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

《少年閏土》是寫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是表現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這些特點,將人物刻畫得十分成功。我們的教學過程也要體現這樣的特點。“教案設計一”在如下幾方面做了嘗試:

1、由扶到放:

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經過提問直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這件趣事上,以人物的動作描述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接近閏土,認識閏土,瞭解閏土的特點。悟出方法後,自我學習理解捕鳥、拾貝殼、看跳魚兒三件事,在讀、想、評、議的主動學習實踐中領悟並得到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思想資料,體現“教是爲了到達用不着教”的訓練過程。

2、啓發想象:

閏土看瓜刺猹這幅畫面給作者和讀者都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啓發學生想象畫面,再現語言文字所反應的客觀事物,讓閏土這個人物在畫面中鮮明地樹立起來,深入人心,從而利於學生掌握人物的特點。

3、體會感情:

課文中閏土的四件事都是採用對話的形式描述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緊緊抓住閏土的語言來體會他勇敢、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特點,同時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熱愛農村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4、讀寫結合:

課文對閏土的外貌描述簡潔而精彩。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外貌上最有特徵的方面去體會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點。這樣既貼合認知規律,又貼合寫人文章的寫作規律。並帶動思考·練習4的指導,做到讀寫結合。

5、課後拓展:

課後閱讀《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到達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的設計點都得以落實,教學重點完成得很好;教學難點也得到很好的突破。但整堂課存在以下不足:

1、顧及教學目標是否如願完成,對朗讀的指導不夠到位,學生也讀得不夠精彩。

2、教學過程中略平鋪直敘,精彩地方不夠精彩,正如小說中得高潮部分還未能呈現出來一樣。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力求突破的。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2

十一月初我執教了六上《少年閏土》第一課時,作爲實驗階段的課堂,感觸十分深。

課前,我按照學校的“目標導學課堂”方式進行備課,把第一課時的目標具體落實到每一環節中,備課上做到環節清晰,易於操作。

整堂課下來,既有成功之處,也暴露出必須的問題。

值得肯定之處:對於“初識閏土,瞭解閏土的文學成就”這塊資料學習的較好,異常是對於資料袋的梳理,讓學生用關鍵詞從幾個方面進行概括,教給學生讀懂資料的方法,並且從三個層面上了解了魯迅,較好地達成了目標。

對於星級學習單,學生能在小組內在小先生的帶領下展開學習、檢查,必須程度上到達了“交流中共同提高”的效果。整堂課學生自我學習的時間比較充裕,做到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

不足之處:因爲囿於學習單的預設,檢測時按部就班,缺少學生思維的碰撞,課堂顯得太理性,所以提議對於學習單能夠有選擇使用,對於難點之處作重點突破,這樣有效減少時間。對於課文主要資料的梳理,讓學生說出所以然,對於每一小標題的取名要讓學生說出相應是從課文的哪些段落裏找到的,這樣就更多了份探究,學得更到位。

對於閏土外貌描述的段落學習,在導學環節中應當把教師的指導落實到位,如從哪幾層面進行外貌描述,應當有個相應的指導,這樣學生到位了,對於後面的仿寫就水到渠成了,學生可能能較快地達成目標。

走在課改的路上,正視暴露出的問題,我想能更好地促進我不斷地反思,期望小組合作模式下的目標教學能不斷向前邁進。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3

在學習《少年閏土》時,因爲本文對閏土的外貌描述很有典範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述的示範點,讓學生進行仿寫,收效很好。首先,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述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述中,能夠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都能從這些外貌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在教師的引導學生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能夠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說明外貌描述得傳神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分析完後,我便趁熱打鐵,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仿寫一位熟悉的同學的外貌,寫完後,站起來讀,讓同學猜測寫得是誰,這樣不僅僅鍛鍊了學生寫作的本事,更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課堂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並且寫出了很多精彩的文章。張旭寫到:“我有一個同學,他長了一張‘甲’字形臉,臉上有些麻子,一張大嘴巴喋喋不休,兩隻小眼睛東瞅西望的,像個偵探,笑起來滿臉的肉好象都在顫抖,經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像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很多。

