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雖有嘉餚》教學設計及反思

《雖有嘉餚》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雖有嘉餚》教學設計

《雖有嘉餚》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禮記》、《學記》相關知識,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熟讀並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對照註釋翻譯課文;瞭解類比說理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能對照註釋翻譯課文;

2、瞭解類比說理的方法,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巧引入。

1、“四書”、“五經”是國學之瑰寶,是智慧之源泉。“四書”、“五經”分別是哪幾部典籍?

2、導語。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或許同學們對《禮記》不甚瞭解,但《禮記》中的名言卻常常在我們的耳畔迴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告訴我們要勤於鑽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啓迪我們要做好規劃,有的放矢;“苟利國家,不求富貴”教育我們要有爲國爲民的情懷……可見,《禮記》影響之深廣。

今天,就讓我們親近《禮記》,領悟爲學之道。

二、知作品。

1、生彙報蒐集到的有關《禮記》的資料。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爲西漢戴聖編撰。它與《周禮》、《禮儀》合稱“三禮”。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爲“經”,把孔子的弟子對“經”的解說稱爲“傳”或“記”,《禮記》因此而得名,即對“禮”的解釋。

《禮記》的內容分爲兩大類:一是關於禮樂的一般理論文章,二是關於禮樂制度的文章。

2、瞭解《學記》。

《雖有嘉餚》節選自《學記》。《學記》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統性的教育學論文。據郭沫若考證,《學記》作者爲孟子的弟子樂正克。《學記》對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學校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至師生關係、教師問題等方面,都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的闡述。

3、知道題目《雖有嘉餚》的由來。

三、齊誦讀

1、生讀課文,給難字注音,劃分朗讀節奏。

2、出示課件,認讀,把握節奏。

(1)、讀準字音

嘉餚( ) 弗食 ( )

自強( ) 教學相長( )

兌命( ) 學學半 ( )( )

(2)、把握節奏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

3、師範讀、領讀。

4、齊讀。

四、釋文意。

1、生對照註釋試譯文章。

2、出示重點字詞,理解。

3、指名試譯,點撥。

4、同桌互譯,參看譯文。

參考譯文:

[!--]

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所以“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尚書·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5、關注特殊詞句。

通假字 《兌命》曰

古今異義

(1)雖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後知困

(4)教學相長也

詞類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一詞多義:學 其

五、析文章。

1、鼓勵學生質疑。

2、闡釋重點問題。

預設:

(1)文章開頭寫“雖有嘉餚“有何作用?

從“佳餚”寫起,是爲了用“佳餚”與“至道”作類比,指出學習的重要性。

這種說理的方法叫做“類比說理”。

(2)、有人說由“說”過渡到“教”不自然,邏輯不嚴密,你是怎樣認爲的?

(3)、引用《兌命》有何作用?

3、理文脈。

先是以類比強調要學習,要實踐,接下來指出“學”與“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進一步討論其效果(自反和自強),最後得出結論。文氣貫通,層層遞進。

六、明主旨。

1、若用一個詞語概括文章,你會選哪個詞?它是何意?

2、讀完文章,你有何體會?

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

“教學相長”還意味着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可以採用教的方式學習。比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看看他的反應。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確實理解透徹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強”。

3、明確主旨。

本文論述了學習要重視實踐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即實踐出真知。另一方面,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

4、背誦全文。

七、妙拓展。

1、口語交際。

某班成立了幫扶小組,老師安排曉雨指導若冰的語文學習,可曉雨說這樣影響自己的學習,不同意。假如你是曉雨的同學,你準備怎樣勸說她?(請用上《雖有嘉餚》中出現的成語或句子)

2、積累《學記》中的名句

(1)學習過程五步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學者有四失: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3)教育教學九原則:教學相長、長善救失、啓發誘導、因材施教……

(4)要廣泛交流: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

八、課外練。

1、查閱資料理解積累的《禮記》中的名句。

2、用學過的方法預習《河中石獸》

  《雖有嘉餚》教學反思

學校搞教學研究月活動,身爲新進教師的我自然是要上節彙報課的。思來想去,我選了新入編的課文《雖有嘉餚》。我是新人,它是新課,“新新”相映,“新新”相惜,沒準能給聽者一些新意呢——我當時這麼想着。

因爲是第一節課,所以很多老師調了課光臨指導,這既給了我動力,亦讓我的那點“表現欲”膨脹起來。

開課前,學生們凌亂地坐着,我便要求學生們將前排坐滿,還聯想起《百家講壇 彭林說禮》中的觀點 “教訓”起他們來:“同學們,古人重禮儀,沒坐滿的位子被稱爲‘虛席’,‘虛席’是對主講者的不尊重, ‘座無虛席’是一種禮儀,請做一個知禮之人!”學生立馬填滿了前面的空位。

於是,我便引入課文。我以26日習總去了孔府,談了儒學的重要性說起,又強調了“四書”、“五經”的具體書目,後介紹了《禮記》、《學記》,還順勢介紹了《雖有嘉餚》篇名的由來。接下來誦讀,翻譯,學生在預定的軌道上實實在在地學着。當學生理解了文意後,我讓學生就謀篇佈局、文句意思等方面質疑,學生的問題或淺薄,或無厘頭,偶有一兩個切中要害的,我欣喜着,引領者去解決,可一看手錶,壞了,只剩十一二分鐘,來不及了。“撤!”我暗地裏命令自己,於是我趕緊將預設的兩個問題做了點撥,希望能贏得“寶貴的時間”,完成既定任務。總結、拓展,佈置作業,“飛速”完成了。我慶幸自己較完整地展示了課堂的環節,尤其是較有創意的“質疑”和“拓展”。

下課後,我找了兩個同學問了問:“剛纔討論得幾個問題你們懂了嗎?”學生苦笑說:“不大明白,我來不及思考。”是啊,我將他們思考的時間“搶”了過來,他們被牽着鼻子,哪有那麼多思維的火花呢?於是,我問自己:“課堂是誰的舞臺?”“公開課的目的是什麼?”“一堂課非得完成既定任務,來不得一點變通嗎?”

我反省自己: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

教師是也只能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過多的展示勢必撼動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缺乏了表現的機會,缺乏了“綻放”的體驗後肯定是影響注意力的。這節課,我何不在“質疑”、“解疑”上再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呢?何不取消那幾個“有梯度”、“見水平”的預設問題呢?

公開課的目的不應只關注教師素質的檢閱,還應成爲學情研究的真實素材。

過多地關注教師素質,只會促使“作秀”、“表演”,而關注學情,課後共同研究學情,則能使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增強。比如這節課中,學生不能提出“‘由學講到教沒有過渡,缺乏邏輯性’的說法正確嗎?”這個問題,教師值得研究;學生看投影的目的就是爲了抄筆記值得研究;平日裏學生髮言積極,大型活動就膽量小了,值得研究;成績最差的張文迪同學大膽發言,正確地回答出問題值得研究……

完不成既定任務又何妨。

絕大多數執教公開課的老師坦承:“這課還得‘回火’,不然孩子沒法吃透”,我也是,明天肯定得講深講透文意,否則學生月考就要“愁斷腸”了。何不上成常態課?何不實實在在地完成前幾個環節?我警醒自己。下次,咱就在教室上課,就盡情地讀,敞開了說,熱烈地討論,不見得不精彩。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深處漫溯”會發覺自己課堂中缺漏甚多,惟求循着“人的教育”的初衷不變,惟願學生們能快樂地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