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1

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

《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呢?首先我用圖片展現了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句子,結合看到的圖片,說說對桂林山或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着在品讀、評讀、誦讀、挑戰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啓發想象,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薰陶。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2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1我們偉大的祖國,江山如畫,風景獨好,有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自然美景,現在請同學們觀賞幾張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2這就是在我國廣西省境內的桂林山水,由於當地特殊的喀斯特地質,形成了獨特的山水景觀。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那兒的綺麗風光。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 聽教師範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2 出示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

指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甲天下。甲乙丙丁,“甲”居首位,“甲天下”即“居天下首位”。“桂林山水甲天下”即“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位”。

指導朗讀,讀出讚美的口氣。

(如有同學可能會找到最後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可隨機出示課文的最後一小節,指導學生朗讀,體會這句是作者游完桂林山水後感受。)

三、抓住主幹,體會寫法。

1找到文中具體描寫桂林山水的小節。

2指名朗讀。

3指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學習:兩個小節在寫法上有什麼共同點?分別寫出了桂林山水的什麼特點?

4 小組學習、體會。

5 全班交流找到的共同點。

(1)運用了比較的寫法,襯托桂林山水的與衆不同。

(2)都用了排比句式,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

(3)都運用了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4)都運用了比喻、聯想等修辭手法把桂林的山水寫具體。

四、深入學習,加強體會

不管用什麼樣的寫法,都是爲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美,下面我們就去領略一下作者是怎樣運用文字表達這種美的。

1 學習桂林的水

(1)出示填空:

我看見過____________,欣賞過________________,卻從沒看見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攀登過_____________,遊覽過 _______________,卻從沒看見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的圖片,理解“波瀾壯闊”和“水平如鏡”的意思,思考:既不像大海一樣波瀾壯闊,又不像西湖那樣水平如鏡的灕江水究竟有什麼特點呢?

(3)出示排比句式。

默讀第二小節,圈出能概括灕江水特點的詞語。

(4)學生交流,教師板書:靜、清、綠

(5)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把三個詞連起來,說一句話,概括灕江水的特點。

(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灕江的水不但很靜、很清,而且很綠。)

(6)如果用感嘆讚美的語氣怎麼說?

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指導讀出“啊”的不同讀音。

(7)說說課文是從哪些角度具體寫出這些特點的?

(學生從感覺到的、看到的,聯想到的品讀作者觀察方法的不同。)

(8)齊讀第2小節,讀出氣勢,讀出灕江水的柔美。

2 學習桂林的山

過渡:灕江的水是如此的美,那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呢?

(1) 自由讀課文第三節,出示填空:

桂林的山雖然沒有_________________,也不像__________________,但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具體寫這些特點的。再讀課文,填寫下表:

桂林山的特點。

具體描寫。

(3)哪個特點給你的印象最深?

(4)理解“拔地而起”、“奇峯羅列”的.意思。

(5)播放桂林山的視頻,感受桂林的山的獨特。

3 指導朗讀。

全班同學挑讀自己喜歡的小節,朗讀第二、第三小節。

五、深入感悟,增強情感

過渡:單看桂林的山,很美;但看桂林的水,也很美;桂林的山水交融,那就更美了。你們看——

1 出示課文最後一節,師生共讀。

2 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

因爲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麗的畫卷,因此小船在碧綠的江面上行駛,人就彷彿置身於畫卷中。

3 這幅畫是誰畫的?

4 小結 :大自然用它那絕妙的彩筆爲我們描繪了這麼美妙的一幅畫卷。

六、總結方法,仿寫練習

桂林山水的美深深地感染了多少人啊。作者便用手中的筆把美麗的桂林山水描繪了出來。爲了寫出桂林山水的美,他用對比的手法來襯托,用排比的句式來讚頌,用比喻、聯想來修辭,把文章寫得具體、動人,使人身臨其境。我們也來學學作者的寫作方法,寫桂林的另一處美景。

1出示例段落

桂林的溶洞

桂林人常說:“寧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遊桂林,看桂林,一看山,二看水,三看洞。如果不看洞,等於沒有到過桂林。

由於桂林特有的溶岩地貌,那裏的溶洞特別多。七星巖、蘆笛巖、銀子巖、冠巖、豐魚巖、龍巖、羅漢肚巖等等星羅棋佈。每一個溶洞,都有一個迷人的世界。桂林的溶洞一般都是連環洞。洞相套,洞相疊,洞中山峯雄峻,碧流潺潺,千景萬物,好像具有生命,充滿生機;

桂林的溶洞大。大的可以放下千軍萬馬,大的可以行舟走船,大的你一眼看不清盡頭,大的可以乘電梯提升,大的可以“海陸空”旅行。

桂林的溶洞奇。奇形怪狀,變幻莫測,石灰岩水晶巖神祕的結合在一起,發出致幻的光芒。紅得像珊瑚,綠的似翡翠,黃的像瑪瑙,白的似堆雪。

遊人進入其中便像進入神話世界一樣,迷幻如臨仙境,置身像在畫中。鐘乳石、乳柱、石花、石林、石幔錯落其間,琳琅滿目,像一件精雕細刻的工藝品,令人驚歎不已。有的溶洞充滿石筍、石柱、石幔,它們身上如鑲嵌上千顆明珠,在燈光的照射下,放出五彩繽紛的光芒,彷彿置身仙境。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3

《桂林山水》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不僅短小精悍而且結構明瞭,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寫作:開頭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並總領了全文,二三自然段分別寫桂林的山與水,最後一自然段進行總結。

設計教學過程時,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進入分段研讀階段,然後把指導背誦與理清文章的結構聯繫起來,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練習背誦。最後,讓學生讀一讀閱讀鏈接,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並引導學生結合這首詩的內容,進行再創造,也寫一首詩描寫灕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設計歸設計,真正教學過後,才發現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諸多不足。

桂林山水語文教學反思4

《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法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文章短小精悍、結構明瞭,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寫作:開頭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二三自然段分別寫桂林的山與水,最後一自然段進行總結。

文章一大特點就是二、三自然段句式相同,有利於學生記憶。當然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卻是一個難點。設計教學過程時,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進入分段研讀階段,然後把指導背誦與理清文章的結構聯繫起來,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練習背誦。最後,讓學生讀一讀閱讀鏈接,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也寫一首詩描寫灕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真正教學過後發現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諸多不足。

這一課內容簡短,結構清晰,只有四個自然段,我想對於讀通課文不會太難,所以,沒有佈置學生預習。以至第一課時在讀通課文這一環節學生錯誤百出,費時太多,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學習生字新詞沒有很紮實地完成。

在第二課時學習第二自然段環節,我先讓學生了解灕江水的特點,然後說說你從這一段話有什麼發現,學生各抒己見,不用老師講解,就把作者所採用的寫作方法總結了出來。接下來,我要求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來說一段話。這可難倒了學生。課後反思這一環節,感覺自己有些操之過急,在學生剛剛接觸,瞭解到排比句,就讓他們來寫,確實難度太大。我應該在學習完第三自然段後,在學生對這種句式有了更深刻地體會後,再來試着說一說,寫一寫。我想效果會好得多。

本課語言優美生動,適合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感情。但由於沒有把時間合理地利用,以至在學生體會寫法上過於繁瑣,沒有好好地讓學生讀書,當然也就更談不上讓學生背誦,讓閱讀“閱讀鏈接”後進行鞏固延伸成了一紙空文。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在時間安排、環節設計中都要認真思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力使自己的教學簡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