仿寫確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途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課文特點,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供給有效借鑑的對象,及時讓學生模仿,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爲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4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人物描述極富典範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述的示範點,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首先,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述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學生找出來後,我用課件戰士了少年時代的閏土的形象,經過讀句子看畫面,然後進行討論,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很快學生歸納了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生活在海邊的農村孩子。這時,我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述中體會出來。?“課文中沒有寫出我的外貌,那麼你能根據“我”當時的年齡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嗎?”要求學生先看課文,找出一些關鍵的詞句來,我又用課件展示了書中的插圖,學生很快總結了“我”的外貌——“頭戴皮帽子,腳穿小氈靴,臉又白又紅潤,口齒伶俐……”

在臨下課時,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以教師爲模特,把教師的外貌寫出來。要求抓住特點進行描述,沒有見到教師的人,也能經過你的描述認識,此時學生便饒有興趣地理解這一課外作業。並且有的同學還寫了班級中的小夥伴,爲此我們還舉行的一個“你寫我猜的大行動”呢!我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動口動手,養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經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融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便能得到提高。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範文五

《少年閏土》這一文是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作者採取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刻畫出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海邊的健康少年。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在這節課中,我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步步突出重點,慢慢解決難點。重點是文中閏土所講的四件事,其中雪地捕鳥、瓜地刺猹詳寫,海邊拾貝、潮汛看跳魚兒略寫。難點體會句子的含義。首先我導入課題,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明白了,閏土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出示課件,閏土和我不一樣之處,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很快就說出來了,從閏土的外貌中體會到什麼?讓學生總結出閏土是一個樸實天真、聰明能幹的健康少年。這麼可愛的少年多麼討人喜歡,課文中的我爲什麼喜歡他,同學們很快就能說出,因爲閏土的心理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快速的讀課文,找一找有那幾件事。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這幾件趣事上,以人物的動作爲突破口,引導學生接近閏土、認識閏土,用自我的真情實感來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

我在教學時,“雪地捕鳥”這一事件雖然比較簡單,單我花的時間不少,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閏土捕鳥的幾個動作,經過我親切地啓發,一遍又一遍的引導朗讀,在學生反覆品讀之後,利用幾個動詞把事件串連起來,讓學生體會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幹有見識的少年。教學中,我很注意在聯繫中理解資料,體會感情,使學生對閏土的認識逐步完善、深刻、整體化。教學中,我也注意字、詞、句、篇的聯繫,在聯繫中理解詞句的意思;很注意把理解語言文字和思想教育融爲一體,恰如其分地滲透了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的訓練;還很注意文章的資料和形式的和諧統一。使學生到達形象完美、情境交融、事理合情的整體認識的境界。

我這節課的第三個任務是引導孩子們理解“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硬邦邦地要孩子們從字面上理解,我想有點難於是我採用比較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理解。“當閏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時,“我”在幹什麼?孩子們發揮自我的想象,有的說“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說“我”可能在讀四書五經,還有的說“我”可能在背古詩……我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再比較一下閏土和“我”的生活,學生就自然能理解爲什麼作者說自我只看得見“四角的天空”了。

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1、整堂課的容量安排顯得有點大,因爲容量過大,導致後部分“話別”的教學任務沒有很好的落實。

2、由於時間關係,學生對“話別”部分,分主角想象表演沒有落實到位。

3、教學中注重點詞語理解滲透得還不夠。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5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選自於魯迅先生的作品《故鄉》,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個樸實、健康、活潑、機靈、勇敢、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形象。在文中給“我”講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撿貝殼、沙地看跳魚兒等一件件有趣的事情中,跳動的是一個活潑的生命,表現出少年閏土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特點。幾件事有主有次,有詳有略。由於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學生在讀文過程中人物的特點,感悟作者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閏土“看瓜刺猹”這幅畫面給作者和讀者都留下了極課的印象,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描寫簡潔而精彩。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句子所描繪的情境,要求學生一邊讀文,一邊在腦海裏浮現畫面,變“話”爲“畫”,讓閏土這個人物在畫面中鮮明地樹立起來,讓這幅畫面在學生腦海裏“活”起來。在經過品讀和形象感受之後,學生感受到了“看瓜刺猹”的有趣以及閏土的勇敢。

