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15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目標:

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徵;

瞭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學會觀察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進行細緻的描寫練習。

重點

通過閱讀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瞭解松鼠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激發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美好感情。(難點)

第一教時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看過《人與自然》節目嗎?你喜歡其中介紹的動物們嗎?在這些可愛的精靈中你最喜歡誰呢?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呢?(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句式) 可以寫出許多如:(溫順的小貓,忠誠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會唱歌的鸚鵡,憨態可掬的熊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2、引出新課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用多媒體播放“松鼠”影片), 看完了影片之後,用簡潔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位剛認識的朋友嗎?你最喜歡它什麼?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麼,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位朋友的祕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我們先認識一下作者:(多媒體:作者簡介) 經過同學們的預習,現在還有生僻的字詞嗎?那我們就來一個課前遊戲—— 二、課前遊戲(多媒體演示)

1、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 矯健( ) 帽纓( ) 榛子( ) 橡慄( ) 蟄伏( ) 苔蘚( ) 櫸實( )

2、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通過叫學號等形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

三、整體感知(快速瀏覽全文)

1、自由朗讀課文,帶着問題分段閱讀課文: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松鼠的?

(3)瞭解說明對象的特徵;

明確:第一段在全文中總寫。(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第二個問題以小組 合作解決

1、A組:(1)你認爲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B組:你在剛纔的閱讀中發現了哪些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後,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a)爲什麼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爲什麼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麼作用?

四、才藝表演

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動人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動作吧!(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指導思路:順序、語言)(寫作—交流—點評)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着,用前爪送吃 (剛纔同學的發言,不僅注意了語言的準確,而且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儘量做到了生動,這也正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五、比較閱讀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爲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幹淨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釐米;尾蓬鬆,長16—24釐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築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佈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製衣,尾毛可制筆。

(讓學生了解平實的說明與用文學筆調描述這兩種說明方法的不同。)

六、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第二教時

一、閱讀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勾畫一些準確、形象的詞語,然後再讓學生說一說文中其他類似的句子,特別是運用擬人寫法來說明小松鼠的句子,討論這樣寫的好處。(準確、生動、形象)

2、作者爲什麼能準確、生動寫出松鼠的特徵及生活習性。這些寫對我們有何啓示?學生很自然得出結論:這離不開認真細緻的觀察。點撥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認真、細緻、長時間、多方面多角度。我們寫作文也應如此。

二、遷移訓練:

以小白兔或小花貓等動物爲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它的特徵,快速練習口頭作文,找幾個同學代表發言即可。

三、梳理鞏固

學生談收穫,教師總結:本文用細緻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的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動物。

四、寫作練習

以“我最喜愛的一種動物”爲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多方面、多角度介紹動物的特性、習性,字數在300左右①本文是按先總說、後分說的邏輯順序安排的。善於把握說明的順序,大有益於思維的條理性。

②觀察和表達有着密切關係。只有對事物做了細緻的觀察,才能用生動、準確的語言表達觀察的結果;反過來說,生動準確的表達,要依靠認真、細緻的觀察。

課外活動:利用假日組織學生到動物園參觀,或就在自己家裏,細心觀察某一種動物,把觀察到的某種動物的特點或可愛之處,在小組裏給同學們說一說,相互交流,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理解、

2、學生蒐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淨沙》、

教學過程

讀詩,瞭解課題出處談話:(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讀一讀課題,說一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法?(或想說點什麼?)出示古詩文《天淨沙》,全班齊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請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試着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

導題:這篇以古詩句爲題的文章寫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翻開書讀一讀。

初讀,把握課文主旨。

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輪讀課文,相互正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說說課文表達的情感、交流、探究表達方式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註、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爲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彙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根據學生髮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c.“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悅耳的聲音、”(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讚美。)

d.“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e.“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溼……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臥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美好回憶。)

f.“大家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配樂朗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說一說、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的:

1、積累本課生字詞。

2、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蒐集資料,培養學生蒐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張抗抗的《海市》圍繞“海市”寫了哪些內容?

