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2017五年級下冊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2017五年級下冊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1K 次

《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一篇寫人的文章。文中抓住閏土語言、動作、外貌的刻畫,將人物的特點塑造得那麼生動形象。

2017五年級下冊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2017五年級下冊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

《少年閏土》是上冊第五單元以“初識魯迅”爲專題的第一篇作品。這一文是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作者採取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刻畫出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海邊的健康少年,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之處如下:

一、以讀代講,讀中悟情。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老師是啓發者、點撥者、引領者、合作者,對本課重點內容的重點體會,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反覆地讀,多種形式地讀,以讀代講,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從而走進文字、走進情節、走進人物,受到情感的薰陶和感染。閏土外貌描寫是本課的重點掌握的寫作方法。第一課時我通過讓學生找出“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閏土的第一印象引出閏土的外貌描寫,反覆朗讀,邊讀邊想象閏土的樣子,最後出示閏土的畫像,繼而與心中的閏土進行一番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抓住人物主要特徵進行人物刻畫。其次,語言描寫也是本課落實的重點和關鍵所在。通過指導讀、自讀、互讀、師生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結合,重點研讀了“我”和閏土的對話,讓學生在對話中瞭解語言描寫的作用、學習語言描寫的方法,進一步走進閏土,深入解剖閏土的人物特點。

二、 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創設情境。

無論教學手段多麼先進,教學語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難以被完全取代的。具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一方面能給學生正面的示範作用,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可以讓學生從老師那裏學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內部動機,啓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思考理解、掌握教師的講授和學習的內容。在教學中,我努力融入自己的情感,讓語調抑揚頓挫,情感高低起伏,營造氛圍,儘量讓學生走進文本情境中。比如:在理解“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大多數同學有點懂,但說不明白,這正是學生學習中的“憤悱”狀態,需要教師點撥。我在讓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展示圖畫,讓學生展開想象“當閏土在做哪些希奇事的時候我在幹什麼呢?”結合學生的想象,我便描繪畫面邊讓學生聯想:“庭院深深庭院深深、高牆聳立,這就是四角的天空,當閏土在幹那些希奇事的時候,我又會在這個地方幹些什麼呢?當閏土在雪地捕鳥的時候,我坐在暖暖的書房裏揹着那一首首古詩;當閏土在海邊拾貝殼的時候,我靠在柱子旁仰望着那片狹窄的天空中小鳥飛過的痕跡;當閏土看瓜刺猹的時候,我在這方天空下與少爺們吟詩作對……這樣的具體形象的情境創設讓學生走進那片天空下,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作者眼光狹窄,猶如井底之蛙,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流露出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嚮往。

三、創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還學生“說話權”。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親師”指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要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現代教育學認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課堂活動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要積極營造一種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的心理隔閡,促進學生主動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我甚少站在高高的講臺上自圓其說,更多的是走下講臺和學生共同學習、互動,成爲學生的指導者、合作者。如在研讀“看瓜刺猹”這件有意思的事時,我先讓學生說了自己認爲最有意思的事和理由,然後再讓他們來猜我的想法,從而巧妙地引出本文的重點“看瓜刺猹”,這樣的對話式引導,既能讓他們暢所欲言,也不生突兀之感,水到渠成般進入重點內容的學習。

四、重課外拓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致。

短短的課堂是不能把“閱讀”這一語文課的“命脈”全面灌輸的,關鍵在於讓學生由課堂引發開去,讓他們帶着對知識的渴求去想象、去閱讀更多的文章,從而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並學會閱讀。在學習完本文內容後,我讓學生想象他們30年後見面的場景:三十年後,“我”與閏土再次重逢了,閏土還是當年我心中的“閏土”嗎,他們又會說些什麼,幹些什麼呢?激起了學生課後去讀魯迅名篇《故鄉》的興致。

在“不足”中成長“

一、課堂時間安排不當,前鬆後緊。

課堂時間短短四十分鐘,要想充分科學利用課堂,對於新教師來說可真是個大難題。在第一課時,由於引導學生學習本組的單元導讀,明確學習任務已用了將近10分鐘;再帶領學生了解魯迅、介紹魯迅和本文的相關背景知識又耗費了十分鐘時間,那麼半節課就這樣過去了!以致接下來的教學環節都不能順利地完成,還得多加半個課時才能勉強完課。縱觀其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課堂教學時間安排的不科學這個毛病。由此,我們不得不反思,從教師自身、從學生層面、從師生交流渠道、從知識的建構過程:課堂教學時間應如何科學、有效的安排。我想,它絕不只是個時間的概念.要想達到科學有效,它涉及的面很廣:

