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最後的姿勢》課後反思

六年級上冊《最後的姿勢》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9K 次

  《最後的姿勢》課後反思一

一直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夠刪繁就簡,直奔主題,突出重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做了不少嘗試,我希望能用有限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去學習,去閱讀。在教學《最後的姿勢》時,我細心地讀了文本,根據我自己的理解,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該是什麼;告訴我們“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一姿勢詮釋了人性美,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質。因此我選了“人生的價值”、“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兩個支點進行教學。

六年級上冊《最後的姿勢》課後反思

支點一:“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是大公無私,是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全篇課文的教學我都圍着這一支點進行,在讓學生讀了這一段話之後,我就說到:“多麼崇高的人生價值觀呀,譚老師只是說的好聽還是真的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現這崇高的人生價值觀。請你認真讀課文找出依據。”學生找出:他意識到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我引導學生理解:好一個來不及,他來不及想什麼?(來不及想自己,來不及想心愛的小女兒,來不及想七十一歲的老母親……可他卻來得及想誰?他的心中裝的是誰?)”引讀,這就是是大公無私,是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

當學生找出句子“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我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立即、拉、撐、護”。 :從立即可以看出譚老師救學生是沒有絲毫猶豫的,要是猶豫了會怎麼樣?讓學生想像之後指導朗讀。朗讀好了之後我又適時引讀:“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的行爲再一次證明了他的人生價值是什麼?生——‘是大公無私,是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

支點二:“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這一支點串起了八到十二自然段的教學。在學生找出大家對譚老師的評價之後,我又引導學生體會朗讀,留給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心中的.,譚老師最後的姿勢是:張開雙臂,護住學生。譚老師留給學生最後的姿勢是——張開雙臂,護住學生。譚老師留給這位老師最後的姿勢仍然是——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是呀,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姿勢!也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從而又引導學生朗讀,這就是他的人生價值,在譚老師眼裏,人生的價值是什麼?生答:“是大公無私,是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從而把整篇文章融爲一體。

教學中我注重了朗讀的指導,適時到位的評價。如:環境描寫的句子我沒有進行繁瑣的理解,而是直接進行朗讀指導,“天空陰沉沉的”我指導“可以用低沉的聲音讀出天空的陰沉沉。”“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我在評價中指導“從你的重讀中我感覺到了搖晃的程度越來越強了。”“外面的塵埃騰空而起。”“騰空而起”這個詞學生一字一頓地重讀,並拖長了聲音,我評價“從你的朗讀中我看到了滿天的塵土。”……這樣的朗讀指導乾淨利索,直接有效。在教中我還注重收集資料對文本進行提升。如: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了當年抗震救災的動人事蹟,在課上交流,讓學生感受愛無時不在。我還收集了捐款名單,讓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因爲有愛,災難不再可怕,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美中不足的是,資料過多,而我又認爲這些資料都很有價值,捨不得刪了,因此花了很多時間。

  《最後的姿勢》課後反思二

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過多年了,然而大地震中涌現出的許多感人事蹟卻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淡忘,反而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裏,留在了人們的心裏,留在了課本中,電影裏……成爲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最後的姿勢》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新入選的一篇課文,講述的就是地震中譚千秋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故事。

初讀課文,讓我感觸頗多,勾起了對這一事件的衆多回憶,我不停地搜索着相關資料,力求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譚老師的精神有自己深刻而獨特的見解。

針對這課的教學我認爲有以下兩個亮點:

一是脈絡清晰,主線明顯。本課的教學重點十分明確,即對譚老師精神的感悟。怎樣才能讓學生深刻感悟到這一情感呢?經過細讀文本,我發現文章爲了更好的烘托人物運用了大量的側面描寫,何不此爲突破口呢?於是,在第一課時中,我重點抓住環境描寫讓學生感悟;第二課時,則抓住其他人物的語言描寫展開。這樣一來,學生學得輕鬆,也較好的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二是重視朗讀,尊重個體。以讀爲本,以讀代講,“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是新課標的要求。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這一觀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是指名讀、分角色讀、小組讀還是齊讀,都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悟去讀,因爲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次聽他們讀完後學生又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收穫與成功。

當然,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面對新生問題地處理機智等,如何更好地解決,終將成爲鞭策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