“雪地捕鳥”這一事我主要抓住“掃出”、“支起”、“撒下”、“一拉”、“罩”這幾個動詞,在學生讀來好像看到捕鳥的現場,又彷彿自己親自在動手操作。

在理解“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對比的方法來引導學生來理解。聯繫文中“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這一句讓學生說說是指的哪些事,當閏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時,“我”在幹什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有的說“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說“我”可能在讀四書五經,還有的說“我”可能在背古詩……對比了閏土和“我”的生活,學生就容易理解爲什麼作者說自己只看得見“四角的天空”了。

在讓學生體會課文在人物刻畫上的特色之一:通過肖像、裝束的描寫突出人物的外貌特點時,我首先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都能從這些外貌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在老師的引導學生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項戴一個銀項圈” 可以看出他的父親非常愛他。通過學習,學生了解到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感悟作者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6

一、課前充分地預習有利於課內學習

本文的語言表述與今天的表述方式有差異,不少句子帶有文言色彩,加上文中描述的事件對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十分陌生的,要提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必須在課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

首先是疏通詞句,弄清楚許下願、如許、無端的等詞的意思,通過查閱工具書,瞭解祭祀、五行、值年等詞的意思,然後通過動畫演示、漫畫書等途徑幫助學生理解雪地捕鳥、跳魚的情景,進而讓學生熟讀課文,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避免了在短短三十五分鐘內在解決重難點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語言文字上遇到的困難,有利於課堂教學取得實效,教師直入主題,學生能夠直接解難點。

二、課堂教學抓住重點,舍末求本

本文的難點是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因此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天空。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圍繞句子提出問題,如他們指誰,和閏土有什麼不同?四角的天空指什麼?

讓學生通過靜心閱讀,細細體味,在品析句子中,領悟課文的主旨,教師應放開手腳,避免面面俱到,只有舍末求本,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充分地體現。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7

《少年閏土》是一篇老課文,在組織教學設計時,我大膽地將《故鄉》中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對比閏土少年時的純淨與天真,中年時的蒼老與悲苦,對幫助學生感悟魯迅寫人物的特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角色做起,對學生採用"導"而不是"給":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徵,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後讓學生動筆學着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 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殼","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擇,儘量讓精采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並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歡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餷"感興趣……那麼,你喜歡什麼內容,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後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餷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可以採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 "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角色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意義……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 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節,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 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的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爲學生髮展而服務:

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積極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時, 我引導學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許多新鮮事……"有了這一個過度句的理解,學生再理解"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室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8

語文課堂不僅是一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融合的平臺,更重要的是能通過這個平臺讓學生去“經歷”更多更爲豐富的人生閱歷。

短短的課堂是不能把“閱讀”這一語文課的“命脈”全面灌輸的,關鍵在於讓學生由課堂引發開去,讓他們帶着對知識的渴求去想象、去閱讀更多的文章。從而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並學會閱讀。

這個片斷教學的精彩之處在於充分地“利用”文本與“挖掘”文本。充分並恰當地利用文本資源,鑽研並挖掘文本空白,這對理解與研究語文教材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都是很好的手段與方法。這一段既不是課文的重點,也不是教學的重點,但上了兩節課後,剛好剩下結尾這一段沒學完。於是我想到讓學生根據課文插圖展開想象來演一演閏土與“我”分別的情景。並讓學生想象30年後見面的場景。想通過這種情境的教學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和課後去讀魯迅名篇《故鄉》的興致。

第二天還沒上早會課,就有學生來向我“炫耀”他們的“戰果”。

生1(神氣十足地跑到辦公室向我“炫耀”。就是當編劇的那位):楊老師,我昨天晚上讀了兩遍《故鄉》,現在終於知道了30年後魯迅與閏土見面時的情景了。

師:你真不錯,能把那麼長的課文讀兩遍!那你說說他們見面時是怎樣的?