1、教師首先要有時間的概念。以教師備好一堂語文課爲例,預習、導入、新授、練習、鞏固、拓展各需多長時間,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2、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教師備課時應吃透教材,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應有一個大致的把握,並做好出現這些問題的解決策略準備,也就是做好充分的“預設”。

3、教師應“吃”透學生。

對於自己所要執教班級的學生,教師對於學生現有的知識層面、生活經驗、認知規律乃至學習方式,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力求在課前預設時做好課堂突發事件的調控和有效解決的準備,爲課堂教學的完整達標做好鋪墊,也就是充分了解學情。

4、實際教學中的時間把控。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很多教師沒有想到的、突如其來的狀況,這時教師一定做好調控,掌好舵,任它“風大浪大”,保證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不要偏離其原有的軌道,也就是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

二、不充分考慮學生特點,過於強調閱讀。

雖然“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但是沒有結合實際學情,“不分青紅皁白”地讓學生讀,顯然是效率低下、浪費時間。比如:在讀“看瓜刺猹”的對話時,還沒讓學生走進那片瓜地,看到那匹猹,就讓學生“亂刺一通”,可想而知那朗讀是無效的、甚至是滑稽的。因此,在引導這部分朗讀前,先結合圖畫創設一定的情景:我們跟閏土一起來到了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地裏,你們看啊!那一片深藍的天空總懸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那皎潔的光芒鋪灑在整片瓜地上,多美的月夜啊!月下有一位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着一把鋼叉,機警巡視着!突然,你聽!啦啦啦地響,是什麼?哦,是一匹猹!少年趕緊將鋼叉……這樣先讓學生走進情境中,學生才能入情入境地朗讀,才能真正“讀中悟”。

三、課堂氣氛沉悶,未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的積極性對於知識的領悟和體會至關重要。在本節課中,在學習“雪天捕鳥”這件事時,我僅僅是讓學生朗讀以及找出其動作的詞語,並沒能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深入地體會到閏土的特點。倘若能製造簡易的工具讓學生親身演示,參與到捕鳥中,那印象該有多深刻啊!且也能深深體會到閏土的聰明能幹。

四、沒留學生充分的預熱時間,難以碰撞思維的火花。

要讓課堂“活”起來,思維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在本節課中,課堂氣氛不太活躍,學生沒能積極配合,我想主要是我讓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他們還未反應過來,甚至有些同學還沒找到相應的段落,我便讓他們戛然而止了。這樣的最終效果必定是:教師激情澎湃,學生糊里糊塗!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思考、合作交流,在思維激烈碰撞的基礎上才能煥發智慧的光芒!

五、教師越俎代庖,“授之以魚”非“授之以漁”

在本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強,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沒能把“教本”轉化爲“學本”,都是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說,學生卻無精打采地聽。本課是一篇指導學生關於刻畫人物寫作的一篇極好的範文,我只着重強調本文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卻沒能正確指導如何將這些方法恰如其分地運用到實際寫作中,導致要求學生寫一位同學的外貌特點時,大部分學生都不能準確地把握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徵,而是寫其愛好、品質、特長、性格等方面,未能把教材這個“例子”充分發揮模範的作用。因此,應通過具體的範例指出學生出現的問題,正確指導他們的寫作運用。

此外,還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重點不突出、教學思路不清晰、沒能面向全體學生……所有的收穫都是在磕磕碰碰中獲取的,我相信,這一次我又進步了,哪怕是一點點!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會茁壯地成長起來!!

  【2017五年級下冊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2】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人物描寫極富典範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寫的示範點,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首先,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學生找出來後,我用課件戰士了少年時代的閏土的形象,通過讀句子看畫面,然後進行討論,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很快學生歸納了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生活在海邊的農村孩子。這時,我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課文中沒有寫出我的外貌,那麼你能根據“我”當時的年齡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嗎?”要求學生先看課文,找出一些關鍵的詞句來,我又用課件展示了書中的插圖,學生很快總結了“我”的外貌——“頭戴皮帽子,腳穿小氈靴,臉又白又紅潤,口齒伶俐……”在臨下課時,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以老師爲模特,把老師的外貌寫出來。要求抓住特點進行描寫,沒有見到老師的人,也能通過你的描寫認識,此時學生便饒有興趣地接受這一課外作業。並且有的同學還寫了班級中的小夥伴,爲此我們還舉行的一個“你寫我猜的大行動”呢!我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動口動手,養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通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融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便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