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

《少年閏土》的人物描寫極富典範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寫的示範點,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十分有效。

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通過理解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這時我拋出一問:“課文中沒有寫出我的外貌,那麼你能根據“我”當時的年齡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嗎?”學生想象的積極性自然高漲。大家七嘴八舌地說:“我頭戴皮帽子,腳穿小氈靴,臉又白又紅潤,口齒伶俐……”這時再要求根據剛纔的討論,有條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徵。在臨下課時,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以老師爲模特,把老師的外貌寫出來。要求抓住特點進行描寫,沒有見到老師的人,也能通過你的描寫認識,此時學生便饒有興趣地接受這一課外作業。並且有的同學還寫了班級中的小夥伴,爲此我們還舉行的一個“認人大行動”呢!

我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動口動手,養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通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融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便能得到提高。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2

《少年閏土》的人物描寫極富典範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寫的示範點,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十分有效。

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通過理解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以老師爲模特,把老師的外貌寫出來。要求抓住特點進行描寫,讓沒有見到老師的人,也能通過你的描寫認識,也可寫班級中的小夥伴。

我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動口動手,養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通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融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便能得到提高。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3

新課改要求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就是一句話,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要設計出適合學生身心發展以及經驗需要的課堂設計,放手讓學生主導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只作爲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新課改倡導小組合作。在《少年閏土》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組合作:

1.小組合作學習4-16自然段,初步瞭解閏土給我講了那幾件事,給每件事加上一個合適的標題。

2.小組合作,分析理解小組內最感興趣的實例,通過學過的藉助語言、動作寫作方法,分析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對於重點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

3.通過對閏土特點的分析,來對比“我”這個深居大院的少爺,感受“我”對閏土的喜歡與羨慕,也襯托出“我”孤陋寡聞。

通過本節課的教授,我發現以下問題需要提升:

1.學生能力的發揮沒有達到極致,這說明我們教師要積極的通過各種方法,來訓練、鍛鍊學生的能力。

2.小組內個學生的差異性導致了這個小組的表現力,這需要教師和各個小組長同心協力,針對每位學生的學習經驗,適時地進行引導與鼓勵,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小組。

3.課前預習的指導,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小組長的參與。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二夕的事情。

4.課改是一個大的方向,一下子達成困難重重。我們可以分解目標,階段性達成,既讓學生有一個能力養成的過程,又可以一步步逼近這個偉大的方向。

這些只是我的個人見解,還請同行多多指教。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4

《少年閏土》是一篇十分經典的文章,較難的是學生對當時背景的理解。本文節選自短篇小說《故鄉》。課文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他的懷念之情。教學中我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學習,完全地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沒想到的是,學生們熱情高漲,不僅對這篇課文充滿了熱情,而且還生成了許多我所沒有預料的精彩,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遵循“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這一理念,下面將這些精彩反思如下:

 一、重研讀 創教學新路

這節課,我改變了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研讀爲主體,探究發現爲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初讀研究環節,教師出示彈性式填空,“()的少年閏土。” 並以此爲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在交流中,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豐富填空內容,以較短的時間在整體上感知了教學內容,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二、重點撥亮思維過程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難免碰壁。這時教師適時適當的點撥可謂點到了節骨眼上,教學也實現由局部向整體推進。“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正如一生所說,我有點懂,但說不明白,這正是學生學習中的“憤悱”狀態,需要教師點撥。在讓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1)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誰?(3)“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又指什麼?學生聯繫語境,在解題中逐漸明白其中之意。再通過讀的點撥:將“啊!”與後面“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聯繫起來想一想,結合上下文內容,整句朗讀,反覆誦讀,深入體會。學生讀得非常投入,尤其是一個“啊!”字,融少爺“我”的種種情感於一體,在讚歎中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領悟少爺們的心聲,使學生真正感悟到了其中隱藏着的深刻內涵。

 三、重活動 還心靈自由

爭辯研讀是整堂課的亮點之一,引活動於課堂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在爭辯中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首先我覺得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不夠鮮明,不能更好的突出課文內容,反思之後,通過再設計,我感覺下面的設計更好,能夠更全面的展示給學生,脈絡更清晰,主題也更鮮明。

