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通用9篇)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2、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3、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

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教學程序:

一、瞭解作者,走進感人的文本。

1、以作家史鐵生的三段話導入。

A“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着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爲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

B“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C“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纔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提問:說出這樣話的你覺得應該是怎樣的`人?

2、介紹史鐵生生平、出示史鐵生去世新聞

二、範讀課文,體會複雜的情感。

1、老師範讀課文,學生感受史鐵生的內心世界。

(1)你感受了史鐵生怎樣的情感?懺悔、內疚、痛悔、思念

(2)如果將文章的題目直接改稱懷念母親好不好,爲什麼?

三、品味語言,讀懂母愛的深沉。

1、看了文章你覺得那是怎樣一個母親?(出示ppt)這裏有四幅畫,在你心中母親更符合哪幅畫?談談你的理解,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句作爲依據。(四幅畫:分別是深夜低吟的大海:山崖孤零的老樹:溪澗匍匐的圓石:即將燃盡撲朔的爐火)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每幅圖片中都有和母親身上相通的氣質,學生可以打開思路,根據自己對於文本的理解暢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2、小結:冰心曾經說過:“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庇?”母親用無私的愛守護鼓勵受挫的兒子,燃盡生命最後一點油火,做兒子迷途上的指引的明燈。

四、研讀思考,讀懂兒子的懺悔

1、母親對兒子的愛是深沉偉大的,那麼兒子呢?兒子愛母親嗎?

學生思考回答,小組討論

小結:作者曾經沉浸在自己命運的泥潭中無法自拔,仇恨生命、仇恨生活。他愛母親,卻忘卻瞭如何去愛。人生有時就是如此,“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悔的他惟有完成母親希望他“好好兒活”的遺願,纔是對母親的報答。

五、感受堅韌,讀懂人生的磨難。

(1)認識的史鐵生,一個堅強的“好好兒活”的史鐵生。

朗讀最後一段,思考爲什麼這裏要強調菊花的色彩?文中還有表示顏色的詞語嗎?爲什麼這樣描寫?

(2)小結:尼采曾說過: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他將死亡看作是回家,是戀人的分別,是安息。是一個“必然降臨的節日”。一個超越了死亡的人,我們在這裏祝願他“回家快樂”!

六、作業:

(1)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寫一篇讀書報告(1000字)。

(2)給身在天國的史鐵生或他的母親寫一封信,並寫一句墓誌銘。(發放關於名人墓誌銘的材料)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2

複習導引

(一)複習目標

1.回顧基礎知識,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單元的知識結構。

3.品位賞析文章中的精美語言,領悟課文的深長意味。

4.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二)複習重點

1.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2.品位賞析語言,領悟課文的深長意味。

(三)複習方法

構建知識網絡,梳理剖析主幹知識;強化訓練以實現理解,互動探究以尋求規律。

第21課 風箏

1.在本單元的5篇課文中,《風箏》是意蘊最豐富的一篇,應該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宜從多種角度加以引導,拓展思維空間。

2.訓練探究文意的能力。這篇課文的難點較多,正是研究性學習的理想教材,要讓學生預習時把不理解的地方劃出來,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髮問精神。教師教學用書裏提出並解答了的九個問題,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點,可以一次性提出來;同時,在“有關資料”中精選部分有助於探究課文主題的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將問題整理一下,根據材料和課文,有步驟地研究。

3.課文研讀要以難爲樂,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徹。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步就是收穫,理解不透徹的地方將來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講深講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魯迅的人格、胸懷。

第22課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讀。

2.課文從孩子的眼光和心態看待——場家庭矛盾,敘事角度和敘事語氣與學生很接近,據此,教師應設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可以提問:女兒既然已經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你認爲事情怎樣處理才恰當?怎樣才能避免這類不愉快的事發生?

2.這場矛盾沒有一個完滿的結局,留下一個空白,正好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比如探討人物語言後的許多刪節符號所蘊涵的意味:比如指導學生分組,分別代表矛盾的三方,討論這場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發展變化的幾個層次。

4.抓住人物內心變化發展的線索。

第23課 散步

1.先要求學生跳讀課文,思考:“文章講述的是什麼事?表現哪個方面的話題?以此來整體把握課文。

2.問題研討:①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爲什麼?②散步本來是一件小事。作者卻小題大做、大詞小用,請把這些地方找出來,並說說這樣寫的意圖。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示?