生1:閏土一見到魯迅就叫了聲“少爺”。而魯迅在見閏土之前,很激動,也想了很多,但一見面,看到閏土的樣子時,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楊老師,閏土爲什麼還叫魯迅爲“少爺”呀,他不是大名人了嗎?

師:問得好哇!你有沒有想過閏土的處境和思想觀念是怎樣的?

……

後來我乾脆就在早會課上“考驗”了全班學生,並問了30年後閏土的外貌以及魯迅的感想等,舉手想發言的學生遠遠超過了平時的課堂,他們準確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預料。這樣的場面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也暗自高興。

我想,如果沒有那節課的“表演”與“設懸”,老師沒有幫學生借書讓學生去閱讀(鄉村學生找資料是非常困難並很不主動的),而只是教師口頭上要求學生課後去讀魯迅的小說《故鄉》,效果肯定沒這麼好。我很贊同特級教師竇桂梅對閱讀的主張。她認爲“閱讀和閱讀教學是不同的,閱讀教學應該爲學生真正去閱讀而服務。教師不能把閱讀教學的目標簡單理解爲讓學生讀懂課文,而應該是讓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用支離破碎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閱讀體驗。……閱讀課應該成爲學生自我表現的地方,成爲學生講故事的地方,成爲學生觀點碰撞的地方,成爲學生精神成長的地方!”說得實在、多精闢啊!所以我認爲這節課花得值!我的教育與教學的目的都達到了。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通過聯繫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魯迅像: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嗎?誰能簡單介紹一下?

學生做簡單彙報。

2、對,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小時結識了一位小夥伴,就是——(齊讀課題)。

3、這節課我們跟隨魯迅先生一起來認識他這位兒時的夥伴。

二、初讀課文: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三、精讀理解

過渡:讀文後,我們知道文中的“我”是是什麼身份?閏土呢?這一年,輪到我家大祭司的值年,家中要擺放很多的祭器和貢品,需要有人看管,僕人就讓兒子閏土來了我和閏土就這樣認識了。

1、第一次見面,閏土是什麼樣的?

(1)自讀4自然段,畫出描寫寫閏土樣子的'句子。

(2)指生答,屏顯句子: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裏體會到的?

(3)指導讀。

(4)從描寫中,能看出“我”對閏土是什麼感情?聯繫上下文看一看。

2、過渡:這樣一個僕人的孩子,生活在海邊的、農村的孩子,來到“我”這個富家少爺身邊,會給帶來什麼新鮮事?

(1)出示要求:自瀆6——15自然段,,想一想:閏土講了幾件事?在旁邊寫上小標題,把自己感興趣的多讀幾遍,寫出旁註。

(2)學生自學,師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閏土講了幾件事?隨生答板書: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瓜地刺猹

看跳魚兒

你感興趣的是什麼事?師生共同梳理:

①捕鳥:從他捕鳥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聰明能幹,見多識廣)從哪兒體會到的?

現在你是閏土,老師想問問你:你爲什麼在雪天捕鳥?你爲什麼用一根短的而不用長的棒來支竹匾?看來捕鳥的學問真不少。還體會到了什麼?你也像閏土一樣聰明能幹,見多識廣。

指導讀:能像閏土一樣有聲有色的描述捕鳥嗎?

②刺猹:閏土怎麼講他刺猹的?

老師把這段文字找出來了,誰來和老師分角色讀一讀?同學們,當時是一種什麼情景?(渲染)大海邊,夜深人靜,周圍靜悄悄的,只有月亮照着大地,一望無際的西瓜地裏,你聽,拉拉響了,猹在咬瓜了。什麼感覺?可是閏土呢?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勇敢機靈)從哪體會到的?這句話應該怎麼讀?再找生分角色讀。

③還有什麼事你感興趣?

