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優秀教學案例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優秀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教材簡析: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優秀教學案例

這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講述了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受殘酷的刑罰後,不忘父親囑託,忍辱負重,耗費13年時間,最終寫成輝煌鉅著《史記》的事,讚揚了司馬遷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12課第66—68頁

 教學目標:

1.抓語言文字,能複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司馬遷爲完成《史記》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3. 能有意識地關注《史記》,並蒐集其中一兩個故事,寫寫讀後感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哪些地方突出表現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並能感受他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學難點:

司馬遷的剛強堅毅、才華橫溢,《史記》的優秀傑出、萬古流芳,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如何讓十一二歲的小學生讀懂司馬遷這個人,由衷地激發起對他的敬仰,並自覺地走近、嘗試閱讀《史記》這本書,則是本課的難點。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在聽說讀寫中感悟人物精神。理解課文內容,在揣摩司馬遷的心理活動中,更好地感受他爲完成《史記》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的精神。設計中多次涉及到說、寫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還有助於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話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司馬遷矢志不渝精神的影響,進而使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在水到渠成中得到昇華。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生齊讀課題。

2.師:看課題,“發憤”是什麼意思?

生:振作精神、決心努力。

3.師:圍繞課題,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指名說。

生:司馬遷爲什麼要發憤寫《史記》?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作的?……

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1)司馬遷爲什麼要發憤寫《史記》?

(2)他又是怎樣發憤寫作的?

(3)結果怎樣?

生自讀課文思考。

(點評:如何導入把握好開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所在。複習導入、自讀課文,是對學生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瞭解,不僅鞏固了上節課的所學,學生還易有滿足感與成就感,提高學習積極性。圍繞課題提問題,旨在拓寬學生思維,先質疑再探索,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二、感受《史記》的價值

1.師:每件事情都是有結果的。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一事件的結果是什麼?

生: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餘字的輝煌鉅著——《史記》。

2.師:魯迅曾這樣評價《史記》。出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生齊讀。

師:你怎麼評價《史記》,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出示談話交流:史記是

生:《史記》是一部前無古人的著作。

生:《史記》是一部鴻篇鉅製。

生:《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出的輝煌鉅著。

3.師:《史記》有這麼高的價值,那可是司馬遷發憤寫出來的。

(點評:這一部分教學採用的是“倒裝”,即先講授事件的結果,再探求原因。這樣的教法能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學習司馬遷寫《史記》的原因

1.師:同學們,回過頭來想想,司馬遷爲什麼要寫《史記》?請你自讀1-2節,找出原因。

生自由讀書。

2.師:誰來說說司馬遷爲什麼寫《史記》?交流。

(1)英雄的影響

生:司馬遷從小看着波濤滾滾的黃河……聽着……心裏十分激動。從中可以看出父老鄉親講的故事對他影響很大。

師:恩,他是受到了古代英雄的影響。那麼,父老鄉親可能會講哪些英雄故事?

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大禹治水、劉邦鴻門宴……

師:這些故事都記載在《史記》中了,有興趣的可以課後看一看。

師:面對着滔滔的黃河水,聽着英雄們的故事,司馬遷十分激動,他會想些什麼呢?

生:我也要像那些英雄一樣,學習他們的品質……

生:他們的事蹟太偉大了,我要編寫一部史書,把他們的事蹟記錄下來……

(2)父親的影響

師:年少的司馬遷還會因爲什麼寫《史記》?

生:他還受了父親的影響,努力讀書……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師:是的,他受父親的影響比較深。特別是父親臨終之時的

生:遺言、囑託。

(3)父親的囑託

① 師出示父親的囑託:“我死後,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的,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指名讀。生以平緩的語氣讀。

師:父親臨終時的遺言該讀出什麼語氣?誰再來讀?

師指名一人讀。全班齊讀感受父親的願望。

② 師:看着奄奄一息的老父,司馬遷會想什麼,會說些什麼?

師出示:此時,司馬遷也早已 ,他 地說:“ 。”

生仿照形式說話。

③ 師:聽了父親的話,司馬遷是怎麼做的?指名說。

生:司馬遷牢記……走遍全國……資料。

師適時板書:記囑託

④ 師:司馬遷的求知過程讓人不自覺地聯想起陸游的一句千古名句:

、 。

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點評:司馬遷寫《史記》的原因是教學重點之一。在這部分教學中,我把側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概括原因,並從中揣測人物的心理,從而感受人物寫史書的原因中。首先是司馬遷面對黃河水,聽着英雄的故事,內心是怎麼想的;其次是看着奄奄一息的老父,聽着他的囑託,司馬遷又是怎麼想的。從這兩個方面揣測司馬遷的內心世界,更好地理解他寫史書的原因所在。另外,古詩的積累也無形的滲透在教學中。司馬遷求知的過程引導學生領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層含義。)

 四、學習司馬遷寫《史記》的過程

1.師引讀: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託,正當他……,一場……頭上。是什麼原因讓他不能繼續寫下去了?自由讀第3節,找出原因。

生:司馬遷因爲李陵事件,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

師板書:受酷刑

2.師:想想看,司馬遷可能會受哪些酷刑?

