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

  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春日》是一首表現喜愛、讚美春天的千古名篇,作者宋代詩人朱熹。春天來了,東風撲面,萬千春色,作者興致勃勃,去尋芳賞春。以“勝日尋芳”開篇,奠定全篇喜悅之情,激發興奮情感,再以“一時新”收束上聯,表現春景來臨之快範圍之廣,喜悅之情更上一層樓。此時作者已是滿懷激情,千古贊春之詞便脫口而出“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上聯喜春,下聯贊春,字字珠璣,步步昇華,讀者無不身臨其境,涌現喜春愛春之情。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爲: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2、瞭解有關詩人的文學常識。

3、能感情誦讀、背誦默寫詩歌

4、理解詩句內容,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根據課文內容,我將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爲:

能感情誦讀、背誦默寫詩歌。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本課教學難點確定爲:

理解詩句內容,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遵循“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原則,主要採用引導、點撥法。學法上,我認爲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堂閱讀課、讀書課,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讀自悟爲主。因此,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想象情境,體會意境。並藉助多媒體課件演示,儘量創設情景,幫助學生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爲達到教學目的,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激情導入,以舊引新

(二)、範讀激趣,初讀正音

(三)、入詩境,悟詩情

(四)、讀誦深化,談感受,拓展閱讀

(五)、作業。

第一環節:激情導入,以舊引新

爲了讓學生認識到古詩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我飽含深情地導入:“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最燦爛精美的詩的國度,多少詩人光照千秋,多

少名句千古流傳,他們是歷史天空最美的星辰,永遠讓我們驚歎讚美!”老師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接着我利用多媒體演示春景圖:“春天一直是詩人永遠讚美的主題!你們看,東風撲面,萬物甦醒,百花齊放,小溪淙淙,到處生機勃勃!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使得多少詩人爲她傾倒、爲之讚美,也因此留下了無數愛春、贊春的名詞佳句。誰能背誦一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這第一環節,將學生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鏈接,從而順利引出新課。

學生背完詩後,我緊接着說:“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宋朝朱熹描寫春天的詩:《春日》(同時板書,介紹朱熹相關資料)。讓我們跟着這位宋朝的詩人,迎着春風,踏着青草,一起去賞春吧。”

第二環節:範讀激趣,初讀正音

爲了充分幫助學生領會、感悟詩歌,我精心組織範讀。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全詩(背景爲萬紫千紅的春天),接着在古典樂曲的伴奏下深情吟詠,以詩歌特有的韻律美,將學生帶入雅緻悠遠的古詩文情境。(此時音樂繼續)讀完就順勢問:“喜歡嗎?喜歡就大聲地讀讀吧!”在充分的自讀之後,再問:“誰願意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請學生讀,隨即正音,再劃分節奏讀,齊讀。

第三環節:入詩境、悟詩情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引導法、點撥法和想象法。在教學中加入描述、想象性的語言,用以填補課文內容因文字簡練出現的情景空白,引出學生對詩歌上下聯的銜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入古詩的意境,並有感情地誦讀,教師隨時啓發點撥,相機指導。

我先引導學生:“大地回春,萬紫千紅。詩人朱熹滿懷激情,走出戶外欣賞春天。哪個詞點明作者在尋找春天?這一天是什麼樣的日子?作者是在哪裏春遊賞春呢?”學生回答後,(板書:尋芳——泗水濱)。

接着我又引導學生:“作者到水邊賞春,看到了怎樣美麗的春景?”學生很容易答出“無邊光景”。我繼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上聯:“無邊光景說明美景範圍寬廣。如此寬廣的美景竟然能一時新,春姑娘的雙手多麼神奇啊!請問,“一時”這個詞語有什麼表達效果,又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引導學生回答出春天來臨之快範圍之寬,並體現作者喜愛激動的心情,(板書:光景——一時新。喜春)。再讓學生誦讀這兩句,並想象當時情景及作者心情,這樣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了詩境中,領悟作者“喜春”的感情。