④過渡:在這許多新鮮事中,有件事給作者留下了的印象最深刻,以至於三十年過去了,仍然在他的腦海中保留着一幅畫面,一直都忘不掉,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師出示刺猹畫面,激情背誦第1自然段。爲什麼這幅畫面讓作者這麼難忘呢?引導生觀察畫面,體會畫面的美感和閏土的勇敢機智。

出示圖文,指導讀好1段,配樂讀。

3、過渡:令“我”難忘的何止是他說出的(指板書)這四件事呀,還有許多許多,這就叫——(無窮無盡)。

(1)生活在海邊的閏土還會有什麼事講給我聽?(生舉例)

(2)閏土知道這麼多的新鮮事,“我”聽了後什麼感受?

讀16自然段。體會到了什麼?從哪體會到的?讀出你的感受。

(3)你的“啊”字包含着對閏土的羨慕和佩服。想一想,還包含着什麼感情呢?引導:“我”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出示文字對比:閏土在雪地捕鳥時,我-----------------------;

閏土在瓜地刺猹時,我------------------------;

閏土在海邊拾貝殼時,我---------------------;

閏土在看跳魚時,我--------------------;

閏土----------------時,我-------------------……

學生小結:閏土從小生活在大海邊,對自然界瞭解很多,自由自在,而“我”生活在高牆聳立的深宅大院中,就像籠中之鳥、井底之蛙,眼界狹窄,知識貧乏。

(4)再來讀這段文字,你又有什麼感受?(對禁錮生活的不滿、討厭,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讀出你的感受。

(5)閏土啊閏土,是你讓我這個生活封閉的人知道世界竟如此奇妙,如此精彩,讓我知道大自然是如此有趣、如此豐富。齊讀16自然段。

4、過渡:閏土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去問,讓我瞭解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要走了,分別的時刻到了。我和閏土什麼心情?自讀最後一段,體會到了什麼?

5、是啊,兩個小夥伴在短暫的時間裏留下了兒童時代最純真的深厚的友情,分別的時候真是難捨難分啊!文章學到這裏,你喜歡閏土嗎?爲什麼?

四、拓展:

就是這樣一位聰明可愛、勇敢機靈的閏土,三十年後,當作者再見到他時,是什麼樣子呢?出示文字,讀。他變化爲什麼這麼大?感興趣的同學讀一讀全文《故鄉》。

五、作業:

1、推薦讀《故鄉》全文。

2、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反思:

《少年閏土》一文,作者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劃出了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

我在教學時,引導孩子找出閏土給我講的四件事,從“看瓜刺猹”這一事件入手,通過品讀閏土和“我”的對話來感受“看瓜刺猹”的有趣以及閏土的勇敢。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首先引導學生感受句子所描繪的情境,用形象的課件再次把學生帶入情境當中,同時也是輔助學生背誦該段落的一種手段在反覆引導孩子體會當時的情景,從而感受閏土的機智勇敢。我覺得孩子們在經過品讀和形象感受之後,能背下來的人挺多的。這個辦法較好。

“雪地捕鳥”這一事件比較簡單,我花的時間就相對較少,我只是抓了其中的幾個動詞,在學生稍稍品讀之後,利用幾個動詞把事件串連起來,不少孩子也能當場背下來果較好。

我這節課的第三個任務是引導孩子們理解“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硬邦邦地要孩子們從字面上理解,我想有點難度,於是我採用對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理解。“當閏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時,“我”在幹什麼?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有的說“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說“我”可能在讀四書五經,還有的說“我”可能在背古詩……我覺得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再對比一下閏土和“我”的生活,學生就自然能理解爲什麼作者說自己只看得見“四角的天空”,“啊”字所包含的深層含義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體會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如何體會,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身爲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反覆研讀教材,真正和文本融爲一體,再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層層引入,才能讓學生和文本產生共鳴。試講時,學生對“啊”的含義體會不深,經過反覆思考,我把這一難點分解開來,精心設計了一個有梯度的環節,即先讓學生回憶閏土講的新鮮事,再和“我”的生活做對比,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啊”字不僅體現作者對閏土的敬佩、羨慕,還有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厭惡,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0

今天又一次聆聽了特級教師熊老師的精彩教學,雖然是課堂實錄,但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要是這樣幾點:

一、情趣盎然,愛由境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熊老師教學時,在較爲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生動形象、全身心投入的朗讀去感受和體驗課文的優美意境,並從中充分感悟作品中人物的天真可愛、見多識廣、機智勇敢等特點。

