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桂林山水》?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桂林山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篇一: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桂林山水》?

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授本節課時我首先通過讀爲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說說對桂林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然後再講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背誦,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背。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語文教學如何激活學生的想象呢? 爲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桂林山美景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說一說山的樣子,給它取個名字,有的說“美女”“公雞”“擎天柱”,在學生充分練說的時候,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課堂氣氛很熱烈,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爲他們感到高興。然後學生再練讀,感受山水的特點。

結合班裏習作水平普遍不高的現實,針對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困難,決心把習作訓練滲透到每篇課文中,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我抓住許多典型的句子進行講解,如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看見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讓學生知道此句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以及運用對比後的表達效果。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受到這方面的薰陶,相信會對今後的習作教學有所幫助。

總之,在教學中我突出了“以讀爲本、讀中感悟”。因爲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

  篇二: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讓人讀來愛不釋手。以讀爲主,品味桂林山水之美是本課教學的特色。 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課文的第2、3自然段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通過讀----找----品----抓(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通過學習總結了這段的表達方法,即:①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把水之特點來展現;②運用襯托、對比的寫作方法突出灕江水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相同,所以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語句優美,讓人百讀不厭。爲了讓學生充分地從朗讀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採用了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如:自讀、品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從讀中品味景美,從讀中感受本文的語言之美。爲了讓學生認識排比句,我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時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訓練用排比句式寫話,以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仿寫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段,我又一次以引讀總結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學桂林之山時,我還以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爲重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如“拔地而起、奇峯羅列、色彩明麗、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山之險、秀、奇的特點。爲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桂林的山還會有哪些形狀?並出示了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點。課後我留了一個仿寫作業,並發現學生模仿例段寫話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節課時間讓他們交流、互相欣賞。同學們把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中,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精妙之處吧!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讀得還不夠到位。在練習排比句寫話時,由於環節操作失誤,在下一節課才補上。另外,在學習完課文之後,如果安排一個“小導遊”環節效果會更好一些。

  篇三: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教學本篇課文,一是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二是讓學生通過品味詞句,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中,我認爲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首先是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首先對這篇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過讀爲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說說對桂林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接着在學生品讀、誦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二、通過品讀重點句子,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結合學生的習作水平,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我抓住許多典型的句子進行講解,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看見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讓學生知道此句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以及運用對比後的表達效果。還有“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個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點寫得形象具體,這樣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受到習作方法的指導訓練,對學生今後的習作有所幫助。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運用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

在學生了解了桂林水的特點後,我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因爲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和第二自然段一樣。所以,在學習時,我引導學生按老師指導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己讀書,小組互議,把寫桂林山特點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寫寫體會。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既輕鬆也很愉快,他們很快就能夠說出寫山的時候,作者寫出了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進行對比來寫的。

四、緊扣情感,讀寫結合。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如果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出語感,使作者的感情和學生的感情融爲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品讀、男女生分讀、配樂讀等,將自已的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表達出來。在學生品讀時,我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啓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情感,用感悟促進朗讀;學生通過朗讀已經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這時候,我提問:“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這種情感在文字中表達出來的呢?”隨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方法。又通過仿寫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課件的運用與課堂教學沒有完全的統一,在第一環節的教學當中,課件的出示有些快,而教師的語速有些慢。在第一課時的結尾處,教師點課件的時機不夠好,課件出示稍微有些早。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時,如果教師課件出示背誦提綱,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效果會更好。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力爭成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