3.研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比如全文中母親僅有兩句話,第一句話“還是走小路吧”,因爲她是“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後說的,有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所以應該讀成拖音“還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不必大聲,應讀出母親吩咐兒子時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讀的時候要表現出斬釘截鐵、沒有商量餘地的味道。

詩兩首(《金色花》《紙船》)

1.從揣摩語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寫或重要語句展開討論(見教學用書): 同時,最好聯繫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想象畫面和情景,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動筆畫幾幅詩意圖。

2.在課的最後就本課組織一次朗誦比賽,鼓勵學生配樂朗誦。

3.瞭解散文詩的特點,瞭解冰心“小詩”的特點。

4.利用自讀課本,擴展閱讀泰戈爾詩、冰心小詩。

第24課 《世說新語》兩則

1.基本教學模式應當是“誦讀一討論一—誦讀”。兩次誦讀的要求應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複述故事結合起來,達到基本成誦,並且讀懂,字詞句過關,最好能翻譯;後一次是背誦課文。

2.探究討論的重點可以有:A、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你認爲哪一句更好?爲什麼?我們能想出一二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詞嗎?B、你如何看待陳元方的爲人原則、是非觀?

3.簡要介紹《世說新語》這部書。

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

1.本次活動大多是學生個人在家庭中活動,所以,教師要做好佈置和安排。比

如:A、通過適當途徑和方式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對活動心中有數,便於活動順利而有效地展開;B、活動涉及到對家長的諮詢、追問或採訪,教師最好和學生一起討論一個具體的`採訪提綱,設計一些具體問題。

2.提前一週佈置下去,提出具體要求。在這期間可以抽查學生的訪談提綱或記錄,以收到督促、監控之效。

3.評價不可缺少。評價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評價→同桌互評→小組評價→教師批改→講評作文,還可以通過問卷形式徵求家長意見,瞭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對錶現優秀的同學予以表揚。評價的時候還需注意定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爲主,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4.課內活動時間:寫作2教時,交流1教時、評價1教時。

關於課後練習

1.體現了少而精的原則。就數量來看,精讀課文三四道題,略讀課文兩三道題, 引導學生少做練習多讀書,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

2.練習分必做題和選做題,供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用。

3.兼顧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如《羚羊木雕》—文後的練習,具體分析略)。

4.特別強調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拓展,並嘗試讓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比如《風箏》和《散步》後都附錄了用來比較閱讀的短文,通過課內外的比較閱讀,對兄弟間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間的親情有一個更深入的體驗和思考。

5.十分強調通過誦讀來理解、體味和感悟課文,有些還特別要求背誦。

6.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發散性的題目(略)。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3

課型:講讀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 文,複習鞏固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

2. 整體 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教學重點:同教學目標1.2

教學難點:學會蒐集一些資料,加深對看雲知識和天氣知識瞭解。

教學過程:

一、 默寫生字

教學札記

二、繼續研討:

1、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質疑:

1)課文如何生動形 象地寫出天上雲的“姿態萬千”?

2)雲就是天氣的招牌,“招牌”是什麼東西?把“雲”比喻成“招牌”有什麼作用?

2、分析第二自然段,朗讀並背誦,質疑:

(1)“象徵”與 “預兆”能不能互換,爲什麼?

(2)“往往”與“常常”能否去掉?

3.默讀第3自然段,這段寫天氣晴朗的象徵的薄雲,各用了哪些生動形象的描摹來寫它們的形態?

教學札記

4.課文第4~5段如何生動形象地描摹四種低而厚密的雲?

5.探究質疑:課文第六段引用一些諺語。諺語是人民羣衆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總結經驗的`結晶,它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讀起來琅琅上口。請 在課文中找出這些諺語,說說它們的意思, 想想引用諺語有什麼好處?