這樣,學生既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課堂學習,又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成了形象的表情、聲音、身姿運動,在其樂融融的氛圍裏,情動於中而形於外,提高的不僅僅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整體的語文素養。

因此,新理念下的課堂應符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着力營造爲學生喜愛的、充滿情趣的課堂氛圍,在情趣盎然的學習中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二、追求誦讀,字句關情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洋溢着濃郁的兒童情趣,加之文章有許多兒童化的語言,能帶給學生許多美的享受。如何讓學生理解美,體驗美,並表達這種美呢?

心理學認爲,人的情感是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和發展的。熊老師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在栩栩如生的畫面前,在舒緩優美的音樂中,學生的情感、思維之河緩緩流淌,師生的情感同作者、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相互溝通,相互交融。

這裏,熊老師並沒有請同學們感情朗讀這一部分式的指令,也沒有簡單淺層的指導,有的只是在學生自我歷練、蓄情待發的基礎上,讓其盡情發揮,這是學生興致所至時的一種激情的噴發,是文本語言的創造性表達。其間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效地將其主觀情感移入文境,並步步深入到意境中去,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在誦讀中,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到文中蘊含着的豐富的人文思想,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感染。

三、創意表達,煥發靈性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性地使用和理解教材。衆所周知,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如何引導學生創造文本,挖掘文中蘊含着的語言,並將其轉化爲有聲語言?

熊老師巧妙地利用課文省略了我的許多心理和對話的特點,抓住學生個性飛揚、興致勃發的時機,引導他們打破常規,獨闢蹊徑,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大膽處理教材,用自己聲情並茂的朗讀讀出文章的空白點,這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使其親歷了創造文本的個性化學習過程,這是培養學生語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一次良機,同時也是開發學生獨特視角和理解的有效手段。

走進文本,超越文本,並創造性地學習文本,使語文課堂充滿了濃濃的創新氣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1

《少年閏土》是一篇老課文,在組織教學設計時,我大膽地將《故鄉》中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對比閏土少年時的純淨與天真,中年時的蒼老與悲苦,對幫助學生感悟魯迅寫人物的特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角色做起,對學生採用“導”而不是“給”: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徵,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後讓學生動筆學着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殼”、“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擇,儘量讓精采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並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歡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餷”感興趣……那麼,你喜歡什麼內容,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後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餷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可以採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角色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意義……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節,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的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爲學生髮展而服務:

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積極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時,我引導學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許多新鮮事……”有了這一個過度句的理解,學生再理解“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室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2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己思考,文中閏土分別告訴了“我”哪幾件事情。學生由於課前預習,很快地就說出了文中的四件事: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心裏十分清楚,學生的這些答案無非是自己看了相關的參考書。看似學生的回答讓我很滿意,然而我對於這樣的結果卻是很失望的。如果學生不懂得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那麼在今後的學習或考試中遇到相類似的題目,學生可能還是不會。於是,我就反問了學生:你是怎麼得到這樣的答案的?大部分學生一下子就被我問住了,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接着,我告訴了學生對文中故事擬小標題的方法。我先讓學生自己比較這四個小標題,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有的學生很快就發現了這四個小標題中,每個標題都有一個動詞。我引導着學生原本完整的標題應該是“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狀態)做什麼”,因爲主語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省去 了。在我的引導之下,大部分學生都懂得了擬小標題的方法。爲了進一步地使學生學會相關的方法,我立刻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鞏固。我讓學生們自己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分別給文中的四個事件起一個小標題。學生將所學習到的方法進行了較好地運用,很快就擬好了四個小標題,分別是:談《水滸傳》、笑談“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爲了使學生進一步地熟練掌握,我又向學生出示了魯迅《藤野先生》中的兩段話,分別讓學生進行擬小標題。學生很快就擬好了兩個標題,分別是:修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通過這樣反覆地實踐練習,班上的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掌握住了給文中故事擬小標題的方法。