原來的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難捨難分 “我”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四角的天空

看瓜刺猹

看跳魚兒

機智勇敢見多識廣 敬佩 羨慕

再設計的板書設計:

17 少年閏土

盼望 聰明能幹 方法

喜歡 →少年閏土→ 見多識廣 ↓

羨慕 機智勇敢外貌 語言

不捨 生活豐富多彩 動作

其次,在辯論的過程中,雖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漲,但有些亂,對學生在發言過程中的問題應給予糾正,使學生懂得認真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完善。課下,我又找時間給學生講一講有關辯論的知識及注意事項,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整節課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合作者,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的進取,不斷的完善自己,努力創新,力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通過聯繫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魯迅像: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嗎?誰能簡單介紹一下?

學生做簡單彙報。

2、對,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小時結識了一位小夥伴,就是——(齊讀課題)。

3、這節課我們跟隨魯迅先生一起來認識他這位兒時的夥伴。

二、初讀課文: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三、精讀理解

過渡:讀文後,我們知道文中的“我”是是什麼身份?閏土呢?這一年,輪到我家大祭司的值年,家中要擺放很多的祭器和貢品,需要有人看管,僕人就讓兒子閏土來了我和閏土就這樣認識了。

1、第一次見面,閏土是什麼樣的?

(1)自讀4自然段,畫出描寫寫閏土樣子的句子。

(2)指生答,屏顯句子: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裏體會到的?

(3)指導讀。

(4)從描寫中,能看出“我”對閏土是什麼感情?聯繫上下文看一看。

2、過渡:這樣一個僕人的孩子,生活在海邊的、農村的孩子,來到“我”這個富家少爺身邊,會給帶來什麼新鮮事?

(1)出示要求:自瀆6——15自然段,,想一想:閏土講了幾件事?在旁邊寫上小標題,把自己感興趣的多讀幾遍,寫出旁註。

(2)學生自學,師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閏土講了幾件事?隨生答板書: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瓜地刺猹

看跳魚兒

你感興趣的是什麼事?師生共同梳理:

①捕鳥:從他捕鳥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聰明能幹,見多識廣)從哪兒體會到的?

現在你是閏土,老師想問問你:你爲什麼在雪天捕鳥?你爲什麼用一根短的而不用長的棒來支竹匾?看來捕鳥的.學問真不少。還體會到了什麼?你也像閏土一樣聰明能幹,見多識廣。

指導讀:能像閏土一樣有聲有色的描述捕鳥嗎?

②刺猹:閏土怎麼講他刺猹的?

老師把這段文字找出來了,誰來和老師分角色讀一讀?同學們,當時是一種什麼情景?(渲染)大海邊,夜深人靜,周圍靜悄悄的,只有月亮照着大地,一望無際的西瓜地裏,你聽,拉拉響了,猹在咬瓜了。什麼感覺?可是閏土呢?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勇敢機靈)從哪體會到的?這句話應該怎麼讀?再找生分角色讀。

③還有什麼事你感興趣?

④過渡:在這許多新鮮事中,有件事給作者留下了的印象最深刻,以至於三十年過去了,仍然在他的腦海中保留着一幅畫面,一直都忘不掉,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師出示刺猹畫面,激情背誦第1自然段。爲什麼這幅畫面讓作者這麼難忘呢?引導生觀察畫面,體會畫面的美感和閏土的勇敢機智。

出示圖文,指導讀好1段,配樂讀。

3、過渡:令“我”難忘的何止是他說出的(指板書)這四件事呀,還有許多許多,這就叫——(無窮無盡)。

(1)生活在海邊的閏土還會有什麼事講給我聽?(生舉例)

(2)閏土知道這麼多的新鮮事,“我”聽了後什麼感受?

