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評課稿(蘇教版五下)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評課稿(蘇教版五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今天聽了張燕琴老師的一節語文課《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頗有感觸。張老師這一節課較之以前的語文課有了很大的進步。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評課稿(蘇教版五下)

⒈她能夠融會貫通,將衆多的語文素材匯聚一堂,形成一種語文氛圍。

這一節課中,她加入了①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引導學生體會史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②加入了李清照“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和學生一起討論生與死的意義,進而瞭解司馬遷當時的內心感受。③加入了司馬遷《史記》中的一段話,來了解同樣和司馬遷有相同遭遇的人傑。這些都讓張老師的課堂熠熠生輝,讓學生汲取了最大程度的營養。

⒉課件的製作也使她的課堂有了更多的光彩。今天張老師的課件的很精美,下載的課件不一定符合自己的教學,張老師進行了加工,顯然,加工的比較成功。(有些字體和顏色還有待進一步加工)很好地配合了她的教學流程,引發了學生的思考。

3、也聽過好幾節張老師的課,感覺她本節課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教學流程比較清晰了,教學內容比較豐厚,教學手段的使用也更熟練了,教學能力有所提高,業務水平有了進步,這都是值得高興的。

因爲是第一次上,沒有經過磨課,在細節的處理上還略顯粗糙,教學過程也比較瑣碎。提一點個人的感受,也是學習而來。

1、教學流程的設計:

①在板書課題後,瞭解了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後,教師即可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最後一段,學習課文最後一段。理解文章對《史記》,對司馬遷的評價。

②文中最後一句話“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這裏就引導學生進行質疑。

③然後默讀課文,看看文章中寫了司馬遷人生的幾個階段。學生交流後,老師進行板書。

④接下來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根據板書和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來進行課文的學習。

這樣教學脈絡清晰,流程自然流暢。如果把教學板塊比喻成珍珠的話,那麼我們還需要找到一根“線”,把“珍珠”串起來。往往老師們就是把握不好這根“線”,或者不知道怎麼把握這根“線”,以至於給人感覺教學過程比較瑣碎,教師牽引過於明顯,學生主體自主學習不夠,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2、教學細節的處理。在本課的教學中,張老師也比較注重教學細節,但是整體感覺處理的結果事與願違。

①比如:她重點進行了補充教材《司馬遷受刑》的教學,學生讀課文,老師引導交流,時間達到了近十分鐘。老師本意是爲了更好地體現司馬遷的道德情操,可是花費了過多的時間,以至於對文章的學習不夠深入,這是很可惜的。

②文中,司馬遷父親臨死時的遺言以及司馬遷對父親的承諾都是學習的重點,是體會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一個基點。張老師只是簡單地引導學生交流一番,請一名學生讀了讀。我感覺這樣處理太草率了。這個地方,是最能夠煽起學生感情,最好體會司馬遷內心活動的素材,要好好地把握,讓學生充分地讀,不同形式地讀。可以這樣設計朗讀:父親流着眼淚,緊緊拉着司馬遷的手說--------;父親深深凝視着司馬遷的眼睛,顫抖地說--------;父親強嚥着最後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司馬遷跪在父親牀前,堅定地說------;司馬遷握着父親的手,顫抖地說------;司馬遷強忍着悲痛,低沉地說--------。我相信當學生讀完後,一定會潸然淚下。

3、教學評價的多樣化。在整堂課中,對於學生的回答和朗讀,老師幾乎沒有什麼具體的評價,這很可惜。姑且不說老師評價的重要性,如果張老師有對學生精彩的評價,相信一定會錦上添花。

4、教學時間的把握。由於對補充故事的學習時間過長,影響了後面的學習,最後學生都沒有時間來談談自己獲得的人生啓示,也是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