接着我又啓發引導,訓練學生的想象和說話能力,以幫助學生理解下聯:“美麗的春天,多麼令人喜悅興奮呀!你能讀讀最後兩句,想象一下春風吹拂、萬紫千紅的春天的景象,再說給我們聽聽嗎?”然後讓學生想象,說話,寫出來也行,教師鼓勵評價。然後用多媒體演示一段配樂的鮮花盛開、綠草青青、生機勃勃的春天畫面。引導學生髮現春天的色彩。(板書:春風吹拂——萬紫千紅)。我繼續啓發點撥:“啊!東風撲面,花開滿地,萬紫千紅!如此美好的春天,作者的心情難道還僅僅是喜愛興奮嗎?請大聲朗讀最後兩句,你還讀出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情感?”此時的學生很容易讀出詩人對春天的由衷讚美之情。(板書:贊春)

第四環節:誦讀深化,談感受,拓展閱讀

在學生充分理解詩意情感的基礎上,我再組織學生按節奏有感情的、想象意境誦讀,並要求突擊背誦。檢查背誦後,再分學習小組進行討論:“美好的春天,在你心中,認爲她象徵着怎樣的事物呢?美好的事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她呢?”引導啓發學生思考,得出結論並板書。

春天象徵一切美好事物,我們應該珍惜美好事物,珍惜美好時光: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最後,我再引導學生拓展閱讀關於春天的詞句、古詩,積累語言。

第五環節:作業

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發揮各自的特長,回家畫一幅畫,寫一篇作文《我眼裏的春天》,大膽想象,大膽潑墨揮灑。

這一作業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想象能力、繪畫能力和寫作能力也得到了培養,發揮了特長。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力圖全面、簡明的將課文內容展示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記憶,消化知識。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春日偶成》作者是宋代詩人程顥。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遊,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全詩一二句寫景:淡雲、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處這宜人春色裏,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爲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二、說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三、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詩題導入

1、背誦《江南春》。

2、師: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歌。(板書詩題:春日偶成)

  教師簡介作者程顥。

[程顥(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學者。字伯淳,號明道。河南洛陽人。少年時曾與胞弟程頤同學於當時名儒周敦頤。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宗寧寺丞等職。在政治下,他雖然堅決反對王安石新政,但並不成司馬光等舊黨官僚東山再起後對王安石集團貶逐無遺的政策。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爲宋代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世稱“二程”。因二程兄弟長期講學於洛陽,故世稱其學爲“洛學”]

  二、自讀古詩,疏通文字

1、學生自由讀《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體交流對詩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互相啓發。

(2)邊讀邊引導想象,逐句談理解。

(3)師生小結:

一、二句寫景——雲淡、風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陽光,長流的河水,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身處這宜人的春色中,詩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爲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三、反覆品味,精讀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從字裏行間感受到詩人程顥怎樣的心情?

2、集體交流,通過誦讀、言說表達自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3、反覆練讀,熟讀成誦。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學生再讀兩首古詩,思考:讀了這兩首寫春景的古詩,你想到了什麼?然後交流。

(提倡引用詩中原句,學以致用。)

2、回憶自己看到的春景,開展“春遊歸來”賽詩會

(既可背誦其它寫春天的古詩,又可以自己創作。)

  五、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春日偶成》。

2、改寫《春日偶成》。

(將古詩變爲白話文)

3、辦手抄報:

“詩歌裏的春天”。(選做)

4、和家人一起春遊。[老師帶着學生遊,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遊,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實最有利於學生創造。詩是美好的創造,學生在教室裏讀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着。]

  語文三年級下冊《春日》說課稿3

  【說教材】

《春日》這首詩敘述了詩人尋春的所見所感:在一個溫暖的春日裏,詩人來到泗水河邊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處處煥然一新。爲什麼?因爲和煦的東風催的百花齊放,爲人們捧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詩人讚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春天的源頭的道理。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重點:入情入境的品讀古詩,體會詩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蒐集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和古詩。

課前準備

1、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於學生板書。2ppt課件準備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和詩句。

2、課前分好學習小組

  【說教法】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

  【說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風得意春色迷人春色無邊春意盎然春暖花開

2、出示佳句名詩:

春風楊柳萬千條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與淺紅。

一年之計在於春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讚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們要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學生板書題目

3、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讀的時候結合註釋。

4、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高興、喜悅、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得意……)(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5、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裏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係,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遊,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美的景色。春遊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遊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悅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