注:旋風、海市、彩虹和絲路花語,這是讓沙漠生動的景象,然而這些都是旅人們虛幻的希望。“我”多想築一條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綠油油的青稞麥和豐收的田野……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採用學到的各種方法。

2、讀課文之後,有什麼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能在小組解決的就在小組內解決,不能解決的進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學生提問的時候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對於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海市》。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麼?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5、課文描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語,爲什麼以“海市”爲題?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大自然有許多令人爲之驚歎的奇觀,泰山日出,雲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就可以通過查閱書籍、上網、向長輩請教等方式瞭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興趣的一處奇觀介紹給大家。

1、課前蒐集自己最感興趣的奇觀,生動、流利地講述神奇景觀。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蒐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瞭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奇觀”這一主題進行奇觀推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蒐集到那些有關奇觀的資料?誰願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興趣?爲什麼?

3、評選小博士。同學們都愛看歷險記,就讓我們一起編探險故事吧!

三、筆下生花。

同學們,我們在這個單元中指導了這麼多的奇觀,大家的知識又豐富了許多,在瞭解這些知識的同時有沒有激發你的一些想法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編寫探險故事,大家平時蒐集的奇觀資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膽想象,編寫的故事一定會離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的故事改編一個。

1、要寫好有關奇觀的想象類作文,你認爲需要注意些什麼?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協作提綱。

3、全班交流協作提綱。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片段一:

激發讀書的興趣

師:一看到“小橋流水人家”,你有什麼感覺?

生:我想到了有小溪,有小橋,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生:我想,應該是個美麗的地方,像畫一樣的地方。

生:我知道這是一句詩,寫的是一個小村子吧?

師:這是一篇文章的題目,以詩句作題目,到底寫的是什麼呢?讀讀課文,檢驗一下你的感覺對不對!

片段二:

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生:還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師:能舉例說說你是從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嗎?

生:“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溼,但我非常愛它。”我從這幾句話中,體會到作者很愛家鄉。雖然他家的房子並不好,但是作者依然愛它,只因爲這是他的家鄉。可見,他愛家鄉是不須任何理由的,愛它沒商量!

生:課文的第一段寫了家鄉的美麗景色,從“清澈見底”“長長的柔軟的柳枝”“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粼粼的波紋”“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等詞句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愛,他把家鄉寫得像詩一樣,像畫一樣,家鄉在他眼裏是那麼美,可見他是多麼地喜歡家鄉。

生:對,從“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裏鑽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裏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從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從這幾句中,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家鄉的愛。在他眼裏,家鄉的日出是美的,家鄉的清風是美的,家鄉的小溪、小橋、楊柳,是美的,家鄉的一切都是美的。

師:一個人的出生、成長的地方,濃縮了生活的內容和感情,在他後來的回味中,會感覺一切都是美的,所以家鄉的一切在作者的眼裏都是美的,你們的說法有道理!其他同學還從哪裏體會到了作者對家鄉的愛?

生:我從課文的最後一段體會到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都說明了作者對家鄉的愛。他回憶的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丟野花、欣賞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時期的事,可是他記得清清楚楚,並且永遠都忘不了,可見家鄉給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見作者對家鄉的愛有多深!

生:……

師:同學們體會得很好,作者的感情就是從這美美的描寫中,娓娓的敘述中表達了出來。請你讀讀這樣三組句子,體會一下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什麼特點。

出示句子:

第一組: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溼,但我非常愛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第二組:

我和一羣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並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玻璃瓶裏玩兒。

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曾經隨着採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欣賞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

第三組: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着村莊。溪的兩邊,種着幾棵垂楊,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着。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着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悅耳的聲音。

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裏穿過。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裏鑽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裏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從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生:從第一組句子中,我發現了作者是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愛。

生:我也發現了,我從第二組和第三組句子中體會到,作者通過回憶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和描寫家鄉美好的景色來表達愛的情感。

師:你們說得對!看,感情原來可以這樣表達。直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讀讀背背,積累詞句。

2、閱讀文章,完成練習,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受到美的薰陶。

3、做小導遊,培養學生大大方方、有順序、講清特點的能力;培養認真聽話,適時提問的聽話的能力;培養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4、培養學生的能力,表達對校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在學習“讀讀背背”之前,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對聯;在“口語交際”課前,瞭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也可以去景點觀察真正的導遊員是怎麼介紹的。

教師準備:教師準備家鄉的風景、名勝的圖片和錄像資料。

三、課時安排:

4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讀背背、閱讀)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最近又積累了哪些對聯?交流。

二、完成“讀讀背背”。

1、讀讀。

(1)自由朗讀“讀讀背背”的文字,讀通順,不認識的地方可以查字典。

(2)誰來讀聽聽?