三.教師小結:這篇文章採用生動說明,通 過大量的比喻、擬人、引用諺語及動態、靜態的描摹,在準確的基礎上把事物說明得生動、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相關的知識。

四.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

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找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捲雲絲絲縷縷地漂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雲。捲雲和卷積雲都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燦爛的陽光,雲塊四周散發出金黃的光輝。積雲都在上午出現,午後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雲。高積雲是成羣的 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捲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

1.作者爲什麼把卷雲、卷積雲放在一塊寫?

2.請用一句古詩詞來表現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3.文中說捲雲“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根據你對捲雲的觀察和生活體驗,你認爲 捲雲還像什麼, 再寫出兩個比喻句。

4.選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能用課文第二段中的一句原話概 括該段的意思嗎?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文言句式,注意古今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2、理解課文的內容,熟讀課文,並背誦《(論語)十則》和《詩五首》。

(二)能力訓練點

1、學習文言文敘事具體、重點突出、詳略得當、語言簡練等寫作特點。

2、運用所學到的一些文言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學習古文化中所體現的人物的樸實、正直、智慧等美好品德。

(四)美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體會古代文言中語言表達的精確美和作品所表達的感情,培養美好的審美情趣。

二、學法引導

1、指導學生進行本單元知識彙總,編寫好單元知識點彙總細目表

2、進行單元鞏固練習,知識搶答賽,誤點矯正,以練代講。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文言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要結合不同語境加以分析。

2、課文所體現的中心思想,反覆朗讀,適當點撥,重點理解。

四、課時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儀;

2、知識細目表、搶答題、綜合練習題。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指導彙總單元知識;

2、組織知識搶答賽;

3、質疑誤點矯正。

七、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師生共同回憶本單元的知識體系。

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五篇古代的詩文,對學於古代文言文中的實詞掌握。如“識”“逝”等,古今詞義也有不同的變化,如古代的“疾”,相當於現代“小毛病”,而古文“病”,卻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病”,即大病。

學習古詩文中敘事具體、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如《扁鵲見蔡桓公》等;語言簡練,短小精悍,這在這一單元的篇目中都有所體現。

對於古代詩文來講,要多誦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相信不但文章的表層意思能掌握,深層含義也會了解。

(二)指導學生進知識積累,學生製作單元知識細目表,彙總或製成知識卡片。提示可從下面的角度複習彙總

1、字詞和書寫與讀音。

2、詞語的理解:

(1)一詞多義;

(2)古今詞義不同;

(3)通假字。

3、文學常識:

(1)強記;

(2)區別。

4、課文內容識記

(1)人物的事件;

(2)主要內容及體現的中心思想及寫作特色;

(3)重點句子理解、翻譯;

(4)重點語段分析;

(5)知識探究。

(三)質疑釋疑,並進行誤點矯正

(四)師生互動,進行知識搶答題

學生根據複習彙總表各設計3個題型不同的題例,集體搶答或分組搶答。教師或學生做評委,集體評點和誤點矯正。

(五)課堂綜合訓練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1、給下列字注音,並解釋:(3分)

腠()___應()___悅()___

2、這段話中扁鵲共勸告蔡桓公幾次?(1分)

3、桓侯對扁鵲的第一次忠告,是怎樣評說的?(用原話回答)(1分)

4、根據這段話含義,寫出一句成語。(1分)

5、“立有間”是什麼意思?說明什麼(1分)

6、下列字在文中的注音,正確的一個是()(1分)

A、桓B、湯C、齊D、熨

7、下面是對滾文中四句話的理解,其中理解正確的一項是()(1分)

A、“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是說,醫生不應該把治別人的病看作是自己的功勞。

B、“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是說,那是司命所管的,醫藥已經沒有辦法了。

C、“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是說,扁鵲第四次來見桓侯,仔細觀察了他的病情,發覺已無藥可救,於是就走了。

D、“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是說,過了些時候,桓侯病情惡化,就派人

去追究扁鵲的責任,而這人怕受牽連,於是逃到秦國去了。

8、下列四個判斷,正確的一個是()(1分)

A、久本文選自《韓非子·扁鵲倉公列傳》。

B、本文寫桓公的態度,運用了“不應”“不悅”的動作描寫。

C、本文主要是用空間的轉移和時間的順序來記敘事件的發展的。

D、本文內容帶有勸諭性,可以當作寓言看。

9、對本文說明的道理,有下面四種理解,正確的一項是()(1分)

A、說明扁鵲醫術高超,是我國古代的神醫。

B、說明扁鵲治病救人,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C、告訴人們,過分自信而不相信羣衆,是極其錯誤的。

D、告訴人們,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能拒絕批評。

(六)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25分)

魏文侯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爲善醫?”