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閒識得——等閒:隨隨便便,輕鬆,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閒自得,忘記了煩惱。說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說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說,這個成語是朱熹“發明”的。什麼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現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爭豔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裏發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風吹來的”。

6、春天真美呀!詩人看到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總之,太好了!讓我們自由的大聲地讀一讀,你想用什麼樣的心情去讀你就怎麼去讀。

7、明詩意,配樂讀。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來到泗水河畔觀賞美景。滿眼望去,無限風光,給人渙然一新的感覺。詩人悠閒自得,感受着春風的清新和溫暖,享受着萬紫千紅的豔麗和芬芳,不禁詩興大發(師生共誦《春日》)

聽,遠處傳來了春的聲音,讓我們和着春的旋律,一起來讀讀。(師生配樂讀,師先讀,生再讀)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遠在我們身邊該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腳步總是那樣的匆匆,你能否爲我多停留一會兒?

同學們,你們現在就處在人生的春天,看你們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們的臉頰如花朵般豔麗,你們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親愛的同學們,你打算怎樣度過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師補充朱熹求學的故事)

  四、作業:繪春

1真好!讀着朱熹的詩,我們彷彿來到了美麗的泗水河邊,春天似乎已來到我們的眼前,融入我們的心田。同學們,春天是否到過你的家鄉,到過你每天經過的小路旁,小河邊,田野上……是否也來到我們的中心小學?同學們,拿起筆,畫畫你心中的春天?

2默寫《春日》

讓孩子們自己走進春天,走進文本

——古詩《春日》教學反思

在這個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春天,我帶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動、一份……的心情,走進了美麗的石巖中心小學,和這裏三(4)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朱熹寫的古詩《春日》。更讓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兩位領導和教學處陳主任,還有莊老師等一起和孩子們走進《春日》。不管教的成功與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考慮到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反覆品嚐,我就想:何不在學生已能讀得字正腔圓、有滋有味的前提下,開啓他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先對詩人寫詩時的心情作一番大膽的猜測,然後再細讀推敲古詩中的每一個字詞,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證據,小組交流後,再全班反饋,並在反饋的過程中,結合感情朗讀呢?我還從有關資料中發現《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讚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於是,我就想,我要讓學生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知道不僅僅是詩人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春光無限好!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滋味長!我和孩子們也應該是在享受春日,從詩句

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學了這首詩,我們肯定也會有所啓發。

基於自己這樣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制定了以下的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我還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

1、讀春:從我們以前學過的詞語、詩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積累。

2、詠春:從朱熹的《春日》中享受萬紫千紅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悅。

3、惜春:從春的喜悅中感悟春光雖美,韶華易逝,激勵孩子們求知。

4、繪春:將春情化爲詩情,將詩情化爲畫意,描繪春天,讚美春天。

教學設計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剛接手三(4)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分析學生的學情,對於小組討論的成功與否我也沒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夠駕馭課堂。

帶着這份自信,更帶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這一課。考慮孩子們,可能平時對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比較少,因此,課前,我準備了些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讓他們課前讀讀,即增加積累又營造了一種“春的氣息”。

但教學過程並不如我所願。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我的最後一部分惜春竟然沒有時間來演繹!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爲什麼孩子們居然不投入,不熱情!而且還有那麼多老師聽課?是我的詩情不夠?是我的教學設計有問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課的老師馬上就找到了癥結所在:

首先,是板書雜亂無章。當學生把詩人的心情猜測出來後,可引導學生給這些詞語歸歸類,這樣學生的學習思路會更清晰。不至於黑板上那麼多同類的詞語,雜亂無章,而且浪費時間。陳主任指出這個板書簡直就是空洞無物。是呀,我爲什麼不讓學生把找到的“證據”寫在黑板上,而不是寫寫什麼心情的詞語?

其次,讀的不夠,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教師亦沒有和學生一起親近文本,導致後面的討論成了空中樓閣,學生亦是霧裏看花,沒了興致。

第三,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揮,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不信任,覺得他們想不出什麼有關春的詞語,詩句,於是自作主張,提供一些美詞佳句讓學生讀,結果學生讀得不熱情。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分析學生學情,正如陳主任所說“好像是上給聽課老師看的”。結果連“底”都沒保住。

本來應是領着學生走進春天,結果卻是領着聽課老師到泗水河畔,走馬觀花了一下,學生卻還在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