(3)在小組內讀。

2、這些句子讀來朗朗上口,讓我們來背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再指名背、一組背、全班背。

3、豐富積累。

展示課外積累。

三、完成“閱讀”。

1、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描寫雲南風景名勝的文章《大理三塔》,齊讀閱讀要求。

2、學生自學,完成閱讀要求。

(1)看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想辦法解決。

(2)小組交流:大理三塔是什麼樣子的?

(3)指名彙報。

(4)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先自由練習,再指名背誦。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收集資料。

課前收集有關家鄉風景、名勝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音像)。小組交流,豐富積累,爲上課做準備。

二、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1、我們家鄉有不少的風景、名勝,你們能給前來參觀的客人當一回導遊嗎?

2、怎樣才能當好這個導遊呢?讀讀要求,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3、交際,弄明白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三、介紹風景,抓住特點。

1、小組內介紹:

2、全班交流。

3、情境模擬:模仿導遊介紹景點。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二、選定景物,指導觀察。

1、你打算寫學校裏的哪一處景物?說說這處景物。同學評議。

2、怎樣才能按順序、說具體?再去觀察。

3、小組觀察,教師指導。

(1)寫一處景物的組成一組,觀察交流。

(2)師參與每一組中去觀察交流指導,引導想像:這些景物能讓你想到什麼?

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交流習作。

1、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也可以介紹佳句。

2、說說你喜歡誰的作品。

二、明確評改要點。

1、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想把文章改好嗎?

2、回憶本次習作提示,說說我們在習作修改時重點該注意哪幾點?

(1)按一定順序。

(2)內容具體。

(3)加上自己的想像。

三、全班講評例文。

1、指名讀例文。

2、說說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四、小組再次交流習作,互相修改。

五、生隨意找自己信任的同學交流修改。

六、謄抄習作。

五、教學後記: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一、教學目標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品味學習課文的語言。

二、難點、重點分析

1.本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分析:本篇可以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點題,引出對少年讀書生活的回憶。藉助一連串的比喻,渲染由回憶帶來的愉悅之感。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記述少年時代的讀書作文的情況。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由回憶往昔轉到抒發今天的感慨。添上這兩段,不僅使文章首尾呼應,更重要的是把作者與讀書,作文、讀書與體驗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給人以更多的啓迪。

課文的第二部分很長,是全篇的主體內容。這一部分的層次大致如下。

第一層,第3自然段:交代有關的背景情況,講自己因讀書而歡悅的心情。

第二層,第4~12自然段:記述看小畫片和上小學時讀書作文的情況。這一層又可以分爲四個小層。

第一小層,第4、5自然段:看小畫片;

第二小層,第6自然段:讀真正的連環畫;

第三小層,第7自然段:讀文化站的圖書;

第四小層,第8~12自然段:因讀書而提高作文水平,獲得榮光,悟出一點寫作的道理。

第三層,第13~17自然段:記述上初中讀書、作文和創作的情況。這一層又可以分爲兩個小層。

第一小層,第13~15自然段:讀大部頭小說,作文受到好評,又悟出一點寫作的道理;

第二小層,第16~17自然段:學着“創造”,寫出小小說並發表,這是因大量讀書而得到的果實。

2.本文是以什麼爲線索的?

分析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它使文章中所有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整體。有的以人物爲線索,有的以物品爲線索,有的以感情變化爲線索,本篇充當線索的是書籍(長生果),這條線索非常鮮明,貫穿始終。

3.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分析:本篇作爲記事散文,主體部分基本上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作敘述的。下面把有關的語句依次摘出來,從中可見其清晰易辨的特點:

最早的讀物……

後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

我又發現了一塊綠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作文……

上初中後……

我終於開始學着……那是上初中二年級時……

4.本文是怎樣突出中心的?

分析:本篇內容涉及的時間跨度大,事情、頭緒也比較多,但無不圍繞着一箇中心——強調讀書的重要性,闡明閱讀與寫作的相輔相成的關係。這就是平常所講的“形散神不散”。

集中並不完全等於突出。要想讓中心突出,就得有典型的材料。本篇詳細記述了兩次作文的情況以及從中悟出的道理,揭示讀與寫的內在聯繫;學寫小說一事,記述得雖然簡略(或許這是由於搞文學創作不是中學生必做的事),但作者敘事之後馬上附以議論,用力地扣在中心上——“假如不是讀幾百部真正的小說,我決不可能寫出那800個字”。除了選取典型事例,作者在行文中時時注意從不同的側面去揭示中心,比如:

“那時,就是因爲酷愛書到了連一片帶字的紙頭都不放過的地步,我纔對文學發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

“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

“做筆記鍛鍊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強我的理解力。”

“……平常看的那些描寫苦悶心境的詞全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

這樣,圍繞中心選材,所選的材料有“面”也有“點”,又注意不斷地顯示中心,本篇散文的中心就既集中,又突出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本文是怎樣過渡和照應的?其作用是什麼?分析:先看過渡。第5自然段,是過渡段。從“看得津津有味”到“不過癮”,去閱讀“真正的連環畫”,這是兒時閱讀生活的變化。前後兩個階段的內容,藉助這個過渡段,自然地連接起來。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開頭,都安排了過渡性的語句,用以連接前後的內容,使結構層次和敘事的條理更爲清晰,上下文的聯繫更爲緊密。

再看照應。第一部分裏,有“憶及……”的說法標明轉入回憶,第三部分則以“至今……”諸語加以照應,如第3自然段中的“歡悅”,第6自然段聽“癡迷”“迷醉”“酷愛”,以及後面的“榮光”“如癡如醉”“說不出地高興”等,前後連成一氣。再如,第13自然段中提到“記書中優美的詞語”,第14自然段就有“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後念念不忘的詞句”之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15自然段結尾與第16自然段的開頭,前邊提到“創造”,後邊緊承此意,兩段之間語意和文氣連接得十分緊湊,“我終於開始學着‘創造’了”一句既是照應,又是過渡。

作者注重過渡和照應,使文章內容的整體感增強了,眉目也更加清楚。

6.“在記憶的心屏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閡跳躍着歡快音符的樂章。”這句話怎樣理解?

分析:此句,承前一句“涌起視聽的愉悅之感”而來。兩個比喻,一個從“視”的角度形容(畫頁),一個從“聽”的角度形容。“心屏”,這是新出現的詞,把心說成是電視屏幕,其上可以傳出畫面和樂章,這就與後面的兩個比喻聯繫起來。“幅”讀fú(統讀),是量詞,“一幅”猶言“一張”。“閡”讀“quù,也是量詞,一首歌或詞叫“一闋”;這裏中心詞是“樂章”,其量詞用“個”而不用“首”,故句中的“一閡”猶言“一個”。附註;樂章,指成套的樂曲中具有一定主題的獨立組成部分,一部交響樂一般分爲四個樂章。

7.“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這句話怎樣理解?

分析:“囫圇”讀hú lún。“囫圇吞棗”比喻讀書不作細緻的分析,籠統地接受。“好讀書不求甚解”,一般斷句成“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晉代詩人陶淵明在短文《五柳先生傳》中的自況之語,文中,其後還有一句:“每有會意(領悟),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說讀書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理解透徹;一種是“不鑽牛角尖”的意思。陶淵明的本意恐怕是後一種,不然他怎麼會“每有會意”,就高興得連飯都忘了吃,一再涵泳深思呢?作者引用陶語,所表達的意思,與陶語本意也有某些一致的地方,後文“牽腸掛肚”一詞可證。但小學生畢竟水平有限,“不求甚解”更多的是不得已而爲之,因讀不懂而放過去。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同學們,大概一提起寫作文,不少人就會叫苦,不願寫也不會寫。怎樣擺脫這種困境呢?只要認真閱讀葉文玲的文章《我的“長生果”》,一定會受到很大啓發。如果你按照作者說的辦法去做,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二)學生查工具書,掃清詞語障礙。

(三)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路,並列表概括主體部分的主要內容。

(四)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怎樣通過敘述讀書作文的情況,揭示閱讀與寫作的相輔相成的關係。在這個基礎上,歸納中心,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突出中心的。

(五)指導學生分析過渡和照應方面的特點。

(六)指導學習品味語言。

1.“我的‘長生果”’/“書,人們稱爲人類文明的‘長生果’。”/“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把這幾句話放在一起來理解。思考:“長生果”與“營養品”含義完全一樣嗎?爲什麼標題不說是“我的書”或“我的精神營養品”?