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下。”

魏文侯曰:“可得聞耶?”

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毫毛,故名不出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間,而名出聞於諸侯。”《鶡冠子·扁鵲之兄善醫》

1.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的用法判斷正確的是(5分)

(1)()(2)()

(1)①神未有形而除之③故名不出於家

②而名出聞於諸侯④桓侯故使人問這

(2)①其孰最爲善醫③可得聞耶

②扁鵲最爲下④而名出聞於諸侯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2、下列句子理解有錯的一項是()(5分)

A、長兄於病視神___大哥治病是從人的內在精神察覺出病情

B、神未有形而除之___精神尚未表現於外形,就消除掉病因

C、名不出於家___自己的家庭出不了名聲

D、副肌膚間___從病人的血脈肌膚中進行診斷治療

3、本文記敘了扁鵲和魏文侯和對話,扁鵲認爲是取高明的醫道是。(用自己的話回答,不超過15個字)

4、聯繫實際說明扁鵲所說的醫術愈高的人,爲什麼聲名反而愈小。(5分)

答:

5.這段文字,對你有什麼啓發?(5分)

答: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並體味本詩的節奏、韻味美。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內容。

3.培 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並體味本詩的節奏、韻味美。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並讀一讀。

骸( )骨 驅殼( )裹 ( )藏 長眠( )蔥( )蘢 猛獁( )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奇幻: 遠古:

骸骨: 烏有:

潛行: 蔥蘢:

海枯石爛: 日轉星移:

3.請學生用楷書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抄寫四遍,要公正、美觀。

3.學生查閱資料,瞭解作者並寫下來。

4.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想一想,這首詩歌講述了什麼?

這是一首讚美化石的抒情 詩,更是一首科學詩。全詩是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二、學習指導研討

(一)導入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變爲桑田。”大海變爲桑田,桑田變爲大海。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爲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着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信息卻被化石保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讚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簡介作者,教師補充。

2.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三)教學札記

1.範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齊讀,要用感情地朗讀。

3.讀後討論,並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1)題目“化石吟”的“吟”是什麼意思?

2)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以及表達的`主要思想感情。

3)詩歌可以分爲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4)學生再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學法指導:

閱讀詩歌的時候需要有節奏,反覆吟誦感悟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重點字 詞需要用心體會,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 的情感。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讚美科學

5) 探究研討:朗讀3~6節,思考問題: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爲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四人小組討論 以上題目,然後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4.最後 一節詩有什麼特點?在全詩中什麼作用?

三.鞏固延伸

閱讀 課文2~5節,回答下列問題:

1.(1)選文開頭的的兩個問句有什麼作用?

(2)“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中的“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麼?

(3)“爲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中的“密碼”應怎樣理解?

2.檢查“讀一讀,寫一些”內容。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學習伽利略不畏權威、勇於創新的精神。

2.整體感知課文,演示實驗過程。

課前學習:

在家準備文中所提到的兩個實驗。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學生介紹伽利略的生平和在科學史上的貢獻。教師可作補充,指出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的實驗是伽利略一生最自豪的實驗。

二、創設情境:學生活動,做實驗。

1、按文中所介紹的條件,學生上臺模擬演示比薩斜塔上的實驗過程。

2、教師可以變換文中所介紹的條件,要求學生再做一個實驗。

(如利用學生現有的學習用具做實驗:一張紙和一本書)

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結果。

三、學生討論:

1、你認爲伽利略的實驗結論是否正確?

2、就上述的第二個實驗的`結果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假如當時伽利略用“雞毛和鐵球”做這個實驗,結果會如何?

