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片斷+教學案例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片斷+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片斷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文章。(板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片斷+教學案例

(我讓學生到前面板書,板書完後,我校對他們的書寫,讓同學們認識到如何把字寫好,寫端正。相機引導學生學寫生字“樟”)

師:怎麼學習這篇文章呢?宋慶齡故居我沒有去過,爲了教你們,我是這樣準備的。

請同學們看我的準備。

(打開網絡,輸入“宋慶齡故居”四個字回車,瞬間出現了7800條信息。同學們我就是瀏覽這些信息來學習這篇文章的。)

師:(打開)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我們可以看到如何到那裏瞻仰宋慶齡,瞭解到宋慶齡諸多資料等。

(同學們跟着我在看)

師:現在我們再到北京的宋慶齡故居看一看。

(同學們此時又來到了北京的宋慶齡故居)

師:請再跟着我到重慶看一看。

(同學們此時又來到了重慶)

(在同學們輕鬆瀏覽之時,我說出了下面一段話)

師:同學們,我就是按照這種方法知道了宋慶齡的故居,瞭解到許多知識。所以製作成了下面課件。

(學生瀏覽我製作的課件)

師:這些課件,其實同學們也能夠做上來。

師:通過上網和製作課件,我們瞭解了許多東西,但這些東西只是皮毛。其實,我們要想認識宋慶齡,最好要讀讀宋慶齡方面的書,看看這位偉人的一生。如果你真的這麼做了,你一定會學到許多東西。今天你們可能暫時找不到這些書,我想課後你們可以到圖書館看看,如果學校圖書館沒有你們也可以讓市圖書館去借閱。當然也可以到新華書店去,那裏一定能夠買到這方面的書。今天的我們最好先把課文學好。有的同學已經讀好多遍了,感覺到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既然你們認爲非常好,我們趕緊把這篇文章變成自己的,以便你們到上海宋慶齡故居更好的瞻仰這位偉人,及更有趣的閱讀關於宋慶齡方面的書。

(學生們自讀自背這篇文章)

(待學生背熟後再來較深入地學習這篇文章)。

今天我重讀了我在2004年上的這節課,感覺這一上法對於我的學生來說是可行的。這兩天,我閱讀着四下語文教材,在這一課上,我停了很久,不知該如何把這一課上好。一直沒有動筆書寫自己的思考。這篇課文很短,也很簡單,學生也很容易找到文章的重點段,關鍵段、關鍵句。我知道學生對宋慶齡的理解與上篇對曼德拉的理解是一樣的,我沒有能力讓他們理解的多麼透徹,教學中,我只能引導他們讀更多的書,把其作爲書香校園的重要內容。也許這也是我個人課文的小小思考。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案例

在教學“稠密”一詞時,我運用2次不同的處理來解決這個教學難點。

第一次教學:

師:大家知道“稠密”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嗎?

生:茂密。

師:是啊,大家看(指着圖片),這些樹葉是那麼的(多),那麼的(密)。大家還知道生活中除了樹葉以外,什麼也可以用“稠密”來形容?

生:節場的時候,大街上人很多,可以用“稠密”來形容。

生:放學的時候,校門口人特別擠,也可以用“稠密”來形容。

師:除了說人以外,還能想到些別的嗎?

生:森林裏樹木很稠密。

生:我的頭髮很稠密。

師:可是你的頭髮好象不是很多很密啊!

生:邵老師的頭髮很稠密。

……

師:那誰來用“稠密”來造句?

生:……(學生造不出什麼句子)

第二次教學:

師:師:大家知道“稠密”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嗎?

生:茂密。

師:是的`,在這裏,稠密和茂密意思相近,但兩個詞在具體用法上還是有區分的。請看黑板,仔細閱讀,認真思考,完成填空。(出示選詞填空。)

稠密  茂密

1.蜀南竹海景區內28座山嶺全是(答案)的竹林,竹波盪漾,連片成海,綠透了天府的南端。

2.全球變暖將影響地球大氣層,進而影響蒸發和降雨,使地球上處於人口(答案)地區的大多數河流流量減少,危及全球大部分城市水源。

生:第一句填“茂密”,第二句填“稠密”。

師:正取,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案例分析:

教師對於這個“稠密”一詞的處理進行了2次不同的設計,一次放手讓學生理解,先作個鋪墊,讓學生說說什麼可以用“稠密”來形容,然後再進行造句。另一次是引導學生進行選詞填空,從而理解“稠密”一詞的意思和用法。如果單從環節上看,我們可能會認爲第一種設計更符合新課程理念,大膽地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但從結果來看,第二種設計的教學使學生更好地對“稠密”一詞有了認識與理解。由此,我不禁進行了思考,我們的教學是不是唯新課程理念爲先?我們應不應該繼承併發揚前人所長?正在我不斷思考之時,新課程標準解讀告訴我們,我們的教學活動應在學生髮展的基礎上進行。這個發展首先是知識的增長,技能的提高。再聯想到教學中又有“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這一原則,心中不由恍然大悟:第二種教學設計不正是如此嗎?看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才能是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更紮實的技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