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白兔和月亮》教學案例與反思

《白兔和月亮》教學案例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教材分析】

《白兔和月亮》教學案例與反思

《白兔與月亮》是實驗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內容生動淺顯,語言精美,但另一方面,《白兔與月亮》所蘊含的寓意較爲難懂,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篇在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能起到較好作用的文章。

  【學情分析】

1、寓言主要是通過故事的形式講述一些哲理。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觸這種體裁,但其實在小學階段他們已經讀過許多寓言。生動形象的寓言故事是好動活潑的七年級學生樂意接受的。但大部學生對故事的閱讀能力只能停留在瞭解故事情節的感性認識層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章蘊含的深層主旨。因此,本課的學習,教師將着重訓練學生的賞析能力;提升學生的理性認識,並從中獲得人生的啓示。

 【教學目標】

1、理解寓意,學習概括寓意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

2、學習正確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3、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巧妙的構思。(知識與能力目標)

教學設計

1、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爲目的,重在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對故事的內容和故事的主人公心態的把握由學生用形象、創意的手法加以生動的展示,激發他們學習和探討的熱情。

2、以學生暢所欲言的個性表達爲方式(方法和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思想碰撞交流的樂趣,體驗自己的見解被尊重,被認同的成就感。《白兔與月亮》所蘊含的寓意較爲難懂,正因爲難懂更應該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碰撞中才能達到正確的認識。而這種認識需要立足於生活本身,因爲“生活是語文的教科書,每一天都是一頁語文的精巧閱讀。”

  【教學準備】

1、周國平的《公務員之死》。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講述周國平人生寓言中的《公務員之死》,大意是這樣的:某機關有一個公務員,一向過着清貧的生活。有一天,他忽然得到一個通知,他竟獲得了一筆鉅額遺產,正當他欣喜若狂之際,他又得到了通知,一場大火焚燬了一切……

課文就以此導入,並提問:同學們,他會怎麼想?(老師一提出問題,學生即舉手發言)

師:同學們舉手很積極,這個問題等會兒學習了《白兔與月亮》之後,我們再來解答。

(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

(出示多媒體課件白兔賞月的情景。)

二、感知內容

根據故事內容讓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1、要求學生先找出白兔心情變化的語句,並把它轉換爲語言和神態描寫的語句。

2、四人小組合作或自由組合上臺演繹故事情景。

3、學生評議。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儘快進入課文的學習,即熟悉故事的內容又瞭解白兔擁有月亮前後的心情變化。營造一種民主、寬鬆的學習氣氛。)

三、問題探究

在學生的評議中很認同表演者形象演繹了白兔擁有月亮前後的心情,教師就此設問:

1、白兔擁有月亮前後的心情爲什麼有如此大的變化?

2、如果白兔得到的是蘿蔔、青菜,它會怎樣?

3、白兔悟到了什麼,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慷慨的決定?

(多媒體出示問題,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並選出一個代表發言。在自學自悟中理清作者的構思,提高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共同探討寓言的寓意。)

  四、拓展延伸

1、在瞭解寓意的基礎上教師這時提問:

多媒體出示問題:

1、學了課文之後,你想對小公務員說些什麼?

2、學習了這篇寓言,你的人生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或變化?

2、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教師小結

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當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鏡子。

 六、精彩片段

師:白兔擁有月亮這個寶貴的財物,反而失去了原由的樂趣,學了課文之後,你想對小公務員說些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發表看法。)

生1: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奪不走。

生2:沒有財產的時候,你也很快樂,你應該繼續快樂。

生3:保持一顆平常心。

生4:不要成爲財物的奴隸,而失去了自我。

……

(一時學生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氣氛活躍。)

教師:同學們的心理很健康,沒有得失之患,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那小公務員卻非如此,最終憂鬱而死。

(學生一片欷噓。)

師:在《白兔和月亮》中,白兔慧心未泯,“和人類不同的是”,它請求諸神之王撤消了那個慷慨的決定。

學生:“和人類不同的是”具有諷刺意味。(水到渠成)

師:學習了這篇寓言,對你的人生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或變化?

(學生先是一片沉默,若有所思,隨後暢所欲言。)

生1:我想到了面對成績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能因爲好而自以爲是,也不能因爲差而自暴自棄。

生2:我想到了與好朋友交往應坦誠相待,心胸開闊,不要因爲一些矛盾、困難而丟失一份美好的友情。

生3:我想到了應正確理解父母的愛,不要一味貪圖父母給予的愛,也不要一味拒絕父母的愛。

……

師:寓言啓示我們要用超脫和閒適來提升生活的美感。既然這些都是人生主題中應有之義,願我們能積極地面對。很高興我們同學能從中獲得啓示,我想我們學習這篇寓言故事的目的也達到。最後贈送莊子的禍福相倚的名句(多媒體展示)願我們正確面對得與失。

  【教學反思】

在課文導入中,我先講述《公務員之死》開始引入,故意留下懸念,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根據七年級學生好動活潑,因此在文章整體感知的環節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表演課本劇,學生學習的熱情被極大地調動,在看完表演後,整個班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因此我認爲,教師必須準確地把握並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纔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關注教學對象的情感體驗,並抓住了課文與學生的情感契合點。在學生學完了這篇寓言的寓意後,我設計了問題:你今天學習了這篇寓言,你的人生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或變化?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感悟出來,並從中得到有意的啓示。因此,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題的歸納上,而應面向生活,走進社會,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喜怒哀樂。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要讓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在新課程的改革實踐中,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社會、生活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的天地。生活是語文的教科書,每一天都是一頁語文的精巧閱讀。《白兔和月亮》僅僅作爲寓言故事講是遠遠不夠的,還有更廣闊的拓展空間。一是口語交際上的拓展,學生在課堂上說的機會的大大地增多,不僅回答問題要說,課堂爭論要說,社會實踐更要說。二是讀寫的拓展。過去“讀”是爲了“揣摩”文意,現在“讀”一般是爲了“篩選信息”;過去只是“讀”紙上的文字,現在電腦增加了畫面,已經進入一個讀圖的時代。寫的話題空前地多,寫作的空間廣闊了,內容鮮活了,敢說真話,抒真情。三是綜合性活動的拓展與延伸。這也是我今後教學中要加強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