四、教師展示實驗過程:

1、可以設計斜塔上的實驗的課件,使教學形象化、視聽化。

2、和物理老師共同完成“毛錢管”實驗。

五、學生說說觀看實驗後的體會。

六、文中還介紹了伽利略做的另一個實驗——“擺”的實驗,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

七、課後學習:

給伽利略寫一段50字左右的評論。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學習他們的創新精神。

2、認真閱讀《語文讀本》第五單元以及其他的科普讀物,瞭解一些科學知識。

3、在閱讀中學習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瞭解議論和說明的方法。

4、關注和感受生活,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簡單的科技小製作。

5、進行採訪、調查、製作等實踐活動,瞭解身邊的科技發明情況,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學習寫簡單的科普說明文。

課時安排:

14課時

教學安排:

1、單元整體感知。

(1課時)

讓學生朗讀的第五單元,小組內交流自己閱讀的初步感受,提出自己的疑問,先在小組內解決,共同的問題由組長記錄下來,大組討論。

2、關注科學,親近科學,瞭解科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嘗試科技製作。(1課時)

交流自己知道的科學技術,科技成果,以及身邊的科學,交流自己心目中的或所瞭解的'科學家的事蹟,暢談自己曾經做過或有過的科學想法,預想自己以後的打算。

3、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課文。(7課時)

(1)《斜塔上的實驗》2課時:反覆誦讀,瞭解伽利略前半生的一些重要事蹟,感受到他不信權威,不斷探求的科學思想和熱愛科學、甘心爲科學奉獻終身的科學精神,學習他用實驗來檢驗理論的科學方法。並學習記敘與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2)《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2課時:指導學生通過一些具體的思維訓練,感受到創新思維的可貴性,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思想與創新意識,弄清創新思維的必備的要素,端正學習態度,積極投身到創新的洪流中去。

(3)《叫三聲夸克》1課時:引導學生多層次閱讀,感受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揚長避短,逐步具有敢於懷疑、敢於大膽想象的精神。

(4)《夢溪筆談》二則2課時:指導學生對照註釋,查找工具書,質疑等方式,讀通課文,讀懂課文。結合我國古代一些輝煌的科學、藝術等成就,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的文化,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責任感。

4、誦讀欣賞《論語》八則1課時:反覆的誦讀,領悟古代先哲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暢談自己的感想,並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則日記。

5、寫作:簡單的說明小製作:2課時。先動手做一件小製作或準備別人的一件小製作。並瞭解它的製作所需的材料、工具、過程、製作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項等。然後仔細觀察該小製作,形象的想象它的各部分的特徵,最後按一定的順序,儘量的運用比喻較詳細的寫出該小製作的結構和特點。

6、作文修改:1課時。輕聲朗讀,培養語感,修改自己的文章。

7、綜合實踐活動:1課時。在本單元的學習的同時,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收集、查找資料,分小組合作,完成自己的小發明、小創造或小實驗,並將在這一過程中的感受、收穫寫下來。利用黑板報、櫥窗、電視等在校內搞一個科普宣傳活動。在課上舉辦一次模擬科技新聞發佈會,介紹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小組的小實驗、小發明和小創造,評價得失,展示優秀成果。最後圍繞本次活動寫一則日記。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8

單元整體構思

人類正在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正在迅速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信息的傳播要求我們熟悉各種新聞體裁。在本單元,我們不僅讀到報道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的兩則消息、運載火箭水下發射試驗的錄音新聞、去南極考察和爲“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壯行的通訊。同時,我們還將讓學生親自體驗新聞的製作過程,就一些熱點的話題組織學生採訪,寫新聞稿,最後進行學生交流和學習成果展示。

具體內容:

1、瞭解新聞知識,查新聞發展史

2、瞭解新聞形成過程

3、瞭解新聞發行的載體

4、學會採訪,學會寫消息、簡單的.通訊

意義:

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

單元學習目標:

1、瞭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激發作爲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2、瞭解消息、通訊的特點和一些基本常識

