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同步練習

七年級上冊《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同步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導語:“七年級上冊《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同步練習”踏着輕輕的腳步來到了本站!

七年級上冊《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同步練習

  第一部分:

1.給加點字注音。(4分)

樹棲鴉     低綺戶     宮闕     嬋娟

2.理解加點詞語。(4分)

(1)中庭         (2)歡飲達旦

(3)把酒問青天        (4)高處不勝寒

3.填空。(4分)

(1)中庭地白樹棲鴉,         。

(2)       ,今夕是何年。

(3)我欲乘風歸去,      ,高處不勝寒。

(4)團聚的人家是歡樂的,         。

4.《我的思念是圓的》抒發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5.詩歌欣賞: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4分)

(2)對這首詩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3分)

A.“中庭地白樹棲鴉”一句中“樹棲鴉”以動襯靜,既描寫了鴉鵲棲樹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B.“冷露無聲溼桂花”,詩人由被秋露打溼的庭中桂花聯想到月中桂樹,這句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

C.“不知秋思落誰家”,意思是詩人覺得中秋夜望月懷人的太多了,不知道這種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一邊,反正自己是沒有這份情緒的。

D.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押a韻,韻腳分別是“鴉”、“花”、“家”。

(3)詩詞中描寫“月”的句子很多,請你從課外找出一句詠月的名句。(3分)

第二部分:

(一)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6、這首詞是借     懷念親人的抒情之作。作者     ,字子瞻,號     ,“子由”指作者的弟弟     ,他們兄弟倆與其父親蘇洵,在文學史上合稱“三蘇”。(4分)

7、補填橫線上的句子並譯成現代漢語。(4分)

8、對這首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開頭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宮境界,發出“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的疑問,反映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嚮往。

B.“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是說人的悲歡離合同月的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表現詞人的無奈而又傷感的情緒。

C、詞的上闕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爲喜愛人間生活;下闕寫對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而爲對離人的祝福。

D.全詞深沉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9、朗讀這首詞,應把握的感情基調是(  )(3分)

A.激越雄壯  B.樂觀豪邁  C、舒緩深沉  D.柔和親切

10、如果配樂朗誦這首詞,你將選哪一首樂曲?(  )(3分)

A、《二泉映月》(二胡曲)   B、《春江花月夜》(琵琶曲)

C、《賽馬》(二胡曲)     D、《但願人長久》(古箏曲)

(二)

鄉愁     三個月亮

(臺灣)余光中 (臺灣)藍海文

小時候 我有三個月亮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一個在空中

我在這頭 一個在水裏

母親在那頭 一個在枕上

一個缺

長大後 一個圓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一個方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缺在天涯

圓在故鄉

後來啊 方從夢中走來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安撫我的創傷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1.兩首詩表現的是同一主題,是什麼?(4分)

12.《鄉愁》中作者以哪四種事物代表自己哪四個時期的感情?(4分)

13.《三個月亮》中,詩人把一輪月化爲三輪月,寄託自己的感情,請說說你對這三輪月亮的理解。(6分)

缺在天涯的月: 圓在故鄉的月:

方形的月:

14.下列對《鄉愁》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本詩用高度集中、新穎別緻的藝術手法,表達了當代臺灣人所共有的一種精神狀態,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特定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和民族感。

B.詩人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又不是簡單的,而是含蓄的、有張力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本詩從時間的發展來組合意象,“小時候”、“長大後”、“後來”、“而現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像一條紅線貫穿全詩,概括了詩人深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

C.《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整齊的美。全詩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均衡對稱,句式整齊,從而使詩具有和諧對稱之美。

D.《鄉愁》還具有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頭”的四次重複,加上四段中同一位置的疊詞的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幾個數量詞“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第三部分:片斷寫作練習(40分)

15、寫一段景物描寫,突出月下校園的美好,注意表現恰當的心理活動。

1.略 2.(1)庭院中(2)到(3)端、持(4)經得起 3.(1)冷露無聲溼桂花(2)不知天上宮闕(3)又恐瓊樓玉宇(4)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4.抒發了對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5.(1)庭院中被月光照得發白的地面,棲息在樹上的鴉雀、冷露、桂花等景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環境的悽清、孤寂,加重了思鄉懷人的氣氛,把讀者帶進了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意長的意境。(2)B、D(3)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6.詠月;蘇軾;東坡居士;蘇轍 7、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人能平平安安,即使遠隔千里也能共對這美好的月光。 8、B 9、C 10、D 11.思鄉、盼望祖國統一。 12.少年時期想念母親,以“郵票”寄信件表達思親之情;青年時期想念妻子,靠“船票”奔波相聚;中年時期母子死別,人天悠悠;現在,一灣“海峽”隔斷了我和故鄉,“海峽”雖“淺淺的”,“鄉愁”卻濃濃的。 13.缺在天涯的月,是現實之月;圓在故鄉的月,是詩人想象中的理想之月;理想之月和現實之月互相碰撞,產生了變形變態之“方月”,它是詩人情深意切地思鄉時,誤把方形的枕頭幻化而成的月亮。 14、C 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