提示:“長生果”與“營養品”都是比喻的說法,含義有重合之處,但並不完全一樣。“營養品”主要指出對人有教育作用,使人在精神方面充實、強健、發展。“長生”也含有這層意思,但不止於此。這個比喻還指書本身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創造出來的最好的精神產品(果實),此其一;其二,人類文明凝結於書,書又是促進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條件,這種雙向的活動是“長生”的,是永久性的,是永遠不會衰敗完結的。本篇雖然重點講的是個人的經歷和體會,但作者把立足點放在很高的層次上,所以標題裏用了“長生果”而不取“精神營養品”等,含義顯得更深,給人的啓發和聯想餘地更大。

2.改寫第2自然段,刪去所有的比喻,然後與原文比較,體會其語言特色。

提示:可以改爲——“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感。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豐富多彩,令人高興歡快。”原文一共有四個比喻。前兩個是一組,對仗比較工整,所描繪的景色與天籟富有詩情畫意,語言也很美,這些都渲染了“歡愉之情”,使它成爲可見可聞可感的東西,讀者心裏好像也出現了那種美妙的感覺。後兩個比喻是一組,又是從畫面與聲響(樂音)兩個方面加以點染,與前一組比喻暗暗溝通(彷彿蜂蝶飛進了畫頁,天籟小巧玲現入了樂章),二者之間用“視”“聽”二字聯絡,用“愉悅”一詞總領。

3.畫出課文中讀書使“我”入迷的詞句,前後聯繫起來品味和分析。

提示:有關的詞句有——

……幾套連環畫,叫我看得癡迷:《七色花》引得我想入非非,《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

……只要手中一有書,就忘吃忘睡……

……酷愛書到了連一片帶字的紙頭都不放過的地步……

……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如飢似渴地閱讀…醉心閱讀……

圖書又像磁石吸引了我……使我如癡如醉……我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花在借閱圖書上。

看了巴金的《家》後念念不忘……

讀過幾百部真正的小說……

仍盼天天能扎進頭去醉心讀書……

把這些詞句聯繫起來,可以看出“我”讀書的特點是“入迷”。最能體現這種“入迷”程度的字眼是“癡”和“醉”,文中多次使用,此外還有多種類似的說法。如果讀的是好書,那麼“入迷”是一種很好的讀書境界。唯有“入迷”,才能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得到最多的收穫。當然,不能止於“入迷”,還要繼續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評析、鑑賞等);讀書要有所選擇,格調不好、境界不高、文字不精的書,壞書,也可能會讓少年人一時“入迷”,這對身心發展是有害的。

4.熟讀第10自然段,選出幾個自己認爲用得最好的詞加以評點。

提示:“拂”“撤”“擋”“捧起”“奉獻”這一組動詞可以放在一起品評;三個“愛她的……”,這一組排比句可作評點:“燦爛”這個形容詞用得大膽、新穎,有特殊的表現力。

5.熟讀第12自然段,思考:“別出心裁”和“與衆不同”互相換一換好不好?使用“鮮味”這個口語化的詞好在哪裏?

提示:“別出心裁”和“與衆不同”是同義詞,有時是可以互換的,但課文裏的這一句,前面講的是“構思”,而“心裁”恰恰指心中的設計籌劃,所以“別出心裁”用在這兒恰到好處,不宜換成“與衆不同”。“鮮味”含有新鮮感強、不落俗套的意思,這樣的寫法和語言必能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已。使用這個口語化的詞,符合少年人的心理特點和表述習慣。

6.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已經讀過的書,與她所說的“社會人生這部深奧綿長而無頁碼的大書”,有什麼不同?

提示:書一旦成爲書,它就定型了,凝固了,雖然來源於社會人生的土壤,但已經屬於過去的事物、代表着過去的認識。“社會人生”則不然,它時時刻刻在變化、發展,隨時有新的事物新的情況出現,隨時有新的矛盾新的問題等待人們去認識去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講,筆寫的書再多,也只是“社會人生”這棵大樹的一個果實。此外,筆寫的書是從“社會人生”中來的,不聯繫書的母體,就不能真正把書讀懂;讀了書不去實踐,懂了道理學了知識不去運用和驗證乃至發展,讀書的意義也就喪失了。總之,一本書容易讀懂,而“社會人生”之書,要想讀通,絕非易事。作者因此頗有感慨,這也啓發讀者——應該把醉心讀書與深入實踐結合起來。正如古人所言,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始於“博學”而終於“篤行”。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朗讀課文,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前準備:

蒐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麼瞭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麼更深的瞭解。

二、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後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麼?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瞭解?

四、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自己試着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着用舉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彙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並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彙報,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裏,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麼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爲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麼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麼?

