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有關九年級語文下冊愚公移山的教學教案

有關九年級語文下冊愚公移山的教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愚公移山》時代背景

有關九年級語文下冊愚公移山的教學教案

本文選自《列子》,成書於戰國前期。在當時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征服自然的願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話式的結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

《愚公移山》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全文按情節發展過程可分四段:

第一段寫太行、王屋這兩座山的廣度、高度和所在地。這實際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對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段寫愚公發起移山的經過和移山過程中的艱苦勞動,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爲下文“答智叟難”做鋪墊。這一段可分三層:第一層寫愚公倡議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議得到兒孫們熱烈響應的情形;第二層寫愚公妻的“獻疑”,說明移山的實際困難,還寫了衆人提出的解決困難的辦法;第三層寫愚公及其子孫們在移山過程中的艱苦勞動。其中還穿插敘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節。

第三段寫愚公批駁智叟的詰難。這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文中把兩種對立的觀點敘述得十分清楚,是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導出故事的神話結尾。

第四段寫愚公的話感動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終被移走。

這篇寓言的故事情節跟一般寓言比較起來,要稍微複雜一些,而且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發展過程──它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都可以明顯地看出來。這樣一個情節發展的過程,儘管跟一般小說還有很大的差別,但對人物精神、思想或性格的表現仍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是這篇寓言中的主要人物愚公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格的主要原因。

《愚公移山》人物描寫

1、愚公的形象:

愚公是移山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他面對千難萬險,不顧“年且九十”的高齡,率領全家“畢力平險”。這困難,一般人是難以想象的,而愚公卻堅決要幹。看起來這似乎是“愚”,其實不然。

愚公要移山,不是頭腦一時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確。“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說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懲,苦。這裏是意動用法。塞,閉塞,堵塞,指阻礙交通。迂,繞遠道兒。全句是說苦於北山擋道,出來進去要繞遠,很不方便。這句話說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體會,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們的共同感受。因此,“聚室而謀”,立即得到熱烈的贊同。這是從消極方面說的。從積極方面說,對於搬掉兩座山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愚公心中也是有數。“指通豫南,直達漢陰”,說的就是移山之利。這裏的“指通”、“直達”都有筆直的來往的意思,與上文“塞”、“迂”相對應。可見愚公移山的利害關係,早已考慮再三了。其次,對於山能夠移走這一點,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駁智叟的一段話裏,就說得十分清楚。這段是用“頂針”的修辭方法寫的,一句頂着一句,層層緊扣,充分說明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道理,最後用“無窮匱也”做結束,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很有說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轉,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會“更增高”。這樣得出“何患而不平”的結論,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這說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對人力和自然的發展變化關係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由此可見,愚公在移山的整個過程中站得高、看得遠,考慮問題十分周密,駁斥智叟有理有據,象這樣可敬的老人,誰還能相信他是“笨老頭”呢?

2、智叟的形象:

智叟是一個自作聰明的老人。他輕視愚公,反對移山。文中寫智叟的文字不多,卻把這個自以爲是的老頭刻畫得淋漓盡致。他對愚公移山“笑而止之”。這種笑是嘲笑,是輕蔑,顯得即傲慢又武斷。“甚矣,汝之不惠”,用倒裝句強調愚公不聰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對愚公的輕視。“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說“憑你這一大把年紀和剩下的一點力氣,還不能毀掉山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塊石頭怎麼樣呢?”這話說得尖刻、誇張,帶有明顯的嘲諷口吻。用“其”加強反問語氣。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對移山的頑固態度。但最後他被愚公駁斥得“亡以應”。智叟從開始時的振振有詞,教訓別人,到被駁得啞口無言,一付窘態,這正是自作聰明的人應得的下場。智叟目光短淺,知難而退,無所作爲又信口開河,好爲人師,這種人自以爲是,其實不過是賣弄小聰明罷了。

《愚公移山》重點難點講解

1、課文的寓意:

這篇課文名爲“愚公移山”,其實並不一定是要提倡挖山,而是意在告訴人們:要取得事業的成功,就必須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奮鬥努力。

2、愚公的形象:

愚公是移山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他面對千難萬險,不顧“年且九十”的高齡,率領全家“畢力平險”。這困難,一般人是難以想象的,而愚公卻堅決要幹。看起來這似乎是“愚”,其實不然。

愚公要移山,不是頭腦一時發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確。“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說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懲,苦。這裏是意動用法。塞,閉塞,堵塞,指阻礙交通。迂,繞遠道兒。全句是說苦於北山擋道,出來進去要繞遠,很不方便。這句話說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體會,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們的共同感受。因此,“聚室而謀”,立即得到熱烈的贊同。這是從消極方面說的。從積極方面說,對於搬掉兩座山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愚公心中也是有數。“指通豫南,直達漢陰”,說的就是移山之利。這裏的“指通”、“直達”都有筆直的來往的意思,與上文“塞”、“迂”相對應。可見愚公移山的利害關係,早已考慮再三了。其次,對於山能夠移走這一點,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駁智叟的一段話裏,就說得十分清楚。這段是用“頂針”的修辭方法寫的,一句頂着一句,層層緊扣,充分說明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道理,最後用“無窮匱也”做結束,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很有說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轉,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會“更增高”。這樣得出“何患而不平”的結論,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這說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對人力和自然的發展變化關係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3、運用對照、對比、襯托的手法表現人物:

第一,用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峻、廣袤,同老愚公人少力微、工具簡陋相對照,有力地突出了愚公的毅力和決心。第二,用智叟的目光短淺、安於現狀、自作聰明,同愚公胸懷大志、遠見卓識、敢於鬥爭的精神相對比,點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第三,用“遺男”的熱情贊助來襯托智叟的頑固不化。第四,用山神驚懼,天帝感動來烘托愚公的堅強行動和必勝的信心。