讀16自然段。體會到了什麼?從哪體會到的?讀出你的感受。

(3)你的“啊”字包含着對閏土的羨慕和佩服。想一想,還包含着什麼感情呢?引導:“我”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出示文字對比:閏土在雪地捕鳥時,我-----------------------;

閏土在瓜地刺猹時,我------------------------;

閏土在海邊拾貝殼時,我---------------------;

閏土在看跳魚時,我--------------------;

閏土----------------時,我-------------------……

學生小結:閏土從小生活在大海邊,對自然界瞭解很多,自由自在,而“我”生活在高牆聳立的深宅大院中,就像籠中之鳥、井底之蛙,眼界狹窄,知識貧乏。

(4)再來讀這段文字,你又有什麼感受?(對禁錮生活的不滿、討厭,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讀出你的感受。

(5)閏土啊閏土,是你讓我這個生活封閉的人知道世界竟如此奇妙,如此精彩,讓我知道大自然是如此有趣、如此豐富。齊讀16自然段。

4、過渡:閏土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去問,讓我瞭解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要走了,分別的時刻到了。我和閏土什麼心情?自讀最後一段,體會到了什麼?

5、是啊,兩個小夥伴在短暫的時間裏留下了兒童時代最純真的深厚的友情,分別的時候真是難捨難分啊!文章學到這裏,你喜歡閏土嗎?爲什麼?

四、拓展:

就是這樣一位聰明可愛、勇敢機靈的閏土,三十年後,當作者再見到他時,是什麼樣子呢?出示文字,讀。他變化爲什麼這麼大?感興趣的同學讀一讀全文《故鄉》。

五、作業:

1、推薦讀《故鄉》全文。

2、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反思:

《少年閏土》一文,作者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劃出了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

我在教學時,引導孩子找出閏土給我講的四件事,從“看瓜刺猹”這一事件入手,通過品讀閏土和“我”的對話來感受“看瓜刺猹”的有趣以及閏土的勇敢。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首先引導學生感受句子所描繪的情境,用形象的課件再次把學生帶入情境當中,同時也是輔助學生背誦該段落的一種手段在反覆引導孩子體會當時的情景,從而感受閏土的機智勇敢。我覺得孩子們在經過品讀和形象感受之後,能背下來的人挺多的。這個辦法較好。

“雪地捕鳥”這一事件比較簡單,我花的時間就相對較少,我只是抓了其中的幾個動詞,在學生稍稍品讀之後,利用幾個動詞把事件串連起來,不少孩子也能當場背下來果較好。

我這節課的第三個任務是引導孩子們理解“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硬邦邦地要孩子們從字面上理解,我想有點難度,於是我採用對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理解。“當閏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時,“我”在幹什麼?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有的說“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說“我”可能在讀四書五經,還有的說“我”可能在背古詩……我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再對比一下閏土和“我”的生活,學生就自然能理解爲什麼作者說自己只看得見“四角的天空”,“啊”字所包含的深層含義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體會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如何體會,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身爲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反覆研讀教材,真正和文本融爲一體,再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層層引入,才能讓學生和文本產生共鳴。試講時,學生對“啊”的含義體會不深,經過反覆思考,我把這一難點分解開來,精心設計了一個有梯度的環節,即先讓學生回憶閏土講的新鮮事,再和“我”的生活做對比,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啊”字不僅體現作者對閏土的敬佩、羨慕,還有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厭惡,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6

《少年閏土》是一篇老課文,在組織教學設計時,我大膽地將《故鄉》中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對比閏土少年時的純淨與天真,中年時的蒼老與悲苦,對幫助學生感悟魯迅寫人物的特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角色做起,對學生採用"導"而不是"給":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徵,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後讓學生動筆學着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 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殼","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擇,儘量讓精采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並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歡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餷"感興趣……那麼,你喜歡什麼內容,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後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餷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可以採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 "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角色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意義……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 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節,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 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的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爲學生髮展而服務:

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積極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時, 我引導學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許多新鮮事……"有了這一個過度句的理解,學生再理解"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室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7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己思考,文中閏土分別告訴了“我”哪幾件事情。學生由於課前預習,很快地就說出了文中的四件事: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心裏十分清楚,學生的這些答案無非是自己看了相關的參考書。看似學生的回答讓我很滿意,然而我對於這樣的結果卻是很失望的。如果學生不懂得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那麼在今後的學習或考試中遇到相類似的題目,學生可能還是不會。於是,我就反問了學生:你是怎麼得到這樣的答案的?大部分學生一下子就被我問住了,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接着,我告訴了學生對文中故事擬小標題的方法。我先讓學生自己比較這四個小標題,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有的學生很快就發現了這四個小標題中,每個標題都有一個動詞。我引導着學生原本完整的標題應該是“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狀態)做什麼”,因爲主語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省去 了。在我的引導之下,大部分學生都懂得了擬小標題的方法。爲了進一步地使學生學會相關的方法,我立刻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鞏固。我讓學生們自己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分別給文中的四個事件起一個小標題。學生將所學習到的方法進行了較好地運用,很快就擬好了四個小標題,分別是:談《水滸傳》、笑談“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爲了使學生進一步地熟練掌握,我又向學生出示了魯迅《藤野先生》中的兩段話,分別讓學生進行擬小標題。學生很快就擬好了兩個標題,分別是:修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通過這樣反覆地實踐練習,班上的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掌握住了給文中故事擬小標題的方法。

學習完擬小標題這個內容之後,我又向學生拋出了一個問題:在這篇文中,“‘我’認爲閏土是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通過預習和思考後,也分別說出了閏土是一個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人。接着,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這四件事有沒有內在聯繫?在學生自己的思考和交流及我的引導之下,學生明白了這四件事都是爲了突出閏土的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品質。接着,我又讓學生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先讓他們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學生很快找到了文中中心句是最後一段“的確,我的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我又讓學生思考文中的四件事與這個中心句的內在聯繫,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這四件事都是爲了突出魯迅先生是一個“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人。緊接着,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少年閏土》中,加上一個故事寫閏土讀書非常用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加上一個故事寫魯迅一生出版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有很多粉絲。你覺得合適嗎?學生紛紛說道不合適,因爲與文中所要表現的人物品質不統一。我又讓學生回到文中,比較一下四個故事作者在寫的時候着重點是否一樣。學生很快發現了,《少年閏土》中重點寫“看瓜刺猹”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重點寫“救助車伕”的故事。我告訴學生,用幾個不同的事件來突出一個人的品質時,每個事件指向的都應是人物的同一品質,並且幾個不同事件在寫的時候要抓住最突出的事件來寫,這便是文章的寫作思路。

學生懂得之後,我讓學生自己思考,如果你要寫某個同學,你準備用幾個不同的事件來突出他的品質,你打算怎麼寫。學生經過討論交流之後,分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整個構思比較清晰合理。

在這節課中,我雖然只引導學生學會了擬小標題、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兩個小目標。但整節課下來,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在語文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整節課目標集中、單一清晰,學生學習得較爲紮實有效。只有基於單元導語,展開整合教學,理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們的語文課纔會更加簡約,學生纔會學得更加充分。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8

《少年閏土》這一文是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作者採取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刻畫出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海邊的健康少年。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在這節課中,我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步步突出重點,慢慢解決難點。重點是文中閏土所講的四件事,其中雪地捕鳥、瓜地刺猹詳寫,海邊拾貝、潮汛看跳魚兒略寫。難點體會句子的含義。首先我導入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閏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出示課件,閏土和我不同之處,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很快就說出來了,從閏土的外貌中體會到什麼?讓學生總結出閏土是一個樸實天真、聰明能幹的健康少年。這麼可愛的少年多麼討人喜歡,課文中的我爲什麼喜歡他,同學們很快就能說出,因爲閏土的心理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快速的讀課文,找一找有那幾件事。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這幾件趣事上,以人物的動作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接近閏土、認識閏土,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

我在教學時,“雪地捕鳥”這一事件雖然比較簡單,單我花的時間不少,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閏土捕鳥的幾個動作,通過我親切地啓發,一遍又一遍的引導朗讀,在學生反覆品讀之後,利用幾個動詞把事件串連起來,讓學生體會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幹有見識的少年。教學中,我很注意在聯繫中理解內容,體會感情,使學生對閏土的認識逐步完善、深刻、整體化。教學中,我也注意字、詞、句、篇的聯繫,在聯繫中理解詞句的意思;很注意把理解語言文字和思想教育融爲一體,恰如其分地滲透了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的訓練;還很注意文章的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使學生達到形象完美、情境交融、事理合情的整體認識的境界。