生:被鞭子抽、折磨身體、被夾手指……

師:其實,司馬遷受的酷刑遠比肉體的折磨還要殘忍。

出示酷刑的資料:腐刑,又稱宮刑,是使人失去生殖能力的刑罰,是最慘無人道、最滅絕人性的。受了這種刑罰,就成了像太監一樣的人。它帶給受刑者的,不僅是肉體上的巨大傷害,更使其心靈蒙受了永遠的恥辱。它使正常人的身體殘缺,心靈殘缺,使一個原本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再也不能昂首挺胸地活着!

3.師:遭受酷刑的司馬遷,真是痛不欲生,他

生:他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

師:他“悲”的是什麼?“憤”的又是什麼?

生:“悲”的是《史記》還沒有完成,自己又受了酷刑;“憤”的是漢武帝是非不分……

4.師:是什麼讓他打消了念頭?

生:要完成《史記》的信念。

5.師:司馬遷振作精神、下定決心寫《史記》,還想到了什麼?他又是怎麼做的?用“——”畫出司馬遷怎麼想的句子,用“~~”畫出司馬遷怎麼做的句子,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生讀,找句子,寫感受。

6.交流

(1) 想的句子

師:他想到了什麼?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生:他想:“人總是要死的……這部史書!”我感受到他選擇死的重於泰山。

師出示《報任安書》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生齊讀。

生:我還讀出了他要完成史書的堅定信念,從“一定”和“!”可以感受到。

師:請你讀出堅定的語氣。

生讀,全班齊讀。

(2) 做的句子

師:他又是怎麼做的?說說你的感受。

生:他盡力剋制自己……工整的隸字。從中感受到他的忍辱負重。

師適時板書:寫著作、忍辱負重

師:他具體是怎麼做的,想象一下。

出示:冬天的早晨,涼氣襲人,當人們 ,他已經 。

夏天的中午,烈日當空,當人們 ,他仍然 。

無數個夜晚,月黑風高,當人們 ,他依然 。

生仿照形式寫話說話。

(點評:引導學生感悟司馬遷在怎麼的環境下寫《史記》,進而體會他的品質,這是教學的重點。在案例中,我採用了“讀寫結合”的方法去實現。讀,讀出司馬遷寫書的堅定;寫,試着寫司馬遷在不同情景下的做法。在教學中,教師一直在追問,引導學生更深度的理解人物。總之,在讀寫說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的精神。)

 五、總結拓展

1.師引讀:就這樣,司馬遷……終於完成了……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生命寫成的。

2.師:讀到這裏,你想對司馬遷說什麼?

出示:司馬遷,我 你, 。

生仿照句式說話。

師適時板書:矢志不渝

3.師:再讀課題。

師:發憤到底是什麼?

出示:發憤到底是什麼?

它是司馬遷受酷刑後忍辱寫成的《史記》!

它是屈原遭到放逐後寫成的《離騷》。

它是談遷 。

發憤是海倫 。

發憤是阿炳 。

發憤是 。

生:發憤是談遷遭受厄運後寫成的《國榷》。

生:發憤是左丘明失明後寫成的《左傳》。

生:發憤是海倫因病盲聾後寫成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

(點評:司馬遷的剛強堅毅、忍辱負重、矢志不渝,是不爭的事實。但如何讓十一二歲的小學生讀懂司馬遷這個人,由衷地激發起對他的敬仰,並自覺地走近、嘗試閱讀《史記》這本書,則是本課的難點。在這裏,我設計了“司馬遷,我想對你說”的寫話練習,加深了學生對司馬遷的敬仰。拓展的“發憤是什麼”對學生的思維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蒐集腦中積累的資源,加深對課文對人物更深層次的瞭解。)

  六、作業佈置

1.認真研讀《史記》中的一篇文章,寫出自己的感受。

2.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試着對司馬遷作一個綜合的評價。

板書設計:

12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記囑託

忍辱負重

受酷刑

矢志不渝

寫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