鯨在睡覺時是什麼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並把它畫下來。

二、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三、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着同學們去探索。佈置同學蒐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爲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故事內容。

2、從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慮問題要全面的道理。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看待問題,處理事情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換個角度從別人的立場審視問題,從長遠打算,經過深思熟慮後再作出決定。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瞭解故事內容,明確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引導學生學會全面、長遠地看待問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兩個農夫”。

二、自由讀課文,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指導:將課文讀通、讀順,明確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及時瞭解學生讀得情況。

3、小組內彙報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全班交流。

5、評價總結:這篇課文寫了兩個農夫在秋收後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一個認爲趁天冷之前賣牛可以從中獲利,另一個認爲天冷前買牛節省金錢。買賣成交後,兩個農夫卻分別得到了不同的後果。

三、再讀課文,練習講故事。

1、再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

2、小組內講故事。

3、指名講故事。

4、師生評價。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談話:這兩個農夫最後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爲什麼?他們還應該想到什麼?

2、默讀課文獨立思考。

3、小組內討論。(教師引導:可以提示從文中的中心出發來提出建議,提出的建議應該是雙方都能得到利益,而不是文中結果。)

4、全班交流。(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思考結果,可以作適當引導。)

五、寫出你的建議。

1、根據討論中大家提出的意見,分別給兩個老農提建議,然後寫下來。

2、學生練習。

3、教師巡視指導。

六、學習“閱讀小提示”

1、指名讀“閱讀小提示”內容。

2、師生共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法。

板書設計:

兩個農夫

一個老農賣牛和飼料(物價上漲)遭竊送命要全面考慮

另一個老農賣牛和飼料(牛半價)遭瘟疫殺牛長遠打算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瞭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日。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教學一首詩歌:《最後一分鐘》。播放歌曲《東方之珠》。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爲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後,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詩主要講了什麼。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後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瞭解了些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後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容

1、讀第1節,想一想:還有最後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想一想:作者分別想到了什麼?(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樑,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迴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麼?我們應該帶着怎樣的情感來讀?(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課後小結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麼?(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2、觀看香港迴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課後習題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瞭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瞭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材分析】

竊讀記》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着“喜愛閱讀”這一專題整合教材內容。其中,第一課《竊讀記》是一篇富有教育意義且生動傳神的記敘文小故事。故事同蒙古國對一個小女孩如何竊讀的描寫,表現力她對知識的渴求,對圖書的熱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側重培養的是閱讀雨寫作的能力,重點啓發他們對穩重“我”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的認知,以對其進行寫作技能的培訓。字詞部分相對淡化,以自學爲主。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會認“竊”、“腋”、“呦”等七個生字、準確書寫 “竊”、“炒”、“鍋”等14個生字。

2、過程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並受到感染。

3、情感態度目標:重點感悟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並受到感染。

難點:感悟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方法】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同學們喜歡讀書嗎?平時都在哪裏讀書?有沒有人嘗試過“竊讀”?(板書課題)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預測:爲什麼要竊讀?是怎麼竊讀的?竊讀是怎樣的感受?

那麼就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麼事?標出文中生字詞。

二、初讀課文,自主感知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自學生詞新詞。

自學檢測:正音:目的地dì踮起腳尖diǎn暫時zàn

釋義:適宜──適合,相宜。文中指在書店人多,無人注意到我的這種環境與我只讀不買的竊讀行爲相適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討厭。這裏指知道常常這樣只讀不買是惹人討厭的,每當感覺到書店裏店員態度變化時,我就會放下書離開。

飢腸轆轆──飢餓得肚子發出腸鳴音。

白日夢──比喻不能實現的胡思亂想。文中是說作者在餓着肚子站着苦讀中,也幻想着能夠有錢;而有錢也不過能吃上一碗麪條,再坐下來舒服地讀書。這種最簡單的需求對一個窮學生來說像“白日夢”一樣不可能實現。

依依不捨──留戀,不忍分離。

三、熟讀課文、理清線索

1、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2、讓學生概括地說說課文是怎麼記敘“我“竊讀的經歷與感受的。

3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後──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飢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板書)

四、品讀課文、深度感知

1、默讀第3自然段:

畫出“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或關鍵詞。

2、課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學生朗讀,說說體會到了什麼?