3、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準確

4、學習寫消息

5、學習網上搜索、閱讀,通過網上.寫作和別人交流

6、熟悉新聞製作的過程

7、掌握採訪技巧,培養學生與人交際的能力

8、體驗新聞工作者的艱辛

單元學習步驟:

一、走近消息、通訊

1、每人從報紙上剪幾篇消息、通訊

2、網上查找,瞭解新聞發展史及有關新聞知識(1課時)

3、運用新聞知識,分析自己的蒐集材料(1課時)

4、課堂交流(老師指導)(1課時)

二、走進教材

1、整體瀏覽單元課文,各人選擇其中一篇感興趣的文章,體會新聞、通訊語言生動、準確等特點,瞭解課文報導的重大歷史事件,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4課時)

2、單元語文活動——網上讀寫與交流,將自己從網上看到的新聞,挑選一則你認爲最有價值的,加以概括提煉和分析,用E_mail發給同學、老師進行交流(2課時)

三、走進社會

1、學生自願組成各個活動小組(7——8人),到電臺、電視臺、報社等地方參觀新聞製作的整個流程。

2、我來當記者

(1)每小組擬訂一個採訪話題,分頭進行採訪,

如:常州外來民工子女教育情況——採訪教育局長

常州教育發展前景——採訪市長

學校教育主動發展構想——採訪校長

等等。

(2)根據確定的話題,設計採訪的問題

(3)分組採訪

3、就採訪的結果進行交流(2課時)

4、體驗勞動(走上街頭賣報)讓學生體驗到每份報紙中凝聚了多少人的勞動

四、成果展示

1、每個小組編一張小報(1課時)

2、進入聊天室,把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篇9

單元教學目標:

一、能熟練朗讀課文,瞭解文中介紹的一些科學知識。

二、能通過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在學習與生活中初步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

三、能指出文中運用主要的表達方式:記敘和描寫相結合,議論和說明,並能說說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四、能寫簡單的說明文——簡單地介紹一個小製作。

五、組成合作小組展開採訪、調查等實踐活動,瞭解身邊的科技發明情況,舉辦一次口頭新聞發佈會。

六、查閱和蒐集有關“狼”的資料,並進行小組合作,說說對“狼”的認識,進而學會辨證地分析和看待問題。

單元課時安排:

(共計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1課時

《斜塔上的實驗》2課時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1課時

《宇宙裏有些什麼》1課時

《夢溪筆談》二則2課時

誦讀欣賞《論語》八則1課時

寫作3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1課時

《狼》專題2課時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詞是“關注科學”。文學和科學是相通的。在學語文中學科學,在學科學中學語文。在本單元中,我們可以傾聽科學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驚的創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領略到別樣的情味與風光。

青少年學生正處於身心發育發展階段,對自然界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學習本單元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斜塔上的實驗》:這是一篇寫伽利略生平的人物傳記的節選。敘事生動形象,文字比較淺顯。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提出疑問,也可以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就文中涉及的兩個實驗,可以設計“擺”的實驗和斜塔上的實驗的課件,使教學形象化,視聽化。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是一篇議論文。全文緊緊圍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個論題,論述了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在教學中,應讓學生了解本文論證結構的嚴密性,更主要的是要幫助學生確立科學思想、樹立創新意識。要注意指導學生弄清確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與創造性思想、創造力之間的關係。

《宇宙裏有些什麼》:這是一篇介紹宇宙的有關知識的科學小品。宇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廣漠神奇的世界。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暢談自己所瞭解的、所想象的宇宙,同時可用多媒體展示有關宇宙的音像資料,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引入課文的學習。

《夢溪筆談》二則表現兩篇古代科學成就的文言文,要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瞭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瞭解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學習步驟:

一、導入語:

在上一單元中,我們領略了四季的風光,品味了精緻的語言。在本單元中,我們可以傾聽科學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學習他們爲科學獻身的精神。

二、教師出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三、瞭解單元大概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瀏覽目錄和課文。

四、學生活動:

說說自己閱讀本單元的感受和最感興趣的內容。

五、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1.通過採訪、調查、網上查找資料等方式瞭解身邊的科技發明情況。

2.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同學組建合作小組,展開一次科技新聞發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