學習完擬小標題這個內容之後,我又向學生拋出了一個問題:在這篇文中,“‘我’認爲閏土是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通過預習和思考後,也分別說出了閏土是一個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人。接着,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這四件事有沒有內在聯繫?在學生自己的思考和交流及我的引導之下,學生明白了這四件事都是爲了突出閏土的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品質。接着,我又讓學生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先讓他們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學生很快找到了文中中心句是最後一段“的確,我的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我又讓學生思考文中的四件事與這個中心句的內在聯繫,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這四件事都是爲了突出魯迅先生是一個“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人。緊接着,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少年閏土》中,加上一個故事寫閏土讀書非常用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加上一個故事寫魯迅一生出版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有很多粉絲。你覺得合適嗎?學生紛紛說道不合適,因爲與文中所要表現的人物品質不統一。我又讓學生回到文中,比較一下四個故事作者在寫的時候着重點是否一樣。學生很快發現了,《少年閏土》中重點寫“看瓜刺猹”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重點寫“救助車伕”的故事。我告訴學生,用幾個不同的事件來突出一個人的品質時,每個事件指向的都應是人物的同一品質,並且幾個不同事件在寫的時候要抓住最突出的事件來寫,這便是文章的寫作思路。

學生懂得之後,我讓學生自己思考,如果你要寫某個同學,你準備用幾個不同的事件來突出他的品質,你打算怎麼寫。學生經過討論交流之後,分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整個構思比較清晰合理。

在這節課中,我雖然只引導學生學會了擬小標題、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兩個小目標。但整節課下來,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在語文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整節課目標集中、單一清晰,學生學習得較爲紮實有效。只有基於單元導語,展開整合教學,理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們的語文課纔會更加簡約,學生纔會學得更加充分。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3

《少年閏土》的人物描寫極富典範性,在授課時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寫的示範點,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十分有效。

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通過理解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然後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寫作方法,以老師爲模特,把老師的外貌寫出來。要求抓住特點進行描寫,讓沒有見到老師的人,也能通過你的描寫認識,也可寫班級中的小夥伴。

我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動口動手,養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通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融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便能得到提高。

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14

前不久剛剛聽一個老師上《少年閏土》,這個老師最後有一個這樣的安排,讓學生選擇你是願意做“閏土”一樣的人還是願意做“少爺”一樣的人,讓學生選擇,一邊是甲方做“閏土”一樣人,一邊是乙方做“少爺”一樣的人。一聲令下,“譁”的一下,30多號人都願意做“閏土”。願意做“少爺”的只有兩位,老師說:乙方勢單力薄,我幫助乙方。老師選擇了“少爺”。然後雙方各自闡述理由,你爲什麼願意做“閏土”,你爲什麼願意當少爺?並闡述理由,結果,老師們,可想而知,討論的情況也是一邊倒。作少爺不好,第一、不自由。做“閏土”多好,下雪了我可以到雪地上捕鳥,好玩。

夏天可以到瓜地刺碴,多有意思阿,做“少爺”沒有得玩,不自由。第二、作“少爺”學的知識是死的、呆板的。第三、作“少爺”就沒有闖天下的能力,將來出去後就無法自立。到最後,老師說,不說了,我下一個結論吧,我下一個結論是什麼結論呢?“其實阿,系統的知識和豐富的生活體驗都需要阿,做少爺阿,可以掌握系統的知識,閏土有生活經驗,所以既要掌握系統的知識,又要有豐富的生活體驗。這樣一結合就完美了。”我心裏說:“扯淡。”這是個典型的無效果,典型的無效果。

我坐在下面看,感覺老師就是在耍猴,問題在哪裏?有沒有好好去琢磨這句話,魯迅在文章中有這樣的話:“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你有沒有去嚼這樣的文字,故鄉,閏土帶給魯迅少年時的心理印記到底是什麼,這裏有對高牆生活的厭煩,這裏有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這裏更有無奈。

因爲生活的道路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可以由你選擇的,所以你把這句話放在《故鄉》裏面去,你把這句話放在“彷徨”裏面去,你的這次辯論的設計有多麼蹩腳,有多醜陋。這對魯迅精神的一種褻瀆。這是第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