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竹影(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竹影(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竹影(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教材)分析;
本文中“我”和幾個小夥伴在家聚玩時,由於童心天真燦爛發現
與中國畫的某種聯繫,孩子們由童心童趣自發到了藝術殿堂的門口,再通過領路人“爸爸”的一番對中國畫藝術特徵的講解,因勢利導地給孩子上了一堂藝術課。
(2)教學對象(學情)分析:
對於初一的學生特別是農村的孩子,對藝術瞭解甚少,通過美術課上的知識,對美術只是有初步的認識,但大多認爲藝術是高不可攀的,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份教案,希望讓學生知道藝術從生活中來,尤其青少年的藝術很多發源於平常的遊戲,從而引起青少年對藝術的重視。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識記並理解文中的字詞。
2、理解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3、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
4、瞭解中國畫的特點,加深對藝術創造的認識和體驗。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 教師引導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情感態度價值
1、感受生活、熱愛生活,體驗蘊涵在自己生活中的藝術和美。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聯繫生活,讓學生體會課文所表現的童真童趣。
難點:
1、聯繫日常生活,啓發學生對藝術創作的認識和體驗。
四、教學突破:
1、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教學,讓學生知道: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五、設計思路:
(1)教法構思:
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豐厚,要在一課內授予學生難度較大,所以我以爲應該略枝葉而直取本根。此文收入《藝術卷》而非文學卷,可見豐子愷先生寫此文主要目的是對兒童進行美育,所以我想在課堂引導學生探究“創造與模仿”的關係的同時跳出本文走進生活去欣賞藝術。
(2)學法指導:
閱讀課文體會課文表現的天真燦爛的童真童趣,同時現象自己的生活實際加深認識,還要明白藝術存在於生活之中。至於後半部分有關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內容,適當瞭解即可。
六、教學準備:
1、教師
(1)瞭解作者豐子 。
(2)查找並。
(3)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
(1)查找並蒐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
(2)瞭解作者。
(3)閱讀課文,基本瞭解課文內容。
(4)蒐集有關竹影的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搜集的有關的資料,師彙總。 學生積極展示:
成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歲寒三友:鬆、竹梅。
人物竹聖:鄭板橋等。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
2、師引導:中國人對竹情有獨鍾,尤其是畫家,用他們神奇的筆勾勒出竹的神韻,表現住的清雅、不俗,來抒發畫家的情懷,表達畫家的處世態度和人生理想。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與“畫竹”有關的文章《竹影》,作者是豐子愷。 展示蒐集的作者資料,如:豐子愷,我國現代著名畫家、美術家、音樂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他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藝術趣味》、《率真集》等。
3、教師範讀課文,要求用一句最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教師提示:題目爲《竹影》,它是寫景,還是寫人物活動的。) 3、生聽讀,思考問題明確: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鉿的遊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培養聽和說的能力,初步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爲品讀課文作鋪墊。
4、討論,明確中心問題:本文除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哪一方面的內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中心。 學生討論後明確:文中表現天真燦爛的童年童趣。
二、尋趣說趣——體驗童趣和童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童心是天真燦爛的,童趣是發生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童真?試着找出來,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認識。(應鼓勵學生大膽談自己的體會,答案不必強求一致。) 共同尋找、勾畫、討論。
勾畫出的語句可能有:(1)“天空好象一盞乏了油的燈,紅光漸漸的減弱。”(2)“大家蹲下來,用木炭的水門上參參差差的描出許多竹葉來。”(3)“門口一個黑影出現,好象一隻立起的青蛙,向我們跳將過來,來的是弟弟的同學華明。”(4)猜煙氣等等。 讓學生注意課文充滿兒童情趣的描寫,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深認識,同時又從體驗中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創意意識。
三、審美賞美——從影到畫,深入淺出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師:愛玩一是孩子的天性,好問是求知的前提,在清風明月的夜晚,竹葉蕭蕭的園子中,孩子們的玩是充滿童趣的,他們提出的問題也是非常天真的,請說說他們提了什麼問題?爸爸又是怎樣深入淺出說明的?從孩子和爸爸的問題中你懂得了什麼?
(當學生明確答案後,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學生讀題,小組討論交流明確:見課本4、5、6自然段。
重點明確:1、模仿和創新的意義。2、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在基本明確中西畫風格之別後,讓學生判斷多媒體課件展示的畫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重點欣賞中國畫。 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藉自身的審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藝術和美,同時也增加了語文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四、跳出文本——體驗藝術,欣賞藝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向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雲煙,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堆雪人、堆積木、玩泥巴、玩沙子——建築雕塑藝術。
過家家、老鷹捉小雞——戲劇表演技術。
塗鴉、在身上畫手錶——繪畫類。
敲擊杯、碗——音樂類。
女孩子跳橡皮筋、丟手絹——舞蹈類。
起外號、編故事——文學類。
做紙船、紙飛機——手藝類。
培養學生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加強語文與生活聯繫。
(二)再次欣賞
童稚的遊戲裏竟然蘊含着這麼多的藝術和美!難怪有的西方學說,甚至認爲:“藝術就是起源於遊戲。”不管藝術起源於什麼,但是我們至少明白了:“藝術並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遊戲中。”(多面體課件顯示)讓我們大聲把我們的感悟讀出來。
2、現在我就請大家欣賞一組來自孩子游戲的藝術精晶,讓我們再次體驗藝術中的烴趣。
(課件顯示)——豐子愷的漫畫。
3、我們再來品讀一首小詩。
課件顯示:時光帶走我們的童年,讓我們長大,歲月增長我們的閱歷,髒我們成熟。但只是我們懷着一顆純真的童心,睜大聰慧的雙眼,展開想象的翅膀,那麼一片綠葉是一首詩,一抹斜陽是一首歌,一個遊戲是一種創......? (二)
學生聆聽、識記、齊讀感受。
3、品讀小詩
要有所得。
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藝術欣賞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