我這節課的第三個任務是引導孩子們理解“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硬邦邦地要孩子們從字面上理解,我想有點難於是我採用對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理解。“當閏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時,”我“在幹什麼?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有的說”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說”我“可能在讀四書五經,還有的說”我“可能在背古詩……我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再對比一下閏土和”我“的生活,學生就自然能理解爲什麼作者說自己只看得見”四角的天空“了。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9

《少年閏土》是一篇老課文,在組織教學設計時,我大膽地將《故鄉》中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對比閏土少年時的純淨與天真,中年時的蒼老與悲苦,對幫助學生感悟魯迅寫人物的特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角色做起,對學生採用“導”而不是“給”: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徵,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後讓學生動筆學着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殼”、“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擇,儘量讓精采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並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歡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餷”感興趣……那麼,你喜歡什麼內容,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後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餷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可以採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角色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意義……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節,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的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爲學生髮展而服務:

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積極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時,我引導學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許多新鮮事……”有了這一個過度句的理解,學生再理解“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室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0

語文課堂不僅是一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融合的平臺,更重要的是能通過這個平臺讓學生去“經歷”更多更爲豐富的人生閱歷。

短短的課堂是不能把“閱讀”這一語文課的“命脈”全面灌輸的,關鍵在於讓學生由課堂引發開去,讓他們帶着對知識的渴求去想象、去閱讀更多的文章。從而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並學會閱讀。

這個片斷教學的精彩之處在於充分地“利用”文本與“挖掘”文本。充分並恰當地利用文本資源,鑽研並挖掘文本空白,這對理解與研究語文教材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都是很好的手段與方法。這一段既不是課文的重點,也不是教學的重點,但上了兩節課後,剛好剩下結尾這一段沒學完。於是我想到讓學生根據課文插圖展開想象來演一演閏土與“我”分別的情景。並讓學生想象30年後見面的場景。想通過這種情境的教學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和課後去讀魯迅名篇《故鄉》的興致。

第二天還沒上早會課,就有學生來向我“炫耀”他們的“戰果”。

生1(神氣十足地跑到辦公室向我“炫耀”。就是當編劇的那位):楊老師,我昨天晚上讀了兩遍《故鄉》,現在終於知道了30年後魯迅與閏土見面時的情景了。

師:你真不錯,能把那麼長的課文讀兩遍!那你說說他們見面時是怎樣的?

生1:閏土一見到魯迅就叫了聲“少爺”。而魯迅在見閏土之前,很激動,也想了很多,但一見面,看到閏土的樣子時,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楊老師,閏土爲什麼還叫魯迅爲“少爺”呀,他不是大名人了嗎?

師:問得好哇!你有沒有想過閏土的處境和思想觀念是怎樣的?

……

後來我乾脆就在早會課上“考驗”了全班學生,並問了30年後閏土的外貌以及魯迅的感想等,舉手想發言的學生遠遠超過了平時的課堂,他們準確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預料。這樣的場面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也暗自高興。

我想,如果沒有那節課的“表演”與“設懸”,老師沒有幫學生借書讓學生去閱讀(鄉村學生找資料是非常困難並很不主動的),而只是教師口頭上要求學生課後去讀魯迅的小說《故鄉》,效果肯定沒這麼好。我很贊同特級教師竇桂梅對閱讀的主張。她認爲“閱讀和閱讀教學是不同的,閱讀教學應該爲學生真正去閱讀而服務。教師不能把閱讀教學的目標簡單理解爲讓學生讀懂課文,而應該是讓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用支離破碎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閱讀體驗。……閱讀課應該成爲學生自我表現的地方,成爲學生講故事的地方,成爲學生觀點碰撞的地方,成爲學生精神成長的地方!”說得實在、多精闢啊!所以我認爲這節課花得值!我的教育與教學的目的都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