故土的依戀,這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方式是值得學習的。

完成情況:本節課我以讀《月之故鄉》這首詩引起學生思鄉的共鳴,然後讓學生解讀文本,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爲學生敞開心靈進行師生對話創設了有利的情境,進而師生共同遊歷那一段生命情感歷程。後來還讓學生蒐集了大量的關於思鄉愛國的名句、歌曲等,加深了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完成了從文本精神到學生人格精神的飛躍,課堂效果很好。不足之處是學生的知識面較窄,語言表達力較差。

改進措施:

1、加大閱讀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2、加強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

3、大力提高小組合作,全面推進學生的自主互助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