(“跨進店門,暗喜”,“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鑽過去”,“總算擠到裏邊來了”,“急切地尋找”,寫出了她讀書的渴望與急切,這些都說明了她特別喜歡讀這本書。)

3、想像當時“我”找書的樣子。表演體會。

4、她這樣去竊讀,你們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髮表不同的看法)

5、引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讀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五、置留問題,佈置作業

1、她是一個多麼愛讀書的小姑娘!當她找到那本想讀的書,又是怎樣閱讀呢?她有怎樣的心理感受?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並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

〖板書設計〗

1、竊讀記

放學後──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飢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認讀詞語“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等。

2、回顧課文內容。

3、過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爲了讀到自己喜歡的那本書,費勁了力氣才找到。那麼,她是怎樣閱讀呢?有什麼感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指名讀第3自然段,體會我讀書的樣子與內心:

⑴ 體會“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着。”

(課件演示句子)

① 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② “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

地讀着”,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感悟寫法,體會語言精妙,訓練語言運用能力。

⑵ 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課件演示句子)

① 快樂的是什麼?恐懼的是什麼?

② 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聯繫生活說一說)

⑶ 引導學生讀出這種複雜的內心。

2、默讀5~10自然段:

體會“我”竊讀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動:

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動,然後,自主交流,師生對話,聯繫生活,關注體驗。

⑴ “害怕書店老闆發現”是什麼滋味?

(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爲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它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隱藏起來”是什麼滋味?

(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趕上天下雨”是什麼滋味?

(爲了讀書,卻慶幸下雨,並且希望越大越好,還裝着鄒眉頭,望街頭。這樣的竊讀方式令人感動。)

⑷ “餓得飢腸轆轆”是什麼滋味?

(作者讀書太餓了,太累了,腰痠了,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穫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燈亮起來”是什麼滋味?

(作者什麼也沒吃,卻嚥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穫了很多知識,心裏非常高興。) ⑹ “我走出書店時”是什麼滋味?

(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鬆,說明她讀完書後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3、聯繫生活實踐說說“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纔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三、感悟寫法

1、引導:

這篇課文真實感人。那麼,你認爲哪裏寫得好呢?

(學生討論,相機引導學生朗讀)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品悟語言,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落實語文的基礎。 2、小結:

這篇語言樸實而又生動感人,特別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爲傳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酷愛。

四、拓展延伸

1、以後你應該怎樣來讀書。

2、說一說有關讀書的名言。

五、佈置作業

1、閱讀《竊讀記》節選(發放材料),寫出讀後感。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1、讀一讀,寫一寫:

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 2、解釋帶點的詞語:

我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

3、填空:

課文以_______爲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衆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5、寫幾條讀書的名言。

〖教學建議〗

1、學生自學,讀出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體會,抓住值得探究的問題點撥引導:

⑴ 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交流時,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複雜感受,並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句。

⑵ 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具體語句中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⑶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後,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並受到啓發,能夠在黃金年齡進行閱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隱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瞭解王安石的生平、

2、瞭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遊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遊,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俺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於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絡繹不絕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只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願人持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爲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爲什麼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重山、照俺還”、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俺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俺還”、)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說說爲什麼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麼說什麼、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名同學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俺彷彿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協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的小草()的柳樹,遠處()的樹林()高山、(同學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裏的“綠”有着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爲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俺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爲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讚賞、那就讓俺們一起讀出你的讚歎吧、

品評詩句、昇華情感

1、過渡:這麼美的綠,這麼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俺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裏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置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同學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爲官,王安石是在那裏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裏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裏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同學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俺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迴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牽腸掛肚呀!讓俺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於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身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俺們驚歎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範!

第二課時

1、播放歌曲《故鄉的雲》、

2、聽!來自遠離家鄉遊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的雲總是那樣的白,故鄉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幹榮歸故里?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3、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4、指數名同學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5、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現什麼?(指名答)

6、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夥伴一起反覆讀上三遍之後,再好好想想、

7、讀了這麼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4、同學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難過、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俺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掛念。

10、就讓俺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1、王安石見明月而難過,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同學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俺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情,俺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爲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括着對故鄉的想念、對家鄉的思念、讓俺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說說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同學練寫。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4個會認生字,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自主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作者眼中“表裏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麼體會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記憶是人生的珍寶,值得回憶。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從小就要渴求知識,養成勤于思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表達的意思。

教學用具:

標籤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每個人都有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在這個多彩的童年裏,一定會有許多事情是值得我們回憶的,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關於童年趣事的課文——《表裏的生物》。板書:表裏的生物。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生字,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2、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小時候的“我”認爲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爲好奇,並相信了父親說的表裏有個小蠍子在裏面。)

3、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我”和爸爸。課文在刻畫人物時主要採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和父親的對話描寫;“我”的心理描寫。)

(二)深入學習課文,在感悟刻畫人物方法的同時,體會人物的個性。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句子,並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然後帶着自己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這個環節就是解決了課後習題第二問: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學生獨自畫句子、思考、朗讀。

3、指名朗讀,要把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學生聽後進行點評。出示“我愛聽這表的聲音。”我一邊說一邊向着表伸出手去。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強烈的好奇感,渴望打開那塊表探個究竟。)

我嚇了一跳,蠍子是多麼醜惡而恐怖的東西,爲什麼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裏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裏邊有一個活的生物。(弄清緣由之後的滿足感。)

我想,大半因爲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蠍子都沒有這麼好聽的聲音,也許這裏邊的蠍子與一般的不同。(在他的心中充滿美妙的東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學們在一邊朗讀一邊點評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情感,逐漸讀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從剛纔的朗讀中,你覺得“我”是個怎樣的孩子(“我”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於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這個問題也是課後習題。

三、練習

1、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童年,講一講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經歷。

2、結合課文理解文中分號的使用方法以及分號的作用。

四、課堂小結

《表裏的生物》是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作家馮至寫的一篇散文。還有哪些描寫讓你很欣賞找到之後好好讀一讀。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讀完後,想想、說說你爲什麼喜歡讀這一部分?爲什麼這麼讀?

生1:老師,我喜歡讀的是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總是問母親:'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呀?'

師:請你說說爲什麼喜歡讀這一句子。

生1:因爲我從這個句子體會到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

師:那你覺得該怎麼讀?

生1:我覺得這個媽字應該讀長一些。學生試讀。

師:誰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覺得這個媽應該讀得短、快一些。

師:爲什麼?

生2:因爲讀得短、快一些才能讀出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學生試讀。

師:誰還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覺得這個媽可以讀得長一些,不僅可以讀出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讀出作者的撒嬌。學生試讀。

師:請同學們用你自己喜歡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全體學生試讀,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後的收穫,引導同學體會讀書的樂趣,並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同學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謄寫競賽,引導同學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交流平臺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同學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閱讀的收穫、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所瞭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效果加以展示、

日積月累

1、激情導人、俺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爲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俺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同學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b.嘗試理解:同學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誦名言、

4、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同學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同學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俺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勝利

藏書不難,能看爲難;看書不難,能讀爲難;讀書不難,能用爲難;用書不難,能記爲難、——張潮

5、鼓勵同學課後將自身喜歡的讀書名言製作成書籤、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學習目標

①認識扉、癮等生字。並通過互相提醒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中受益的語句。

↘談話導入

①同學們都聽說過長生果嗎?(板書:長生果)吃了長生果會怎麼樣?板書課題,並指名讀課題。

②讀了課題以後,你想知道什麼?這是一閱讀課文,要求同學們運用平時的學習方法自己讀懂課文。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讀第一聲,水滸的滸不讀許,過癮的癮是前鼻音,饋贈的饋聲母是k,酵母的酵不讀xiào。

③默讀思考:我的‘長生果’是什麼?作者寫了童年讀書、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①我的‘長生果’是什麼?(書是我的長生果。)

②作者寫了童年讀書、的哪幾件事?(作者寫了童年讀香菸人小畫片,讀連環畫,到小鎮的文化站讀圖書、文藝書籍。常常居全班之冠,《秋天來了》得了甲優,《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師誇我嵌字用得傳神。)

a.作者是怎樣讀這些書的?板書:津津有味、如醉如癡、牽腸掛肚。

從作者這樣讀書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作者非常喜歡書)

指導朗讀相關的句子。

b.作者從中悟到了什麼道理?讀11.14自然段。

理解:別出心裁、嘔心瀝血

③讀書和有什麼聯繫嗎?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並談談理解。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飢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我讀了許多的書,使我的寫得很好,書就像是我的營養品一樣。)

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作者就是因爲讀了巴金的《家》這本書,並且裏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歡,念念不忘,自己中不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當,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④作者爲什麼說書是我的長生果?(書像長生果一樣,對我有好處。)

爲什麼又把書稱爲人類文明的長生果的呢?(書是可以流傳下來的,我們通過看書可以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書就像長生果一樣不老。)

↘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①認真讀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或段落,與同學交流體會。

②課外積累和讀書有關的格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